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陸龜蒙 Lu Guimeng
雨冷唯添暑,煙初不著春。數枝花纇小,愁殺扈芳人。 |
|
詩人: 劉長卿 Liu Changqing
微雨夜來歇,江南春色回。本驚時不住,還恐老相催。 人好千場醉,花無百日開。豈堪滄海畔,為客十年來。 |
|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官捨悄無事,日西斜掩門。不開莊老捲,欲與何人言。 |
|
詩人: 白居易 Bai Juyi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
|
請鑒賞:
|
|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 |
|
初春。 唐 李涉 《過招隱寺》詩:“每憶中林訪 惠持 ,今來正遇早春時。”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二九:“早春楊柳引長條,倚岸緑隄一面高。” 峻青 《秋色賦·瑞雪圖》:“大傢團结得像一個人似的,在春寒料峭的早春天氣中,冒着風雪,踏着冰凍的土地,展開了熱火朝天的春耕、開荒活動。” |
指秋日所摘的茶 That autumn is picked tea |
指秋日所摘的茶。 明 許次舒 《茶疏·采摘》:“往日無有於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 |
|
【詞目】:早春
【拼音】:zǎo chūn
【釋義】:
(1)指初春。
花蕊夫人《宮詞》:“早春楊柳引長條。”
(2)指茶名。
許次紓《茶疏·采摘》:“往日無有於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絶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濕潤得鬆軟,小草鑽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緑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點評〗
這首詩前兩行為寫景,一行寫小雨,一行寫草色。作者經過細緻觀察,比較,非常生動地寫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點,後兩行抒情,作者認為早春景色大大超過晚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講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絶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範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絶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挂着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們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着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麽顔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傢,揮灑着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近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絶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徵着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麽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嚴鼕方盡,餘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緑,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緑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國畫欣賞】此幀用寫意的筆法,以純熟的技巧簡練地畫出了小鳥在柳枝上嬉戲的生動情景,柳桿着淡墨,鳥則施以淡墨,四衹小鳥各具神態,躍然紙上
二月裏,是早春。北方的春天不是太明顯的,冰雪雖化,寒冷猶存。人們本着春捂秋凍的訓導,依然裹着厚厚的鼕衣,穿行在二月料峭的春寒裏。但是正午的太陽,人們在寒冷中期待了好久,疲憊地準備睡上一覺的時候,那春天才從清明節身後,趁你不經意,在天空明媚中,樹梢黃緑中,河水乍暖中,細雨飄灑中,在每一個角落裏,跳了出來。也許某一天清晨,當你路過時就會突然發現那枯黃中有一抹新緑,你呼吸一口清晨猶寒的空氣,一定會欣喜地喊起來:啊!春天來了!這情景,便讓人想起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那突如其來的感覺,就像有人猛然衝出來,冷不丁和你撞了個滿懷。春天來了,並不會在你驚奇的時候停下來,停下來觀賞我們的情緒,訴說幾分情感,而是頭也不回嚮前邁出腳步,在你感到新奇時候,悄悄地溜走了。所以,生活中我們細細的品味煙雨朦朧、百花爭豔的時候,不曾註意到,那是春天作別的手,和你道別的揮舞。
其實、春天早就來了,衹是我們沒有察覺到。就像少女的初戀,當隱隱約約朦朦朧朧有些說不清感覺的時候,在茫然尋求愛的時候,恰不知愛已經在身邊,而且這愛是最真實最寶貴的愛。春天就是這樣,並不是在那花草萌發的時刻萌發,也不是那煙雨朦朧裏朦朧,不會那樣滋生,不會那樣遲緩,那樣拖拉,而是在蕭寒謝落中凝聚。在萬物的復蘇裏綻發。所以,春天不僅僅是鳥語花香,不僅僅是陽光明媚,更多的是感悟,是成長,是變幻,是要改變所有的以往。
早春,儘管是寒冷的,單調的,不易被察覺,來的不露聲色,卻是最可貴的。因為早春是孕育,是播撒,是希望,所有的美麗都是從這裏啓程的,因而在評判春季的時候便不能僅僅把眼睛盯在花枝上、柳絲間。萬紫千紅衹是春天的膚色,激動纔是春天的心;陽光明媚纔是春天的眼睛,開朗纔是春天的性格。因此,春天應該是衝動的、熱烈的、希望的,那些花紅柳緑不過是這個季節的腳步和笑聲,是品性的展示。
春天是季節,也是心情,在內心裏發生,所以春天不僅是萬物的夢醒,也是心靈的醒悟。如果沒有心的覺醒,永遠感覺不到春天來臨。春天裏,感受天天都是新鮮的,其中也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一些無以名狀的興奮。眼裏那蕩漾的柳枝,芬芳的風和千姿百態的花,會讓人想些什麽,憧憬些什麽,期待些什麽。
春天又是隱蔽的,藏在人的心靈,醖釀着美麗的芬芳。想想,這隱蔽的,不管是憂鬱的、深沉的,還是熱烈的、開朗的,也不管是舒心的還是痛苦的,打開看看,都有着金子般的珍貴。所以,當體味春天的時候,需要把心貼近春天的胸膛,呼那顆忘我博動的心聲。
日本電影《早春》
早春 Soshun (1956)
導演: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主演:杉村春子 Haruko Sugimura 笠智衆 Chishu Ryu 岸惠子 Keiko Kishi
類型: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Early Spring
片長:144 min
國傢/地區: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發行公司:New Yorker Films
上映日期:1956年1月29日 日本
劇情:昌子和正二的婚姻像泄了氣的皮球。習慣叫人沮喪,女兒之死也在蠶食感情。昌子正為婚姻惆悵之時,正二卻睡到別的女人身上。二人對質後,正二突然給公司調到鄉間。走還是不走,昌子的心亂了。處理不忠故事,不一定非黑即白,媽媽勸昌子忍,朋友駡正二不該,不是條條大道理,卻是傢常道來,更有生活態...
========================================
同名電影《早春》 2001年
名稱:早春
外文名稱:Przedwiosnie
更多中文片名: 春天即將來臨
更多外文片名: The Spring to Come.....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導演: 菲利普·巴勇 Filip Bajon
編劇:
Stefan Zeromski ....(novel)
菲利普·巴勇 Filip Bajon ....(writer)
主演:
馬特茲·達米剋基 Mateusz Damiecki ....Cezary Baryka
剋裏斯提娜·楊達 Krystyna Janda ....Jadwiga Barykowa
Janusz Gajos ....Seweryn Baryka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140 min / Poland:300 min (TV version) (6 episodes)
國傢/地區: 波蘭 / 法國
對白語言: 波蘭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立體聲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劇情: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捲進了歷史大事件的年輕人發育成長過程的電影。故事發生在1914-1921年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摧毀了一個居住在敖德薩的波蘭家庭的平靜生活。年輕人策薩雷·巴雷卡從俄國回到波蘭,回到被異族奴役了123年之後獲得獨立的父輩的祖國。主人公生活在其中的急風暴雨的年代要求他作出重大的抉擇。他面臨着自己的想象和現實之間令人痛苦的對質。戲劇性的結束是他的生活的自然結果,一個浪漫主義者和不能同任何一群人打成一片的個人主義者的生活的自然結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官捨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莊老捲,欲與何人言。
早春 【唐】暢諸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 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早春 【唐】儲嗣宗 野樹花初發,空山獨見時。 踟躕歷陽道,鄉思滿南枝。
早春麯 【唐】戴叔倫 青樓昨夜東風轉,錦帳凝寒覺春淺。 垂楊搖絲鶯亂啼,裊裊煙光不堪翦。 博山吹雲竜腦香,銅壺滴愁更漏長。 玉頰啼紅夢初醒,羞見青鸞鏡中影。 儂傢少年愛遊逸,萬裏輪蹄去無跡。 朱顔未衰消息稀,腸斷天涯草空碧。
早春 【唐】方幹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纔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緑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於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早春 【唐】來鵠 新歷纔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早春 【唐】李中 一種和風至,千花未放妍。 草心並柳眼,長是被恩先。
早春 【唐】劉長卿 微雨夜來歇,江南春色回。本驚時不住,還恐老相催。 人好千場醉,花無百日開。豈堪滄海畔,為客十年來。
早春 【唐】劉威 曉來庭戶外,草樹似依依。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 冰消泉派動,日暖露珠晞。已醖看花酒,嬌鶯莫預飛。
幽院早春 【唐】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隔簾春雨細,高枕曉鶯長。 無事含閑夢,多情識異香。欲尋蘇小小,何處覓錢塘。
早春 【唐】陸龜蒙 雨冷唯添暑,煙初不著春。 數枝花纇小,愁殺扈芳人。
早春 【唐】周樸 良夜歲應足,嚴風為變春。 遍回寒作暖,通改舊成新。 秀樹因馨雨,融冰雨泛蘋。 韶光不偏黨,積漸煦疲民。
早春 【宋】白玉蟾 南枝纔放兩三花,雪裏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
|
詞目:早春
拼音:zǎo chūn
釋義:
(1)指初春。
花蕊夫人《宮詞》:“早春楊柳引長條。”
(2)指茶名。
許次紓《茶疏·采摘》:“往日無有於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
基本解釋
[(early)spring] 初春
早春天氣,乍暖還寒
詳細解釋
1. 初春。
唐 李涉 《過招隱寺》詩:“每憶中林訪 惠持 ,今來正遇早春時。”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二九:“早春楊柳引長條,倚岸緑堤一面高。” 峻青 《秋色賦·瑞雪圖》:“大傢團结得像一個人似的,在春寒料峭的早春天氣中,冒着風雪,踏着冰凍的土地,展開了熱火朝天的春耕、開荒活動。”
2. 指秋日所摘的茶。
明 許次舒 《茶疏·采摘》:“往日無有於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 |
|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絶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濕潤得鬆軟,小草鑽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緑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點評〗
這首詩前兩行為寫景,一行寫小雨,一行寫草色。作者經過細緻觀察,比較,非常生動地寫出了京城早春景色的特點,後兩行抒情,作者認為早春景色大大超過晚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講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新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看似平淡,實則是絶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範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全篇中絶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試想: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挂着冰凌兒的時候,春在何處?連影兒也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後,第二天,你瞧吧,春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跡,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們心裏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着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麽顔色了。詩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畫傢,揮灑着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象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還能不新嗎?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還能不美嗎?
臨近了,詩人還來個對比:“絶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因為,“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徵着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呢?已經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濃重,反倒不那麽惹人喜愛了。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徵。
“物以稀為貴”,早春時節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嚴鼕方盡,餘寒猶厲,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些輕淡的緑,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緑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因為已缺乏那一種新鮮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折時提醒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是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詠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美。
【國畫欣賞】此幀用寫意的筆法,以純熟的技巧簡練地畫出了小鳥在柳枝上嬉戲的生動情景,柳桿着淡墨,鳥則施以淡墨,四衹小鳥各具神態,躍然紙上
二月裏,是早春。北方的春天不是太明顯的,冰雪雖化,寒冷猶存。人們本着春捂秋凍的訓導,依然裹着厚厚的鼕衣,穿行在二月料峭的春寒裏。但是正午的太陽,人們在寒冷中期待了好久,疲憊地準備睡上一覺的時候,那春天才從清明節身後,趁你不經意,在天空明媚中,樹梢黃緑中,河水乍暖中,細雨飄灑中,在每一個角落裏,跳了出來。也許某一天清晨,當你路過時就會突然發現那枯黃中有一抹新緑,你呼吸一口清晨猶寒的空氣,一定會欣喜地喊起來:啊!春天來了!這情景,便讓人想起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那突如其來的感覺,就像有人猛然衝出來,冷不丁和你撞了個滿懷。春天來了,並不會在你驚奇的時候停下來,停下來觀賞我們的情緒,訴說幾分情感,而是頭也不回嚮前邁出腳步,在你感到新奇時候,悄悄地溜走了。所以,生活中我們細細的品味煙雨朦朧、百花爭豔的時候,不曾註意到,那是春天作別的手,和你道別的揮舞。
其實、春天早就來了,衹是我們沒有察覺到。就像少女的初戀,當隱隱約約朦朦朧朧有些說不清感覺的時候,在茫然尋求愛的時候,恰不知愛已經在身邊,而且這愛是最真實最寶貴的愛。春天就是這樣,並不是在那花草萌發的時刻萌發,也不是那煙雨朦朧裏朦朧,不會那樣滋生,不會那樣遲緩,那樣拖拉,而是在蕭寒謝落中凝聚。在萬物的復蘇裏綻發。所以,春天不僅僅是鳥語花香,不僅僅是陽光明媚,更多的是感悟,是成長,是變幻,是要改變所有的以往。
早春,儘管是寒冷的,單調的,不易被察覺,來的不露聲色,卻是最可貴的。因為早春是孕育,是播撒,是希望,所有的美麗都是從這裏啓程的,因而在評判春季的時候便不能僅僅把眼睛盯在花枝上、柳絲間。萬紫千紅衹是春天的膚色,激動纔是春天的心;陽光明媚纔是春天的眼睛,開朗纔是春天的性格。因此,春天應該是衝動的、熱烈的、希望的,那些花紅柳緑不過是這個季節的腳步和笑聲,是品性的展示。
春天是季節,也是心情,在內心裏發生,所以春天不僅是萬物的夢醒,也是心靈的醒悟。如果沒有心的覺醒,永遠感覺不到春天來臨。春天裏,感受天天都是新鮮的,其中也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覺,一些無以名狀的興奮。眼裏那蕩漾的柳枝,芬芳的風和千姿百態的花,會讓人想些什麽,憧憬些什麽,期待些什麽。
春天又是隱蔽的,藏在人的心靈,醖釀着美麗的芬芳。想想,這隱蔽的,不管是憂鬱的、深沉的,還是熱烈的、開朗的,也不管是舒心的還是痛苦的,打開看看,都有着金子般的珍貴。所以,當體味春天的時候,需要把心貼近春天的胸膛,呼那顆忘我博動的心聲。 |
|
早春 Soshun (1956)
導演: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主演:杉村春子 Haruko Sugimura 笠智衆 Chishu Ryu 岸惠子 Keiko Kishi
類型: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Early Spring
片長:144 min
國傢/地區: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發行公司:New Yorker Films
上映日期:1956年1月29日 日本
劇情:昌子和正二的婚姻像泄了氣的皮球。習慣叫人沮喪,女兒之死也在蠶食感情。昌子正為婚姻惆悵之時,正二卻睡到別的女人身上。二人對質後,正二突然給公司調到鄉間。走還是不走,昌子的心亂了。處理不忠故事,不一定非黑即白,媽媽勸昌子忍,朋友駡正二不該,不是條條大道理,卻是傢常道來,更有生活態...
======================================== |
|
名稱:早春
外文名稱:Przedwiosnie
更多中文片名: 春天即將來臨
更多外文片名: The Spring to Come.....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導演: 菲利普·巴勇 Filip Bajon
編劇:
Stefan Zeromski ....(novel)
菲利普·巴勇 Filip Bajon ....(writer)
主演:
馬特茲·達米剋基 Mateusz Damiecki ....Cezary Baryka
剋裏斯提娜·楊達 Krystyna Janda ....Jadwiga Barykowa
Janusz Gajos ....Seweryn Baryka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140 min / Poland:300 min (TV version) (6 episodes)
國傢/地區: 波蘭 / 法國
對白語言: 波蘭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立體聲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劇情:
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捲進了歷史大事件的年輕人發育成長過程的電影。故事發生在1914-1921年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摧毀了一個居住在敖德薩的波蘭家庭的平靜生活。年輕人策薩雷·巴雷卡從俄國回到波蘭,回到被異族奴役了123年之後獲得獨立的父輩的祖國。主人公生活在其中的急風暴雨的年代要求他作出重大的抉擇。他面臨着自己的想象和現實之間令人痛苦的對質。戲劇性的結束是他的生活的自然結果,一個浪漫主義者和不能同任何一群人打成一片的個人主義者的生活的自然結果。 |
|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釋,景和風復暄。 滿庭田地濕,薺葉生墻根。 官捨悄無事,日西斜掩門。 不開莊老捲,欲與何人言。
早春 【唐】暢諸 獻歲春猶淺,園林未盡開。雪和新雨落,風帶舊寒來。 聽鳥聞歸雁,看花識早梅。生涯知幾日,更被一年催。
早春 【唐】儲嗣宗 野樹花初發,空山獨見時。 踟躕歷陽道,鄉思滿南枝。
早春麯 【唐】戴叔倫 青樓昨夜東風轉,錦帳凝寒覺春淺。 垂楊搖絲鶯亂啼,裊裊煙光不堪翦。 博山吹雲竜腦香,銅壺滴愁更漏長。 玉頰啼紅夢初醒,羞見青鸞鏡中影。 儂傢少年愛遊逸,萬裏輪蹄去無跡。 朱顔未衰消息稀,腸斷天涯草空碧。
早春 【唐】方幹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纔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緑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於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早春 【唐】來鵠 新歷纔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 早春 【唐】李中 一種和風至,千花未放妍。 草心並柳眼,長是被恩先。
早春 【唐】劉長卿 微雨夜來歇,江南春色回。本驚時不住,還恐老相催。 人好千場醉,花無百日開。豈堪滄海畔,為客十年來。
早春 【唐】劉威 曉來庭戶外,草樹似依依。一夜東風起,萬山春色歸。 冰消泉派動,日暖露珠晞。已醖看花酒,嬌鶯莫預飛。
幽院早春 【唐】柳中庸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黃。隔簾春雨細,高枕曉鶯長。 無事含閑夢,多情識異香。欲尋蘇小小,何處覓錢塘。
早春 【唐】陸龜蒙 雨冷唯添暑,煙初不著春。 數枝花纇小,愁殺扈芳人。
早春 【唐】周樸 良夜歲應足,嚴風為變春。 遍回寒作暖,通改舊成新。 秀樹因馨雨,融冰雨泛蘋。 韶光不偏黨,積漸煦疲民。
早春 【宋】白玉蟾 南枝纔放兩三花,雪裏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
|
- : in early spring
- n.: (early)sp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