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部合唱。韋瀚章詞,黃自麯。作於1933年元月出版的《音樂雜志》第1期,同年9月被大長城影片公共場所司的有聲故事片《還我山河》采用作片中插麯。歌麯表現了"國亡傢破,禍在眉梢"的悲憤情緒,以及要求抗戰的熾烈深沉的愛國激情。抗戰前後在一些音樂會中經常演唱這一些作品。該麯風格,節奏鏗鏘有力,音調慷慨激昂。小調式的運用增加了樂麯的蒼勁深沉的悲壯。麯作者對合唱聲部對位化的處理細緻、合理,有較好合唱效果。主部兩次再現一次比一次更為強勁有力。兩個插聲部都是男聲領唱、混聲應和和形式寫成,分別通過調式和速度對比,表現出一呼百應,心心相通的抗戰熱情和誓死抗敵的决心。兩個插部後的連接部相同,似為急切的呼籲,具有很強的號召性。
歌詞
《旗正飄飄》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槍在肩刀在腰,熱血似狂潮,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快奮起莫作老病夫,快團结莫貽散沙嘲,快奮起莫作老病夫,快團结莫貽散沙嘲,
快團结,快團结,快團结,快團结,團结,團结,奮起,團结,奮起,團结,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槍在肩刀在腰,熱血似狂潮,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國亡傢破禍在眉梢,輓沉淪全仗吾同胞,天仇怎不報,不殺敵人恨不消,
快團结,快團结,快團结,快團结,團结團结,奮起團结,奮起團结。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槍在肩刀在腰,熱血似狂潮,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好男兒,好男兒,好男兒報國在今朝。
影視應用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插麯
第8集,由林譯在江邊領唱。 |
|
片名:旗正飄飄、烽火佳人
外文:Flag of Honor
地區:中國臺灣
時間:上映1987年 |
|
導演:丁善璽
主演:
歸亞蕾
柯俊雄
林青霞
夏文汐 |
|
1937年,日軍發動北京蘆溝橋事變,蔣夫人宋美齡邀請美空軍上校陳納德組織飛虎隊來華助陣,並赴日本各地拍攝戰略資料千餘幅。事為偽滿洲國美豔親王川島芳子得知,乃坐鎮上海布署,一則偵查在上海之國際間諜網,一則追緝陳納德與女子衛隊隊長秦鳳。
時英租界有“星星”俱樂部,主持人金豔伶手腕靈活,拉攏日、荷進行石油買賣,從中攫取暴利。金有摯友魏笙,富作麯天才,七·七事變後避亂來滬,金姝聘其為俱樂部節目主任,魏笙在此結識秦鳳。... |
|
影片同樣是沾了臺灣國民黨當局政宣攻勢的光,得以有大手筆拍攝完成,題材仍舊是以抗戰救國為主,兼以個人英雄作為商業賣點,但無論是劇情還是整體風格,都無甚可觀之處。繼八十年代初期《大湖英雄》等政宣電影慘遭票房失利之後,這個時期的同類型電影明顯開始註重商業化包裝,例如利用秦鳳這樣的孤膽女英雄開始大作文章,顯然是受到了諸多港片與西片的影響,而動作場面也開始花樣翻新。 |
|
英雄受不了旗正飄飄 | 英雄 受不了 Flags Are Waving 旗正飄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