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2004年,全鎮糧食總産量達1087噸,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575萬元,農業總産值達到2645萬元,農民純收入達到2669元。
2005年,全鎮國內生産總值為4039萬元,鄉鎮企業總産值實現6500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3%,14%。鎮本級財政收入146.16萬元,人均GDP為449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8.7元。
【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調整】2004年,完成棗皮協會的改選工作,新建魔芋、竹子和果蔬3個專業技術協會。引進楊天藥業,好醫生有限公司,陽安紙業有限公司等竜頭企業與五大優勢産業形成“支部+協會+科研院所+基地+竜頭企業”的産、供、銷“一條竜”産業化運作模式。
2005年,全鎮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97.3畝,引進糧食作物新品種3個,推廣面積600畝。糧食總産量達到1098噸。創建了棗皮生産、反季節蔬菜水果生産、雜交造紙竹生産、魔芋生産、三木藥材種植、速生用材林基地等農業生産基地和退耕還林兩大工程。其中:棗皮面積11510畝、反季節蔬菜水果生産220畝、造紙竹生産1411.3畝、魔芋生産300畝、中藥材種植370畝。退耕還林441.5畝、天然林保護800畝。成片造林2440畝,其中退耕還林401.5畝,荒山造林612畝,疏幼林補植1600畝,幼林扶育6000畝,退耕還林扶育10450畝,“天保“工程封山育林706畝,四旁植樹3萬株,公路主幹道緑化8公裏。做好勞務培訓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3000人次,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350人。貫徹糧食補貼政策,發放糧食直補資金3.36萬元。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印發畜禽養殖、蔬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資料5000份,播出科技專題電視片4期次,舉辦水果蔬菜和中藥材種植及養殖等技術培訓班5其次,受訓群衆540人次。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04年,投資20餘萬元,擴建場鎮水泥路面350米和修建桑曉路(桑棗水泥廠――曉壩場鎮)近1.3公裏的柏油路,解决一個村,四組和兩個場鎮近5000人的交通問題。融資30萬元修建中心校學生公寓樓,並投資近5萬元解决涉及危房近800平方米,宅基地和移民補償款,配套設施支出近20萬元,投入3萬元新修鐘福小學一處,拆除了危房。完善了福臨苑社區辦公室,文化活動中心,增加安裝路燈。
2005年,對街道上、中、下“十字口”舊城房屋改造650平方米,下水道50米,新建人行道50米,化糞池3處。投資1.3萬元,加大學校排危改造。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加大】2004年,投資近2萬元,組織群衆投工1000餘個對中、關心村溝、渠、路、埝進行整治,維修溝渠(漿渠)近2000米,埝塘一口,機耕道500米。爭取到中關心旱山村項目。投資1萬元完成了黃羊計生亮點站和鎮護林哨卡和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建設。
2005年,爭取資金35.36元,總投資9萬元,投勞14700餘個,建蓄水池60口,整治山平塘2口,新增蓄水量4萬餘方,解决了532戶2097人的旱地澆灌問題。落實好“紅層找水工程”為群衆打井250口,現已全部投入使用。支持修建村組道路3公裏。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2005年,完成國稅81萬元,地稅30萬元。擠出資金3.5萬元歸還信用社貸款本息,消化債務20萬元。年末,存款餘額達2000萬元,各類貸款餘額達1560元,其中2005年淨投放“三農”貸款2500萬元。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經濟發展】2004年,引進綿竹市三溪明茶葉有限公司投資8萬元對齊心茶廠進行開發。對原機磚廠依法拍賣,化解債務近10萬元。對羅浮山後山近130畝荒河灘地進行確權,並引進美歐斯達物技術有限公司投資近500萬元進行整體生態農業開發和河堤河灘整治。一期工程現已完成。
【打好扶貧攻堅站,建設農村小康社會】2005年,打好扶貧攻堅戰,全力爭取扶貧財專資金1.6萬元,基本解决了15戶54個貧睏人口的溫飽,為貧睏戶村落實項目資金3.2萬元,捐款捐物4.5萬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5年,對76戶特睏戶進行救助,集中發放救災物資1萬餘元,解决救災資金0.35萬元,為5戶貧睏戶進行建房資助,落實建房資金3.05萬元。為22戶33人共發放低保資金2.79萬元。為65戶141名農村人口上報農村低保。狠抓教育,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率100%,小學畢業升學率100%,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6%。救助貧睏學生61人次,救助金額5000多元。投資1.3萬元,對學校教學樓,學生住宿樓加高加固,重新修建了教學樓前梯踏步。計生工作順利推行,計劃生育率97.4%,人口自然增長率-1.3‰,落實計生“三結合”幫扶戶111戶,建立基地兩處。對5戶7人計生戶實現了計生奬勵扶助。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達到95%以上,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達到100%。堅持防病抗災渡汛兩手抓,7-8月發生洪災。5-8月發生的水稻稻瘟病;4-5月發生的“五號病”;9-11月發生的“禽流感”,都及時啓動各項應急預案,將災害控製在最低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