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高速因特網衛星長3米,寬兩米,高8米,外觀像一個集裝箱,其發射時的質量約4.85噸,進入靜止軌道後的質量約2.7噸,覆蓋範圍以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為主。這顆衛星將主要用於隨時替代可能在災害中遭破壞的地面通信係統,以及嚮難以鋪設普通寬帶綫路的島嶼等地區提供高速因特網接入服務。
據悉,火箭發射是在當地時間23日下午5點55分(北京點擊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時間23日下午4點55分)進行的。約28分鐘後,h2a火箭將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50公裏、遠地點高度35976公裏、軌道傾斜角28.5度的靜止轉移軌道,隨即與衛星分離。按照計劃,衛星將在發射20天後進入預定的地球靜止軌道。
這顆備受關註的衛星“紐帶”裝有三個能夠覆蓋包括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的高性能天綫,能傳輸清晰的圖像,從開發、發射和運行,總共將花費4.8億美元。
據日本航天部門透露,他們希望“紐帶”能夠嚮19個不同地區以最低成本傳輸每秒1.2吉比特的超高速雙嚮數據通信,衛星可以運行5年之久,但不會用作商業用途。
而按照日本政府的計劃,他們希望未來可以通過超高速因特網衛星,建立一個覆蓋日本全國和亞太等地區的超高速通信網絡,以用來替代可能在災害中遭破壞的地面通信係統,而平時衛星將提供高清電視信號、遠程醫療和遠程授課等項目,以及嚮普通寬帶綫路難以鋪設到的島嶼等地區提供高速因特網接入服務。
日本自1970年2月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大隅號”(ohsumi)以來,已完全掌握了各類衛星的先進技術,至2003年底,日本共發射各種衛星約80多顆,數量僅居美、俄之後。其主要應用衛星包括通信衛星、廣播衛星、氣象衛星、海洋衛星等,日本已成為世界主要應用衛星發射國之一,並在某些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超高速因特網衛星簡介
超高速因特網衛星“紐帶”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信息通信研究機構共同開發,外觀像一個集裝箱,長3米、寬2米、高8米。衛星裝備有兩架直徑2.4米的多波束天綫和一架有源相控陣天綫。
根據設計,“紐帶”正常運行後,普通家庭衹需安裝直徑45釐米左右的小型天綫,就可獲得每秒最高155兆比特的數據接收速率和6兆比特的上傳速率;企業等衹需安裝直徑5米左右的天綫,就可實現最高速率每秒1.2吉比特的超高速雙嚮數據通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