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星天牛 星天牛
anoplophora malasiaca
分類地位 昆蟲綱insecta 鞘翅目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星天牛體翅黑色,每鞘翅有多個白點。它體長50mm,頭寬20mm。
分佈與為害 星天牛又名,俗名花角蟲、牛角、蟲、水牛娘、水牛仔、鑽木蟲、鐵炮蟲、倒根蟲、柳天牛、白星天牛。中國遼寧以南、甘肅以東各省(區)都有分佈。國外分佈在日本、朝鮮、緬甸。為害多種花木。幼蟲蛀害樹幹基部和主根,嚴重影響到樹體的生長發育。
為害狀 幼蟲一般蛀食較大植株的基幹,在木質部乃至根部為害,樹幹下有成堆蟲糞,使植株生長衰退乃致死亡。成蟲咬食嫩枝皮層,形成枯梢,也食葉成缺刻狀。
形態特徵
成蟲:漆黑色具光澤,雄蟲觸角倍長於體,雌蟲稍過體長。
卵: 長圓筒形。長5.6-5.8毫米,寬2.9-3.1毫米,中部稍彎,乳白色,孵化前暗褐色。
幼蟲:老齡幼蟲體長60-67毫米,前胸背板前方兩側各有1黃褐色飛鳥形斑紋,後半部有一塊同色的凸形大斑,微隆起。
蛹: 長28-33毫米,乳白色,羽化前黑褐色。
生活史及習性 星天牛在各地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樹幹基部或主根木質部蛀道內越鼕。多數地區在次年4月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蟲開始外出活動,5-6月為活動盛期,至8月下旬、個別地區至9月上、中旬仍有成蟲出現。5月至8月上旬産卵,以5月下旬至6月是旬産卵最盛。産卵25-32粒。低齡幼蟲先在韌皮部和木質部間橫嚮蛀食,3齡後蛀入木質部。10月中旬後幼蟲越鼕。
成蟲飛出後,白天活動,以上午最為活躍。陰天或氣溫達33℃以上時多棲於樹冠叢枝內或陰暗處。成蟲補充營養時取食葉柄、葉片及小枝皮層,補充營養後2-3天交尾,成蟲一生進行多次交尾和多次産卵。産卵前,成蟲先用上顎咬1個橢圓形刻槽,然後把産卵管插入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産卵,每刻槽産卵1粒,産卵後分泌膠粘物封塞産卵孔;每産1粒卵,便在幹皮上造成約1平方釐米的韌皮層壞死。
防治方法
1、 捕捉成蟲:5-6月成蟲活動盛期,巡視捕捉成蟲多次。
2、 毒殺成蟲和防止成蟲産卵:在成蟲活動盛期,用80%敵敵畏乳油或40%樂果乳油等,摻和適量水和黃泥,攪成稀糊狀,塗刷在樹幹基部或距地在30-60釐米以下的樹幹上,可毒殺在樹幹上爬行及咬破樹皮産卵的成蟲和初孵幼蟲,還可在成蟲産卵盛期用白塗劑塗刷在村幹基部,防止成蟲産卵。
3、 颳除卵粒和初孵幼蟲:6-7月間發現樹幹基部有産卵裂口和流出泡沫狀膠質時,即颳除樹皮下的卵粒和初孵幼蟲。並塗以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等消毒防腐。
4、 毒殺幼蟲:樹幹基部地面上發現有成堆蟲糞時,將蛀道內蟲糞掏出,塞入或註入以下藥劑毒殺:
1) 用布條或廢紙等沾80%敵敵畏乳油或40%樂果乳油5-10倍液,往蛀洞內塞緊;或用獸醫用註射器將藥液註入。
2) 也可用56%磷化鋁片劑(每片約3剋),分成10-15小粒(每份約0.2-0.3剋),每一蛀洞內塞入一小粒,再用泥土封住洞口。
3) 用毒簽插入蛀孔毒殺幼蟲(毒簽可用磷化鋅、桃膠、草酸和竹簽自製)。
4) 鈎殺幼蟲:幼蟲尚在根頸部皮層下蛀食,或蛀入木質部不深時,及時進行鈎殺。
5) 簡易防治:利用包裝化肥等的編織袋,洗淨後裁成寬20-30釐米的長條,在星天牛産卵前,在易産卵的主幹部位,用裁好的編織條纏繞2-3圈,每圈之間連接處不留縫隙,然後用麻繩捆紮,防治效果甚好。通過包紮阻隔,天牛衹能將卵在編強袋上,其後天牛卵就會失水死亡。
6) 治療受害樹:在清明至立夏期間根係生長高峰期,選擇晴天,挖開受星天牛為害樹的根頸部土塊,用鋒利小刀颳除傷口殘渣,使傷口呈現新鮮色澤,在傷口處塗上生根粉(不塗也可),然後將肥土堆放在傷口周圍,並蓋上薄膜塊,薄膜塊上端緊貼樹幹用麻繩捆紮牢實,下端鋪開在肥土上,最後蓋上挖出的泥土並壓緊。不久,傷口即産生愈傷組織,重新發出新根,植株恢復生機。 |
|
星天牛 星天牛
分類地位:
星天牛(Anoplophora malasiaca)是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有顎亞門(Mandibulata)、六足總綱(Hexapoda)、昆蟲綱(Insecta)、有翅亞綱(Pterygota)、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 )、星天牛屬(Anoplophora)的一種。
俗名:花角蟲、牛角、蟲、水牛娘、水牛仔、鑽木蟲、鐵炮蟲、倒根蟲、柳天牛、白星天牛。
外觀特徵:
星天牛體翅黑色,每鞘翅有多個白點。它體長50mm,頭寬20mm。
體長26~37mm。體色為亮黑色;前胸背板左右各有一枚白點;翅鞘散生許多白點,白點大小個體差異頗大。
生活習性:
本屬近緣種臺灣共有10種,衹有本種是常見的普通種。成蟲出現於5至7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區。成蟲夜晚偶有趨光性;幼蟲危害柑橘、柳樹等植物。
分佈:
中國遼寧以南、甘肅以東各省(區)都有分佈。
國外分佈:
日本、朝鮮、緬甸。為害多種花木。
危害說明:
幼蟲蛀害樹幹基部和主根,嚴重影響到樹體的生長發育。幼蟲一般蛀食較大植株的基幹,在木質部乃至根部為害,樹幹下有成堆蟲糞,使植株生長衰退乃致死亡。成蟲咬食嫩枝皮層,形成枯梢,也食葉成缺刻狀。
形態特徵:
此蟲體長約4釐米,體型壯碩黑亮,翅鞘上有白色斑點,十分醒目。本種與光肩星天牛的區別就在於鞘翅基部有黑色小顆粒,而後者鞘翅基部光滑。觸角呈絲狀,黑白相間,長約10釐米。
成蟲:漆黑色具光澤,雄蟲觸角倍長於體,雌蟲稍過體長。
卵:長橢圓形,長約5-6毫米,寬約2.2-2.4毫米。初産時白色,以後漸變為淺黃白色。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38-60毫米,乳白色至淡黃色。頭部褐色,長方形,中部前方較寬,後方溢入;額縫不明顯,上顎較狹長,單眼1對,棕褐色;觸角小,3節,第2節橫寬,第3節近方形。前胸略扁,背板骨化區呈“凸”字形,凸字形紋上方有兩個飛烏形紋。氣孔9對,深褐色。
蛹:紡錘形,長30一38毫米,初化之蛹淡黃色,羽化前各部分逐漸變為黃褐色至黑色。翅芽超過腹部第3節後緣。
生物學特性:
在浙江南部一年發生1代,個別地區三年2代或二年1代,以幼蟲在被害寄主木質部內越鼕。越鼕幼蟲於次年3月以後開始活動,在浙江於清明節前後多數幼蟲鑿成長3.5-4釐米,寬1.8-2.3釐米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圓形羽化孔,蟲體逐漸縮小,不取食, 伏於蛹室內,4月上旬氣溫穩定到15℃以上時開始化蛹,5月下旬化蛹基本結束。蛹期長短各地不一,臺灣l 0-15天;福建20天左右;浙江19-33天。5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5月底6月上旬為成蟲出孔高峰,成蟲羽化後在蛹室停留4-8天,待身體變硬後纔從圓形羽化孔外出,啃食寄主幼嫩枝梢樹皮作補充營養,10一15天後纔交尾,在浙江整天都可進行交尾,但以晴而無風的上午8時至下午5時為多;在福建成蟲多在黃昏前活動、交尾、産卵,破曉時候亦較活躍,中午多停息枝端,晚上9時後及陰雨天亦多靜止。雌雄蟲可多次交尾,交尾後3-4天,於6月上旬,雌成蟲在樹幹下部或主側枝下部産卵,7月上旬為産卵高峰,以樹幹基部嚮上10釐米以內為多,占76%;10釐米到l米內為18%,並與樹幹胸徑粗度有關,以胸徑6-15釐米為多,而7-9釐米占50%。産卵前先在樹皮上咬深約2毫米,長約8毫米的"T"或"人"形刻槽,再將産卵管插入刻槽一邊的樹皮夾縫中産卵,一般每一刻槽産1粒,産卵後分泌一種膠狀物質封口,每一雌蟲一生可産卵23-32粒,最多可達7l粒。成蟲壽命一般40-50天,從5月下旬開始至7月下旬均有成蟲活動。飛行距離可達40-50米。
卵期9一15天,於6月中旬孵化。7月中、下旬為孵化高峰,幼蟲孵出後,即從産卵處蛀入,嚮下蛀食於表皮和木質部之間,形成不規則的扁平蟲道,蟲道中充滿蟲糞。一個月後開始嚮木質部蛀食,蛀至木質部2-3釐米深度就轉嚮上蛀,上蛀高度不一,蛀道加寬,並開有通氣孔,從中排出糞便。9月下旬後,絶大部分幼蟲轉頭嚮下,順着原蟲道嚮下移動,至蛀入孔後,再開闢新蟲道嚮下部蛀進,並在其中為害和越鼕,整個幼蟲期長達10個月,蟲道長35-57釐米。
星天牛的天敵:
星天牛的天敵發現不多,在浙江發現卵寄生蜂一種;螞蟻搬食幼蟲,蠼螋取食幼蟲和蛹。此外,發現幼蟲體上有一種寄生菌。
幼蟲的用處:
星天牛的幼蟲還是一味中藥,可治療熱病、咽痛、驚風、營養不良及心髒病等疾患。
防治方法:
1、 捕捉成蟲:5-6月成蟲活動盛期,巡視捕捉成蟲多次。
2、 毒殺成蟲和防止成蟲産卵:在成蟲活動盛期,用80%敵敵畏乳油或40%樂果乳油等,摻和適量水和黃泥,攪成稀糊狀,塗刷在樹幹基部或距地在30-60釐米以下的樹幹上,可毒殺在樹幹上爬行及咬破樹皮産卵的成蟲和初孵幼蟲,還可在成蟲産卵盛期用白塗劑塗刷在村幹基部,防止成蟲産卵。
3、 颳除卵粒和初孵幼蟲:6-7月間發現樹幹基部有産卵裂口和流出泡沫狀膠質時,即颳除樹皮下的卵粒和初孵幼蟲。並塗以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等消毒防腐。
4、 毒殺幼蟲:樹幹基部地面上發現有成堆蟲糞時,將蛀道內蟲糞掏出,塞入或註入以下藥劑毒殺:
1) 用布條或廢紙等沾80%敵敵畏乳油或40%樂果乳油5-10倍液,往蛀洞內塞緊;或用獸醫用註射器將藥液註入。
2) 也可用56%磷化鋁片劑(每片約3剋),分成10-15小粒(每份約0.2-0.3剋),每一蛀洞內塞入一小粒,再用泥土封住洞口。
3) 用毒簽插入蛀孔毒殺幼蟲(毒簽可用磷化鋅、桃膠、草酸和竹簽自製)。
4) 鈎殺幼蟲:幼蟲尚在根頸部皮層下蛀食,或蛀入木質部不深時,及時進行鈎殺。
5) 簡易防治:利用包裝化肥等的編織袋,洗淨後裁成寬20-30釐米的長條,在星天牛産卵前,在易産卵的主幹部位,用裁好的編織條纏繞2-3圈,每圈之間連接處不留縫隙,然後用麻繩捆紮,防治效果甚好。通過包紮阻隔,天牛衹能將卵在編強袋上,其後天牛卵就會失水死亡。
6) 治療受害樹:在清明至立夏期間根係生長高峰期,選擇晴天,挖開受星天牛為害樹的根頸部土塊,用鋒利小刀颳除傷口殘渣,使傷口呈現新鮮色澤,在傷口處塗上生根粉(不塗也可),然後將肥土堆放在傷口周圍,並蓋上薄膜塊,薄膜塊上端緊貼樹幹用麻繩捆紮牢實,下端鋪開在肥土上,最後蓋上挖出的泥土並壓緊。不久,傷口即産生愈傷組織,重新發出新根,植株恢復生機。
註:星天牛不怎麼好動。 |
|
紅星天牛 | 十星天牛 | 楝星天牛 | 黃星天牛 | 九星天牛 | 七星天牛 | 四星天牛 | 五星天牛 | 星天牛王 | 光肩星天牛 | 柑桔星天牛 | 瘤肩星天牛 | 茶樹星天牛 | 十星星天牛 | 黃斑星天牛 | 榕八星天牛 | 大衛星天牛 | 瓜白星天牛 | 白點星天牛 | 四星天牛王 | 五星天牛王 | 九星天牛王 | 七星天牛王 | 臺灣紅星天牛 | 琉璃閃星天牛 | 九星天牛寵物 | 消滅九星天牛 | 五星天牛寵物 | 七星天牛寵物 | 四星天牛寵物 | 黑點藍星天牛 | 七星天牛王寵物 | 七星天牛寵物蛋 | 四星天牛寵物蛋 | 九星天牛寵物蛋 | 九星天牛王寵物 | 四星天牛王寵物 | 消滅七星天牛王 | 五星天牛王寵物 | 五星天牛寵物蛋 | 七星天牛王寵物蛋 | 九星天牛王寵物蛋 | 五星天牛王寵物蛋 | 四星天牛王寵物蛋 | 藥用植物害蟲光肩星天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