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星花燈心草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星花燈心草(秦嶺植物志)(江蘇植物志)
  別名 扁桿燈芯草(中華本草)
  學名 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
  科學分類(恩格勒係統,1964)[1][2][3]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燈心草目(Juncales)
  田蔥亞目(Philydrineae)
  燈心草科(Juncaceae)
  燈心草屬(Juncus)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15-25(-35)釐米;根狀莖短,具淡黃或黃褐色須根。莖叢生,直立,微扁平,兩側略具狹翅,寬1-2.5毫米,緑色。葉基生和莖生;低出葉鞘狀,長1.5-2.5釐米,基部紫褐色;基生葉鬆弛抱莖;葉片較短;葉鞘長1.5-3釐米,邊緣膜質;莖生葉1-3枚;葉片扁平,綫形,長4-10釐米,寬1-3.5毫米,頂端漸尖,具不明顯的橫隔;葉鞘較短;葉耳稍鈍。花序由(3-)6-24個頭狀花序組成,排列成頂生星花燈心草(圖2)復聚傘狀,花序分枝常2-3個,稀更多,花序梗長短不等;頭狀花序呈星芒狀球形,直徑6-10毫米,有5-14朵花;葉狀總苞片綫形,長3-7釐米,短於花序;苞片2-3枚,披針形,頂端銳尖;小苞片1枚,卵狀披針形;花緑色,具長約1毫米的短梗;花被片狹披針形,長3-4毫米,寬0.7-0.9毫米,內輪者比外輪長,頂端具刺狀芒尖,邊緣膜質,中脈明顯;雄蕊3枚,長約為花被片的1/2-2/3;花藥長圓形;花絲淡黃色;子房1室;花柱短;柱頭3分叉,長約0.9毫米,深褐色。蒴果三棱狀長圓柱形,長4-5毫米,明顯超過花被片,頂端銳尖,黃緑色至黃褐色,光亮。種子倒卵狀橢圓形,長0.5-0.7毫米,兩端有小尖頭,黃褐色,具縱條紋。花期5-6月,果期6-7月。[1][4]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650-900米的溪邊、田邊、疏林下水濕處。[1][2]
地理分佈
  分佈於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日本、朝鮮、印度也有分佈。[1][2]
藥用價值
  中藥螃蟹腳-原植物(圖3)
  中藥名:螃蟹腳
  考證: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藥材基源:為燈心草科植物扁桿燈芯草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en.的全草
  性味功效:味苦,性涼。清熱利尿;消食。[2][5]
物種區別
  該種與笄石菖(J. prismatocarpus R. Br.)近似,但該種植株通常較矮,莖微扁平,兩側略具狹翅;花被片內輪比外輪長,頭狀花序呈星芒狀球形;蒴果三棱狀長圓柱形,可以區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