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門恐竜化石投訴電話玉溪市旅遊投訴電話:0877-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易門縣腳傢店恐竜化石群不僅數量多,且保存較好,是我省僅次於祿豐的第二個恐竜化石重要分佈區,並招睞了國內外專傢或學者多次到實地考察。
1987年7月23日,易門二中化學教師李長友到十街鄉腳傢店山腰的大臘主村探親恐竜化石。同年8月,由省博物館張興永教授領隊,玉溪文管所和易門文化局有關人員組成的恐竜工作隊,在腳傢店山進行了首次搶救性發掘,獲得3噸多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恐竜化石標本,揭開了玉溪恐竜科學考察的序幕。1993年,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宗冠福為領隊的發掘隊又在腳傢店山上進行了野外發掘,取出恐竜化石5噸多,代表7個以上的恐竜個體,其完整程度在70%以上。腳傢店山恐竜化石個體多,數量大,保存完整,時代延續長,屬早期較為原始的原蜥腳類恐竜,是一個新屬種,對恐竜起源、演化有重大科學價值。易門恐竜化石骨架標本還曾兩次遠渡重洋到美國展出,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埃佛裏德教授稱贊我們的標本是“世界一流”,美國聖姆大學地球科學係教授凱斯則稱我們的標本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2001年4月,腳傢店恐竜化石保護區被列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區的範圍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裏。
8月4日以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張興永為首成立省、地、縣聯合調查組到現場調查研究確認為恐竜化石。8月6日雲南省博物館嚮省文化廳、國傢文化部申報,對易門縣十街區公所腳傢店鄉太臘主村的恐竜化石進行“搶救發掘”。由省博物館、玉溪地區文管所、易門縣文化館聯合組成的發掘隊經17天的發掘,出土恐竜化石11個個體,;3s大箱,約3噸重。從化石形體分析,可分體型較大和較小兩類。大者體長約8米,高3米,小者體長約5米,高2米,從出土的兩個頭骨牙齒分析;+均屬勺齒竜類,生活時代為早侏羅紀,距今約1.8億年。9月3日易門縣人民政府易政發(1987)96號文件《關於建立腳傢店山恐竜化石保護區的通告》,將保護範圍確定為:從占馬田村沿十街河、經十街農場——大臘主村——腳傢店村--p匝老吾公路——大村、小臘主村——占馬田村,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裏,並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責成縣、區文化部門配合有關區、鄉行政部門嚴加管護。9月13日縣人民政府在十街區公所召開發掘恐竜化石慶功大會,省文化廳、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及博物館,《雲南日報》、《春城晚報》、《經濟信息報》社,玉溪行暑、行暑文化局、文管所,縣委、政府,十街區委、區公所領導,腳傢店、大村鄉幹部及社員出席了會議,對發掘工作有功人員給予了表彰奬勵。之後,由玉溪地區文管所復原裝架了兩條,其中一條陳列在易門縣竜泉公園。
1993年12月4日,玉溪地區文化局組織,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宗冠福教授領隊,地區文管所的白子麒擔任發掘隊長,歷時1月多時間對易門縣十街鄉腳傢店村恐竜化石群進行“重要科學發掘”,共開挖7個坑,獲化石3個大套箱,7個小箱,7個石膏包,重約6噸,獲恐竜化石標本7個個體,其中存好率在70%以上的3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