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人階級。也泛指不占有生産資料的勞動者階級。一般為學生、工人、農民以及廣大人民。無産階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因而無産階級也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階級。世界上各個國傢的共産黨、共和黨等都是無産階級黨派。
在馬剋思主義術語中,無産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主要階級之一(另一個是資産階級)。無産階級指被剝奪生産資料而不得不嚮資本傢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團。這一術語來源於拉丁文。在古羅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無所有的階級(無産者)。雖然在英語中這一術語早在1663年就已出現,但它的現代含義卻是馬剋思1844年在《德法年鑒》中首次確定的。被壓迫的無産階級是一個國際性的階級,因為無論在哪個國傢無産階級都具有同樣的利益(無産階級國際主義)。由於無産階級的人數衆多、組織性和戰鬥性強,經典馬剋思主義思想傢認為它是真正的革命階級,肩負着使人類進入理想社會的歷史使命。
無産階級過去曾音譯為“普羅列塔利亞”,在西方國傢文字中普遍寫成proletariat,源於拉丁文,意為“無産者”。最早是指古羅馬帝國時代自由民中的沒有任何財産靠國傢養活的階層。但他們不是近現代意義的“無産階級”。因為他們雖然不是富人和奴隸主,但也不是奴隸;雖然一無所有,但也不參加勞動,而且視勞動為可恥的事,靠奴隸主國傢養活着,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實際上也參加對當時的社會勞動者——奴隸的剝削。
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的近代初期(14、15世紀以後),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等生産資料,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産者。這些人也被稱為proletariat。但他們已與古羅馬時代的proletariat有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是社會的寄生者,而是社會的勞動者;不是剝削者,而是被剝削者;不是社會的負擔和纍贅,而是新生産力新生産關係的代表。但他們不占有任何生産資料,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所以在馬剋思主義的文獻中,當為了強調他們受壓迫受剝削時,往往使用“無産者、無産階級”的字眼,而當為了強調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未來新社會的建立者史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一詞。
到了現代,世界上出現了工人階級掌握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傢,主要生産資料已經收歸代表全體勞動者的社會主義國傢所有。這時,至少社會上的絶大部分人已無私人的生産資料了。上至國傢領導人,下至普通普通勞動者,都靠工資生活,但卻不能說這些人仍然是“無産者”或“無産階級”,因為在法律上,他們也是國有財産的所有者和“股東”。因此, 在包括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傢的憲法和法律中,已不再稱工薪階層為“無産者”或“無産階級”。
中國無産階級的産生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外國商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了一批船塢和工廠。這些外商企業,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剝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這樣,中國無産階級就先於中國資産階級在外商企業裏誕生了。
19世紀40年代,英國商人在香港創辦了阿白丁船塢。英國商人在上海創辦了墨海書館。美國長老會在澳門設立花華聖經書房。這些外商企業的工人,都是從中國破産的農民和手工業者裏雇來的,他們成為中國第一批工業無産者。
隨後,在洋務派和民族資産階級創辦的廠礦裏,也産生了中國無産階級,到1894年約有10萬多人。中國無産階級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比較集中,除礦工外,基本上集中於沿海和長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廣州及其附近地區。工人集中於大城市與大中型企業,對於宣傳、組織工人進行鬥爭是有利的。中國無産階級主要來源於破産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它是中國新生産力的代表。 |
|
wuchanjieji
無産階級
proletariat
又稱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指喪失生産資料、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雇傭勞動者階級。在社會主義社會,工人階級已擺脫了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成為掌握國傢政權的領導階級。
封建社會末期,在小生産者分化的基礎上出現了最初的雇傭勞動者。原始積纍過程為雇傭勞動制度奠定了基礎。經過産業革命,工業中心和城市不斷增多,産業工人的隊伍迅速壯大,終於形成了現代無産階級。
無産階級與資産階級是兩個對抗性的階級,它們之間的鬥爭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當無産階級對資本主義社會還處於感性認識的階段,衹認識到資本主義的表面現象及其外部聯繫時,他們衹是自發地進行鬥爭,還是一個“自在的階級”。例如:在18世紀70~80年代,英國曾經發生過破壞機器的運動。當時工人認為機器是他們貧睏和失業的根源,便自發地摧毀機器、焚燒廠房。後來,隨着階級鬥爭的發展,産生了馬剋思主義,無産階級開始以馬剋思主義為指導來進行自覺的鬥爭。從這時起,無産階級成為“自為的階級”。他們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在同資産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衹有無産階級能夠擔負起資本主義掘墓人的歷史任務。
無産階級的形成同機器大生産相聯繫,是先進生産力的代表,是最先進、最有前途的階級。無産階級的經濟地位决定它大公無私、最有遠見、富有組織性和紀律性。他們在革命鬥爭中,比任何別的階級都要堅决和徹底。同時無産階級與其他勞動人民並無根本利益上的衝突,能夠把一切被壓迫、被剝削的勞動人民團结在自己的周圍。所以,無産階級始終是工人運動的核心,是“革命社會主義的天然代表”(《馬剋思恩格斯全集》第35,第229頁)。他們的偉大歷史使命就是埋葬資本主義制度並建立共産主義社會。無産階級衹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
中國的無産階級除了一般無産階級的優點以外,還具有以下幾個獨特的優點:①身受帝國主義、官僚資産階級、封建勢力的三重壓迫,而這些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罕見的,因此他們的革命性最堅决最徹底;②開始走上革命的舞臺,就在本階級的革命政黨──中國共産黨領導之下,成為最有覺悟的階級;③由於從破産農民出身的成份占多數,因此,中國的無産階級和廣大的農民有一種天然的聯繫,有利於同農民結成緊密的聯盟。雖然中國無産階級在客觀上也有其某些弱點,例如人數較少(同農民比較),年齡較輕(同資本主義國傢的無産階級比較),文化水平較低(同資産階級比較),然而,他們終究成為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動力。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如果沒有無産階級的領導,就不可能取得勝利。要把中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要在中國實現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如果沒有無産階級的領導,同樣是不可能的。
(姚森)
|
|
- n.: prole, Proletariat, proletariate, workers who do not own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earn their living by working for wages
|
|
- n. prolétariat
|
|
共産主義 | 宣言 | 十月革命 | 共産黨 | 百科辭典 | 革命 | 社會主義 | 國際共産主義運動 | 百科大全 | 政治 | 馬列主義 | 共産國際 | 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 | 世界歷史 | 馬剋思主義 | 中國革命史 | 共産主義運動 | 國際共運 | 國際組織 | 歷史 | 人物 | 巴黎公社 | 世界 | 國際 | 階級 | 社會 | 更多結果... |
|
|
半無産階級 | 無産階級性 | 無産階級化 | 無産階級的 | 無産階級專政 | 尤指無産階級 | 流氓無産階級 | 使無産階級化 | 無産階級革命 | 無産階級文學 | 無産階級道德 | 無産階級詩歌 | 無産階級作傢 | 無産階級報刊 | 無産階級人性 | 無産階級思想 | 使成為無産階級 | 無産階級先鋒隊 | 無産階級革命傢 | 無産階級文化派 | 論無産階級政黨 | 無産階級實驗室 | 波蘭無産階級黨 | 無産階級貧睏化 | 無産階級人生觀 | 作為無産階級對待 | 無産階級國際主義 | 早期無産階級報刊 | 我的無産階級生活 | 無産階級報刊理論 | 無産階級文學運動 | 無産階級文化協會 | 無産階級專政體製 | 無産階級意識形態 | 德國無産階級革命傢 | 無産階級革命文藝路綫 | 列寧無産階級黨報理論 | 無産階級相對貧睏化 | 無産階級世界觀教育 | 德國無産階級文學運動 | 無産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 | 無産階級絶對貧睏化 | 圓石塊--無産階級的武器 | 日本無産階級文學運動 | 無産階級職業革命傢 | 無産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 | 無産階級的集體主義 | 近衛莫斯科無産階級步兵第1師 | 馬剋思主義的無産階級統計學 | 發展我國無産階級的先進軍事科學 | 論無産階級在這次革命中的任務 | 再論無産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 | 無産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 馬剋思列寧主義包括無産階級的革命道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