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春秋楼 春秋楼
春秋樓投訴電話許昌旅遊投訴電話:0374-2965850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春秋樓又名大節亭,曾以關公宅,關王廟,武安王廟,兩院英風廟,關帝廟稱之。位於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為明清風格建築群。《三國志·蜀書》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東徵,先主奔袁紹,曹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相傳關羽下邳兵敗後,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俗稱“秉燭達旦處”,是許昌十景之一。清代許州知州甄汝舟為春秋樓賦詩一首:“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不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穎川。”春秋樓創建自元至元年(公元1271年)間,曾經元、明、清歷代多次修葺,建築規模逐步完善。據記載,原來的外院有山門,鐘鼓樓,春秋樓、中殿、後殿:內院有關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問安亭和部分配套建築,占地面積約二十餘畝。後毀於戰爭兵火,衹殘留春秋樓一座。1995年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修復,修復規模為歷代修建之最,投資1500萬元,保持“兩院英風”的格局,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門,春秋樓,關聖殿,刀印樓:內院為園林建築風格,有甘糜二後宮,問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還有文廟院的大成殿,戟門,東西廊等。新修建的關聖殿,面擴七間,進深三間,總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臺建築,頂飾黃色玻璃瓦,漢白玉欄板,青石鋪地,殿內塑13米高關羽座像及關平,周倉,王甫,廖化塑像,實為全國關廟所少有。 | 許昌春秋樓 Spring House, Xuchang | 许昌春秋楼
許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早在一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遠古的先民們就在這裏繁衍生息,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新石器時代的靈井文化遺址、石固文化遺址;夏代的鈞臺和禹王鎖蛟井;三國時期遺址、遺跡;唐宋時期的鈞官窯遺址和古建築;明、清的塔寺宗廟等。縱觀許昌歷史文化,在國際國內最有影響的當推三國文化。
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許昌成為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曹氏父子雄踞許昌,虎視天下,運籌帷幄,圖謀霸業。大興屯田,廣納人才,下令求賢,倡導文學。數年間,猛將如雲,文臣如雨,糧秣豐富,倉廩皆滿,許昌成為他們抗衡蜀、吳和最後統一中國北方的大本營。公元220年,曹丕在這裏登基創建魏國,改許縣為許昌,為五都之一。波瀾壯闊,豐富多彩的三國歷史積澱了獨具特色的三國文化。加之歷代為紀念三國名人、名事而興建的名勝古跡,使許昌的三國文化內涵更加厚實和寬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三國名勝古跡500多處,許昌就占有80多處,這些名勝古跡分佈廣、真跡多、品位高。
許昌三國文化遺産是許昌人民乃至全國、全世界人民的珍貴財富,許昌市委、政府對於保護和開發利用三國文化資源十分重視,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全面普查、核實三國文物古跡;二是進行全民性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優秀的歷史文化;三是修復三國名勝古跡,先後投資數千萬元,興建了許昌博物館,修復了灞陵橋、關帝廟及春秋樓文物景區,華佗墓園正在修復之中,曹丞相府的修復也已列入九五規劃。目前許昌已被國傢確定為中國文物古跡遊中的三國戰略綫,歡迎有識之士前來觀光旅遊,投資開發。
春秋樓又名大節亭,曾以關公宅,關王廟,武安王廟,兩院英風廟,關帝廟稱之.位於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為明清風格建築群.
<<三國志·蜀書>>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東徵,先主奔袁紹,曹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相傳關羽下邳兵敗後,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俗稱"秉燭達旦處",是許昌十景之一.清代許州知州甄汝舟為春秋樓賦詩一首:"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不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川。”
春秋樓創建自元至元年(公元1271年)間,曾經元,明,清歷代多次修葺,建築規模逐步完善.據記載,原來的外院有山門,鐘鼓樓,春秋樓,中殿,後殿;內院有關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問安亭和部分配套建築,占地面積約二十餘畝.後毀於戰爭兵火,衹殘留春秋樓一座.
1995年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修復,修復規模為歷代修建之最,投資1500萬元,保持"兩院英風"的格局,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門,春秋樓,關聖殿,刀印樓;內院為園林建築風格,有甘糜二後宮,問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還有文廟院的大成殿,戟門,東西廊等.新修建的關聖殿,面擴七間,進深三間,總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臺建築,頂飾黃色玻璃瓦,漢白玉欄板,青石鋪地,殿內塑13米高關羽座像及關平,周倉,王甫,廖化塑像,實為全國關廟所少有.
春秋樓是關帝廟的主體建築,磚木結構,重檐歇山式,高達30餘米,殿頂覆蓋緑色琉璃瓦,面闊三間,周圍16根廊柱,樓上樓下均帶回廊,青石柱礎上雕有花、鳥、蟲、魚和人物等圖案。建築結構嚴謹,造型大方,廓軒昂然,金碧輝煌。
春秋樓為該廟的最高建築。有彩塑關羽夜讀《春秋》的坐像,形象逼真。兩翼有刀樓和印樓,藏有關羽的青竜偃月刀和漢壽亭侯印,東院分前宮、後宮,有二位皇嫂的塑像。院內並有花園、問安亭等。
春秋樓下有石碑兩通。一通是明景泰六年(1455年)所立《關王辭曹操之圖》石碑,上為關羽辭曹操書原文,下為關羽辭曹圖,關羽勒馬橫刀,大義凜然,正嚮曹操揖別,圖案綫條清晰流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另一通傳為唐畫聖吳道予所畫關公像,為劉宗周翻刻。關羽騎赤兔馬,提偃月刀,雙眸放光;長髯飄撒,氣宇軒昂,威嚴而不憎,剛毅而不呆,活生生一幅儒將雄風。關羽坐騎昂首仁立,四蹄如柱,環眼尖耳,大有一呼即奔之勢,真是威武雄壯。上述兩碑文筆俊逸,書法冠絶,刻技精湛。
1995年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修復,修復規模為歷代修建之最,投資1500萬元,保持"兩院英風"的格局,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門,春秋樓,關聖殿,刀印樓;內院為園林建築風格,有甘糜二後宮,問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還有文廟院的大成殿,戟門,東西廊等.新修建的關聖殿,面擴七間,進深三間,總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臺建築,頂飾黃色玻璃瓦,漢白玉欄板,青石鋪地,殿內塑13米高關羽座像及關平,周倉,王甫,廖化塑像,實為全國關廟所少有。 | 山西春秋樓 Spring House, Shanxi | 位於解州關帝廟後院北部。與午門、御書樓、崇寧殿等垂直排列,並以矮墻相隔,自成格局。總體設計襲“前朝後寢”的古製。樓內有關羽讀《春秋》像,故名。《春秋》又名《麟經》,故又名麟經閣。現存建築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 寬七間,深六間,二層三滴水,歇山式屋頂,總主30米,雄偉壯麗。上下兩層皆施回廊,四周勾欄相聯,可供憑依。檐下木雕竜鳳、流雲、花卉、人物、走獸等圖案,雕工精湛,剔透有緻。樓頂彩色琉 璃覆蓋,光澤奪目。樓內置關羽觀《春秋》側身像一軀,右手扶案,左手捧須,神態逼真。樓內東西兩側,各有樓梯三十六級,可供上下。樓身結構奇巧別緻,上屋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層垂蓮柱上,垂柱懸空,內設搭牽挑承,外觀上給人以樓閣懸空之感。登樓元眺,????池白似銀湖,中條山翠若屏障。廟內古柏參天,藤蔓滿樹,名花異草,爭芳競豔,風來樓上鈴鐸齊鳴,極富廟堂之趣。
汲灘陝山會館春秋樓
汲灘陝山會館位於城東20公裏的汲灘鎮中學校院內。是外地旅鄧商人聚會議事的地點。也用來敬神感靈,祈福禳禍,交流信息,接待商人和停放貨物的地方。明清時期,鄧州經濟活躍,在鄧州興建的會館有15處之多,在這些會館中,以汲灘的“陝山會館”最講究。會館內有大殿、拜殿、戲樓、鐘樓、鼓樓、春秋樓及石牌坊等,氣勢雄偉,巍巍壯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