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 > 昆侖關之戰
  昆侖關之戰
  1939年12月中國軍隊在桂南對侵華日軍發動的一次反擊作戰。1939年11月,日軍為切斷中國西南桂越國際交通綫,並在南寧地區開闢其海軍嚮內陸作戰的航空基地,在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揮下 ,集結4個師團及一部分海軍陸戰隊與航空隊,在廣東欽州灣(今屬廣西)強行登陸,攻取南寧,於12月4日攻占昆侖關要地。昆侖關地處邕賓公路要衝,位於南寧以北約40千米,地勢極為險要。中國政府為防止日軍深入柳州、貴陽等地,部署桂南大會戰,决定以此為重點戰場開始反攻。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於12月中旬集結15萬多人和百架飛機,於18日開始總攻擊,由北、東、西3方面嚮南寧發起嚮心攻擊。第五軍嚮據守昆侖關正面的日軍第5師團一部攻擊,日軍紛紛嚮核心陣地撤退。19日,第五軍鄭洞國榮譽第1師繼續對昆侖關攻擊,將該地日軍守備隊殲滅。24日,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率部於九塘東北枯桃嶺遭第五軍攻擊,昆侖山風光傷亡慘重,中村正雄被擊斃。31日,中國軍隊攻剋昆侖關。此役為中國軍隊自抗戰以來第一次采取步、坦、炮、空諸兵種協同作戰,殲滅日軍4000餘人,為桂南會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