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安徽 >巢湖 > 昭關
顯示地圖
目錄
地名 Names
  地名。在 安徽省 含山縣 北, 小峴山 西。山勢險仄,因以為關。 春秋 時為 吳 楚 界地,往來要衝。 楚 人 伍子胥 奔 吳 ,曾經此道。 宋 紹興 中 張瀎 嘗因山築城,以抗 金 兵。《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伍子胥 橐載而出 昭關 。”《水滸傳》第十一回:“ 昭關 伍相 憂煎, 曹公 赤壁 火連天。”
No. 2
  昭關投訴電話巢湖市旅遊投訴電話:0565-2628971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昭關位於含山縣城以北7.5公裏處。東有馬山,西有城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嚮,連綿幾十裏,相傳古時山四周均為湖澤,唯有昭關一途可越。昭關之所以聞名遐邇,主要是由於這裏曾演繹了一場“伍子胥過昭關”的傳奇歷史故事。春秋時,伍子胥為父報仇。先奔宋後逃鄭,輾轉數國,一路吹簫乞食,欲奔吳國。來到昭關時,關口挂着他的畫像,盤查很嚴,一時受阻,無法出關。這時恰好遇見東臯公好心搭救他回傢,隱居下來。一連7天,伍子胥想到父兄的仇還未報,悲愁交加,竟在一夜之間急白須發。於是東臯公就讓長相極似伍子胥的朋友皇甫訥冒充過關,而伍子胥則趁皇甫訥被抓的混亂時機,喬扮成民間老人蒙混過關。到吳國後,幫助姬光奪得皇位,最後官封大夫,兵拜副將,統兵十萬,揮師郢都,在春秋戰國史上留下興吳滅楚的篇章。昭關兩側山巔處,分別有一處烽火臺和回馬亭遺址。關北30米有一眼涌泉,泉水清澈甘醇,久負盛名,用以泡茶,可盈杯不溢。關南10米處有馬蹄泉,又稱馬跑泉。相傳伍子胥過昭關以後,守軍追捕時,馬踏而過。翻越昭關,東北50米處,有石壁一處,高30米,寬20米,氣勢壯觀。[img]uploadimages/20050524/20050524093558203.jpg[/img]
No. 3
  昭關
  昭關位於安徽省含山縣城以北7.5公裏處。東有馬山,西有城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嚮,連綿幾十裏,相傳古時山四周均為湖澤,唯有昭關一途可越。昭關之所以聞名遐邇,主要是由於這裏曾演繹了一場"伍子胥過昭關"的傳奇歷史故事。
  在諸侯大國爭奪霸權的鬥爭中,大國兼併小國,擴張了土地。可是大國的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給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勢力大了起來。他們之間也經常發生鬥爭。大國國內的矛盾尖銳起來,都想把爭奪霸權的戰爭暫時停止下來。
  為了這個緣故,宋國大夫嚮戍(音shù)在晉、楚兩國之間奔走,做調停人。
  公元前546年,晉楚兩國和其他幾個國傢,在宋國舉行了“弭兵會議”(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戰爭)。在這次會議上,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代表南北兩個集團講了和,訂了盟約。規定除齊、秦兩個大國外,各小國都要嚮晉、楚兩國同樣朝貢。晉楚兩國平分霸權,以後五十多年裏,沒發生大的戰爭。
  到楚莊王的孫子楚平王即位之後,楚國漸漸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來的太子建廢掉。這時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師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鎮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來,誣說太子建正在謀反。
  伍奢說什麽也不承認,立刻被關進監獄。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殺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們回來,以便一起除掉。大兒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親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殺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風聲,帶着兒子公子勝逃到宋國去了。
  伍奢的另一個兒子伍子胥,也從楚國逃出來,他趕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國發生內亂,伍子胥又帶着太子建、公子勝逃到鄭國,想請鄭國幫他們報仇。可是鄭國國君鄭定公沒有同意。
  太子建報仇心切,竟勾結鄭國的一些大臣想奪鄭定公的權,被鄭定公殺了。伍子胥衹好帶着公子勝逃出鄭國,投奔吳國(都城在今江蘇蘇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各地官吏盤查。
  伍子胥帶着公子勝逃出鄭國後,白天躲藏,晚上趕路,來到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在今安徽含山縣北)。關上的官吏盤查得很緊。傳說伍子胥一連幾夜愁得睡不着覺,連頭髮也愁白了。幸虧他們遇到了一個好心人東臯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傢裏。東臯公有個朋友,模樣有點像伍子胥。東臯公讓他冒充伍子胥過關。守關的逮住了這個假伍子胥,而那個真伍子胥因為頭髮全白,面貌變了,守關的認不出來,就被他混出關去。
  伍子胥出了昭關,害怕後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條大江攔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個打魚的老頭兒劃着一隻小船過來,把伍子胥渡過江去。
  過了大江,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交給老漁人,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值一百兩金子。現在送給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漁人說:“楚王為了追捕你,出了五萬石糧食的賞金,還答應封告發人大夫爵位。我不貪圖這個賞金、爵位,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伍子胥連忙嚮老漁人賠禮,收了寶劍,辭別老漁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吳國,吳國的公子光正想奪取王位。在伍子胥幫助下,公子光殺了吳王僚(音liáo),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音hé lǘ)。
  吳王闔閭即位之後,封伍子胥為大夫,幫助他處理國傢大事;又用了一位將軍孫武,是個善於用兵的大軍事傢。吳王依靠伍子胥和孫武這兩個人,整頓兵馬,先兼併了臨近幾個小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為副將,親自率領大軍,嚮楚國進攻,連戰連勝,把楚國的軍隊打得一敗塗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時,楚平王已經死去,他的兒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墳,還把平王的屍首挖出來狠狠鞭打了一頓。
  吳軍占領了郢都。楚國人申包胥逃到秦國,嚮秦國求救。秦哀公沒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國宮門外賴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終於被感動了,說:“楚國雖然暴虐無道,但是有這樣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們亡國!”
  秦哀公派兵救楚國,擊敗了吳軍,吳王闔閭纔撤兵回國。
  吳王闔閭回到吳國都城,把第一大功歸給孫武。孫武不願意做官,回鄉隱居去了。他留下的一部《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傑出的軍事著作。
近義詞
昭關
包含詞
昭關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