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星尾獸
  物種名稱 _
  星尾獸
  拉丁文名 _
  doedicurus clavicaudatus
  英文發音 _
  dee-dik-yoo-russ
  體長 : 長4米 高1.5米
  體重 : ?
  食物 : 草食性
  生存年代 _
  兩百萬到一萬五千年前
  生存地點 _
  美洲
  物種種類 _
  哺乳類─貧齒目動物
  名稱含義 _
  搗錘尾
  這種巨大的雕齒獸和其親屬大地懶爭奪「南美最引人註目的怪獸」稱號。雖然它們是現代犰狳、樹懶以及食蟻獸的親緣動物,但它們卻長成如小型車般的大小。和大地懶一樣,星尾獸也是數千年前纔絶種,所以它們的骨骸仍得到非常好的保存。它們的大甲最初可能比較像現代犰狳的殼,而不是龜殼。
  它由許多稱為盾板的小甲片所組成,周圍可能較有彈性,因為這裏的盾板以規律的綫條鋪組,而沒有融合在一起。星尾獸的尾巴是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它的尾巴是堅硬的骨頭,末端並有圓型凹痕,顯示角狀刺的所在位置。
  許多雕齒獸的骨骼是在南美與北美南方所發現,包括星尾獸。而其中尤以阿根廷的艾西納達(esenada)岩層為最。 星尾獸屬於雕齒獸,與現存的犰狳與樹懶都有關係。絶種前,它們在南美興盛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連結起來後,它們繼續繁盛,但最後終於和其它的大型動物一樣滅絶。傳說指最早的人類抵達南美時,它們仍舊存在,但這些傳說可能衹是純粹基於它們驚人的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