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補償
1.什麽是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製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啓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準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製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準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製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綫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綫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裏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範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的曝光補償範圍都是一樣的,可以在正負2ev內加、減,但是加減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為間隔跳躍式的。早期的老式數碼相機比如柯達的dc215就是以1/2ev為間隔的,於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個檔次,而目前主流的數碼相機分檔要更細一些,是以1/3ev為間隔的,於是就有-2.0、-1.7、-1、-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個級別的補償值。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準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準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捲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範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顔色的敏銳度所决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具有豐富層次的底片一般都可稱為曝光正確,現代的照相機大都具有內測光功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按測光表提供的數據拍攝便可使多數底片獲得基本正確的曝光,這是因為測光表讀取的是18%的灰色影調,18%的灰正是我們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平均光綫值,例如我們的膚色。但是正確曝光並不等於最佳曝光,尤其是對於白色的或明亮的物體占主導地位的畫面時,單純地按相機的測光數據拍攝則會出現明顯的偏差,也就是說照片上的白色物體、明亮物體、黑暗物體所表現出的都是18%的灰,這樣的照片自然不能令人滿意,因此,在沒有入射式測光表或灰板的條件下,曝光補償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見的具有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一般都有曝光補償功能,而手動曝光的相機則需要通過快門、光圈的控製來補償曝光量了。從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色物體和黑色物體不同曝光的結果。
● 增加曝光量
按白色茶具測光、曝光,畫面主體影調灰暗
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0.5ev曝光量(半擋),主體影調得到改善
在原測光基礎上增加1ev曝光量(1擋),白色主體得到正確表現
● 減少曝光量
按黑色主體測光、曝光,黑色主體影調淺淡
在原測光基礎減少0.5ev(半擋)曝光量,黑色主體影調得到改善
在原測光基礎減少1ev(1擋)曝光量,主體的黑色得到正確表現
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曝光補償對於景物表現的重要作用,一些經驗豐富的攝影者常用“白加黑減”四個字來闡述曝光補償的要領,由於各種景物的反光率不同,所以補償範圍並沒有具體的標準,所以攝影者應該養成仔細地觀察景物,養成分析黑、白、灰之間的均衡度和反光率的習慣,從思考和實踐中去把握自己所需要的曝光要領,拍攝出精彩的作品。
2.曝光補償原理
如果是全自動的,相機本身就有曝光補償裝置,一般是以正常值增減三級,補償的依據主要是看拍照條件,比如是順光還是逆光,順光亮,逆光暗,暗則應該增加曝光量;被攝體,比如在相同光照條件下,拍黑人就要比拍白人增加1、2級曝光量;周圍環境反射光綫的強度大小,強度大適當減少曝光,小則可以適當增加曝光等。
如果是手動設定快門與光圈值,那你應該知道快門與光圈是决定曝光量大小的,那麽,根據上面所說的那些,適當提高降低快門速度,擴大或是收縮光圈就可達到曝光補償的目的。
一般自動的曝光補償是修改相應的光圈值。如果你追求相片的動感效果,那麽應該使用快門先决功能,也就是說,快門除了控製通光量外,有一個主要功能就是使相片有特殊的動感效果,比如說,快門速度特快,可以把肉眼看到的水柱凝結成水珠,快門速度慢,又可把同一對象的水柱變成水簾,有這樣的追求的話,你可以先把快門固定下來,讓光圈作相應補償;如果追求景深表現力的不同的話,就應該使用光圈先决功能,就是先把光圈固定下來,讓快門速度去做相應的曝光補償。
3.曝光、曝光補償值(ev)號
曝光的定義是多少輕命中相機的傳感器. 這主要取决於相機設置快門速度和孔徑. 曝光值(稱為電動)是代表人數設定相機曝光. 我們將解釋什麽是數字方式,以及如何使用曝光補償.
曝光取决於兩件事:通過光取得多大的照相機鏡頭的傳感器和傳感器暴露多久. 前者是功能價值,而後者的口徑是功能快門速度. 暴露值是多少,這可能是輕量能打到傳感器. 必須認識到,暴露值是衡量傳感器是如何曝光的曝光程度的多少,而不是根據實際命中傳感器. 曝光值是獨立如何點燃現場. 比如一雙孔徑和快門速度代表值相同,如果曝光值都用在一個非常明亮鏡頭當天或黑夜.
每次逗留數值和快門孔徑代表所有可能導致同一場合曝光. 雖然曝光值是同一口徑不同的價值觀和快門速度組合由此圖片可以很不同(孔徑控製景深,而快門速度控製多少議案抓獲)
電動汽車是指為0.0曝光定於孔徑f數1.0,快門速度為1秒. 其他所有接觸到一些相對價值. 暴露了價值數兩基地規模. 這意味着每一步驟ev-71型正負1-代表曝光(實際結合,命中傳感器)被減半或一倍.
也不太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絶對設定曝光值. 最不支持進入相機曝光值可言. 但是當你將使用曝光值設定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辦法確定一個暴露鏡頭,什麽是低於或高於自動檢測. 相機自動曝光設定不健全,一些場景效果下暴露照片或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可以解决問題也是一樣,當你有用得到的照片還是有點過分暴露.
當您選擇設置曝光補償值曝光,加上目前曝光設置. 通常曝光補償值不超過+/-5電動. 比如賠償-暗暗將圖片(或減少暴露),而賠償2電動將使光明(以上暴露).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用曝光補償對光明日. 降低曝光補償使用商品-0.5ev或宮內獲得更豐富的色彩和細節.
曝光值也可配合使用自動標註. 在使用自動曝光每次你帶括號相機攝影照片需一係列額外為你每一個稍有不同的體驗. 你可以把電動之間每一步圖片.
4.曝光補償和閃光補償的區別是什麽
曝光補償是通過改變iso來對照片補光
閃光燈曝光補償是通過內置的閃光燈對照片補光
“主體與背景的距離”是閃光曝光補償與連續光曝光補償的最大區別點。當主體與背景距離足夠遠時,閃光曝光補償主要考慮測光模式和主體的反光率,而不再考慮背景,因為這時閃光對背景的亮度變化已可以忽略。而普通曝光補償在任何時候都必須考慮背景的亮與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