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 無錫 >無錫市區 > 無錫太湖竜頭渚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無錫太湖竜頭渚聯繫方式 地 址:無錫市太湖國傢旅遊度假區
  郵 編:214001
  電 話:0510-85680600、85680888-8008
  e-mail:jsltz@china-ltz.com 無錫太湖竜頭渚投訴電話 無錫市旅遊投訴電話:0510-85052599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無錫太湖竜頭渚門票價格 25元 無錫太湖竜頭渚節慶活動 楊梅節 無錫太湖竜頭渚開放時間 7:30-17:00 無錫太湖竜頭渚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 從上海至此(135)公裏
  從杭州至此(290)公裏
  從南京至此(185)公裏 無錫太湖竜頭渚美食 燒烤 無錫太湖竜頭渚住宿 可以露營 無錫太湖竜頭渚交通 從火車站乘公交88、89路到靈山大佛後打的到竜頭渚約10分鐘(打的20元)
  從上海上滬寧高速公路無錫東下,沿着太湖大道經過梅園、靈山大佛再往前開10分鐘後可達景區
  無錫太湖竜頭渚玩法 燒烤,蕩鞦韆,戲魚,水上遊弋,野外拓展
   無錫市太湖竜頭渚自然風景區位於無錫馬山太湖國傢旅遊度假區最南端,面對萬頃太湖,背靠靈山大佛,得天地之靈氣,沐大佛之恩澤。
   竜頭渚由大儲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島,酷似巨竜伏臥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竜頭渚。
   從竜舌、竜眼、竜耳、竜頸到竜背,全長2500米,這裏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深而煙波浩淼,山青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畫。
  山上四時佳果不斷,水中常年湖鮮不絶,竜頭楊梅和太湖銀魚早已馳名江南。人遊其上,四周水抱山環,鬆柏疊翠,氣勢壯闊;處處麯徑通幽,柳暗花明,風景優美。
   遠眺:萬頃碧波,群雁南歸;近觀:椒山浮碧,帆影鷗逐。波濤與鬆濤齊鳴,落霞與孤鶩齊飛,更覺湖天壯闊,怡然有超凡絶塵之感。
   望竜亭 竜頭渚自然風景區有三大觀賞竜頭渚的觀景點,第一個是門口的竜門觀景臺,第二個就是這望竜亭,至於第三個則在湖中,衹有坐船出湖才能真正領略青竜臥波的氣勢。
   望竜亭是陸路觀賞竜頭渚的最佳處,遠遠望去,竜頭渚猶如一條青竜伸入太湖湖心。據《太平御覽》記載:“震澤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餘尺,旁行五十餘裏,至竜宮。”早期東海竜王的竜宮就在今太湖西山以南的湖底。竜王的竜子竜女們在太湖邊留下了許多故事,吳越春秋時,“青竜救吳王”的故事使太湖青竜美名廣為流傳,唐代的“柳毅傳書”又讓竜女傢喻戶曉。
   吳越春秋時,馬山還叫“夫椒山”,公元前494年爆發的“夫椒之戰”就是在竜頭南面的太湖水面展開的。相傳,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伐越,越國出奇兵後於李(今浙江嘉興)一舉擊潰吳軍,闔閭也因傷死在敗退路上。夫差即位後誓復父仇,令伍子胥在夫椒山操練軍隊。越王勾踐聞訊後,企圖先發製人,率領數萬人由太湖進軍吳國,搶占夫椒山。吳軍雖事先未有準備,倉促應戰,但由於是在自己國土上作戰,占了地利、人和,加上伍子胥指揮得當,遂將敵人打得潰不成軍。這一仗是在竜頭渚一帶水上展開的。傳說戰前深夜,夫差做了個夢,夢見天上有條青竜告訴他明天將有越軍來犯,如果吳軍抵擋不住,衹要夫差喊三聲“青竜救我”,便有應驗。第二天果然一切如夢中所示,緊急關頭,夫差仰天高呼,於是便見一條青竜自天而降,伏進太湖中化為陸地,吳軍棄舟登陸,士氣大振,矢箭如飛篁般射嚮對方戰船,越軍損失慘重,大敗而逃。從此那條青竜不再回轉天庭,變成了竜頭渚。
   竜嬉灘 望竜亭前行50米,拾級而下,就到了竜嬉灘,這是當年太湖青竜戲水的地方。
   每當夏季來臨,日暮時分,青竜就化作英俊瀟灑的青年來這裏戲水納涼,青竜的魁偉英姿吸引了天上九仙女,九仙女出於羞澀,便化作彩雲相伴,青竜掀起太湖波濤,浪花朵朵如蓮花盛開,九仙女則作彩雲飛舞,以晚霞相伴。至今,老百姓衹要看見這邊波浪翻滾水面生花,就說是青竜來了,晚上必有晚霞。還說竜頭晚霞比別處漂亮。實際上是因為,夏季多東南風,這裏又是迎風面,自然多浪,白天,太陽直射,不易看出波花,到傍晚波花就明顯了。又因竜頭伸入太湖,周圍沒有污染,晚霞一定會更絢爛。尤其現在大氣污染日益嚴重,很多地方已看不見晚霞了,而竜頭周圍還是一級空氣,遊客如夏季來竜頭,興許還能有幸遇見九仙女化作彩霞相伴。
   竜嬉灘至今還是戲水的好地方,遊客可以到灘前摸一把蠃螄,打一個水漂,有幸還能在石縫間抓住幾衹“竜宮蝦兵”。可能是有青竜在此的緣故,竜頭渚周圍的蝦特別多,一到悶熱天氣,這些蝦就會伏在湖灘石縫中不動,所以很容易抓到。
   雲逗崖 從竜嬉灘沿濱湖小道西行,經過山嘴,又見一灘,灘上有一段懸崖,如雲朵一般懸於半空,這就是雲逗崖。相傳,當年魁偉神勇的太湖青竜在湖灘戲水時,九仙女化作彩雲飛舞,相伴嬉戲,疲倦時就停在這崖頭小憩,久而久之,這崖頭也變得如彩雲般美麗了。也有人說,自青竜化作竜頭渚後,九仙女就再次化作彩雲來到青竜身邊,終生相伴,最後也化為石頭,就成了雲逗崖。“仙女化雲伴青竜”,多麽優美的傳說,多麽動人的故事,有情人應該在此合影留念,青竜仙女會保佑大傢和合美滿、相伴終生的。
   續頸橋 雲逗崖嚮南50米可見竜耳,這是青竜的耳朵。竜耳旁邊有路可上竜頸,竜頸上有一座玲瓏的小石橋,名“續頸橋”。因為下面的竜頸斷了,現在把它續上,所以叫續頸橋。
   竜頸怎麽會斷的呢?這還有一個故事。原來太湖中間還有一座鹿島,鹿島上住着一條鹿竜,這鹿竜可是條惡竜。受惡竜的影響,鹿島上的人也惡毒,不是湖匪就是強盜,他們經常騷擾周圍的百姓。但他們不敢到竜頭來,因為這裏有太湖青竜的保護。後來青竜變成了竜頭渚,鹿竜就經常來犯,這時的青竜既不能上天也不能潛水,能力不能發揮,但還是次次都把鹿竜打敗了。鹿竜不服氣,就和鹿島上的強盜密謀,由鹿島上的十個強盜趁青竜熟睡之際砍斷了竜頸。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竜頸是斷的,而且每當下雨的時候還會看到從竜頸處流出的血水,實際上是竜頸處的紅色土壤將雨水染紅了。竜頭周圍的百姓見青竜已奄奄一息,就在竜頸上用金山石建了一座續頸橋。
   竜頭 過了續頸橋就踏上竜頭了。這裏有趙樸初先生書寫的“竜頭渚”三字,背面有尹瘦石先生書寫的“神竜不見尾”。前面伸入湖心的巨岩就是竜舌,長約15米,寬有4米,這突起的是竜眼,我們站在地方就是竜頭,有人說這不如前面看的那麽象竜頭,那是因為“不識竜頭真面目,衹緣身在竜頭上”。
   竜頭渚直插湖心,將太湖分為東西兩湖,東面隔湖與蘇州相望,西面與宜興相對,南面可達浙江湖州。這裏水流湍急,水下暗流縱橫,所以這裏不能下水遊泳。在此靜觀,風靜時萬頃金漚,湖面似鏡;風狂則驚濤拍擊,珠濺如雨。迎風而立,令人心曠神怡,看太湖三萬六千頃煙波浩渺,想吳越春秋時驚心動魄的夫椒大戰,既可領略竜頭之豪氣,又能感受吳王的霸氣。
   蛤蟆石 駐足竜頭,遠望太湖水中,二巨岩疊架作蛤蟆登山狀,面對馬跡山,背朝洞庭山,形態奇趣,栩栩如生,為竜頭渚一景。
   馬跡石 在竜頭渚西邊的石灘上,有4個盈尺大小的石穴,深六、七寸,狀如馬跡。水位高時僅見2穴,水位淺則4穴赫然可見,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神馬所踐。據說,秦始皇晚年時期,脾氣非常暴躁,動不動就揮刀殺人。文武百官們都說,皇帝怕有人要搶他的皇位。正好這時朝廷有一位星宿官說,江南要出將。秦始皇一聽,更加着急,騎上神馬奔嚮江南。來到太湖邊,看到景色非常迷人,仿佛置身蓬萊仙境,於是他一時興起,對着他的神馬說:去東海!神馬飛躍太湖,留下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四個馬跡印,馬跡山名因此而得。
   竜亭 從馬跡石上行30米即達竜背。中間有竜亭,雖名竜亭,卻是一座小苑,苑中兩層小閣重立,內書“竜”字,登閣遠眺,萬頃太湖,盡收眼底。這裏也是觀夕陽西下,漁舟唱晚的佳絶處。竜亭建於1982年。竜亭是“竜渚驚濤”景區的中心,嚮東可回到“沙塢飄香”景區,往南即是竜頭,西邊是馬跡石,沿竜背北上可登大儲山,途中還可見青竜宮遺跡。
   1994年4月1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為其題名,並盛贊道:“竜頭渚,景色勝天堂”。
  竜頭渚還是一處歷史悠久的江南勝跡,馬山古稱夫椒山,早在2500多年前,吳王闔閭就在這裏建避暑宮,造太湖畫舫,創太湖船菜,開度假旅遊之先河。
   公元前494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戰,吳王夫差大勝越國的夫椒之戰就暴發於竜頭渚周圍,至今尚留當年吳王親自擂鼓的戰鼓墩遺址。
   2000多年前,秦始皇東巡會稽,神馬在此停留,並留下四個馬蹄痕跡,從此夫椒山改名為馬跡山(現簡稱馬山)。此後歷代文人在此墨跡不斷。
  太湖竜頭渚風景區是無錫太湖國傢旅遊度假區繼靈山大佛之後的又一力作,1998年4月5日開始,由馬山旅遊開發總公司負責開發建設,歷時三年,至2000年10月1日一期工程建成開放。
   2004年,度假區投資數千萬元精築“七裏堤”是馬山訖今為止最好的景觀大道,從靈山大佛至竜頭渚衹需5分鐘車程,遊客沿途可飽覽太湖美景。
  一個大型觀光型景區、大型室內燒烤基地、大型休閑型景區已經形成。數年後竜頭渚將打造成為無錫乃至華東地區商務培訓的大型基地。
  一個以“歷史文化之旅,回歸自然之遊”為主題的自然風景區以其深厚的文化沉積、純樸的自然山水和清新的湖濱氣息歡迎中外遊客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