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暗黑鰓金龜
  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
  分類地位:鞘翅目、金龜科
  暗黑鰓金龜分佈在我國20餘個省(區)市,是花生、豆類、糧食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蟲,就分佈之廣、危害之重而言,在金龜子類中逐漸上升到首位。
  成、幼蟲食性很雜。成蟲可取食榆、加楊、白楊、柳、槐、桑、柞、蘋果、梨等的樹葉,最喜食榆葉,次為加楊。成蟲有暴食特點,在其最喜食的榆樹上,一棵樹上可落蟲數千頭,取食時發出 “沙沙”聲,很快將樹葉吃光。幼蟲主要取食花生、大豆、薯類、麥類等作物的地下部分。在花生田裏常將幼果柄咬斷並將果吃掉,或是鑽入英果內將果仁食盡或是將英果咬得殘缺。幼蟲也喜食大豆須根、根瘤、側根,環食主根表皮。還可將甘薯、馬鈴薯的塊根、塊莖咬成洞穴,引起腐爛變質。在糧區主要危害玉米等春夏播作物的根係。
  成蟲體長17-22mm,體寬9-11.5mm,黑色或黑褐色,無光澤。暗黑鰓金龜與大黑鰓金龜形態近似,在田間識別須註意下列幾點:暗黑鰓金龜體無光澤,幼蟲前頂剛毛每側1根;大黑鰓金龜則體有光澤,幼蟲前頂剛毛每側3根。
  每年1代,絶大部分以幼蟲越鼕,但也有以成蟲越鼕的,其比例各地不同。在6月上中旬初見,第一高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高峰在8月中旬、第一高峰持續時間長,蟲量大,是形成田間幼蟲的主要來源,第二高峰的蟲量較小。成蟲出土的基本規律是一天多一天少。選擇無風、溫暖的傍晚出土,天明前入土。成蟲有假死習性。
  幼蟲活動主要受土壤溫濕度製約,在卵和幼蟲的低齡階段,若土壤中水分含量較大則會淹死卵和幼蟲。幼蟲活動也受溫度製約,幼蟲常以上下移動尋求適合地溫。另外幼蟲下移越鼕時間還受營養狀況響,在大豆田及部分花生田,幼蟲發育快,到9月份多數幼蟲下移越鼕;而糧田中的幼蟲發育慢,9月份還能繼續危害小麥。
  綜合防治:
  地下害蟲蠐螬的防治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把化學農藥防治與其他防治方法協調起來,因地製宜地開展綜合防治,才能將蠐螬的危害控製住。
  (一)以農業防治為基礎
  1.結合農田基本建設,深翻改土,改變土壤的酸鹼度,鏟平溝坎荒坡,消滅地邊、荒坡、田埂等處的蠐螬,杜絶地下害蟲的孳生地。
  2.改革種植制度,實行輪作倒茬和間作套種,有條件的地主可實行水旱輪作,以減輕地下害蟲的危害。
  3.通過翻耕整地壓低越鼕蟲量。在我國的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可實行春、秋翻耕整地,能明顯減輕第二年春、夏季的危害。且深耕耙壓還可使蠐螬受到機械殺傷,被翻到地面後還會受到日曬、霜凍、天敵啄食等,消滅部分蠐螬等地下害蟲。
  4.豬糞廄肥等農傢有機肥料,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後方可施用。
  5.控製澆水,減輕蠐螬危害。農田澆水改變了土壤水分環境,不利於蠐螬生存。如在小麥抽穗後,當受害田出現白穗時澆水,可迫使蠐螬下遷減輕小麥受害;在春玉米蠐螬危害高峰期澆水,不僅可減輕玉米受害,還對作物生長有利。秋末進行鼕灌,水量越大蠐螬死亡率越高,可使第二年春季蠐螬危害減輕。
  (二)化學防治
  1.播種期防治:(1)種子處理:可選用辛硫磷。用藥量為種子量的0.1%-0.2%。處理方法:將藥劑先用種子重量10%的水稀釋後,均勻噴拌於種子上,然後堆悶12-24小時,使藥液充分滲吸到種子內即可播種。也可采用包衣種子。(2)土壤處理:在蠐螬危害嚴重,拌種無法控製其危害的情況下,應采用土壤處理(即撒施毒土)。可用辛硫磷,結合灌水施入土中或加細土25-30kg拌成毒土,順壟條施,施藥後隨即淺鋤或淺耕。
  2.生長期防治:可選用灌施毒水、溝施毒土等措施。根據不同的作物選用辛硫磷、二嗪磷、毒死蜱、毒·辛等顆粒劑。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針對蠐螬的成蟲金龜子,對於趨光極強的銅緑麗金龜、暗黑鰓金龜、闊胸犀金龜、雲斑鰓金龜、大黑鰓金龜、黃褐麗金龜等有明顯作用,利用黑光燈誘殺,效果顯著。用黑緑單管雙光燈(發生一半緑光,一半黑光),對金龜子的誘殺量比黑光燈提高10%左右。
  (四)生物防治
  可利用乳狀菌防治。目前,美國等國已篩選出乳狀菌及其變種,用於蠐螬防治。在美國乳狀茵製劑doom和japidemic已有乳狀菌商品出售,防治用量是每23m2用0.05kg乳狀菌粉,這種菌粉每剋含有1*109活孢子,防治效果一般為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