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普明寺投訴電話溫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77-88829911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普明寺節慶活動釋迦牟尼佛涅盤二月十五日
觀音菩薩聖誕二月十九日
普賢菩薩聖誕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薩聖誕四月初四日
釋迦牟尼佛聖誕四月初八日
韋馱菩薩聖誕六月初三日
觀音菩薩成道六月十九日
大勢至菩薩聖誕七月十三日
竜樹菩薩聖誕七月二十四日
藥師佛聖誕九月三十日
阿彌陀佛聖誕十一月十七日
釋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普明寺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525)公裏
從杭州至此(380)公裏
從南京至此(660)公裏普明寺交通溫州目前開設有1條旅遊專綫,由火車站出發,經體育中心、南站(池上樓)、小南門(五馬街)、清明橋(妙果寺、鬆臺廣場)、市財政局(動物園在此轉車)、江心碼頭(郭公山、江心嶼)、漲橋頭(海壇廣場)、文化廣場(展覽館)等8個景點,回到火車站。車型為歐洲仿古典式觀光旅遊車,實行無人售票,票價2元。
公交車:
溫州市內有公交大、中巴綫路數十條。大多數大巴單一票價1.5元(空調車等,很多是無人售票,請備足5角的零幣,否則恕不找零),中巴車1.5元起價,按路程計價。26路為觀光車,票價2元。
附:溫州火車站公交指南
出租車:
溫州出租車相當便宜,起步價10元4公裏,每公裏1.40元,夜間起步價12元,每公裏1.68元。溫州城市不大,即使是從城東到城西,一般打的費用不會超過20元。普明寺玩法禮佛
普明寺又稱後嶼堂,位於甌海區瞿溪鎮後嶼羅漢山。
據現存碑刻載:“始建於晉,唐宣宗時曾重建。”至民國元年(1912),由雪蓮、唯田法師宏法修繕,猶保存晚清風貌。
普明寺,坐西朝東,3進。大雄寶殿、方丈樓、放生池等,基本完整。原有金剛殿、大悲樓等,均毀。普明寺規模較大,殿宇莊嚴,環境清幽。抗戰期間,永嘉私立甌海中學,為避日寇侵擾曾遷此授課。近年來,經群衆集資維修,已恢復部分建築。1990年列為甌海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
|
沿着河南省道323綫(八宮綫)從鄭州嚮西南方向出發,穿新密,過登封,進入伊川縣境10公裏左右,到一個叫作丁流的古鎮,跨過一座水泥拱券大橋,在公路南側河邊,你會發現一棵形狀奇特的古柏。這株古柏高兩丈餘,周長80多公分,全身自下而上呈蠃旋狀,就象是人工編扭而成。雖歷經近2000年歲月滄桑,依然主幹挺拔,枝繁葉茂,被人稱為“竜捲柏”、“神柏”。據傳,此樹為當年一代祖師達摩離開普明寺之日親手所栽,以表達對於普明寺的懷念之情。
古柏樹對面路北60米處,有一座金色琉璃瓦大殿,巍峨壯觀,氣勢不凡。殿門上方,一塊黑色匾額上,“普明寺”三個鎏金大字十分醒目。這,就是在歷史上久負盛名、素有“西少林寺”之稱的千年古剎——普明寺。
一、歷史悠久 香火旺盛
普明寺,原名石山寺,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13年(公元25年)。當時,光武帝之庶子、明帝之庶兄、楚王劉英崇佛信道,好黃老之術,選中京城洛陽東南附近這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督工建造此寺,歷三年之久而落成。蓋因寺北不遠處的萬安山古名大石山、寺前的盤竜山多石,故初敕名為石山寺。該寺占地20餘畝,敕賜僧田300餘畝,有僧衆70餘人。近寺居民大多為寺內佃戶,足見當時香火之盛。
二、與少林寺一脈相承 源遠流長
歷漢末、三國、兩晉至南北朝梁武帝時,有西域高僧達摩祖師千裏跋涉來到中國,梁武帝崇佛,為達摩在南京修了一所同泰寺作為其寓所。3年後,祖師見南梁腐敗將衰,乃棄梁奔魏,所以就演出了白馬追達摩和一葦渡江北的故事。
達摩渡江北上至洛陽謁見了孝文帝,寓後與白馬寺祖師天性喜靜,惡京都繁擾,乃渡伊闕而東上至石山寺棲息焉。見此處清淨幽僻,人跡罕至,便以此為傢。因寺內僧衆人多,乃於幽𠔌之中鑿一洞府而居,如今民間流傳的和尚溝達摩洞便起源於此。在孝文帝支持下,對石山寺大興修復,孝文帝皇敕賜名為普明寺流傳至今。
達摩祖師居住於此5年之後,偶遊中嶽,見嵩嶽雄奇險峻,便於少室山五乳峰下原有的閑居寺大行擴建為少林寺,便定居於此成為東土第一代祖師。在擴建少林寺期間,所食用的糧食是由普明寺供給的,所以少林寺僧人中至今還流傳着這樣一句傳統俗語:“住少林寺的房,吃普明寺的糧。”一千多年來,兩寺僧人相互調用,兩個寺院實為以一個傢主,因此有少林東寺、西寺之說。三代祖僧燦,即普明寺方丈主持。他傳承二代祖慧可衣鉢,在普明寺方丈門口書有“三世祖庭”四個大字。三祖所用錢袋上亦書有三祖字樣,少林寺僧人看到,便視為一傢人回來了,即高接遠送,奉之上座,盛情招待,對三祖和普明寺的看法至高無上。少林寺歷傳有三位上人(皇帝封號),其中一人是古峰上人,定居普明寺,是兩院的主持方丈。開放後的少林一代主持方丈釋行正,曾在普明寺修行多年。現釋永信大師及永福、永梅、永乾諸位大師皆師從行正方丈,對普明寺贊許有加。永明法師專程贈送玉雕石佛一尊,現藏普明寺內。
三、遺存豐富 述說歷史
至解放初期,普明寺還是一座完好無損的寺院,大殿、廊房、圍墻、古碑應有盡有,住有僧人,行正大師大概是1948年前後離開普明寺到少林寺的。1952年,普明寺大殿被拆毀,木料被運到伊川縣城修建會堂、影劇院之用,致使原來建築物蕩然無存。而今,遍布普明寺周圍的遺跡還有:
1、竜捲柏一株,為全國罕見,保護完好;
2、大殿一座,係前幾年在舊址上重建;
3、石刻碑記20餘塊,大多已殘缺不全。字跡較清楚者有:大清道光年間青石匾額一塊,上書“水陸殿創於乾隆叁拾捌年係師祖貞○修”,正文楷書“卓錫”二字;明嘉靖三十五年八月鬍姓名普誠僧人墓志一塊。
4、歷代僧人塔林墓葬群一處,在寺西嶺上。2006年公路擴寬時暴露出若幹座。
5、從寺內通往西北方向和尚溝洞穴一處,當地人俗稱“達摩洞”、“和尚洞”,高2米左右、寬1、5米許,長約2公裏;
6、青石質地菩薩神像一尊,高2米左右,不知何年雕成,已有殘損,現存寺內大殿。
7、蓮花石橋一座,飛架於寺西南1、5公裏的深溝上。此橋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為南北嚮單圓孔石拱橋,全部采用石塊壘砌而成。橋孔高5丈許,寬丈餘,長2丈多,橋頂兩側中央有竜頭竜尾。橋下北側石塊上刻有“乾隆十五年重修”字樣及蓮花圖案,故名蓮花橋,應為普明寺僧人積德行善所修,現保存完好,仍作為生産橋使用。
四、山環水繞 氣聚風藏
普明寺所處位置,為伊川東部丘陵區的一個凹地,四面環山,一水中流,林木蔥鬱,景色優美。寺前所對的盤竜山,呈東北——西南走嚮,綿延數公裏,陡峭雄奇,怪石嶙峋,特別是山腰間的蛤瓣石、錢箱石、龜石、鳥石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山海經》、《水經註》中記載的湮水,今名丁惠河,發源於東北潁陽的半石山,嚮西流到此處,南折又西廻,形成了天然的大s陰陽魚狀。河之兩岸,水草豐美,植被密佈。下遊3公裏處,是1960年代修建的攔水壩,蓄水面積達百餘畝,水面直至普明寺前。
五、禪宗聖地 旅遊名區
普明寺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四周範圍內有萬安山、竜門石窟、范仲淹墓、大𠔌關、少林寺、風穴寺、竜泉寺、程園、玄奘故裏等名勝古跡。偃(師)汝(州)公路,鄭(州)盧(氏)公路分別從寺東寺南通過,鄭少洛高速、二廣高速在附近有出入口,焦柳鐵路伊川站也在附近。西距伊川縣城15公裏,東距少林寺70公裏,北距竜門石窟30公裏,距洛陽40公裏。不僅是禪宗聖地,發展文化旅遊亦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聖俞分韻得亭臯木葉下絶句五首〈明道元年〉】
---(宋)歐陽修
臨水復欹石,陶然同醉醒。山霞坐未斂,池月來亭亭。
洛城風日美,秋色滿蘅臯。誰同茂林下,掃葉酌鬆醪。
野水竹間清,秋山酒中緑。送子此酣歌,淮南應落木。
勸客芙蓉杯,欲搴芙蓉葉。垂楊礙行舟,演漾回輕楫。
山水日已佳,登臨同上下。衰蘭尚可采,欲贈離居者。
【先仲微仲純仲三兄過普明寺賞雪分韻得飲字 】
---(宋)李處權
涉春徂鼕禱雨雪,皇天靳此雲何甚。
兒童曉報六花飛,失喜鈎窗猶屢審。
荒渠斷溜冰已合,度雁停號口應噤。
望中玉樹散枝柯,二室峰巒張素錦。
我傢西鄰有勝概,杖履清攜冒凝凜。
平生不作兒女歡,此地適諧文字飲。
濁醪冰蔬薦重味,燃鼎當爐肆烹飪。
詩豪遽發要分吟,賴此放過新弛禁。
歸來老匠已先成,定笑纔慳弗胜任。
惜哉初無田二頃,徒偕雀鼠賀登稔。
堂堂大尹燮理纔,嘉瑞應祈當奠枕。
書生醉飽何為者,鼻息如雷但酣寢。
明朝更約提石瓶,來試壑源最高品。 |
|
普明寺又稱後嶼堂,位於溫州甌海區瞿溪鎮後嶼羅漢山。 據現存碑刻載:”始建於晉,唐宣宗時曾重建。”至民國元年(1912),由雪蓮、唯田法師宏法修繕,猶保存晚清風貌.普明寺,坐西朝東,3進。大雄寶殿、方丈樓、放生池等,基本完整。原有金剛殿、大悲樓等,均毀。 普明寺規模較大,殿宇莊嚴,環境清幽。抗戰期間,永嘉私立甌海中學,為避日寇侵擾曾遷此授課.
普明寺見梅
[宋]楊萬裏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見僧窗一兩枝。猶喜相看那恨晚,故應更好半開時。
今鼕不雪何關事,作伴孤芳卻欠伊。月落山空正幽獨,慰存無酒且新詩。 |
|
浙江永康陳亮故居的西北有普明寺,創建於唐鹹通二年(861),處於竜窟山的形勝之地,景緻清幽。陳亮常讀書於山中。但他所受的啓蒙教育既未遵循科舉道路的一般程式,因而他在山中孜孜閱讀的並非儒傢經典,而是歷代史策。竜窟山的幽靜並未改變他放誕不羈的秉賦,而歷代史策所載的種種王霸業績卻更陶冶了他的豪邁性格。陳亮未第時初進中興五論,又上恢復五書皆不報,退而藏修其中,與學者講論王霸之略,棲遲凡十餘年。其陽有小崆峒,為其遊息讀書處。西北有臥竜湖。陳亮墓在其西南。 |
|
普明寺(Chua Pho Minh )
位於越南河內市南面不遠處的南河省定市西北3公裏處的祿旺鄉息默村,是供奉陳朝陳仁宗和莫朝莫玉林公主的寺廟,建於13世紀。寺前院大殿的四扇大門,為著名的木雕門,刻有遊竜、波浪和浪花。寺中有越南明塔普明塔,塔為四方形,分14級,四面有門;底層每面寬5.2米,往上逐級收窄,塔身有精緻雕刻,以花紋團為主。 |
|
普明寺村 | 普明寺見梅 | 普明寺社區 | 晚立普明寺門 | 邢臺市普明寺 | 臘夜普明寺睡覺 |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飲餞梅聖俞分韻得亭臯木葉下五首 | 晚立普明寺門,時已過立春,去除夕三日爾,將歸有嘆 | 春晚同應之偶至普明寺小飲作 | 東寺詩僧照上人???訪予於普明寺,贈以詩 | 先仲微仲純仲三兄過普明寺賞雪分韻得飲字 | 東寺詩僧照上人訪予於普明寺贈以詩 | 晚立普明寺門時已過立春去除夕三日爾將歸有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