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戲劇 : 邵氏電影 > 春蠶
目錄
春蠶
作者: 茅盾 Mao Dun
  國共合作破裂之後,自武漢流亡上海、日本,開始寫作《幻滅》、《動搖》、《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說傢的筆。這段上層政治鬥爭的經歷鑄成他的時代概括力和文學的全社會視野,早期作品的題材也多取於此。左聯期間他寫出了《子夜》、《林傢鋪子》、《春蠶》。
《春蠶 Farewell》
詩人: 郭沫若 Guo MoRuo

  蠶兒呀,你在吐絲……
   
  哦,你在吐詩!
   
  你的詩,怎麽那樣地
   
  纖細、明媚、柔膩、純粹!
   
  那樣地……噯!我已形容不出你。
   
  蠶兒呀,你的詩
   
  可還是出於有心?無意?
   
  造作矯揉?自然流瀉?
   
  你可是為的他人?
   
  還是為的你自己?
   
  蠶兒呀,我想你的詩
   
  終怕是出於無心,
   
  終怕是出於自然流瀉。
   
  你在創造你的“藝術之宮”,
   
  終怕是為的你自己。
   
  〔本篇最初見於一九二○年九月七日出版的上海《新的小說》二捲一期。在這一期中載有作者一九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緻陳建雷的《論詩》通信,信中錄有題為《春蠶》的詩,但與收入《女神》的本詩在字句上有較大的不同。〕
No. 3
  春季飼養的蠶。 晉 傅玄 《明月篇》:“昔為春蠶絲,今為秋女衣。”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春蠶度綱,綺地應紡;秋梭鳴機,織為褧衣。”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婦功春蠶溢,穡事秋田穫。” 清 馬鑾 《投梭女》詩:“早識春蠶絲已盡,當時應悔誤投梭。”
No. 4
  短篇小說。茅盾作。1933年發表。蠶農老通寶藉高利貸買了桑葉,全家人沒日沒夜地勞動,終於獲得繭子的豐收。然而由於戰事,繭廠關門,繭子跌價,所得還不夠還債,老通寶氣得病倒。作品通過豐收成災這一畸形社會現象,揭示了農村破産的根源。
No. 5
  1.春蠶 silkworm cultured in spring
  是指春季飼育的傢蠶,飼育時期常受地溫、氣候、農田作業等各種影響,特別是桑樹的發芽情況而定。一般收蟻在5月上旬,但是在暖和的地方,是4月下旬。春蠶的繭形大,而且繭絲纖度粗,一般絲質良好。
  《春蠶
  中國無聲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攝製。由蔡叔聲(即夏衍)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程步高導演,王士珍攝影,主要演員有蕭英、嚴月嫻、鄭小秋、龔稼農等。影片敘述了中國浙東蠶農在帝國主義軍事、經濟的侵略下,一步步陷入破産的悲慘經過。在藝術上,影片以真實自然、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蠶農老通寶一傢勤勞純樸、忠厚善良的品質和艱苦勞動、奮鬥求生的精神。為了達到真實的藝術效果,明星公司不惜工本搭置了外景,還特聘了養蠶專傢充當顧問。這是中國將五四以後新文藝作品搬上銀幕的首次嘗試,在中國影壇上影響深遠。
詞語
  拼音:chūn cán
  釋義:春季飼養的蠶。
  示例:晉傅玄《明月篇》:“昔為春蠶絲,今為秋女衣。”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春蠶度綱,綺地應紡;秋梭鳴機,織為褧衣。”
  元馬祖常《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婦功春蠶溢,穡事秋田獲。”
  清馬鑾《投梭女》詩:“早識春蠶絲已盡,當時應悔誤投梭。”
生物
  春蠶 silkworm cultured in spring
  蠶是鱗翅目昆蟲,它的一生中可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剛從卵孵化出來的蠶,黑色有毛,好似螞蟻,叫做蟻蠶。蟻蠶吃着桑葉慢慢長大,過了一個時候,不吃不動,好像人在睡眠一樣,進入了頭眠。過了一、二天,它蛻去一層皮,又開始吃桑葉,身體繼續長大。這樣反復四次,達到成熟。從頭眠到四眠,時間約一個月,吃掉一市斤的桑葉,身體增長四十倍,體重增加約有九千倍。
  一條成熟的蠶兒,有多數環節組成,全身分頭、胸、腹三部分。它的頭很小,長有一對堅硬的大顎,有左右嚮內開合,咀嚼桑葉為食。胸部三節,每節生有一對胸腳;腹部共有十節,從第三節到第六節各生有一對腹腳,胸腳和腹腳是行動器官。末端生有尾腳,用來攀緣桑葉。
  蠶的身體內部有一對特殊的器官叫絲腺,成熟的蠶,身體透明,體內充滿絲質。它靠裊動頭吐絲作繭自縛,把身體圍住,吐完絲後再蛻一次皮,變成了像一顆花生大小的蛹,不吃不動,蟄伏繭內。十天以後,蛹化成蛾鑽出繭外。經過交尾,雄蛾先死,雌蛾産卵後也結束了一生。每衹雌蛾産卵五百至七百粒。
  是指春季飼育的傢蠶,飼育時期常受地溫、氣候、農田作業等各種影響,特別是桑樹的發芽情況而定。一般收蟻在5月上旬,但是在暖和的地方,是4月下旬。春蠶的繭形大,而且繭絲纖度粗,一般絲質良好。這也是中國特産之一——絲綢的原料。由於桑樹較多,氣候溫潤,所以以養殖傢蠶為經濟主體多出現在南方,因此有些鄉村中出現了“桑基魚塘”的經濟方式。蠶繭有很多顔色,但黃色和白色較常見,也少有紅色和藍色,彩色絲綢多為人工挑染。
養蠶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春蠶飼養前的打掃、清洗、消毒是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首要一環,是奪取春蠶高産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傢蠶血液型膿病的擡頭和擴展,做好養蠶前消毒工作顯得更為重要,必須做到動手早、行動快、質量高、效果好。
  首先,清掃蠶室、蠶具及周圍環境的灰塵。打掃的目的是把大量隱藏在灰中的病原菌清除掉,把潛伏在蠶室內的桑螟等越鼕害蟲殺死,減少病原菌在蠶室內的基數和數量。打掃時要求做到蠶室的周圍、墻壁、門窗、地面等無明顯的灰塵堆積,蠶匾、蘆簾等蠶具無絲縷和病死蠶。
  其次,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先把蠶匾、蠶臺、蘆簾等蠶用物資在河水中浸泡1-2天,然後用人工刷洗的方法洗淨蠶匾、蠶臺、蘆簾等蠶用物資,並把蠶室的墻壁、門窗及地面衝洗幹淨。清洗的目的是把附着在蠶室、蠶具的病原菌充分地暴露在空氣中,以提高藥消的效果。要求做到蠶室六面光、八角淨,水衝淌清水,手扶不沾污;蠶具無絲縷,無殘糞,無死蠶,無污漬。對一些受病蠶污染嚴重的難清洗的蠶具要用鹼水浸泡後剝去病斑。蠶具清洗幹淨後,放在太陽下曬5-6個小時。
  再次,進行藥劑消毒。可以分兩步進行。一是水劑噴濕消毒。把蠶室和蠶具等養蠶用品全部用消殺精溶液或漂白粉溶液噴濕後保持30分鐘的濕潤。要求做到配藥準、用量足、噴布全、保濕時間長。消殺精的常用濃度為250倍水溶液,即取本品一袋加水25公斤稀釋,攪拌溶解後,噴灑或浸漬消毒。噴灑消毒時,每平方米225毫升。並做到現配現用,放置時間不能超過半天,不能加入石灰等鹼性物質。
  最後,用優氯淨煙熏消毒。把蠶具擱空在蠶室中央,盡量避免蠶具重疊,熏蒸24小時(一般20M2的蠶室用煙熏藥一袋)。在養蠶前2-3天再用新鮮石灰漿消毒一次,將對控製傢蠶血液型膿病的發生有很大好處。
佈置小蠶專用共育室
  1、檢修加溫設備是否完好。目前,我市進行小蠶共育的形式大體分3種,一種是電加溫共育,要求對設備和綫路作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測試,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另一種是炕床或飼育箱共育,要求進行試竈、排氣、補濕,掌握升溫和保溫性能;比較普遍的是煤氣管道加溫,重點要檢查管道是否漏氣,補濕性能是否完好。
  2、裝好窗簾、門簾,準備好收蟻用的各種物資,如棉紙、白紙、蠶筷、鵝毛等。
  3、仔細復查蠶室內是否放置過農藥或噴過殺蚊藥水,發現有上述問題,及時更換地方或用新鮮石灰水進行全面、多次的驅避排除。
  4、為確保桑葉的新鮮度,每飼養戶要準備一隻"活水貯桑缸",並堅持每天調換清水,缸面濕布要經常清洗消毒。
怎樣養好春蠶
  春蠶春蠶期氣候好,葉質優,繭質良,容易取得蠶繭高産,産繭量一般占全年總産繭量的40%左右。因此,養好春蠶是增加蠶農收益,完成全年蠶繭生産任務的關鍵。
  (1)做好種葉平衡
  蠶兒主要靠食桑葉促進生長發育,必須根據桑葉産量决定春蠶飼養量,既要防止養“過頭蠶”,蠶兒受餓,影響蠶繭産量和質量,也要防止養蠶不足,桑葉剩餘,減少經濟收入。測報春葉産量主要根據桑樹株數、條數、條長决定,據試驗調查,湖桑32號平均條長1.5米,剪梢後尚剩1米,長勢較好的桑園每米桑條産葉量為150剋左右,按此標準計算春葉量,如1畝桑園有桑樹770株,剪梢後平均條長1米,平均每株有效條6.5株,平均每株春葉量為0.975公斤,按春蠶7.5公斤芽葉産0.5公斤蠶繭計算,可飼養1~1.25張春蠶,畝産繭50公斤左右。
  每米條長産葉量應根據桑樹長勢、春季桑樹培管、氣溫高低、不同桑品種等因素靈活掌握,桑樹長勢好、春肥足、春季氣溫高、桑樹發芽早、節間密的桑樹,每米條長産葉量偏高,反之則偏低。因此,必須加強桑田春季肥培管理,努力提高春葉産量,確保春蠶飽食上山。
  (2)嚴格消毒防病
  春蠶期雖然氣候好,病原少,葉質優,但忽視蠶室蠶具消毒,春蠶後期也會發生蠶病。養蠶前的消毒要按照“一掃、二鏟、三浸、四洗、五曬、六消”的順序,即蠶室內外徹底打掃,清除所有污物;室內鏟土(水泥地用清水反復清洗),填換新土將所有蠶具放入河水裏浸泡半天,利於清洗;蠶具正反面徹底洗滌,洗淨蠶糞、死蠶、浮絲、污跡等;洗幹淨的蠶具經曝曬,然後針對早年蠶兒發病情況,選用有關藥劑進行消毒。藥物濃度要配得準,配得勻,消毒要全面。養蠶期間,喂蠶前和除沙後要養成洗手的習慣,換鞋入室,蠶座內勤撒新鮮石灰粉,及時淘汰病、弱蠶,防止蠶兒混育感染發病。
  (3)精心飼養小蠶
  “養好小蠶七成收”,應根據小蠶對溫濕度和葉質要求較高,抗病力弱,以及對不良環境抵抗力差的弱點,飼養應特別精細。
  1、保持目的溫濕度。小蠶單位體重體表面積大,水分容易散發,體溫容易降低,因此,小蠶喜歡高溫多濕,1~2齡溫度應達265~27.5℃,幹濕差0.5℃左右;3齡26~26.6℃,幹濕差1.2℃左右,須防止溫濕度急變。炕床保溫保濕性能好,應提倡炕床共育小蠶。
  2、嚴防小蠶中毒。小蠶遇有毒性氣體容易發生中毒,尤其使用煤球爐加溫,因煤球燃燒時散發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會使蠶因呼吸中毒死亡,在1齡眠中因蠶不食桑,飼養員往往離開蠶室,極易使蠶中毒死亡,因此,使用煤球加溫應註重通風換氣,排除有毒氣體,防止蠶兒中毒死亡。
  3、精選良葉。小蠶在單位時間內生長發育快,體重增長迅速,必須精選優良桑葉喂小蠶。小蠶用葉應選擇營養豐富,葉質新鮮,成熟度基本一致,無病蟲害的桑葉,做到不吃老葉、泥葉和蟲口葉。選葉標準:1齡葉色黃中帶緑,2齡緑中帶黃,3齡吃“三眼葉”,即止芯芽葉。要求1~2齡每根枝條衹選采一片葉,同時掌握“眠、起兩頭嫩”的原則。
  4、適時除沙擴座。為減少遺失蠶和保持蠶座清爽,掌握1齡不除沙,2齡起除、眠除各1次,3齡起除、中除、眠除各1次。每次除沙前,先撒焦糠或石灰粉,喂1~2回葉,待網下基本無蠶時,即可除沙。除沙動作要輕,防止蠶兒受傷,並拾淨網下沒有爬上來的蠶兒。
  小蠶不僅生長速度快,且容易密集,所以每次喂葉前應先擴座、勻座,喂葉後連蠶帶葉適當調整蠶座面積,做到“一蠶三位”,蠶不碰蠶,有利蠶生長發育。
  (4)認真養好大蠶
  大蠶期是蠶兒積蓄營養,絹絲腺極度發達的時期,生理特點和小蠶有很大差別,對飼養環境和營養要求也有所不同,在飼養管理上應着重抓好以下幾點:1、鮮桑飽食。采葉要做到快采、鬆裝、快運,以防桑葉發熱變質。桑葉應存放在陰涼的室內,貯桑時間宜短,做到當天采、當天吃,不吃過宿葉。桑葉愈新鮮,營養價值愈高,蠶體發育健壯,産繭量高。2、計劃用桑。5齡期食桑量占全齡期的85%左右,須實行計劃用桑,定量喂葉,防止“前吃後空”,並根據氣溫變化靈活掌握,氣溫高,齡期縮短,蠶兒食桑快,喂葉量適當增加,反之應適當減少喂葉量。4齡期及5齡初期先吃三眼葉,後吃新梢葉,有利桑葉增産和提高采葉速度。3、通風換氣。5齡期因食桑量大,蠶座多濕,蠶兒呼吸旺盛,有礙蠶兒生理衛生,須做好通風排濕,及時除沙,確保室內空氣新鮮。4、適當稀放。5齡期每張蠶種最大蠶座面積應達28平方米,如蠶室蠶具不足,應搞地蠶育、屋外棚架育或土炕育。
  (5)提高蠶繭品質
  使用方格簇能提高上繭率和出絲率,繭色潔白,解舒良好,上簇後應開門開窗,排除濕氣,防止接觸不良氣體。上蔟後6~7天化蛹後纔可采繭出售。做到分批上蔟,分批采繭,不采毛腳繭和嫩蛹繭,采下的繭要分類,防止爛繭污染好繭。繭要薄鋪在蠶匾內,切忌堆壓。售繭時不能用塑料袋裝繭,嚴防蒸熱,否則蠶蛹出血,導致上繭變為內印繭,降低繭質和繭價。
影視
  一:《春蠶》(1933)
  《春蠶》劇照中國無聲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攝製。由蔡叔聲(即夏衍)根據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程步高導演,王士珍攝影,主要演員有蕭英、嚴月嫻、鄭小秋、龔稼農等。影片敘述了中國浙東蠶農在帝國主義軍事、經濟的侵略下,一步步陷入破産的悲慘經過。在藝術上,影片以真實自然、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蠶農老通寶一傢勤勞純樸、忠厚善良的品質和艱苦勞動、奮鬥求生的精神。為了達到真實的藝術效果,明星公司不惜工本搭置了外景,還特聘了養蠶專傢充當顧問。這是中國將五四以後新文藝作品搬上銀幕的首次嘗試,在中國影壇上影響深遠。
  1930年代初,浙江杭嘉湖一帶的農村裏,一過清明節,村裏的人都開始忙碌起來。這裏的農民主要以養蠶為生,而此時正是養蠶的好季節。所有的人都在以興奮而又緊張的心情投入到這場一年一度的勞作中。 蠶農老通寶一傢也在緊張地忙碌着。他傢去年蠶沒有養好,今年打算好好幹一場,甚至不惜藉了高利貸來買桑葉喂蠶。因此,他日夜都在看守着蠶種,生怕出了什麽問題。按照蠶農的傳統,養蠶有很多禁忌。老通寶非常迷信這些禁忌,整天忌諱這,忌諱那。大兒子阿四生性忠厚老實,兒媳婦四大娘對老通寶那套保守的持傢方法雖然不滿,卻也無奈。小兒子多多頭則是個讓老通寶頭疼的人物。他年輕氣盛,頭腦活絡,根本不相信父親那一套迷信的禁忌。他不僅和全村最漂亮的姑娘六寶經常來往,還經常和被人叫作“晦氣星”的根生的妻子荷花笑耍。荷花原來在城裏做過大戶人傢的丫頭,村裏人看不起她,忌諱和她往來。碰巧這一年根生傢的蠶寶寶壞了,全村人都認為是荷花這個 “衝剋”的緣故,從此更沒人敢和她說話了。但多多頭卻不顧父親的反對,總是偷偷和她來往。荷花也是一個見過世面的人物,從來不相信村裏人對她的指責。為了報復老通寶一傢,她明知故犯地偷偷走進他傢的蠶房,去“衝剋”老通寶的蠶寶寶,正好被多多頭撞見,但多多頭卻沒有聲張。這事後來還是被老通寶知道了,他整天憂心忡忡,但奇怪的是,這一年他傢的蠶花仍然長得很好,這使老通寶心裏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在蠶農們戰戰兢兢的照料下,蠶繭獲得了大豐收。但是,來自外國的洋布料對中國的傾銷使蠶絲的價值大大縮水,而此時正值日本進攻上海,各地的蠶廠關門,蠶行都不開秤,人們衹能降低價格挑到無錫去賣。老通寶忍痛賣掉了自己的蠶,算一算,連桑葉的本都不夠…… 《春蠶》改編自茅盾反映30年代中國江南農村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中走嚮破産經歷的著名小說。這是“五四”以來中國的新文藝作品第一次被搬上銀幕,它為當時的中國電影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內容,並使電影開始和當時的小說等其他文藝形式一起,承擔起“救世”和“啓蒙”的功能。《春蠶》所描繪的現實的內容和當時流行在中國銀幕上的那些充斥着鬼怪和色情的商業武俠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對社會的批判性力量和真實感引起了觀衆和文藝界對電影的重視,因而,影片被稱為“1933年影壇上的一個奇跡”,並被評論為“製作者大膽的、進取的一種嘗試!它震撼了中國影壇,號召了中國觀衆”。影片的另一方面意義在於隨着新文藝倡導者們的加入,《春蠶》也成為中國影壇上最早一批具有比較規範的文學劇本的電影,對於電影藝術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春蠶》的創作靈感以及鑒解
  《春蠶》的創作靈感,來自報上的一則"浙東今年春蠶豐收,蠶農相繼破産"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鄉為背景,以養蠶為主綫,描寫蠶農老通寶一傢緊張、艱辛的勞作,贏得了春蠶的空前豐收,卻反而負債、賣地,落得個"白賠上十五擔葉的桑地和三十塊錢的債"的結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農村經濟凋敝、農民豐收成災的殘酷社會現實。作品不但有真實的現實描寫,也通過老通寶對自己過去的回憶,從一個老農民的視角展示了中國近代農村的衰敗史。
  作品最大的收穫,是塑造了老通寶的形象。從老通寶勤勞質樸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勞動者的靈魂;從他固執地反對變化,反對洋鬼子、洋貨、洋水車乃至連換一換洋蠶種也要堅决反對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産者由於超穩定性經濟所造成的落後狹隘觀念。至於他那數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規戒律,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墻腳下的大蒜頭變化的行為,他那畢恭畢敬地嚮竈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態,以及惟恐兒子多多頭與"白虎星"荷花接觸"傳染了晦氣"的擔心,都以老通寶的方式,顯示了30年代中國老一輩農民的靈魂。在破敗的農村中成長起來的多多頭,是一個與老通寶既相對立又相補充的重要形象,他不但不像老通寶那樣存在着"發傢"的夢想,而且還越來越多地滋生着懷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認為"單靠勤儉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斷也是不能翻身的"。他與老通寶之間的父子矛盾,代表着農民內部新的變化趨勢。作品中充滿泥土氣息的蠶農生活,蠶農們風趣盎然的勞動情緻,以及秀麗恬靜的水鄉風光等,都表現出濃郁的地方色彩,使這篇作品在茅盾小說中獨具一格。
  二:◎譯 名 春蠶 (1969)
  ◎片 名 Farewell, My Love / Chun can
  ◎年 代 1969年
  ◎國 傢 中國香港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普通話
  ◎字 幕 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簡中+英文
  ◎製作公司 卲氏兄弟公司 Shaw Brothers
  ◎發行公司 天映娛樂 Celestial Pictures [香港] ..... (2003) (worldwide) (DVD)
  ◎文件格式 X264.DVDRip.480Kbps + 國語.AAC.2ch.Q0.15
  ◎視頻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1CD 357 MB
  ◎片 長 01:38:06.507
  ◎導 演 秦劍 Kim Chun
  ◎編 劇 徐笠
  ◎主 演 鬍燕妮 Jenny Hu
  關山 San Kwan
  妞妞 Niu Niu
  葉楓 Julie Yeh Feng
  房勉
  顧文宗
  董力
  川原
  李笑叢
  萬裏
  文秀
  主題麯:《春蠶》由顧嘉輝作麯,方逸華演唱v
  ◎簡 介 
  江菡(葉楓)不幸患上絶癥,醫生指其生命衹有半年,江卻瞞着丈夫劉世民(關山)。劉任職的公司來了一位年青寡婦羅楚楚(鬍燕妮),劉欣賞她的才幹,亦同情其悲涼身世。後羅愛上劉後,不欲破壞其幸福家庭,决心離職。江雖知羅對其夫之愛意,不僅未為此妒忌,還從中拉攏……
  三:電視電影《春蠶
  導演:宋楓
  主演:李心敏 趙錦燾
  類型:電視電影
  劇情簡介: 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農村。清明剛過沒多久,村頭的桑樹就已經長滿緑油油的葉子。通寶叔傢已經半個月沒米下鍋了,看着孫子小寶見了南瓜就要哭的樣子,通寶叔心裏不好受,衹能挑上最近編織的竹篾,去鎮上換幾個大洋,買點米回來改改口味。自從去年養蠶虧本以後,老通寶幹什麽都要尋個黃道吉日,今年也是如此。在親傢的擔保下,老通寶從陳傢少爺那裏藉來二十塊大洋,全部買成余杭蠶種,企盼着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老話說,一年四季在於春。老通寶買回來蠶種就跟兒媳婦商量,讓小寶媽開始窩蠶種。村裏像小寶媽將沾有蠶子的紙貼在胸前內衣裏窩蠶種的,還有小寡婦荷花。說起來荷花命苦,早些年被爹賣到上海給富傢人衝喜,富傢男人病死後,又讓大姨太給趕回來,好不容易嫁給根生,根生去年溺水死亡,從此讓荷花在村裏留下一個白虎星的駡名。
  全村人包括通寶叔在內,見了荷花都繞着走,衹有通寶的小兒子阿多對荷花好。阿多和荷花從小一起長大,荷花賣到上海後,通寶叔跟黃道士傢換了帖子,就等着今年的春蠶能賣個好價錢,讓黃道士傢的閨女六寶過門。六寶喜歡阿多純屬一相情願,在阿多的心裏,荷花永遠是她的荷花。通寶叔的虔誠終於得到蠶神的庇護,小寶媽貼身窩的蠶種,在𠔌雨那天有了讓通寶叔喜上眉梢的變化。蠶寶寶一天天長大,是非卻一天天增多。開始六寶妒忌荷花,讓村裏傳出荷花連蠶都剋的謠言蜚語;接着是桑葉不夠吃,鎮上桑葉隨行漲價,荷花將自傢的桑葉悄悄送給通寶叔,又讓通寶以沾有邪氣為名,白白扔掉。
  一天天長大的蠶寶寶很快吃光了最後一片桑葉。為了不讓希望破滅,通寶叔以僅有幾畝桑地做抵押,嚮陳傢少爺高息舉債。通寶叔買來的桑葉救了急,春蠶吐絲“作繭自縛”,蠶房裏白花花一片的時候,鎮上卻傳來蠶行不收蠶的消息。鎮上不收,通寶叔帶着阿多去無錫,從無錫失望而歸後,通寶叔一病不起。日子依然艱難,生活還得繼續,阿多將父親占卜的大蒜頭扔嚮河心,眼看着大蒜頭濺起水花,河水靜靜地流淌。
詩文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作者簡介: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
  春蠶
  劉基
  可笑春蠶獨苦辛,為誰成繭卻焚身.
  不如無用蜘蛛網,網盡蜚蟲不畏人.
  作者簡介: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漢族,字伯溫,謚文成,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於江浙行省處州路青田縣南田山武陽村(今南田山武陽村於1948年劃歸溫州文成縣)。元末明初軍事傢、政治傢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稱謂
  對“春蠶”最早的記錄見於《詩經》,而把“春蠶”進行擬人化的比喻最聞名的則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他把春蠶的執着、堅貞、奉獻精神表現到了極至,成為千古傳唱的佳句。著名畫傢潘絜茲的《春蠶頌》寫道:“春蠶化生,蕞而微蟲,春蠶何取,一桑始終,春蠶春蠶,萬世可風”,他對春蠶的品質進行了高度贊美。人們生動地把教師比作“春蠶”,是對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給予的高度評價。人們贊美教師就像春蠶一樣“吐盡心中萬縷絲,奉獻人生無限愛,默默無聞無所圖,織就錦綉暖人間”。“春蠶”是廣大教師感到無比榮耀的稱謂。著名教育傢朱光潛說:“衹要我還在世一日,就要吐絲一日,但願我吐的絲,能替人間增一絲絲溫暖,使春意更濃。”
  春蠶冰清玉潔,氣質高貴;春蠶食幾莖緑葉,吐一片錦綉;春蠶生命不息,吐絲不止……春蠶這些優秀的品質,衹有光榮的人民教師纔無愧於這樣的稱謂。
春蠶 音樂
  演奏:唐朝樂隊
  樂隊簡介:
  唐朝樂隊,中國搖滾樂最著名樂隊之一。中國第一支重金屬風格搖滾樂隊,其知名歌麯包括《夢回唐朝》、《飛翔鳥》、《太陽》等。
  唐朝樂隊最早於1988年,由丁武(主唱、節奏吉他手)、張炬(貝斯手),和在京留學生Kaiser(郭怡廣,美籍華人)和他的同學Szabo組成。
  1989年由於Kaiser和Szabo回國,吉他手劉義軍(老五)和鼓手趙年加入了樂隊,這個組合後來成為唐朝樂隊最具影響力的陣容。
  1989年末在首都體育館“90現代音樂會”上,唐朝樂隊的登臺為他們贏得了大批搖滾樂迷。
  1990年5月,樂隊簽約於臺灣“滾石唱片”。
  1992年推出了重金屬風格的首張專輯《唐朝》,這張專輯奠定了唐朝樂隊在中國搖滾樂壇中的重要地位。
  1994年,樂隊與竇唯、張楚、何勇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獲得了極大反響。
  1995年5月11日,貝斯手張炬因車禍去世。隨後,劉義軍宣佈離隊。原“呼吸”樂隊貝斯手顧忠和Kaiser先後加入和回到了樂隊。
  1998年樂隊以新陣容出版第二張專輯《演義》。之後,Kaiser再次離隊,虞洋、陳磊先後在樂隊擔任吉他手。
  2002年初,經過頻繁的成員變動後,原成員劉義軍終於再次回到樂隊,新的樂隊陣容正式確定為:丁武、劉義軍、趙年、顧忠、陳磊。
  2002-2008年這段期間,唐朝樂隊除參加各類演出之外,正在創作第三張專輯中。
  2008年6月13日,第三張專輯“浪漫騎士”在第二張發行的八年之後出版。
  2009年1月16日,唐朝吉他手老五離隊。
  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十二屆“春蠶奬”2009年8月底名單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