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陽春砂 簡稱春砂,以花及 果實入藥,是一種常用、貴重的中藥,有溫脾、健胃、引氣調中、消食安胎的作用。為半遮蔭植物。
一、選地、整地:選擇土壤肥沃、有水源的闊葉常緑林地或排灌方便的山𠔌、山坡、平地種植。種前要懇荒、整地、起畦,沒有遮蔭樹的地要植樹或搭棚。
二、繁殖方法:
可用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一般習慣係采用分株繁殖。如種苗不足或引種時可采用種子繁殖。
分株繁殖
在苗圃地或大田裏,選生長健壯的植株,剪取具1-2條匍匐莖,帶5-10片小葉的植株作種苗,於春分或秋分前後雨水充足時定植。株行距3×3尺或4×4尺。種植時將老匍匐莖埋入土中,深2-3寸,復土壓實,嫩匍匐莖用鬆土覆蓋即可。種植時因天氣過旱,種後淋定根水,以利成活。
三、田間管理
1、除草割苗:每年除草兩次。分別在2月和8-9月收果後進行,在除淨雜草和枯枝落葉的同時,割去枯、弱、病殘苗及一部分過密的春筍。每次割苗使每畝保留2萬至3萬株。清除的枯枝落葉,可堆作肥料。容易腐爛的雜草,在第二次清理時,可鋪蓋在莖上,增加土壤有機質。
2、施肥培土:定植後頭兩年,每年施肥2-3次,分別於2-3月和10月進行。除施磷鉀肥外,適當增施氮肥。一般施灰糞,廄肥、緑肥、化肥等。進入開花結果年氣後,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2月主要磷鉀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6斤,過磷酸鈣50-80斤,堆肥,草皮坭等土雜肥15-20擔,或緑肥3000-4000斤,以利秋後分株,為次年花芽分化打下基礎。10月11月間,每畝施漚製好的火燒土或牛馬糞15-20擔,以利防寒保暖,有條件時,在開花前施稀尿(尿一份加水3份)或用尿素作根外追肥,對提高結果有良好的作用。在施肥同時結合培土。
3、調整蔭蔽度:根據春砂生育期的要求光強度不同,進行調整蔭蔽度。
4、排灌:為了滿足春砂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要註意排灌工作。如花果期遇天氣幹旱,必須及時排灌,以免造成幹花,影響産量;如遇雨天,土壤積水,濕度過大,必須及時排水,以免造成爛果。可在山上開環山溝或育山塘。
5、人工授粉:春砂是嚴格的蟲媒花,不能自花授粉,在自然條件下,必須依賴昆蟲傳粉才能結果,因此,在昆蟲授粉少的地方,進行人工授粉,可以大幅度提高結實率和産量。
人工授粉一般采用推拉法。即用右手或左手的中指和拇指挾住大花瓣和雄蕊,並用拇指將雄蕊先往下輕推,然後再往上拉,並將重力放在柱頭的頭部,一推一拉可將大量花粉塞進柱頭孔,每天上午七時花藥散粉後直到下午四時均可進行。
四、病蟲害防治
1、立枯病:苗期發生,多在3-4月和10-11月間,在幼茵莖基部,縊縮幹枯而死。可噴射1:1:120-140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200-400倍液灌澆進行防治。
2、葉斑病:苗期發生,發病初期葉片呈水漬狀,病斑無明顯邊緣,後全株枯死。防治方法:(1)清潔苗床,燒毀病枝;(2)註意苗床通風透光,除低濕度;(3)多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4)用1:1:120-160倍波多液或代森氨水1000倍液噴灑,每周一次,連續3-4次。
3、莖腐病和果腐病:在植株過密、通風透光和排水不良的地段發生。防治方法: 3月和10-11月各施一次石灰和草木灰(1份石灰兌3-2份草木灰),每畝30-40斤;(3)花果期用1%福爾馬林或0.2%高猛酸鉀液(每畝100斤)噴灑果實或匍匐莖,每次噴藥後撒施1:4的石灰,草木灰,共噴3-4次。
4、鑽心蟲:為害幼筍,被害的幼筍先端幹枯,後致死亡。防治方法:成蟲産卵期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原粉800倍液噴灑。
五、收穫
春砂種植後2-3年開花結果,果實由鮮紅轉為紫紅色,種子呈黑褐色,破碎後有濃烈辛辣味即為成熟果實。采收在7至9月進行。采果時用剪刀剪斷果序,不宜用手拔取,以免影響匍匐莖生長。
加工方法
采回的果實,可直接曬幹,也可用火焙幹。
火焙法是用磚砌成長4尺,寬3尺的爐竈,三面密封,前面留個火口,竈內25尺高處橫架木條,上面放竹席,每席放鮮果150-200斤,面上用草席蓋好封閉,用木炭或𠔌殼加溫,每小時翻動一次,5-7天後取出果實,放在木桶或麻袋裏壓實,使果皮和種子緊貼,再用文火慢慢焙幹即成。果實焙幹率為20-25%。 |
|
春砂仁(villous amomum) 薑科豆寇屬春砂仁種,學名Amomum villosum Lour.,多年生常緑草本植物。別名陽春砂仁。果實、葉油和花均入藥。主要分佈或栽培於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和福建省(自治區),主産廣東省陽春、信宜、高州等縣;其變種緑殼砂A.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Wall.ex Baker)T.Wu et Senjen chen及同屬的海南砂仁A.longiligulare T.L.Wu也作藥用。 株高1.5-2.5m。具直立莖和匍匐莖。葉互生,排二列,葉片披針形。穗狀花序從匍匐莖節上抽出,花白色。雄蕊3枚,其中2枚退化。雌蕊1枚,位於雄蕊藥室隔溝中,花柱細長,柱頭呈杯狀,位於雄蕊上。子房下位,胚珠多數。蒴果橢圓形或球形,熟時紅褐色,具柔刺。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熟時黑褐色,有光澤。花期4-6月。果期6-8月。 喜高溫、濕潤氣候,遇短期1-3℃低溫或霜凍,地上部易受凍害死亡。花期適溫為24-28℃,空氣相對濕度為76-96%,17℃以下花苞停止開放或開放不散粉。屬熱帶亞熱帶半陰性植物。苗期要求70-80%的瘦弱,花量少,産量低;偏小或無蔭蔽,植株矮小,葉片枯黃,壽命短。宜選擇有常緑闊葉林,空氣濕度大,土壤富含殖質且疏鬆濕潤的山𠔌、山坡地栽培。 生産中多采用分株繁殖,也可用種子育苗。保持適當密度,每平方米35-45株,種植2-3年後開花結果。授粉時間每天8-16時,授粉後在花序上施5-15ppm的2,4-D。主要病蟲害有莖枯病、葉斑病、根腐病、莖腐病、果腐病、幼筍鑽心蟲等。8-9月采收果實,一般用火焙法加工的産品味濃,質量佳;用日曬法,産品味淡。 種子含揮發油約1.7-3%,油中主要成分為右旋樟腦、竜腦(d-Borneol)、乙酸竜腦酯(Bornyl acetate)、芳香醇(Linalool)、橙花椒醇(Nerolidol)等,另含皂甙約0.69%。味辛,性溫。有溫脾、健胃、行氣調中和安胎的功效。治療胃脘痞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虛寒瀉痢,胎動不安等癥。 |
|
- : fructus amomi, Amomum villosum lour
|
|
春砂仁粥 | 陽春砂仁 | 春砂仁蜜 | 春砂仁肚條 | 春砂仁鯽魚湯 | 春砂仁蒸鯽魚 | 春砂仁荷葉餅 | 春砂仁北芪豬肚湯 | 藥用植物陽春砂仁葉斑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