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昭君墓 Tomb of Wang Zhao jun》 |
詩人: 常建 Chang Jian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昭君墓
漢宮豈不死,異域傷獨(猶傷)沒。 萬裏馱黃金,蛾眉為枯骨。 回車(軍)夜出塞,立馬皆不發。 共(憤)恨丹青人,墳上哭明月。 |
《昭君墓 Tomb of Wang Zhao jun》 |
詩人: 常建 Chang Jian
漢宮豈不死,異域傷獨沒。萬裏馱黃金,蛾眉為枯骨。 回車夜出塞,立馬皆不發。共恨丹青人,墳上哭明月。 |
《昭君墓 Tomb of Wang Zhao jun》 |
詩人: 汪元量 Wang Yuanliang
一昔王昭君,遠嫁單於去。 上馬出宮門,琵琶語如訴。 昔為漢宮妃,覓句繞沙磧。 一吟三徘徊,日卓人影直。 孤鴻雲中來,對我聲嚦嚦。 乃知晴天好,物類各有適。 頃刻片雲生,雪花大如席。 偉哉復偉哉,造物真戲劇。 |
|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為王昭君之墓。墓高33米,為一座封土堆,呈青黛色,又名青塚。前有平臺,臺上建亭,旁有碑碣。有昭君和匈奴王騎雕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昭君墓聯繫方式 地址:座落在呼市南郊呼清公路十公裏處大黑河南岸。
電話:0471-5150203
郵編:010020 昭君墓投訴電話 呼和浩特市旅遊投訴電話:0471-4606516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昭君墓景區榮譽 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君墓門票價格 23元
昭君墓節慶活動 內蒙古草原旅遊節每年8月前後
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遊交易節,1991年9月舉辦了第一屆,以後每年的8月前後都會舉行。它是在那達慕大會的基礎上融經貿洽談、物資交流和競技比賽、文娛活動於一體的民間傳統節日,其規模、形式和內容遠比過去的那達幕大會要豐富。並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賽馬場舉行開幕式,邀請來自世界各國、港臺及國內各界人士參加,節日隆重熱烈,有摩托車隊、駱駝隊、馬術隊、武術隊、安代舞、摔跤(即搏剋)等表演節目,最引入註目的是男子“三技”比賽,即摔跤,賽馬和射箭比賽。
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節
每兩年在呼和浩特市舉辦一次,各旗、縣烏蘭牧騎均前來參加會演,而且組織專傢評審,定出名次。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他們為中國少數民族藝術事業作出了可喜的貢獻。
烏蘭牧騎藝術節有時與內蒙草原旅遊節、內蒙那達慕大會(蒙古遊戲節)同時舉行,既可增添節日歡慶氣氛,又為開展草原旅遊事業助興,是內蒙人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烏蘭牧騎建隊以來,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少數民族藝術人才,他們多為藝術院校畢業生,具有較高文化程度和藝術修養。如著名作麯傢圖力古爾;歌唱傢牧蘭、拉蘇榮、朝魯;舞蹈傢熬德木勒、敖登格日勒;麯藝表演藝術傢道爾吉仁欽;馬頭琴演奏傢達日瑪等。
昭君墓開放時間 8:00-18:00 昭君墓最佳旅遊時間 呼和浩特屬半幹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鼕季漫長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氣溫零下25℃至45℃。晝夜溫差極大,夜裏比白天溫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鼕季暴風雪。呼和浩特屬半幹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鼕季漫長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氣溫零下25℃至45℃。晝夜溫差極大,夜裏比白天溫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鼕季暴風雪。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遊季節。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這時的草原景緻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舉行,屆時,逛古召,登古塔,觀賽馬,騎馬馳騁草原,其樂無比。 昭君墓導遊圖 昭君墓交通圖 昭君墓特別提醒 旅遊內蒙古,除多條航空綫,還有八條陸路路綫可供選擇:
第一,沿黑竜江濱洲鐵路(由哈爾濱至滿洲裏)入蒙,直抵海拉爾,全程七百四十多公裏,車程約十五小時;或從北京乘坐“草原列車”,沿赤峰、通遼 、齊齊哈爾,途經多個內蒙草原區,紮蘭屯,直抵海拉爾。
第二,走吉林長白鐵路,經白城中轉白阿鐵路,至內蒙阿爾山新旅遊點止,全程六百七十多公裏,車程約十六小時。
第三,沿京秦鐵路,由錦州中轉公路車往內蒙錫林郭勒草原,全程四百九十多公裏,一天可達。
第四,由北京沿京包鐵路,抵張傢口中轉公路汽車入蒙,首程鐵路二百多公裏,次程公路七十多公裏,抵察汗淖爾草原。
第五,自山西大同出發,沿京包鐵路入蒙,至呼和浩特,全程二百八十多公裏,車程約五小時。
第六,自京包鐵路入蒙,至包頭轉旅遊車至烏梁素海,瀏覽河套平原一帶;此外,還可由包頭往成吉思汗陵園。
第七,自銀川往西走,經賀蘭山入蒙,進入阿拉善沙漠區。
第八,自甘肅酒泉入蒙,至額濟納旗,可一睹巴丹吉林的沙丘奇觀。全程三百九十多公裏,一天可達。 昭君墓美食 呼和浩特的餐飲以山野風味為主要特色。人們來此既可一飽眼福,又可一飽口福。
呼和浩特用餐十分方便,城內城外既能遍嘗兼具南北風味的菜餚,又可大嚼草原野味。狍子肉、山雞肉、山野菜、野生蘑菇……林林總總的野味佳餚,風味美食,品種豐富,隨君挑選。風味佳餚有烤全羊、扒肉、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馬奶酒、昭君酒等。其中手扒肉和烤全羊最為出色,火焰上整衹肥羊烤得嗶叭作響,脆皮焦黃,遍體流油,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衹是“好貨不便宜”,此類菜要價特貴。一隻不算太大的烤全羊,竟開價1000元! 昭君墓住宿 呼和浩特目前已有涉外飯店數十傢,其中星級飯店十數傢,還有數十傢國內旅遊定點飯店,可以基本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
城裏除星級賓館外,還有一些旅館或招待所,基本設備及衛生條件尚可,服務態度較好,價格也比較低廉,對遊客而言,是經濟實惠的下榻之處。
當然也可到郊區牧民傢中或蒙古包中做客並藉宿。牧民民風淳樸,豪爽好客,一定會熱情招待,當然,去時最好準備一些小紀念品之類以示感謝。 昭君墓購物 呼和浩特匯集了內蒙古各地的土特産品。買土特産品,可到街頭集市貿易場所,相信是最佳選擇。那裏有當地最大的農副産品市場,各色土特産品琳琅滿目,價廉物美,無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買名特産品,可到新城西街的新世紀廣場,中山西路的天元商廈,或五塔東街的滿都拉商貿大廈。 昭君墓交通 從市內乘旅遊車可直達,火車站乘44路公交汽車昭君墓下車。
昭君墓玩法 參觀一下當時的幗國女英雄的陵墓,並感受女英雄的氣概。
位於呼和浩特市以南的大黑河畔,距市區9公裏。墓高33米,墓前有平臺及階梯相連,遠望陵墓呈青黛色。
當地傳說,每年“涼秋九月,塞外草衰”的時候,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稱為“青塚”。“青塚擁黛”被譽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是皇宮中的宮女,西漢年間,匈奴呼韓邪單於(國王)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遠嫁匈奴,後被封為寧鬍閼氏(王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晉時因諱司馬昭的“昭”字,又稱明君或明妃,西漢時南郡姊歸人(今湖北省興山縣)。(歷史上共出了二大名人,除了民族友好使者王昭君外,還有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至今姊婦縣還並排矗立着兩塊石碑,一塊為“楚大夫屈原故裏”,另一塊為“漢昭君王嬙故裏”。歷代文人詞客對這裏的地靈人傑極表贊美,宋朝範成大贊為“絶代昭君村,擎世屈原宅,”他們都把昭君和屈原聯繫起來贊美,這不僅僅是同鄉的原因,更包含着對昭君的高度評價。東漢後,從姊歸劃出興山縣,兩大名人故地分屬兩縣所轄)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召入宮,後為漢元帝的待詔。從我國戰國開始,活躍在我國陰山南北的匈奴族,逐漸強大起來,同中原的漢王朝時行了近一個半世紀的戰爭,漢匈兩族人民在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強烈要求下,匈奴呼韓邪單於在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33年的18年中,曾三次親臨長安,入朝請求和親。在這種形勢下,公元前33年,王昭君自願請行出嫁匈奴,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王昭君出塞和親,符合當時漢匈兩族人民多年的願望,所以漢元帝下詔將這一年的年號改為“竟寧”意為和平安寧。呼韓邪單於封昭君為寧鬍閼氏,即鬍漢友好皇后,昭君與呼韓邪單於生兒子伊屠知牙師,兩年後,呼韓邪死後,昭君遵漢成帝之命,從鬍俗。再退給呼韓邪單於大閼氏的長子復林纍於雕單於陶莫臯。生二女。須卜居次,當於居次。昭君死後,她的子女繼續為漢匈和平事業作出了貢獻。近年來呼和浩特附近的漢城和包頭市附近西漢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單於和親”、“千秋萬歲”、“單於天降”、“長樂未央”等磚瓦;說明長城沿綫人民和親和昭君出塞的熱情頌揚。昭群出塞以後,漢匈出現了半個多世紀的和平局面,故《漢書》記載牛馬布野”。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關於昭君出塞經過,《後漢書.南匈奴傳》有過生動記載“時呼韓邪來朝,帝數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今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清代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於君不知”。歷史上,一些文人墨客,出於種種原因,把王昭君塑造成翡劇人物,抒發各自的不同情緒掩蓋了真實的歷史,流傳比較廣的就是畫王毛延壽醜化王昭君,南北朝時吳均撰《西京雜紀》詳細地記敘述了昭君不得見禦的原因和經過。王昭君順不肯賄賂畫師,雖國色天香,亦不為漢元帝所知,終於被遺出塞和親,元帝見過昭君後,追悔莫及,遷怒於毛延壽,將有關畫師全部殺掉。到了元代馬緻元的雜劇《漢宮秋》,明確地把毛延壽和昭君拉上關係。個虛構的故事情節在文人和民間文學傳播,造成許多人誤以為史實。 王昭君出塞和親促進民團结的傢話,兩千多年來,在中國大地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上至帝王將相,達官顯貴,下至文人墨客,黎民百姓,都曾為她的事跡而牽動情愫,在民間流傳着關於她的故事,在她的家乡到處可以見到她的遺跡在她出嫁的塞外甚至出現了十幾座昭君墓。圍繞昭君歷史學家時行了無數的論證、探討和爭論,藝術傢們創作出無數繪畫、雕塑、音樂、歌舞作品和各種各樣的民族工藝品。最引人註目的是文學領域,歷史歌詠昭君的詩歌約700餘首,小說和搜集整理的民間故事近40種,各類戲劇約30種,記載和論證昭君事的歷代著作300餘種。近年來,昭君形象又陸續出現在電視、電影屏幕及郵票上。王昭君的影響已走出國門,遠至日本、朝鮮、越南、並日益引起歐美等國的重視。
歷史已跨入21世紀,在新的世紀裏,如何更好的弘揚昭君文化精神,為我區宣傳民族團结做出新的貢獻,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艱巨任務。為了適就文物旅遊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們需要加強旅遊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昭君墓知名度,因此我正在積極策劃昭君墓進行大規模的擴建計劃,急取把昭君墓建設成集人文景觀。文化娛樂,旅遊消費等為一體的高品位的旅遊景點。以昭君為中心啓動新的市鎮的形勢和鄉鎮經濟的繁榮。以文化 的開發啓動經濟的開發,昭君墓一帶將會成為南郊的一處新興文化旅遊的衛星城。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相信,在全區人民的關懷和支持下,昭君墓做為一座民族友好的紀念塔,必將以,嶄新的風貌,為我區愛國主義民族團结教育譜寫新的篇章。 |
|
昭君墓,又稱“青塚”,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琥,意為“鐵壘”,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裏處的大黑河畔,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
昭君墓,始建於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現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君墓,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築而成。墓體狀如覆鬥,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緑如茵,故有“青塚”之稱。青塚兀立、巍峨壯觀,遠遠望去,顯出一幅黛色朦朧、若潑濃墨的迷人景色,歷史上被文人譽為“青塚擁黛”,成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在中國歷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獻身於中華民族友好事業的偉大女性。在民間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數千年來,她的傳說、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傢喻戶曉。自唐、宋以來,歷代文人詠唱昭君、抒發情感的詩文、歌詞、繪畫、戲麯更是多不勝數,形成了千古流傳的“昭君文化”。
現代史學家翦伯贊贊美:“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琵琶一麯彈至今,昭君千古墓猶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名揚世界的旅遊勝地。這裏不僅有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跡,還有鳥語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其詩情畫意,令人流連。
王昭君(wáng zhāo jūn) ,姓王,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族。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傢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捲八十九《南匈奴傳》)。
相傳有“落雁”之美,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於入朝求和親,昭君自願出嫁遠入匈奴,後立為寧鬍閼氏,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唐代杜信《通典》中最早記載了這座昭君墓,以後歷代記載甚多。 |
|
昭君墓,蒙古語為特木爾。烏虎兒,位於呼和浩特南郊9公裏處的大黑河畔。現在的昭君墓是70年代重新修築的,占地面積3.3公頃,墓高33米,墓身呈臺體狀,墓頂建有一座涼亭,是一座人工夯築的大王丘,是昭君的衣裳冠墓。每年秋季,樹葉枯黃時,昭君墓上依然草木青青所以人們又稱這為“青塚”。墓地東側是歷代名人為昭君墓題寫的碑文,西側是文物陳列室。登上墓頂,我們會看到連綿不斷的陰山山脈橫貫東西,也會欣賞到呼和浩特市全景。 |
|
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王昭君的故事,都知道這位奇女子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歷史上把這四大美女分別比喻成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她們分別指的是誰呢?噢,陳先生說得對,“沉魚”指的西施,“閉月”代表的是貂蟬,“羞花”暗喻的是楊貴妃,而落雁呢,指的就是王昭君,為什麽叫“落雁”呢?說起來,還有一個小小的典故呢!傳說昭君出塞路途中,遇到遠歸的大雁,大雁看到如此美貌的女子,驚呆了,忘記了飛翔,於是,從空中掉了下來,因此昭君有了“落雁”的美稱。 比起其他3位美女來,昭君不僅美而且她的也塞在中國歷史上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秭歸肯人氏,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西漢元帝時,昭君以“良傢子選入掖庭”,所謂“良傢子”,指的不是醫、巫、商賈、百工出身。“掖庭”就是後宮,昭君入掖庭後級別是“待詔”,“待”是等待的待字,“詔”是言字旁加一個召見的召,由字面上理解,她的地位是比較低的。
史書記載,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 這位小姐問,王昭君既然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為什麽沒有得到皇帝的寵幸呢?關於這一點還有一段傳說呢! 相傳漢宮畫師毛延壽給後宮美女畫像,元帝通過畫像選召宮女,對一般宮女來說,她們入後宮後最大的心願就是得到皇上的恩典,在後宮爭得“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優勢,因此她們紛紛用財物賄賂毛延壽,請他們把自己畫漂亮些。毛畫師受人吹捧慣了,而昭君對這種不正之風深有不滿,沒有賄賂毛延壽。於是,畫師便在昭君畫像的眼角底下點了一顆“傷夫落淚痣”,大傢可別小看這顆痣,在2000多年前的封建觀念中,人們認為有這種痣的女人是丈夫的剋星,作為封建君主,當然不可能寵幸這樣的女子了。這樣,昭君便沒有機會受寵了。但是,當漢元帝看到昭君本人,發現她並沒有那顆“傷夫落淚痣”時,追悔莫及,可惜一切已成定局,無法輓回,衹好作罷,其實,這衹是一段流傳甚廣的傳說罷了。 公元前33年,昭君為了漢匈兩族的團结友好,請求出行,充當漢族的“和親使者”,出嫁到塞北,戶負起進行交給她的為鞏固和加強漢匈兩族團结友好的重大政治使命,為民族友好作出了傑出貢獻。在歷史上出塞和親的女子比比皆是,而且大多是位高身貴的宗教室公主,但是,她們的事跡,絶大多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大傢都知道昭君的丈夫是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單於就是“王”的意思,那麽昭君怎麽樣從一個漢宮宮女變成匈奴的閼氏呢? 這裏要從匈奴這一部落說起。匈奴是遊牧在蒙古高原最早的少數民族,它是古葷粥(xūn yù)即嚴狁(xiǎn yǚn)的後裔,秦漢初之際,匈奴首領冒頓單於統一各部,統一大漠南北廣大地區。漢初,不斷騷擾漢朝北部邊界一帶。由於當時西漢政權初建,國力微弱,再加上“異姓諸王”努力的存在,中央集權還沒有鞏固,不足以和匈奴對抗。公元前200年,高誼劉邦,發兵30多萬抗擊匈奴,不想被匈奴40萬精兵圍困在平城白登陸山,就是今天山西省大同市郊外,長達7天7夜,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登山之圍”。面對睏境,劉邦采納謀士陳平的計策,嚮單於的瘀氏,就是妻子,賄賂珠寶,纔得以逃脫。 白登山之圍後,劉邦派劉敬前往匈奴去結和親之紙,在此後的六七十年間,和親成為漢朝對待匈奴的一種政策。 漢武帝時期,國力充實到足以抗拒匈奴的時候,便開始采取積極的戰爭方針對抗匈奴,公元前133年和前121年兩次决定性的出擊,使匈奴大敗而歸。張騫出使西域後,西域各國紛紛歸附西漢,共同攻擊匈奴。而在匈奴貴族集團內部為爭奪“單於”這個最高的統治權力,出現了分裂與內訌,最終分裂為南北匈奴兩去,就是“郅支單於”和“呼韓邪單於”。呼韓邪單於和政敵爭壓最高統治權,兩次被近出走。面對這樣的局面和睏境,呼韓邪單於想到了如果依靠漢朝中央政府的幫助,也許能給自己打出一條政治出路,平定郅支,統一匈奴,扭轉局面,但是,等到漢朝消滅了郅支單於之後,呼韓邪單於下場就像郅支單於一樣局勢促使他進一步倒嚮漢朝。於是,從公元前49年開始,呼韓邪單於先後三次入漢韓,求見元帝,表示“願婿漢室以自親”,得到元帝恩準。元帝將後宮待詔王昭君許配給呼韓邪單於為妻,封號“寧鬍瘀氏”,於是就有了千古美談“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在漢匈關係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它結束了漢匈兩族159多年的敵對狀態,把深受戰爭煎熬折磨的兩族人民從戰爭的火坑裏輓救出來,使兩族轉入和平友好的關係。政治方面,匈奴接受漢朝中央政權的領導,打破了舊的歷史格局,促成了塞北與中原的統一。而在經濟文化方面,漢匈“關市”暢通,促進交流,匈奴人從漢人那裏學會了計算和登記的方法,還學會了建築和打井;漢族文化也同樣受到了匈奴文化的影響,比如漢朝政府和民間養馬業的空前發達,就和匈奴馬匹的大量輸入,養馬技術的傳授分不開。 對於兩族的人民,和平就是一切,昭君出塞,單於附漢為他們帶來了和平與富足。《漢書》記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呔之警,黎庶無幹戈之役,”這段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百姓安居樂業,生産發展的幸福圖景。 所以,用歷史唯特主義的觀點看待這一歷史事件,就是它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反映了人民和平安定的願望,推動了社會生産的發展,緩和並穩定了民族關係,在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 這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
|
現今昭君墓已經成為內蒙古一處重要文物古跡和人們來到達呼和浩特必遊的景點,對於今天的人們,用翦伯贊老先生的話來說是最恰當的,那就是:“王昭君已不再是一個人物,而是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再是一座墳墓,它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紀念塔”。 昭君墓馬上就要到了,就讓我們一齊去參觀這座民族友好的紀念塔吧! (雕像前) 各位團友,我們面前的這座雕像就是王昭君和呼韓邪單於,大傢請看,王昭君溫柔秀麗,柔中帶剛;呼韓邪單於威武粗獷,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特有的豪爽氣質。這尊雕像的下面刻有蒙漢兩種文字的“和親”,再請各位看看,昭君夫婦並騎的馬頭是朝什麽方向呢?對這位團好猜對了,是西方,為什麽朝西方呢?大傢能想出來嗎?原來這和昭君出塞的路綫有關,公元前33年他們是從長安出發嚮西行至甘肅省慶陽縣,然後經陝西榆林,內蒙東勝、杭錦旗、包頭市,嚮漠北方向去了,所以從西安出發嚮西走,馬頭當然朝西了。好,大傢可以在這裏拍拍照。 (石碑前) 各位團友,這幅碑文是1963年董必武老先生參觀昭君墓時寫的,全詩為“昭君自有千秋在,鬍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兩千多年來,許多文人墨客著書立說發表自己對人生的政治的見解,其中也有一些文人對昭君出塞有消極的看法,面對衆說紛壇,董老毅然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肯定了昭君人微言輕和親使者的功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和親”是明智之舉,它對於當時社會的發展和安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文人墨客的惜古哀怨的詩句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歷史是不可抹殺的,在社會主義中國的民族大家庭中,昭君的“千秋”不權有存在的價值,而且影響範圍越來越廣,它符合了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環境。 (昭君墓前)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面對的這座大土丘就是昭君墓,最早見於唐代的記載。相傳,昭君死後,漢匈人民都非常悲痛,紛紛趕來送葬,人們用衣裳襟包着土,一包一包地填在她的墳上;由於送葬的人成千上萬,絡繹不絶,每個人都想多捧幾包土寄托自己的哀思,所以到最後竟壘成了一座形似小山的墳墓。內蒙古的昭君墓有若幹個,而這座是真正的昭君墓,為什麽會有那麽多昭君墓呢?因為昭君給人民帶來和平,人民愛戴她,很多人都願意她埋葬在自己的家乡,也有的人認為她是仙女下凡,叫她“昭君娘娘”,附近的百姓都認為,在昭君墓前許願是十分靈驗的,傳說,一對青年夫婦久婚不育,於是便在這裏許了願並且住了一夜,第二年便有了健康的小寶寶。女士們、先生們,就讓我們也在這裏許個願吧!願民族團结,國傢富強。 大傢可能要問,王昭君真的葬在這裏嗎?事實上這衹是昭君的衣裳冠墓,因為古代北方少數民族貴族死後都采取秘密下葬的方式,墓不立碑,似若不地。其實,昭君埋葬在哪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為人民的和平作出了貢獻。現在大傢看,墓中間刻有“青塚”二字,“青塚”就是緑色的墳墓,是昭群墓的別稱,因為每年秋季,附近的樹都已枯黃,而昭君墓四周卻依然緑草青青,所以又稱“青塚”。
歌舞表演《昭君情緣》所在地 |
|
門票:65元 歌舞表演:免費(一日兩場——10:30 15:30) |
昭君墓最佳旅遊時間 Zhaojun Tomb best time to travel |
呼和浩特屬半幹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鼕季漫長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氣溫零下25℃至45℃。晝夜溫差極大,夜裏比白天溫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鼕季暴風雪。呼和浩特屬半幹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變化劇烈的顯著特點。鼕季漫長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氣溫零下25℃至45℃。晝夜溫差極大,夜裏比白天溫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帶長袖衣服。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鼕季暴風雪。
每年4至10月,是呼和浩特最佳旅遊季節。要是去草原,最好是在7月中旬至9月初前往,這時的草原景緻迷人,而且正好有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舉行,屆時,逛古召,登古塔,觀賽馬,騎馬馳騁草原,其樂無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