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無錫 >無錫市區 > 無錫古運河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無錫古運河投訴電話 無錫市旅遊投訴電話:0510-85052599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無錫古運河門票價格 每逢雙休日、節假日的上午8:30,下午1:00,在錫山碼頭有定班船遊覽古運河,時間1小時15分鐘,票價每位10元。 無錫古運河開放時間 每逢雙休日、節假日的上午8:30,下午1:00 無錫古運河導遊圖 無錫古運河美食 無錫飲食屬“四大菜係八大幫”的蘇菜係蘇錫幫,口味偏甜。著名小吃有王興記的蟹粉小籠和餛飩、三鳳橋醬排骨、清水油面筋等。無錫水産豐富。太湖“三白”:銀魚、白蝦、白緦魚為水中上品,白緦魚骨少、無泥土味、入口細膩滑爽;秋季湖蟹,體壯黃肥,包你饞得合不攏嘴。
  市內主要美食街有:中山路(王興記、三鳳橋)、青石路等。 無錫古運河住宿 無錫旅遊業發達,酒店業總體起步早,發展快,檔次高,設施齊全。一些世界知名酒店在此開設分店,如喜來登等。上檔次的酒店有:太湖飯店、錦江大酒店、湖濱飯店等。生活簡樸的遊客,可以在安靜的街道找到一些經濟實惠的招待所。
  無錫古運河購物 無錫物産豐饒,水産豐富。太湖“三白”:銀魚、白蝦、白緦魚為水中上品;秋季湖蟹,體壯黃肥。
  無錫惠山“大阿福”,憨憨墩墩,裂着嘴笑,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每個孩子看到都愛不釋手,“惠山泥人”是您購物單上不能缺少的一項。
  清慈禧太後曾大量使用淡水珍珠養顔,酷愛太湖珍珠並給予很高的評價。太湖珍珠不僅可作為裝飾品配戴,又可入藥,還可口服。無錫第一百貨商店、商業大廈的珍珠製品,從手飾到口服液、珍珠粉、珍珠膏和保健品、化妝品,總有一樣讓你動心。
  無錫宜興的紫砂壺名揚天下,不用說你心中早已計劃購買;太湖銀魚、三鳳橋醬排骨、油面筋、水蜜桃等許多當地土特産也必將塞滿你的包。 無錫古運河交通 無錫市區公交201路可達清名橋。 無錫古運河玩法 河邊漫步,乘坐遊船。
  
  無錫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它北接長江,南達太湖,全長四十多公裏,綜貫無錫城區。無錫古運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長子泰泊在梅裏建勾吳國,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領民衆開鑿了伯瀆河。歷史上吳王闔閭功楚,夫差北上伐齊,都曾通過這條河。可見這條河當時不僅是在交通和農業灌溉上發揮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軍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這條河不僅是無錫最早的人工河,應該說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運河了。現在無錫人叫伯瀆河,也叫伯瀆港,經梅村可到常熟。如今,這條河雖然已經失去了它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悠悠河水,凝聚了無錫三千年風風雨雨的歷史,交織着水鄉河古樸醇厚的民風民俗。
  
  從有運河開始,無錫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設市,以河為生。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江南運河水鄉文化。現在在無錫能夠一覽這種江南江南水鄉生活畫的最佳角度,應該是在無錫的清明橋。清明橋兩岸的水弄堂是無錫最具特色的水鄉風景。兩邊民居高低錯落,碼頭石埠錯落有緻,白天人傢臨窗面水,夜晚船傢櫓聲 燈影。後門洗汰下船,前門逛街上橋,好一幅“人傢盡枕河”的民俗風情畫。現在雖然有的房屋已經破舊,墻壁班駁,但仍有許多人面對着這小橋流水、枕河人傢、槳聲驚夢的水弄堂流連忘返。橫跨在水弄堂上的清明橋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始建於明萬歷年間,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無錫人的心目中,清明橋在歷史上的繁榮就象那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一樣,是古老運河歷史的符號、繁榮的象徵、文化的縮影。在清明橋下生活的運河人傢安逸、自足,這也許就是悠悠古運河帶給他們的那種自信與滿足吧。他們在極普通的生活中回味着過去,感受着現在。清明橋是一個窗口,是體味運河千百年文化遺存的窗口。
  公元613年,隋煬帝全綫貫通京杭大運河以後,無錫古運河就發揮了交通上的重要作用,成為南北運輸的大動脈。這些無錫風俗畫作所描述的就是無錫古運河在明清時期漕運高峰時的盛況。當時它同湖南長沙、江西九江、安徽蕪湖並稱為“全國四大米市”。1888年,清政府實施“南漕北移”的措施時,就把無錫作為南方一些省縣漕米的起運點。當時,各省縣常年派人住在無錫,采辦漕糧。據史料記載,當時無錫的倉儲大米每年都達到130萬石以上,從而糧食業成為無錫的百業之冠。無錫米市的興旺同時帶動無錫各行各業的繁榮,據說當時運河沿岸人來人往,商鋪林立,各地客商也紛紛雲集於此,洽談生意,貿易交流,使無錫真正成為“商賈雲集,船乘不絶”之地。
  由於運河交通運輸的方便,當時無錫運河邊上的燒窯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到清代,這裏的磚瓦窯有一百多處,磚瓦通過運河運往全國各地。時代的變遷,現在這些磚瓦窯雖已不在生産,但是,從這些殘留的窯包遺址,我們依稀可以想見它當年的繁榮。
  古運河交通的便利也給當時的統治者提供了一種更為浪漫的巡遊方式,據說康熙、乾隆幾下江南都曾在無錫逗留,位於無錫古運河中的黃埠墩,由於周圍水面寬闊,就成為他們換乘小船去惠山遊玩的驛站,兩位皇帝曾多次在此留下墨寶,由於時間的流失,墨寶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僅是故事和傳說了。其實,說起黃埠墩的名氣,並不完全因為它曾是皇帝的換船驛站,而是因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歷史上文天祥曾兩次經運河在無錫停留,後一次被元軍俘虜,就被扣押在黃埠墩, 運河兩岸的老百姓聽說後,紛紛點香灑淚跪送,文天祥感慨萬分,在此留下了“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這首悲壯凄涼的的詩句。我們現在在黃埠墩所看到的這個建築叫《正氣樓》,是無錫百姓為紀念歷史上這位民族英雄所建造的。
  與黃埠墩相對應的還有一個運河小島,叫西水墩,西水墩有內外兩個戲臺。據說,這兩個戲臺是無錫百姓為紀念歷史上的兩個縣令所建造的。一位是明朝的抗倭領袖王其勤,另外一位是清朝率領民衆消除水患的劉五緯。這兩位縣令都曾在西水墩上為百姓立下公德,現在這些故事在無錫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水鄉運河 Water Canal
  京杭大運河是與萬裏長城齊名的中國奇觀,已有2500多年歷史。橫貫於無錫市的古運河段以吳橋經西水墩、南門至清名橋這長約6公裏的河段最具江南水鄉風情。清名橋位於南門外的古運河與伯瀆港交會處,是古運河無錫段的最佳景點。
  提醒:每逢雙休日、節假日的上午8:30,下午1:00,在錫山碼頭有定班船遊覽古運河,時間1小時15分鐘,票價每位10元。無錫市區公交201路可達清名橋。
  無錫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它北接長江,南達太湖,全長四十多公裏,縱貫無錫城區。無錫古運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長子泰泊在梅裏建勾吳國,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領民衆開鑿了伯瀆河。歷史上吳王闔閭功楚,夫差北上伐齊,都曾通過這條河。可見這條河當時不僅是在交通和農業灌溉上發揮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軍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這條河不僅是無錫最早的人工河,應該說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運河了。現在無錫人叫伯瀆河,也叫伯瀆港,經梅村可到常熟。如今,這條河雖然已經失去了它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悠悠河水,凝聚了無錫三千年風風雨雨的歷史,交織着水鄉河古樸醇厚的民風民俗。
傍河而居 Riverside door
  從有運河開始,無錫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設市,以河為生。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江南運河水鄉文化。現在在無錫能夠一覽這種江南江南水鄉生活畫的最佳角度,應該是在無錫的清明橋。清明橋兩岸的水弄堂是無錫最具特色的水鄉風景。兩邊民居高低錯落,碼頭石埠錯落有緻,白天人傢臨窗面水,夜晚船傢櫓聲 燈影後門洗汰下船,前門逛街上橋,好一幅“人傢盡枕河”的民俗風情畫。現在雖然有的房屋已經破舊,墻壁班駁,但仍有許多人面對着這小橋流水、枕河人傢、槳聲驚夢的水弄堂流連忘返。
  橫跨在水弄堂上的清明橋是無錫古運河上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始建於明萬歷年間, 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無錫人的心目中,清明橋在歷史上的繁榮就象那幅名畫《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一樣,是古老運河歷史的符號、繁榮的象徵、文化的縮影。在清明橋下生活的運河人傢安逸、自足,這也許就是悠悠古運河帶給他們的那種自信與滿足吧。他們在極普通的生活中回味着過去,感受着現在。清明橋是一個窗口,是體味運河千百年文化遺存的窗口。
交通命脈 Transport lifeline
  公元613年,隋煬帝全綫貫通京杭大運河以後,無錫古運河就發揮了交通上的重要作用,成為南北運輸的大動脈。這些無錫風俗畫作所描述的就是無錫古運河在明清時期漕運高峰時的盛況。當時它同湖南長沙、江西九江、安徽蕪湖並稱為“全國四大米市”。1888年,清政府實施“南漕北移”的措施時,就把無錫作為南方一些省縣漕米的起運點。當時,各省縣常年派人住在無錫,采辦漕糧。據史料記載,當時無錫的倉儲大米每年都達到130萬石以上,從而糧食業成為無錫的百業之冠。無錫米市的興旺同時帶動無錫各行各業的繁榮,據說當時運河沿岸人來人往,商鋪林立,各地客商也紛紛雲集於此,洽談生意,貿易交流,使無錫真正成為“商賈雲集,船乘不絶”之地。
  由於運河交通運輸的方便,當時無錫運河邊上的燒窯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到清代,這裏的磚瓦窯有一百多處,磚瓦通過運河運往全國各地。時代的變遷,現在這些磚瓦窯雖已不在生産,但是,從這些殘留的窯包遺址,我們依稀可以想見它當年的繁榮。
監巡便道 Monitoring patrol pavement
  古運河交通的便利也給當時的統治者提供了一種更為浪漫的巡遊方式,據說康熙、乾隆幾下江南都曾在無錫逗留,位於無錫古運河中的黃埠墩,由於周圍水面寬闊,就成為他們換乘小船去惠山遊玩的驛站,兩位皇帝曾多次在此留下墨寶,由於時間的流失,墨寶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僅是故事和傳說了。其實,說起黃埠墩的名氣,並不完全因為它曾是皇帝的換船驛站,而是因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歷史上文天祥曾兩次經運河在無錫停留,後一次被元軍俘虜,就被扣押在黃埠墩, 運河兩岸的老百姓聽說後,紛紛點香灑淚跪送,文天祥感慨萬分,在此留下了“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這首悲壯凄涼的的詩句。我們現在在黃埠墩所看到的這個建築叫《正氣樓》,是無錫百姓為紀念歷史上這位民族英雄所建造的。
  與黃埠墩相對應的還有一個運河小島,叫西水墩,西水墩有內外兩個戲臺。據說,這兩個戲臺是無錫百姓為紀念歷史上的兩個縣令所建造的。一位是明朝的抗倭領袖王其勤,另外一位是清朝率領民衆消除水患的劉五緯。這兩位縣令都曾在西水墩上為百姓立下公德,現在這些故事在無錫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京杭大運河無錫古運河段概況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裏,貫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流經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係,目前通航里程衹剩883公裏。
  ·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代,吳王夫差為伐齊開鑿邗溝
  ·1400年前,隋煬帝開鑿江南運河
  ·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運河全綫貫通
  ·無錫古運河段,舊時直綫穿越無錫城
  ·1958年從下甸橋至老鴉浜開鑿新河道
  ·1976年從老鴉浜到黃埠墩一段開鑿新河道
  ·1983年新河道全部通航
  ·無錫五牧-望亭段 長40公裏
  ·無錫雙河尖-下甸橋段 長12.4公裏
  ·精華區吳橋-人民橋-清名橋 長約6公裏
  ·無錫古運河精華區北段,河面開闊,三裏橋一帶,米市尚存
  ·無錫古運河精華區南段,保留着古色古香的臨水民居,水鄉風情。
  古代運河聯結長江和淮河。春秋時期吳 王 夫差於公元前486 ~前 484 年開鑿。南起邗城(今揚州)以南的長江,北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折嚮東北,入射陽湖,再嚮西北經淮安入淮河。東漢時期嚮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嚮北,經津湖、白馬湖,北入淮。東晉永和年間,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運河,從今儀徵引水。隋大業元年( 605 ),煬帝開挖通濟渠時,又開邗溝,自山陽至江都入揚子江,溝通江、淮,成為隋代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