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景德橋投訴電話晉城旅遊投訴電話:0356-2057555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俗稱西大橋。我國著名古橋之一。橫跨在山西晉城市西門外的沁水河上,連貫兩岸公路,因通沁水、陽城一帶,一度稱沁陽橋。創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二年(1191年)完成。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改今名。橋用二十五道立券石並排砌成,橋面長30米,券高3.7米,跨度16米,券寬6米,兩端各負一券,以分剪洪水衝擊面,減輕大橋的荷重力。橋面兩側石雕獸面、海成、行竜、海水等紋圖案,券門上雕離首,均精巧。 |
|
古韻悠遠景德橋
景德橋,又名沁陽橋、西關大橋,是古澤州通往陽城、沁水的交通要道,是繼趙州橋之後我國現存歷史悠久的古代珍貴橋梁之一。 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前後施工3年。主拱淨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橋身連同東西橋堍共長33米,橋面寬5.9米,兩肩小拱淨跨3.08米,全橋用15道立券石並排砌成,大券兩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節分流水量,又能減輕橋身券腳的荷重,還增添了橋自身的美感。東西兩岸設有金剛墻,保護橋基。清乾隆48年(1783)以景德廂改名為景德橋。並在橋北兩側金剛墻埋設有鐵柱兩根,以預報水情。橋的主拱上有清晰可辨的獸面、海馬、竜形、海水以及螭首等精美的浮雕,用心細密,獨具匠心,使人看後具有“長橋臥波,坦道凌空”的美感。在800餘年的漫長歷史中,大橋經歷了無數次的兵燹地震,驚濤駭浪,迄今仍巍然挺立,堅不可摧。
看着碑文上介紹橋的文字,想起本地的一個青年人整理的有關“晉城老城”的文字,腦海中又一次疊現着當年城西門外景德橋上的繁華情形,耳畔又一次響起轔轔車聲和有濃郁地方氣風味的小攤小吃的吆喝聲叫賣聲。
有城就有護城的河,有河就有橋。隨着現代文明的發展,昔日的老城已漸漸在時間的流裏消湮了,而飽經滄桑憂患的景德橋還在,仿佛見證着一段歷史,見證着一個城市從遠古到現代從粗蠻到文明的沉頓行走的印跡,風中雨中依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