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著作 : 基督教詞彙 : 帝國時代 : 農業 : 宣傳輿論學 : 歌麯 > 無神論
目錄
無神論z Wu Shenlun  

無神論的觀點
  (atheism●skepticism)
  廣義上講,無神論是一切對神或靈魂的存在缺乏相信的思想的總和;狹義上,無神論指認為神不存在的思想。無神論並沒有統一的哲學思想,例如一些無神論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一些無神論者可能相信諸如占星術、緣分等偽科學。無神論經常同反神論(或反有神論)相混淆,前者是拒絶相信有神論,而後者是直接明確反對有神論。
  根據定義的不同,無神論可以分為強無神論(或顯無神論,explicite atheism)和弱無神論(或隱無神論,implicite atheism)。強無神論明確聲稱神不存在,類似於對無神論的狹義定義。很多情況下,無神論其實是指強無神論。弱無神論則類似於廣義定義下的無神論,即一切不是有神論的關於神的思想。這樣一來,弱無神論包括不可知論。無神論是僅僅指強無神論,還是應該包括弱無神論的問題存在很大爭議。
  成為無神論者不需要任何諸如皈依或洗禮之類的儀式,因此對於無神論者不容易判斷。衹有少數聲稱自己是無神論者的人,一般可以肯定他們是無神論者。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學的理論,是一種認為神或靈魂是不存在的哲學思想。歷史上的無神論一般都提倡理性和科學,反對信仰主義和蒙昧主義,反對傳統宗教的精神束縛,謳歌人的尊嚴和自由,與“啓蒙思想”具有類似的性質和意義。一般說來,唯物主義者同時也是無神論者,無神論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傢”的同義語。
  今天人們說的無神論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或一個與肉身無關的靈魂的存在。
  在西方國傢,“無神論”一般都指“一種認為根本沒有超自然力量存在的理論”,而在中國大陸,一般的無神論者其實衹是不可知論者。在西方人來講,不可知論者衹是“沒有宗教信仰”。
  中國的歷史與無神教
  中國的傳統教育如儒傢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不可知論。宗教體係則與無神論認識難以相容。一些佛教認為,佛教在早期從某種程度上也有無神論的概念,但佛教其中包含輪回與地獄觀念,目前南傳佛教仍然比較堅持佛教早期理論,但北傳佛教已經引入了神的概念。 在現實的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中,事實上其理論體係與宣傳是偏嚮以超自然與神秘化,並且不可作出重複驗證,雖然不一定與不可知論者完全矛盾(大部分信衆也接受超自然的多神理論),因此對強無神論者來說,一般不會接受這種自稱的無神論理論體係。
  無神論者的思維邏輯
  無神論者認為,宇宙本身及其的基本規律决定了發生的一切,一切都屬於自然的,衹存在已知和未知,不存在超自然的神。有神論者常常試圖改變無神論者的觀點,但他們總是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證據,為了避免被徹底否定,他們經常回應:既然科學無法證明神不存在,那麽就應當假定神存在。
  多數無神論者及有神論者是通過家庭和社會被動地獲得他們關於神的觀念,但他們從未站在理性的高度、通過深入的哲學思辨,獨立地做出有神還是無神的判斷。
  成年以後開始信神往往是由於跟據偶發事件錯誤地建立並不存在的因果關係,尤其是失業生活方面所遭受的挫折所致。
  即使是古今中外的哲學家,無神論者也占其中的大多數。原因是大多有關生命真諦的學說,多鼓吹由自省出發,並非盲目相信,依賴一些不知名的外在力量,不勞而獲來得到正面的改變。
  但並不是說所有的科學家和所有的偉大人物的人生都不需宗教信仰支持渡過。在關於“科學家的信仰與無神論者”的爭論中,經常被提出的是例子是科學家牛頓(牛頓在物理和數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晚年尋找第一因而求助於上帝),還有另一個著名的數學家帕斯卡,他提出過“帕斯卡的賭註”,以證明信仰宗教的合理性。
  對無神論的爭論
  有神論者通常認為,堅信神不存在的人是不道德的。但是,這種論調除了宗教上的理由之外,並不存在其他的合理的理由。所以,在大多數國傢,無神論者通常不會遭受道德的譴責或法律的製裁;但在某些宗教國傢,這種譴責或製裁仍然存在。
  大多數人認為,科學研究應當以實際數據說話,避免宗教的影響。在大多數國傢的教育體係中,教育是屬於不可知論的,即不承認也不否認神的存在;但也有一些國傢的教育體係,教授的是無神論;還有少數的一些國傢,采用的是有神論的教育,這些國傢通常是一些政教合一的國傢。
  範縝-南朝傑出的無神論
  範縝(約450~約515) ,南朝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傢。字子真。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人。少孤貧而好學,十多歲時拜名儒沛國劉為師,在其門下數年,布衣草鞋,徒行於路,在車馬貴遊的同學面前 ,毫無愧色。範縝學成後,博通經術,尤精"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性質直,好危言高論。仕齊為寧蠻主簿,後遷尚書殿中郎,永明中,曾出使北魏。
  我國古代反佛鬥爭的勇士,傑出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他抓住佛教神學的理論基礎“神不滅論”,針鋒相對地提出了“神滅論”思想。
無神論在理智上的睏難
  無神論者說,神是人造出來的,是信衆為了尋求精神寄托而在自己的心目中創造了神的觀念。為了否定造物的神,他們把宇宙中所有天文的、地理的、以及生物界的無數奇妙現象和人類良心的奇特功能,也一概說成是物質的本性使然,並非出於神的創造。如此,他們卻恰恰自己製造了另一個神,這個神的名稱就叫“物質”。他們筆下的物質不但具備神明的一切特徵,而且比傳說中的神仙還要神通廣大:是物質使星辰羅列,日月運行;是物質使山明水秀,鳥語花香;是物質賦予人以卓越的智慧和邏輯思維,使人能理解萬物、統禦世界……雖然人有高度的智慧和創造力,尚且造不出一個活細胞、一隻小螞蟻,而毫無理智的物質粒子本身卻能滋生萬物,生生不息,小至細菌病毒,大到巨鯊長鯨。這難道還不是當之無愧的“神明”嗎?然而,這在理智上卻是講不通的。
無神論在科學上的睏難
  一些朋友們為了否認神,還故意把物質說成是永恆存在的,它不生不滅,無始無終。那麽,物質果真是永恆的麽?若是如此,則地球和天體的年齡也應該是無限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進化論者認為地球的年齡約為46億年,而宇宙年齡約為200 億年(或說是150億年)。那麽,在此之前又有什麽呢?於是又有人辯稱,在很久以前,這些物質是由能量自行演化而成的。可是無形的能量究竟如何才能轉化成有形的物質元素,卻是科學上的極大難題,有高度智慧的科學家既然無法辦到,卻相信“自然演化”竟能辦到,豈不是更荒唐嗎?
  總之,科學家們不能不承認宇宙萬物必有一個超奇的起始,而且必將有一個終結,因為所有的恆星都在不斷地發光發熱,消耗能量。例如,太陽每秒鐘進行熱核反應所消耗掉的質量約為400萬噸,一旦燃料耗盡,它的終局也就到了,而此時地球也早已完蛋了。因此,科學上並不能證明宇宙是永恆存在的。其實這也正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用的必然結果。聖經說,天地會象衣服漸漸變舊,而且終有一天,天地都要廢去。這豈不是對宇宙和物質世界的最好說明嗎?
無神論在哲學上的睏難
  我們發現,好些人之所以否定神,原因是他們首先認定了自己所持的某種哲學觀點就是絶對的真理,凡與之不同的哲學流派則一概給予排斥和否定。然而,這種作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根據2001年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上的數據表明,當今世界上有神論者占總人口的85%(其中基督徒占了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客觀事實表明,他們的觀點在全世界範圍內是被大多數人所否定的。所以無神論本身是大有重新探討的餘地的。
  再從另一方面來看,一個人若想否定神其實是難乎其難的。因為從哲學上講,否定某件事物的存在,比肯定該事物的存在要睏難得多。比如,我們要嚮別人證明地球上存在珍珠,那麽衹要嚮對方出示一顆珍珠就可以了,或者嚮他展示一下珍珠的實物照片,甚至可以請一個生産珍珠的人作一下旁證,也都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如果要根本否定它的存在,則你非得找遍天涯海角、五湖四海不可。僅從技術上來說,這是不可能辦到的。同樣,一個人若要對上帝作全宇宙性的否定,則他必須找遍整個宇宙的每一處,包括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時空,即他必須具備瞭解整個宇宙的全部知識才能證明,這就需要全知(無所不知)纔行。因此,當一個人否定上帝時,實際上已將自己當作無所不知的上帝了。由此可見,一個甚至數不清自己身上有幾個毛孔的人,若想否定無限的神是極其荒謬的!
無神論與有神論在經驗上的睏難
  有神論者對無神論在經驗上的睏難的看法
   關於這點,我們倒可以很科學地肯定,一個無神論者是根本無法用實驗的手段來檢驗有神論的觀點是否正確的。因為當他們尋找屬靈界的神的時候,往往衹會習慣於使用物質的工具,如肉眼或望遠鏡、顯微鏡之類的科學儀器,這使得他們所有的努力都衹能局限在物質世界裏打圈圈,根本無法觸及非物質的靈界。試想,你用物質的手段去尋找非物質的神,那是何等的荒謬啊?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神的問題本來就是無解的。因此,除非他們的思維方式有新的突破——從“屬物質”的轉變為“屬靈”的,纔有可能找到神——而這,又恰恰是他們從未嘗試過的,因此找不到神乃是必然的結果。
  無神論者對以上觀點的反駁
  有神論者認為,關於這點,我們倒可以很科學地肯定,一個無神論者是根本無法用實驗的手段來檢驗有神論的觀點是否正確的。
  無神論者認為,有神論者也無法用實驗的手段來檢驗無神論觀點是否正確。
  有神論者認為,因為當他們尋找屬靈界的神的時候,往往衹會習慣於使用物質的工具,如肉眼或望遠鏡、顯微鏡之類的科學儀器,這使得他們所有的努力都衹能局限在物質世界裏打圈圈,根本無法觸及非物質的靈界。有神論者認為,試想,你用物質的手段去尋找非物質的神,那是何等的荒謬啊?
  有無神論者認為,如果神是非物質的,那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製造自己的神;如果神對物質世界沒有絲毫影響,衹存在與信徒的精神中,那麽就等於並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猶如一位年輕男子,看不上所有的姑娘,衹愛上自己精神中的姑娘,那麽這位姑娘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有神論者認為,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神的問題本來就是無解的。
  無神論者認為,因此神是不存在的。
百科辭典
  wushenlun
  無神論
  atheism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學的理論。無神論在理論上否定神,否定靈魂不朽和來世生活等宗教的基本信條,對宗教在社會歷史上的作用持批判和否定的態度。歷史上的無神論一般總是提倡理性和科學,反對信仰主義和蒙昧主義,反對傳統宗教的精神束縛,謳歌人的尊嚴和自由,它與“啓蒙思想”具有類似的性質和意義,無神論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傢”的同義語。
    無神論的産生和發展與社會階級鬥爭和科學、哲學的發展有密切聯繫。歷史上的統治階級往往利用宗教勢力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因此,要求變革社會制度的社會力量常常進行批判信仰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思想鬥爭,批判宗教神學常常是破除舊傳統和舊制度的開端。無神論與有神論的論爭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但是,從理論上對神的有無以及靈魂的本性之類問題作出說明,卻是哲學問題,而且與自然科學密切相關。自然科學是無神論的有力根據,自然科學的發展推動着無神論的發展。由於歷史的不同階段,階級力量對比有強有弱,哲學和自然科學發展水平有高有低,無神論的理論形態呈現出復雜多變的情況:有的態度鮮明,戰鬥性強;有的麯折隱蔽,甚至利用神學的語言作為掩護。
    中國哲學史上的無神論 先秦時期出現了荀子、韓非等傑出的無神論者。荀子對作為傳統宗教基石的天神崇拜和天命神學進行針鋒相對的批判,把人格化的“天”改造為自然的天,並提出“製天命而用之”的“勘天”思想,公開反對“營巫祝,信□祥”等世俗迷信。韓非發展了荀子的無神論,在否定鬼神存在的基礎上,進一步反對“神道設教”。東漢王充在唯物主義自然觀基礎上批判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在唯物主義形神觀基礎上否定人死為鬼等宗教迷信。他建立了中國古代最為係統完整的無神論體係。南北朝的範縝深入細緻地論證了形神相即、形質神用的唯物主義神滅論,對當時統治集團支持的佛教神不滅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宋代的張載,明代的王廷相,清代的王夫之、熊伯竜、王清任等都對宗教迷信展開批判,深化和發展了無神論思想。近代資産階級民主派吸收西方的啓蒙思想和自然科學,把反對宗教有神論和傳統天命神學的鬥爭與反對封建專製主義的民主革命聯繫起來,提出了衹有先破教才能使衆生平等及“革天”思想,表現了無神論的戰鬥傳統,把中國的無神論發展到新的高度。
    西方哲學史上的無神論 産生於古代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古希臘的啓蒙思想傢們反對傳統宗教,提出了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啓蒙的無神論。他們把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生滅還原為物質本原的分合。從自然本身說明自然,用人的理智代替神的意志,在對自然奧秘的解釋中排除了奧林匹斯諸神的作用。這種具有啓蒙意義的自然哲學啓發人們去探索認識自然、理解人生的新路。不少思想傢擺脫了對傳統宗教的迷信,對神靈的本質、宗教的起源和作用進行理性的探討。從古代希臘到古代羅馬,出現了德謨剋利特、伊壁鳩魯、盧剋萊修、琉善等無神論思想傢。伊壁鳩魯被認為是西方“無神論之父”,馬剋思對他的無神論思想給予高度評價。
    中世紀是基督教及其神學體係在上層建築領域居於絶對統治地位的時代,無神論幾乎不可能公開存在。但在一些反正統神學的泛神論中仍不時見到無神論的思想火花。9世紀的J.S.愛留根納認為,上帝內在於世界,與自然界渾然一體。12世紀,木內的阿摩利把上帝視為萬物的形式,迪南的戴維認為上帝是萬物的原初物質和潛能。他們的觀點實際上反對了基督教正統神學所主張的超自然上帝,因而被教會判為異端。有些學者把迪南的戴維的觀點稱為“唯物主義的泛神論”和“西歐中世紀第一個唯物主
英文解釋
  1. :  Wu Shenlun
  2. n.:  antitheism,  atheism,  belief that there is no God
法文解釋
  1. n.  athéisme
相關詞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百科辭典唯物主義哲學學派古羅馬百科大全歷史人物
二元論唯理論宗教
包含詞
無神論者無神論的無神論者的
自命的無神論者無神論者的悲哀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
放蕩的無神論者青年俱樂部學習唯物論宣傳無神論百題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