: 中國 >河北 >邯鄲 > 麯周縣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 Qū Zhōu Xiàn County
  郵編:057250 代碼:130435 區號:0310
  拼音:Qū Zhōu Xiàn
  
    麯周縣位於邯鄲市東部。東接邱縣、館陶,南鄰廣平、肥鄉,西連永年、雞澤,北與邢臺市平鄉、廣宗兩縣接壤。總面積667平方千米。總人口42萬人(2006年)。全縣轄4個鎮、6個鄉:麯周鎮、安寨鎮、侯村鎮、河南疃鎮、槐橋鄉、南裏嶽鄉、白寨鄉、大河道鄉、依莊鄉、第四疃鄉。縣政府駐麯周鎮東街,距邯鄲市區50千米。
    全縣地勢平坦。滏陽河、老沙河、老漳河流貫南北。年降水量556.2毫米,年均溫13℃。西距京廣鐵路50千米,邯臨(清)、麯魏公路交會過境。河北省糧食生産基地縣;1989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中長絨棉絮種子生産基地縣。“麯周雜面”為著名小吃。城西北有明朝萬歷年間兵部尚書王一顎墓廢墟。光明街有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郭企之烈士紀念亭。
  
  春秋時為晉麯梁地,戰國屬趙,秦屬邯鄲郡,漢初封酈商為麯周侯,麯周之名始有記載。因位於古麯梁邊陲,故名麯周。
    漢武帝建元四年(公元137年)始置麯周縣。1946年10月為紀念抗日縣長郭企之烈士,改稱企之縣,1949年恢復原名。建國後,1958年先後將鄰縣雞澤、邱縣、肥鄉(含廣平)並入麯周縣,1961年麯周縣分為麯周(含雞澤、邱縣)、肥鄉(含廣平)兩縣,1962年麯周縣又劃分為麯周縣、雞澤縣、邱縣,恢復原建製。
  
    1997年,麯周縣面積667平方千米,人口37.5萬,轄4個鎮、6個鄉:麯周鎮、安寨鎮、河南疃鎮、侯村鎮、大河道鄉、白寨鄉、依莊鄉、南裏嶽鄉、第四疃鄉、槐橋鄉。縣政府駐麯周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92896人,其中:麯周鎮65320人,安寨鎮51090人,侯村鎮52312人,河南疃鎮37864人,槐橋鄉25904人,南裏嶽鄉30352人,白寨鄉47627人,大河道鄉21595人,依莊鄉26219人,第四疃鄉34613人。(另一數據,全縣總人口40.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58萬。)
  
    2002年底,麯周縣面積666.9平方千米,人口39.6萬。轄4個鎮、6個鄉,5個社區、33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麯周鎮東街。
  
  2003年底,麯周縣轄4個鎮(麯周、侯村、安寨、河南疃)、6個鄉(第四疃、南裏嶽、槐橋、依莊、大河道、白寨)。
縣政縣情
  政區位置 麯周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海河平原的黑竜港流域。東接邱縣,南鄰廣平、肥鄉,西連永年、雞澤,北依邢臺市平鄉。
  麯周縣轄4個鎮、6個鄉:麯周鎮、安寨鎮、侯村鎮、河南疃鎮、槐橋鄉、南裏嶽鄉、白寨鄉、大河道鄉、依莊鄉、第四疃鄉。
  政區沿革 商時曾在麯周設置糧倉,離宮。春秋時為晉麯梁地,因位於古麯梁邊陲,故名麯周。戰國屬趙。秦屬邯鄲郡。漢初置麯周縣,封酈商為麯周侯,至此有麯周之名,據有關史料記載古麯周與現在的位置並不相符,麯周乃是河水彎麯環繞之地,而現今的麯周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河流,據有關史料記載,古麯周應在邱縣附近。1946年改稱企之縣(因革命烈士郭企之曾任麯周縣中共黨委書記,並在此就義,為紀念他纔更名),1949年恢復麯周縣名稱。
  政區人口面積 現屬河北省邯鄲市。總面積667平方公裏,轄4鎮、6鄉,342個行政村,總人口40.4萬。
  麯周鎮 鎮政府駐東關。面積70.99平方千米,人口6.68萬。轄5個社區、51個行政村:東關、振興、南鋪、北鋪、前河東;東街、南街、西街、黃莊、田莊、範莊、霍莊、麻莊、褚莊、段莊、南關、西關、北關、後鋪、呂鋪、郭鋪、趙莊、冀莊、關莊、牛莊、張場、袁莊、霍橋、鄭橋、苗莊、臨堂、彭莊、嶽莊、西疃、北王莊、小陳莊、西牛屯、東牛屯、郭王莊、南橋口、鬍近口、小河道、東劉莊、西劉莊、後河東、南辛莊、趙李莊、東盧王莊、西盧王莊、八裏張莊、灣東李莊。
  侯村鎮 鎮政府駐侯村。面積95.32平方千米,人口5.28萬。轄43個行政村:侯村、申屯、堤上、馬村、五塔、南陳、土路、陰莊、朱寨、陳莊、李屯、戚寨、龐寨、張綽、廣下、花屯、崔莊、前保馬、後保馬、東楊固、徐楊固、東王堡、西王堡、袁呂莊、後王莊、前王莊、東三塔、西呈孟、東呈孟、東高固、西高固、賈王莊、呂洞固、孟李莊、竜李莊、南安上、裏節固、南陳莊、竜高莊、後陳彥固、前陳彥固、東高鬍寨、西高鬍寨。
  安寨鎮 鎮政府駐安寨村。面積95.11平方千米,人口5.26萬。轄42個行政村:安寨、河固、韓固、西鋪、鄭村、秦莊、柳疃、蘆應、東屯、後衙、前衙、東鋪、𠔌莊、樊莊、菜園、衙後李莊、河固李莊、公賢李莊、西馬連固、東馬連固、前公城堡、後公城堡、南趙莊、王李莊、西李莊、西三塔、南陽莊、南馬店、前趙固、後趙固、西張莊、東張莊、南辛屯、北辛屯、西趙林、東趙林、南趙林、三義莊、南範莊、南馬莊、南朱莊。
  河南疃鎮 鎮政府駐河南疃一村。面積77.41平方千米,人口3.74萬。轄34個行政村:河南疃一、河南疃二、河南疃三、、馬蘭頭一、馬蘭頭二、馬蘭頭三、朱於自口、郭於自口、李於自口、西五間房、東五間房、石韓、連珠、韓韓、鄭韓、大街、徐街、弓莊、馬屯、寧屯、郎屯、駱莊、史莊、張莊、康街、羅官營、西水疃、東水疃、北高莊、西裏疃、東裏疃、第二疃、窯自頭、北麻莊。
  白寨鄉 鄉政府駐高莊村。面積65.32平方千米,人口4.74萬。轄43個行政村:高莊、北油、南油、永安、馬布、前寨、後寨、婁寨、白寨、司寨、布寨、牛堡、艾臺、王村、要寨、葉莊、魯辛寨、滏陽集、東冀莊、西冀莊、劉莊屯、禚李莊、西陳莊、東陳莊、塔寺橋、蘇鬍寨、南牛莊、西朱堡、東朱堡、白疃店、緻中寨、南王莊、安王莊、滏南莊、娘娘廟、東焦營、司李莊、甜水莊、範李莊、白小營、柴閭寨、後裏僧寨。
  依莊鄉 鄉政府駐依莊村。面積44.12平方千米,人口2.62萬。轄12個行政村:依莊、牛疃、東來、西來、宋莊、軍營、曹莊、北寺頭、西路莊、東路莊、禾秀寨、範軍寨。
  第四疃鄉 鄉政府駐第四疃村。面積73.25平方千米,人口3.48萬。轄40個行政村:第三疃、第四疃、第五疃、第六疃、大弟八、北辛莊、小鐘寨、大鐘寨、竜王廟、北竜堂、南竜堂、河西寨、李西頭、郭李莊、南王六、馬疃、焦莊、劉莊、吳莊、韓莊、李莊、傅莊、朱莊、孫莊、瀋莊、王莊、鄭莊、卜街、鞏村、趙街、杏園、程寨、西魏、東魏、南魏。
  南裏嶽鄉 鄉政府駐南裏嶽村。面積56.02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轄27個行政村:南裏嶽、北裏嶽、東裏嶽、振清寨、常劉莊、王鬍莊、小連寨、大連寨、小王莊、張西頭、方張莊、楊軍寨、北馬店、劉大寨、武宋莊、張屯、起鎮、馬蘭、史寨、封莊、炒寨、安上、封臺、永勝、義和、太平、順義。
  槐橋鄉 鄉政府駐西槐橋村。面積54.23平方千米,人口2.60萬。轄28個行政村:西槐橋、東槐橋、東南寨、西南寨、王趙莊、西漳頭、東漳頭、劉李莊、陳袁莊、霍辛莊、崔趙莊、小弟八、小秦莊、劉郭屯、前觀寨、後觀寨、水德堡、劉王莊、楊李莊、西韓固、相公莊、苦水堡、白莊、郭莊、喬堡、套裏、馬莊、靳莊。
  大河道鄉 鄉政府駐前河道村。面積47.3平方千米,人口3.65萬。轄19個行政村:前河道、西河道、東河道、西大由、東大由、東老營、西老營、後老營、蘇小營、孔莊、顔莊、賈莊、薛莊、西四夫人寨、東四夫人寨、張八郎寨。
  2003年底,麯周縣轄4個鎮(麯周、侯村、安寨、河南疃)、6個鄉(第四疃、南裏嶽、槐橋、依莊、大河道、白寨)。
  政區自然特徵 境內地勢平坦,平均海拔39.6米,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4℃,年平均降水量791.7毫米,全年無霜期平均212天。
  政區資源特點 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𠔌類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棉花、林果、蔬菜、油類等為主。麯周不僅是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被列入全省優質專用小麥基地項目重點縣,還是中原養殖大縣、蔬菜生産大縣、雞衹存欄千萬衹以上,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水利資源充足,滏陽河、支漳河等大小河流蜿蜒全境。勞動力資源潛力較大,全縣農村勞力達16.8萬。特産有“麯面”、小雜糧、食用油、粉皮等,其中,“麯面“明清時為宮廷貢品,久負盛名。
  政情概況 2004年國內生産總值28億元,第一産業增加值9.7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11.2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7.1億元,財政收入8221萬元。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到1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
工 業
  全縣有工業企業400余家,總資産達12億元。主要産業有人造板材、棉紡、造紙、塑料、化工等。主要産品有刨花板、棉紗、色素、瓦楞紙、農地膜、食用油、帶鋼、自行車配件、農藥等。其中,“賽博”牌刨花板、飾面板榮獲“中國知名品牌”稱號,科倫公司的“科倫”牌商標、“軍星”牌農藥商標被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
農 業
  全縣總土地面積67669.5公頃,人均2.58畝,在華北平原屬土地資源豐富的縣份。其中耕地總面積51050.1公頃,人均1.95畝;水域4058.2公頃。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1℃。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6.8℃,極端最高氣溫為41.1℃,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2.9℃,極端最低氣溫為-19.9℃。五霜期年平均201天,10℃以上積溫4472.0℃。年平均降雨量為556.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産十分有利,土地生産潛力大。但春季幹旱多風,十年九旱,鼕季寒冷,雨量稀少,旱災和病蟲害是對農業生産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
  自然河流有滏陽河、支漳河等,在麯周縣境內交匯形成漳河衝積扇、漳河—滏陽河衝積平原和黃河衝積平原。地勢平坦,地面海拔高度45.4—32.7米,相對高差12.7米,地面坡降1/2500—1/8000,排水不暢造成????漬化土壤廣布,澇災在歷史上影響很大。大型排灌渠係河道有老漳河、老沙河、王封幹等骨幹工程22條,總長度266公裏。現有耕地中,水澆地33672.8公頃,占65.9%。經過近幾年節水灌溉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已建為 全國節水增産重點縣。大力發展林木産業化,為全省造林緑化先進縣。農業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大豆、𠔌子為主。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以上,形成沿滏陽河蔬菜種植帶。畜牧業養雞、養羊、養豬為主,雞存欄10萬衹以上,為養雞大縣。2004年實現糧食總産27.1萬噸,農林牧漁業總産值達17.8億元。全縣已形成“兩緑(林果、蔬菜)兩白(奶牛養殖、優質棉)中藥材”發展格局。特色經濟專業村建設取得成效,建成小弟八商品林、弓駱莊自行車配件、席莊輪胎、前衙葡萄、前公城堡養雞等各具特色、初具規模的特色經濟專業村89個。
鄉鎮企業、民營經濟
  到2004年底,全縣民營經濟固定資産投資達6.8億元,新上、技改、擴建千萬元以上項目6個。民營經濟攤點發展到6067傢,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初步形成了農副産品加工、林板加工、棉紡織、天然色素和化工五大骨幹産業。新潤公司、金賽博公司、晨光公司、鵬達公司、華裕公司等骨幹企業規模不斷壯大、效益持續攀升。全縣民營經濟營業收入完成62.4億元,較上年增長46.2%。主要特點:1、區域特色明顯。河南疃自行車配件、麯周鎮服務餐飲、塑料化工、白寨藥材基地、裏嶽建築五金、槐橋面粉加工等,都以其鮮明的主導産業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經濟,顯示了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的勢頭。2、産業、産品結構調整加快。目前全縣科技型私營企業已達12傢。麯周縣華裕集團在新上全負壓浸出油生産綫同時,又上了科技含量較高的大豆分離蛋白項目;麯周縣鵬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生産自行車零配件的基礎上,投資1000多萬元,采用納米技術生産高純超細氧化鋁粉和氧化鋯,産品已遠銷到東南亞、臺灣等地。滏南化工廠擴能改造甲基萘等項目,新星化工廠擴能新上H酸項目。3、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商 貿 流 通
  全縣擁有各類商業經營網點7360個,三産從業人員4萬餘人,全縣建有各類集貿市場15個,年成交額達5.5億元。農機經銷、小商品批發輻射周邊各縣。東牛屯蔬菜批發市場、塔寺橋蔬菜批發市場與北京、內蒙、山西等地建立良好的購銷關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2億元,在周邊各縣具有優勢。對外貿易出口創匯達464.7萬美元。完成第三産業增加值71564萬元,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25.4%。全縣金融機構齊全,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
城建、交通、電力
  城鄉建設 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98年以來,共完成舊城改造40萬平方米,新建城區120萬平方米,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普遍改善,城鎮人均住房18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19.8平方米。
  交通 麯周縣境內公路通車里程為564.4公裏,其中省道2條,54.5公裏;縣級公路3條,51.2公裏;鄉級公路14條,87.1公裏;鄉村道路162條,371.6公裏。形成了以邯臨公裏、寧魏公裏為十字假,以縣鄉村公路為網絡,連接鄉鎮,輻射鄉村的公路交通體係。同時,按照“外喬、中灌、內花草”的緑化模式,重點對縣內幹綫公路邯臨綫、寧魏綫、麯柴綫、邱廣綫等進行了緑化。纍计投資達200多萬元,緑化道路80多公裏,栽植毛白楊、垂柳等喬木10萬多棵,種植灌木20000多叢,種植花草5000多平方米。今年重點抓了南館綫一期改建、中國農大實驗站道路硬化、養護中心、駕校培訓中心辦公樓等項目建設,加快了交通發展。同時,該局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註重加強隊伍建設,轉變作風樹好形象。先後被市縣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市先進基層組織、“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單位、優化經濟環境、開放工作、行風評議、綜合治理、行政執法先進等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電力 麯周縣供電公司係中型二檔國有企業,資産總額10041萬元。公司下設10個供電所,9座25千伏變電站,2個多經産業項目,機關設11個股室,全係統有正式幹部職工241人,全縣有農電工393人。縣境內有市局所轄的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1座。已形成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供電網絡,鄉村及戶通電率達到100%,年供電量達2億千瓦時。
教育、衛生、廣電
  教育 全縣有高級中學、職教中心、完全中學各一所、教師進修學校一所、初級中學20所、小學260所、幼兒園18所,全縣小學在校生41401人、初中在校生2128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662人、職業中專、高中在校生1950人。全縣有教職工3965人,其中高級職稱65人、中級職稱802人、初級職稱1965人。1995年以來,全縣新建中小學60多所,擴大學校占地1000餘畝,有90多所中小學建起了教學樓、實驗樓,20多所中小學裝備了計算機專用教室,配備微機1200多臺。1995年基本普及五年小學義務教育,1997年基本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2000年通過省普九復查驗收。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了99.8%、89.85%和67.14%。中考、高考成績長期在全市保持較好位次。社會力量辦學健康發展,全縣社會力量辦學投資2900多萬元,在校生達6000多人,形成了國傢辦學為主,社會力量辦學參與的新格局。
  衛生 全縣衛生部門所屬的各級醫療、預防、保健及培訓機構20個,其中縣直單位5個,有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衛生進修學校各1所。鄉鎮衛生院15所,其中中心衛生院4所,鄉衛生院11所。衛生係統幹部職工總數為69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74人,平均每千人口有衛生技術人員1.54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具備中級技術職務以上人員126人。縣、鄉醫療機構共設床位411張,平均每千人口占有病床1.03張。村衛生室(所)410個,經過正規化係統化培訓的鄉村醫生474人。 全省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縣建設全面啓動,全縣現已有30.27萬農民參加了新型合作醫療,鄉村覆蓋面達100%。
  廣播電視 對外有麯周人民廣播電臺、麯周電視臺、麯周有綫廣播電視臺呼號。電視節目由七、十六、二十八三個頻道播出,欄目有《麯周新聞》、《麯周新視野》《科技視窗》等,每天播出9個小時。電視臺28頻道發射功率1000瓦,16頻道300瓦,塔高118米。輻射半徑超40公裏。電臺設有《農傢之友》《音樂茶座》等欄目,並於2003年5月1日開通直播節目《鳳城點播臺》。有綫臺傳輸包括中央1—12套在內的28套節目,用戶3800戶。作為縣重點形象工程之一的廣電綜合樓,總投資約550萬元,建築面積4818米2,五層。今年投資269萬元,完成一期工程,現已完成二層封頂,雨季前主體工程完成。
  麯周特産
  1、甜玉米之鄉
  麯周縣被中國農學會特産經濟研究會命名為“中國甜玉米之鄉”。麯周縣依托中國農業大學建成一個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司,主要開發生産甜玉米係 列産品。該項目總投資2405萬元,年生産能力2萬噸,産值7800萬元,利稅700萬元。甜玉米係列食品已開發的有甜玉米粒罐頭、真空軟包裝玉米棒和真 空軟包裝玉米粒等。産品皮薄肉嫩、營養全面、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多種維 生素和氨基酸,鮮甜可口,風味獨特。目前,産品已銷售全國二十多個大 中城市。部分産品還出口俄羅斯等國傢。
  2、麯面
  是麯周民間傳統食品,取緑豆、黃豆、鼕小麥3種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細粉,合置盆中,拌入雞蛋清與芝麻香油。調和成面塊;揉和約半小時以上,使之成為軟、柔、韌兼備的熟面,再用純緑豆粉做鋪面,用面杖擀壓成薄片,以快刀切為粗細一致的細條,最後按規格斷攏成把,成為成品。條細如絲,色澤淡黃,煮熟後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滑,咀嚼筋韌。質疏散不粘連,耐貯存,便攜帶。為高蛋白營養食品,極宜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患者及年老體弱者食用。
  麯面已有300多年歷史。河北麯周屬於雜糧産區,古時候麥子多從關內購進,售價高昂,而麯周人又十分喜歡吃面類食品,人們就用土産的各類豆子磨成粉,軋製成雜面食用,後來雜面逐漸由民間傳入皇宮。
  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要派太監到麯周的雜面鋪,購買麯面。可見,麯面已成為常用御膳之一。
  麯周縣歷史名人
  1.歷史名人-陳於陛
  陳於陛(1543—1596),號藎齋,南充麯周縣堤上村人。出身於農傢,勤而好學。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及第,初任慶陽(在甘肅省)推官,禮部主事等職。
  2.史名人-王一鶚
  王一鶚,號雲衢,麯周縣東街人,少年時聰明異常不同凡響,五歲識字,過目不忘,七歲時即能賦詩,世人稱奇,十八歲中舉,十九歲進士及弟。在他回傢完婚時,皇帝親賜文錦一袋,以贈妝奩,當時為殊榮。
  3.歷史名人-劉榮嗣
  劉榮嗣,字敬仲,號簡齋,別號半舫。麯周縣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喪,依伯兄為命,聰穎異常,十歲時下筆成章,郡守南居益,司理張鳳翔以國士待之,一時名聲大震,求取文章者絡繹不絶。
  4.歷史名人-路振飛
  路振飛,字見白,河北省麯周縣人。天啓五年(1625年)中進士,被任命為涇陽知縣。當魏忠賢將在涇陽建生祠時,身為東林黨人的他執意不從,因此受到遷延,直到閹黨垮臺纔官復原職。
  5.歷史名人-霍彥威
  霍彥威(不知-928),字子重,河北洺州(麯周縣人)。五代時後梁名將霍存養子,歸附後唐歷任要職。
  6.歷史名人-程名振
  程名振,洺州平恩(今日麯周縣)人,早歲在竇建德麾下,後投李淵,經略河北。
  7.歷史名人-李若水
  李若水(1093~1127),原名若冰,係欽宗所改,字清卿,麯周(今屬河北)人。由上捨登第。徽宗宣和4年(1122),為元城尉(《睽車志》捲二),調平陽府司錄,濟南府教授,除太學博士。
  8.歷史名人-郭企之
  郭企之,原名郭福記,1915年生,南宮縣(今南宮市)安宋莊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8年受冀南行署派遣,到麯周縣組織抗日武裝,並領導“減租減息”運動,深受群衆愛戴,被麯周縣各界代表選為縣長,成為冀南區第一個民選抗日縣長。
  9.歷史名人-聶雲翰
  聶雲翰,字博羽,萬歷進士。知昆山,公廉執法,不畏強禦。擢兵部主事,貧不能製裝,昆人醵金贐麾下,不受,改禮部,數上封事,皆慷慨切時務,忤權貴,未獲施行,舉朝惜之。
  9..歷史名人-張璉
  張璉,歲貢,窮經立志,當官有經濟纔,所在著聲,歷任河南右布政使,清惠廉平,推循卓第一。
  10.歷史名人-蘇三(玉堂春)
  蘇三,姓周名玉姐,河北省廣平府麯周縣人.明代名妓,京劇《玉堂春》的主角。
  麯周人的網站
  鳳城麯周論壇((057250.cn)由“麯周新聞,麯周交友,麯周風光,麯周名人,麯周小吃,商傢推廣”等幾大版塊組成,自鳳城麯周論壇創立之初我們就本着方便大衆的信念而創辦直到以後。
   1.麯周交友真人網(hi.weqz.com)
  * 在這裏,您可以用一句話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 方便快捷地發佈日志、上傳圖片
  * 與好友們一起分享信息、討論感興趣的話題
  * 更可輕鬆快捷瞭解好友最新動態,與好友一起玩有趣的小應用
  2.麯周信息港(weqz.com)自成立初就本着“以網絡改變生活,用信息打造市場,奔着打造麯周縣最大的休閑娛樂門戶站”這樣的信念想成為麯周縣的門戶網站。
英文解釋
  1. n.:  Qū Zhōu Xiàn County
近義詞
麯周
相關詞
人物cctv主持人邯鄲市麯周麯周名人英雄三山不見四海不幹麯周歷史
詩人美食街
包含詞
麯周縣會譜麯周縣醫院麯周縣法醫院
麯周縣中醫院麯周縣航天賓館麯周縣實驗中學
麯周縣第一中學麯周縣衛生防疫站麯周縣第二棉紡廠
麯周縣絶緣材料廠麯周縣衆鑫育苗專業合作社麯周縣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麯周縣供銷合作社棉麻公司麯周縣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麯周縣成職教辦公室
河北省邯鄲市麯周縣第二棉紡廠河北省邯鄲市麯周縣宏達棉紡廠
分類詳情
張開麯周鎮張開侯村鎮張開安寨鎮張開河南疃鎮張開白寨鄉
張開依莊鄉張開第四疃鄉張開南裏嶽鄉張開槐橋鄉張開大河道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