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常熟市 [顯示全部] > 方塔園
顯示地圖
目錄
方塔園聯繫方式地址 Tayuan Contact Address
  方塔園聯繫方式地址:鬆江區方塔南路1號
  電話:57822157
  電子郵箱:ft@sjtravel.org方塔園投訴電話上海旅遊投訴電話:021-643936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方塔園門票價格25元,70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費入園。十六人以上旅遊團可享受團隊門票優惠價:10元/人。方塔園開放時間8:00-17:00方塔園最佳旅遊時間夏秋兩季最佳方塔園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40)公裏
  從杭州至此(246)公裏
  從南京至此(313)公裏方塔園美食方塔園東大門設有飯店一處,名為“方塔河鮮館”,以大衆的價格,為遊客提供富有鬆江特色的農傢河鮮菜餚。聯繫電話:57835761。
  方塔園購物公園設有小賣部3處,茶室3處,為遊客提供各類食品、飲料、膠捲,電池及旅遊紀念品。
  方塔園交通上海旅遊1號綫b綫
  上海體育場4號停車場—佘山度假區—醉白池—方塔園
  滬鬆綫
  上海西區汽車站—鬆江汽車站—轉環城四綫至方塔園
  滬鬆高速上海體育館鬆江專綫
  上海體育館-滬杭高速-鬆江-方塔園上海體育館樞紐站—滬杭高速—鬆江汽車站—轉乘環城四綫至方塔園
  鬆梅綫
  地鐵錦江樂園站(西南汽車站)—滬杭高速—鬆江汽車站—轉乘環城四綫至
  方塔園
  人民廣場鬆江專綫
  人民廣場站—鬆江汽車站—轉乘環城四綫至方塔園
  文化廣場鬆江專綫
  永嘉路站—鬆江汽車站—轉乘環城四綫至方塔園方塔園玩法登塔遊船碰碰車旋轉奔馬海盜船自控飛機歡樂宮動感小火車流星炮車激光戰車
  方塔即“興聖教寺塔”,因塔邊的興聖教寺而得名。它聳立在公園的中心,園湖的北岸,建於北宋熙寧元祐年間(1068~1094年),距今900多年。塔高42.65米,共9層,因襲唐代磚塔形製成四方形,故俗稱方塔。方塔為磚木結構,樓閣式,磚身底層外壁每面寬6米,四周築有圍廊,以上逐層收縮,磚身外壁由磚柱劃分為三間,正間設壺門,內為方室,設木梯連接各層。塔頂部是由覆盆、相輪、寶瓶組成的高達八米的塔剎,有4根鐵索,從尖頂拖嚮第九層的檐角,稱為風浪索。塔檐四角係有銅鈴,名曰“警鳥”,風吹鈴響,悅耳動聽,是防止鳥兒落塔做窩而置的。登上方塔俯覽四周,古城鬆江全貌盡收眼底。方塔能屹立千年而不倒,與其科學而巧妙的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在方塔塔體中,木材的料極多,除外部的樓梯、平座、塔檐、鬥拱外,塔體內每層還設有木箍三道。這種做法在建築中是被禁止的,因為建築結構中(磚、石等材料間)不準夾有木質,因為木質易腐會造成建築鬆垮。但方塔所有的留存木材(指宋代原物),都沒有蟲蛀、腐朽,連白蟻也沒有,這是一個奇跡。(在方塔修繕中,有一日本教授,看到木材的耐腐情況深為驚訝,說這是你們祖先留下來的無價之寶。)抗日戰爭時,日軍的炸彈在方塔旁爆炸,卻沒有把方塔炸毀,這又是一個奇跡。據同濟大學陳從周、魯賓傑兩位教授分析,木材肯定經過了防腐柔韌處理,千年不腐,炮轟不倒,肯定與之有關。
  其次,在1974年方塔修繕時發現方塔塔基是用木樁打成的,先人利用木材特性“幹千年,濕千年,幹幹濕濕兩三年“(木工諺語)的道理,成功地築就了方塔,使方塔千年不倒,而且傾斜也很小(嚮西北傾斜53公分)。
  再次,方塔的塔基與衆不同,他嚮東南傾斜,西北角地最高處為40公分,而東南角卻衹有20公分,人站在塔中,會明顯感到地面的傾斜。這難道是祖先們在建塔時地疏忽嗎?其實這體現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因為鬆江東臨大海,夏季東南風、臺風比較多,因此塔基有意識地往東南方向傾斜。北宋的瀋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一書中,寫過一個故事,說曾經有一個造塔老工匠,暮年時他造了這樣一座斜塔,大傢看不懂,問他為什麽要造這樣一座塔呢?他說:“我們這些人是看不到了,這座塔在兩百年以後就會變成一座直的塔,而且永遠不再傾斜了。”由此可見方塔與老木匠所建之塔如出一轍,是在研究了當地的氣象、地質,以及塔形、材料、製作等等一係列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因此可知這座塔的價值的重大。
  方塔以“秀美”譽冠東南,藝術性極強。方塔的特點是塔身瘦長,塔檐寬大,形體猶似一位身着長裙,婷婷玉立的少女。清代鬆江詩人黃霆的一首“竹枝詞”是這樣盛贊方塔的:“近海浮圖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瓏”。兩句話就把方塔的藝術特色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方塔的建造還有着一個美麗地傳說。(參見傳說故事)
  方塔的藝術處理還不僅限於塔身、塔檐,它還有許多特殊的處理,譬如:為了塔體的修美,塔體外除去繁冗,把樓梯都設計在塔身中。塔檐的二層到九層每一個檐角的連綫都呈拋物綫的弧度,名叫“捲剎”。它的塔剎也與衆不同,和塔身一樣,比別的塔更顯修長。
  方塔的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在他所寫的《江蘇之塔》一書中說:“鬆江方塔是自唐代到北宋,同類塔中嬗嫡的代表。”意思是說它沿用了唐代的形製於北宋時期建成的塔,而這座塔不管造形、用料、技術和施工,都是一個典型的唐代樓閣式磚木結構塔。鑒於這種主要的歷史價值,1996年興聖教寺塔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百年間,方塔進行過多次大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僧人行高募捐修葺。大德六年(1302年),颶風吹落塔剎相輪,毀欄桿,僧清裕募款修理。元末,寺遭兵燹,殿宇全毀,僅塔與鐘樓獨存。明洪武三年(1370年),寺僧在塔旁邊建懺堂,額曰“興聖塔院”。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巡撫周忱捐款重建。萬歷年間(1573~1619年)為募款修塔,僧大振斷臂以示虔誠。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道光年間(1821~1850年)多次修葺。清鹹豐十年(1860年)鐘樓及塔院俱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城隍廟殿宇大部分遭日軍轟炸焚燒,僅塔與廟前照壁幸免於難。
  解放前,塔的磚身出現裂縫,塔內各層木結構全部損壞。1963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全面勘查方塔的結構和損壞情況,1973年,擬訂《鬆江興聖教寺塔修繕方案》,1975年開工修繕,1977年竣工。此次大修,換去了塔心木,卸裝塔剎,補換相輪,修復各層樓梯、樓板、平座、腰檐和北宋建築物常采用的“尋杖式”欄桿,重建了圍廊。期間,發現第三層西壁檐下兩組鬥拱之間,稱做拱眼的三角形壁面上,有2幅宋代彩色佛像壁畫。同時在對保留下來的177朵鬥拱整理鑒定中,發現其111朵為宋代原物。有關專傢坦言,江南磚木結構的寶塔衆多,但能保留這麽多宋代鬥拱是極為少見的。更可貴的是,在這次修復中,考古人員在塔底層地面正中部分揭開了1.5平方米的磚面,挖掘出一座磚砌地宮,出土了一隻刻着竜紋圖案,兩端鎸刻着雙虎的漢白玉石函,函蓋上放着一尊銅菩薩嚮北跏趺而坐,四周散置着42枚宋代錢幣。打開石函,裏面又出現一個漆匣,匣內用帛包裹銅佛像一尊,銀盒兩衹,內藏捨利一對。這些珍貴文物現由上海博物館收藏。
  相鄰於其昌廊西側,明代建築,風格簡樸。原是清初華亭(鬆江)人朱椿任江西巡撫屆滿回歸故裏後載鬆江城西倉橋附近購得宅第,1984年遷於方塔園。堂面闊五間,進深七架,為扁作廳堂之式。廳有一特色:“一梁四柱”係為十分罕見得上等木材“金絲楠木”,故民間又稱此堂為“楠木廳”。廳內結構簡明、流暢、古雅,擺設實為鬆江地區典型的明代建築。
  1990年,蘭瑞堂闢為“明朱舜水紀念堂”。上海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所書得“存古映今”高懸於堂對面大門的上方,寓意深遠。朱舜水,名之瑜,字楚與,到日本後,字魯與,號舜水,以號行。明代人,生於浙江余姚,少年時抱着經世之才,由余姚輾轉錢塘到鬆江,考中鬆江儒學生,受業於幾社成員朱永佑和張肯堂之門。朱永佑,鬆江華亭人,抗清英雄,曾居住於方塔園內,他經常教導他的學子們以“學問做人”。朱舜水後拜吳鐘巒為恩貢坐師,提督蘇鬆等處學政推薦他為“文武全纔第一名”赴禮部任職,他堅决拒絶。以後朝廷又多幾次奉詔特徵,均堅辭不受。後因與幾社領袖陳子竜組織義軍抗清失敗而到日本。日本水戶藩主德川國光待以賓師之禮,安排他講學授徒,嚮他們介紹中國的建築、器物以及衣冠等各門技藝,且繪圖製型,以助其詳知構造和製作的原理。後來日本編纂《大日本史》,特請朱舜水參與。之後以此書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水戶學”(即“天寶學”),均反映了朱舜水學說的遺緒,影響所及,直至“明治維新”。朱舜水的著作,均留在日本,並被陸續編印出版,流傳很廣,有效地促進了日本學術的發展。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朱舜水在日本長崎逝世,時年八十三歲,日本謚為“文恭先生”稱號,立祠祀之,至今,日本民間仍有多種紀念朱舜水的活動。1985年7月,蘭瑞堂被公佈為鬆江縣文物保護單位。
  上海方塔天妃宮,前身為順濟廟,原位於上海小東門十六鋪一帶,鹹豐三年(1853年)遭毀,光緒九年(1883年)易地上海北蘇州路河南路橋堍重建,廟額“天妃宮”。20世紀70年代末,因上海市政建設需要,“天妃宮”移至上海鬆江方塔園內,名“天妃宮”。
  方塔天妃宮是現今上海地區唯一幸存的媽祖廟遺跡,它坐落於方塔園中心廣場的東北隅,大殿俊秀,飛檐翼角,基座坦蕩,臺階開闊,舉駕高聳,面寬五楹,廊道縈回,梁柱粗碩,軒昂偉岸,氣勢恢宏,森森然,存廟堂肅穆之氣。面積為330平方米,高17米,磚木結構,雕刻精緻華麗,體現了晚清建築的特色,殿內懸有當今書法傢吳健賢、陳佩秋、周慧琤等書寫的匾額、楹聯。
  天妃宮亦稱“天後宮”,東南沿海一帶稱“媽祖廟”、“娘媽廟”等。媽祖實有其人,名叫林默,民間稱林默娘,福建莆田湄洲島人,父親是湄洲都巡官林願,她是最小的女兒,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林默生前在傢紡織,“生面神異”,識水性、懂巫術,富俠義之心,經常親自駕船或組織搶救海上遇難船衹和人員,短短一生共救助數百人。雍熙四年(987年),他28歲時,在一次救助海難同胞時獻身。福建一帶人民十分崇敬她,在湄洲建廟供奉媽祖,紀念媽祖。於是湄洲媽祖廟成了當今全世界四千餘座媽祖廟的祖廟。不久,民間又稱媽祖為海神,朝廷又封媽祖為天妃。自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後,歷代皇帝均有敇封。宋徽宗時賜“順濟”廟額,後又賜封“靈昭惠應崇福美利夫人”;元代皇帝認為林默“威靈顯耀,應驗昭彰”,封其為“護國名著天妃”;明朝加封四次,永樂五年,鄭和出使西洋因一路順風,奏請奉旨修廟;清朝康熙十九年,清帝要統一臺灣派泉州人施琅出徵,施琅祈求媽祖神靈相助,結果戰船橫渡臺灣海峽時非常順利,似有神助,康熙敇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後又晉封為天後。道光年間再封為“天上聖母”。
  1993年10月,方塔天妃宮被公佈為鬆江縣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方塔天妃宮進行了大修。2002年,方塔天妃宮浦江媽祖文化內涵及其設施得以恢復,並於同年9月28日舉行了“浦江媽祖開光典禮”和“上海方塔天妃宮開放儀式”。
  方照壁是中國受風水意識影響而産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建築形式,稱“影壁”或“屏風墻”。風水講究導氣,氣不能直衝廳堂或臥室,否則不吉。避免氣衝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門前面置一堵墻。為了保持“氣暢”,這堵墻不能封閉,故形成照壁這種建築形式。照壁具有擋風,遮蔽視綫的作用,墻面若有裝飾則造成對景效果。
  方塔園內,塔之北側,面北而立着一座巨大的磚雕照壁。該壁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原為鬆江府城隍廟門前的屏風墻,距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是上海乃至全國地區最古老、最精緻、最完好的大型磚雕。
  照壁寬6.1米,高4.7米,約30平方米,由近百塊細泥青磚雕鑿而成。照壁檐下鬥拱之間刻有八個小篆體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中間枋子上,刻有人物故事。兩梢間中部的左面雕刻着東方保護神青竜,右面雕刻着西方保護神白虎。雕刻手法有浮雕、鏤雕、透雕和空雕。所刻神獸、動物、器物、花卉和圖案綫條等,層次分明,刀法流暢圓熟。壁面正中,鎸刻有一頭鹿角、獅尾、牛蹄、竜麟的怪獸。它與傳說中的竜、鳳、龜一樣,是人們假想出來的,名“犭貪”。犭貪四周雕有靈芝草、搖錢樹、飛禽走獸、元寶等。犭貪獨角直竪,眼如銅鈴,口大齒銳,四腳踩着元寶、珊瑚、如意、玉杯,正昂首張口,欲四足騰空,吞食前方海平面升起的旭日。照壁上還雕有吉祥畫面:左上角一隻鳳凰的嘴裏銜着一捲書,意為:“奉獻天書”;左下角蓮花旁邊有一隻寶瓶,內插3支戟,瓶邊有一支笙,諧音暗示為“平生三級”;樹上坐着一隻猴子,枝上挂着一方金印,寓意為“封候挂印”;還有含義為飛黃騰達的“魚跳竜門”及“八仙過海”等,形態生動,雕工精緻,立體感強。整幅浮雕從畫面構思、結構佈局到製磚技術、雕刻藝術,都體現了古代鬆江瑰麗的藝術水平,可謂精美絶倫,不可多得,實為“一顆明珠”。此照壁作為我國明代初期磚刻工藝的代表作,收於《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一書中。
  照壁還有一個生動的傳說。(參見傳說故事)民間以此傳說教育後人為人不可貪,貪得無厭者,就會像“犭貪”一樣自取滅亡。因此,古代每個到鬆江就職的官員,到任後都去府城隍廟參拜照壁,表示自己做官期間要為民服務,不做貪官。此說雖無正史記載,但表達了鬆江人民希望鬆江的父母官能廉潔奉公、為百姓做好事的願望,同時也體現了道傢“勸人為善”的思想。
  “犭貪”之說,源於儒傢思想,最早出現於山東麯阜孔廟中的一座照壁上。中央電視臺曾專門報道了麯阜孔廟“犭貪”的故事,所說之詞與鬆江人民的傳說相同,寓意深刻。當然,照壁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的內容上,更重要的是它的歷史價值及藝術處理,建築工藝和製磚技術上。這座具有630多年的珍貴遺物,是用方磚雕刻而成的,它的主題突出,佈局嚴謹。尤其雕刻,除浮雕外,還運用了多層次雕刻,手法準確嫻熟,630多年來深受觀者的贊揚。特別是它的製磚技術最為先進、科學。磚瓦一類的陶製品,其質地疏鬆,如遇多雨的嚴寒,磚瓦會很容易粉碎。像北京故宮的地磚,常因上述原因而毀壞,而不得不經常對那些坑坑窪窪的“金磚”(皇帝用的地磚叫“金磚”)進行修補。但鬆江照壁的壁面方磚,歷經630多年,至今無一塊毀壞,可見它的製磚技術達到了何等的水平。另外,這塊照壁的藝術處理也可圈可點,整個畫面既宏偉壯觀,又精密過人。如“八仙”的鬍須、頭髮、眼睛等處,絲絲縷縷,至今清晰可見。據住在照壁周圍的居民說,過去照壁上還雕有昆蟲,抗日戰爭前,在畫面的左下角,還有兩衹蟈蟈,後來不見了。1987年9月,照壁被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方塔園內東南角,是上海地區現存最古老的石板橋之一。全長7米,寬2.3米,南北走嚮,跨鬆江古市河,是清代以前鬆江城裏南北幹道上一座重要的橋梁。此橋看似普通實則不然,它的歷史已十分悠久了。據南寧嘉熙四年(1240年)編纂的《雲間志》中記載:“望仙橋在南四百步”,由此證明早在南宋嘉熙年之前,此橋已存在。
  望仙橋極有價值的地方是它的獨特結構,它衹有一跨。橋墩面由四塊略呈拱形的武康石條並鋪而成,後中間兩塊由花崗石替換。兩邊墩座石砌,橫梁出挑兩端雕蓮花紋。望仙橋的建造,利用了拱形結構,把橋面負重轉移到兩邊橋基,以解决石料怕拉的弊端,同時,又用不怕拉的木料,墊在石料下方,像肋骨一樣補上石橋板拉力不足的缺陷。從而形成了兩種材料優勢的互補,用最少的材料造出負荷力度最大的橋梁。後來由於木材腐朽,橋面中間兩塊石板因沒有木梁的支撐而斷裂,纔換上現在的沒有弧度又加厚的石板。但當年安放木肋的橋基榫洞依然存在,由此可證明我們的祖先在千年前文化科學技術就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種“木肋石板橋”的特殊結構,全國僅此一例。
  望仙橋之名有來歷。據鬆江府志記載,說鬆江是仙鶴的故鄉,這裏的仙鶴專門有個名字叫“華亭鶴”。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如:西晉陸機、南朝陶弘景、唐代皮日休等,他們都留有“華亭鶴”的詩句。那麽,鬆江為什麽會是仙鶴的故鄉呢?傳說古鬆江曾有大片“泖地”,“泖地”多水草,裏面有大量的小魚、小蝦,而這些恰是仙鶴最喜好的食品,所以鬆江纔有大量仙鶴存在。那又為什麽將方塔園的石板橋稱為“望仙橋”呢?宋代以後,方塔上曾經有鶴在塔上築巢,時時在方塔周圍飛翔,淚聲清清,分外動人。道教傳說,仙人都是“乘鶴來去”,說站在橋上可以看見乘鶴而來的仙人,因此定名為“望仙橋”。
  望仙橋另有一傳說。相傳南宋時期有位老翁,天天站在這座橋旁,嘴裏念叨着“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如此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有一天,老翁終於看到一隻仙鶴停在他的面前,而後他便駕鶴遠去,不在復返。真可謂:“鶴駕乘風去,千年竟不歸,石梁平望處,空復白雲飛。”於是,民間便稱這座橋為望仙橋。
  1985年7月,望仙橋被公佈為鬆江縣文物保護單位。
  在方塔的南處,親水坪的北處,有一塊如玉似鏡的湖水,為“日月湖”。
  取“日月”之名並非其形狀似日月,而是在古時曾有市河:日河、月河穿流交融於此。襲古風,乃名“日月”湖。
  日河、月河是古鬆江城內重要的河運樞紐。據史載,當時,在方塔東處湖面曾有一駁岸碼頭,是古鬆江農副産品運輸的主要碼頭之一,距今約有近千年的歷史。惜如今碼頭已沉入湖底,唯有湖水水位低時,纔依稀可見水底當年用於加固駁岸碼頭的護樁。
  日河、月河在歷史上與鬆江四位狀元有着巧緣。民謠曰:“日月河通出狀元”。這四位狀元都是疏瀎日月河後中鼎的,其分別是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錢福狀元公,其著名的《明日歌》為後人所傳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得明日,萬事成蹉跎……”;第二位張以誠於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中第狀元,其以文優字美著稱,著作有《國史類記》;第三位唐文獻於明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中第狀元具體有《時事大異》;最後一位明戴有祺,為清康熙年間,日月湖疏通後,問鼎新科狀元的,人稱其文章之奇,可與柳宗元相提,詩詞之曠達,可與陸遊並論,書法之遒勁,可與褚逐良相似。
  建園後築成的“日月湖”,水面積26畝,環抱何陋軒,連通古市河、淨土池,寧靜怡人。四面平靜開闊,方塔盡現於水,遊船蕩漾於波。東面委婉彎麯,如同一條緑帶,穿梭於樹木竹林之中,通幽寧靜,別有一番野趣。
  位於園內西側。這條看似平凡,卻很有特色的仿古長廊,隨土丘自然起伏,隨景物自如伸麯,並連接着楠木廳、水榭和五老峰等景物。整條長廊北高南低,斜坡有度,麯折有緻,不僅與整個公園素雅渾厚的風格相統一,而且與方塔玲瓏秀麗的韻味相諧和。
  長廊為略施鬥拱的船棚頂建築形式,長約70米,寬約2米,低欄無窗,欄即坐凳。無漏孔墻,無美人靠,質樸自然,古色古香。同時長廊的南端緊接水榭——讀錦麟,面對湖心,給人以順利下達,豁然開朗之感。
  在長廊中間的西墻壁上留有著名文物古跡——董其昌手書的《懷素<自敘帖>》。董其昌,字玄宰,號香光,別號思白、思翁。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加封太子太保,卒後謚號文敏。書法博採衆長,宗顔真卿、東晉二王及宋蘇、米,又深受王羲之影響,“於率意中得秀色”,故行、草書均跨絶一代,創“雲間派”。其著作有《金剛經》塔碑,楷書,排列成阿育五塔像的形狀,四環往復,自成句讀。相傳董其昌為其母祈壽治病,將《金剛經》用正楷小字按塔形輪廓書寫,每逢轉角,均書“佛”字。另一著作臨懷素《自敘帖》石刻,草書,碑首小楷署書“臨唐僧懷素自敘帖”,下有“玉樹堂藏貼”陰文印。因為董其昌認為“臨寫獨師其意,不類其形模。否則,不免奴書之誚”。故此,《自敘帖》繼承了懷素書法的精華,又表現了董其昌筆走竜蛇、“狂”之有度、“草”之有法、自然流暢、富有變化的風格特點,使長廊更顯風韻獨特。
  天妃宮嚮東拾階而下,有一條寬5米至6米、高3米、長80米的通道婉轉地伸嚮方塔園東側,這就是園內又一景觀——塹道。
  江南園林多以碎石鋪成蜿蜒小徑,並隨地勢起伏而築。而方塔園塹道卻似一把利刃將山坡一分為二,以丈許工整地花崗石為材料,運用古壕甬道形製,築砌於山坡之間,時直時麯,時凸時凹,麯直有度,富有變化,是全國其他公園所未見的。
  塹道兩側濃蔭蔽天,迎春花枝遍地。每年三、四月間,迎春花瓣如黃金瀉地,一片燦爛。清風吹來,翼枝輕搖,落英繽紛,紛香彌漫。移步而入,時而拾級而上,時而拾級而下,有詩有畫,卻無喧無鬧,令人心神舒怡。嚮西出得塹道,眼前豁然開朗,天妃宮赫然在前,方塔風鈴悅耳動聽,頓顯麯徑通幽之妙。
  相傳在明末清初,鬆江當時一位將領瀋猶竜曾率城內抗清義士在此奮力抗擊清軍,一直奮戰殺敵至最後一口氣,其英勇氣概為後人所贊。
  在其昌廊的南端,那架於波光鱗鱗湖面之上的便是水榭——讀錦麟,這是一個遊人休憩、賞景的絶佳去處。倚着榭內的美人靠,眺望對岸的親水坪、香樟屏和緑樹紅葉,近看清水中穿梭遊戲的錦鯉魚,動靜皆為景,給人以詩一般的意境。在園林中養魚觀魚,得其所樂,唐代已時有所聞。李白曾觀魚碧潭,面對“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失”的情景,陡然而失“何必滄浪去茲焉可濯纓”的念頭,深得晉簡文帝所謂“會心處不必在遠”的妙諦。
  宋代以後,觀賞遊魚更成樂普遍的風尚。那時不但文人在自己的庭院中鑿池蓄水養魚,如程顥在庭中置盆池蓄小魚數尾,時時觀之,有人問他為什麽這樣,他說:“欲觀萬物自得間”;而且連皇帝的宮苑中葉設置樂專供賞魚的景點,如南宋德壽宮中有一個金魚池,名“瀉碧”。他們觀賞的興趣,也逐漸由莊子賞魚“出遊從容”發展為兼賞魚的色彩、形態。
  從古至今,由魚而詩,不乏其篇。“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荷葉間,魚戲荷葉東,魚戲荷葉西,魚戲荷葉南,魚戲荷葉北”(《江南》),這是群魚戲荷塘,活潑可愛;“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這是由荷的動靜推想魚的聚散;“魚兒解作晴天魚,波面吹成落點痕”,這又是因魚出水換氣而想到波面的雨痕;“花傢山下流光港,花著魚身魚嘬花”,花落水中,魚誤以為餌而爭食,生動有趣;“錦鱗數千尾,喁嬉撥刺於荇風藻雨間”,不但有形,而且有聲。
  倚坐榭內,不管是燦爛之中的明媚,還是煙雨之中的清新,衹要吟誦“沙鷗翔集,錦鱗遊泳”的千古佳句,你定會榮辱皆忘,唯感人生之美妙無比。
  何陋軒位於方塔園之東南角的竹林深處、古河道畔的小島上。
  “軒,乃帶窗的長廊或小屋子。”杜甫的《夏夜嘆》中有“開軒納微涼”,蘇軾著名的《江城子》裏也有“小軒窗,正梳妝”佳句,可見凡是軒必有窗的。而何陋軒卻沒有窗,也無墻,四周通透,可謂“敞軒”也。
  何陋軒高7米,長16.8米,寬14.55米,總面積510平方米。其建築造形仿上海市郊農捨四坡頂彎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頂,茅草屋,方磚地坪,四面環水,弧形圍坪,竹椅藤幾,古樸自然,與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而別有風緻。設計者藉用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命此軒為“何陋軒”,極富哲理。軒在竹林中,水在竹軒處,一年四季,景色迥異。春雨一夜催竹生,此時可攜鋤尋筍,親臨農傢之趣;夏日竹蔭濃濃,時聞鳥鳴,卻緑濃不知何處,清風襲來,暑意皆消;秋意蕭瑟,竹葉稀落,如同瀟湘妃所在瀟湘館,使人詩意奮發;鼕日,朔風吹,坐看白雪皚皚紛紛飄入碧緑池中,讓人頓生年華流失,珍惜光陰之心。
  此軒為著名的建築傢、同濟大學教授馮紀忠先生的傑作,曾在南斯拉夫召開的世界五十名知名建築師作品展覽會上展出並作重點介紹,1999年榮獲上海市建國五十周年經典建築銅奬。
  塔影波光,石堤柳岸,在如詩如畫的方塔園日月湖畔,停着一葉為湖光山色增姿添色的旱舟。該舟仿元代名士楊維楨之畫舫而建。楊維楨(1296~1370年),字廉夫,號鐵崖,別號鐵笛道人,故名鐵笛舫。
  楊維楨為元代浙江諸暨人。工詩、文,善行、草,兼擅繪畫。又好吹笛,常手持鐵笛一支,吹奏於林間湖畔。傢有“萬卷樓”於鐵崖山,撤去梯子,讀書於其上,時達五年。泰定四年(1327年)中進士,曾任天台縣尹、錢清場????司令、建德路總府推官等,性耿直,關心民情,頗有政績。其間,遼、金、宋三史修成,乃著《正統辨》,總裁官歐陽玄功讀之嘆服說:“百年後,公論定於此矣!”
  元末戰亂,楊維楨避居富春山。張士誠據平江(今蘇州),多次召請,不赴。不久,遷寓華亭。所居有柱頰樓、草玄閣(在園內迎仙橋堍)。東南纔俊之士,都和他結交。常於灑酣之際,揮筆作書、畫,勁健飛動。其書法融漢晉隸筆德章草筆法於行草書中,體勢奇宕多姿。明代吳寬評價其書法如“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析,例載而歸”。所作古樂府,多以史事和神話為題材,好馳聘異想,好用奇辭,自成風格,號“鐵崖體”,名揚當時,成為元末詩壇的領袖人物。楊維楨風流倜儻,常攜歌妓,置酒,乘畫舫,遨遊於九峰三泖間,對客橫吹鐵笛,或命侍兒唱麯,自彈鳳琶和之,賓客蹁躚起舞,見者以為神仙中人。
  鐵笛舫面對湖心,迎着碧水,近對方塔,遠眺九峰,無雕欄畫棟,無花窗漏扉,平頂艙,格子窗,外形平凡,卻築就了這山水之間的文人氣息。
  位於方塔西側的園洞門內,聳立着五塊太湖石,名曰“五老峰”,它是太湖石中的珍品。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窮奢極欲,在京都汴梁大興土木,修築宮廷園林,派專人到蘇杭民間掠奪奇花異石,然後徵集民夫用船或車馬在宦軍的押送下運往京都。《水滸》“花石綱”,所述即是。但是由於當年的***打亂了“花石綱”的運輸,許多上乘的太湖石就流失江南,五老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明代,五老峰被華亭畫傢顧正誼收取,妝點其私園“濯錦園”。20世紀70年代中期,五老峰移至方塔園
  由於自然現象的變化,太湖石沉積岩受風水相吞吐而形狀各異,因而,五尊峰石玲瓏剔透,秀潤多孔,八面入風,具有“皺、漏、透、瘦”,形狀酷似老翁的特點,鑒石專傢據此給每一尊石峰起了名字,由東北嚮西南依次為迎客老頭、矮老頭、高老頭、瘦老頭、送客老頭。這便是神似帶來的意趣,所以人們曾這樣歌頌太湖石五老峰的特點:“皺漏瘦透太湖石,如人作揖五老峰。玲瓏剔透求神似,妙在觀者遐想中”。
  陳公祠原位於鬆江區西塔弄底,1999年底,因鬆江中山二路改建,經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批準,祠堂按原樣遷建於上海方塔園內,2000年6月落成。1985年7月,陳公祠被公佈為鬆江縣文物保護單位。
  陳化成,福建同安人,原任福建水師提督,駐鬆江府。陳到任後,親臨前沿督促佈防。1842年6月16日拂曉,英炮艦嚮吳淞炮臺發起進攻。陳化成駐守西炮臺,率兵英勇抗擊。因東炮臺守將畏敵,致使炮臺失陷。英軍水陸夾擊西炮臺,陳孤軍奮戰。臨終前手指青天,連呼三聲:“好男子!”英勇就義。鬆江府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而立專祠。
  陳公祠原址為清康熙時大學士王頊齡之秀甲園,道光年間為朱文璇等購得,修建陳公祠。祠中供奉陳化成牌位,並附祀同役中犧牲的鬆江籍人士許林、徐大華、錢金玉等。同治元年(1862年),祠毀於戰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青浦縣舉人黃恩熙等發起重建。1912年12月27日,孫中山先生來鬆江視察同盟會鬆江支部工作,當有人安排孫先生就寢之處時,孫先生說:“今晚讓我們陪伴陳公一宿,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於是,當夜下榻於陳公祠。
  陳公祠現存祠殿兩進,門廳為三間七架梁,檐下設有鬥拱,鬥拱之間雕有花卉圖案的墊拱板。根據鬥拱象鼻昂的特徵,表明建築年代較近。
  方塔嚮東,拾徑而行,土山腳下杉樹林與竹林交匯深處,有條寬約2米長約20米的石道,道路兩旁對稱屹立着14座六類不同形象的墓塚石像,由東嚮西依次為龜跌、石羊、石虎、石馬、文臣和武將。這便是方塔院又一人文歷史景觀--明●神道石像生。
  神道石像生是我國古代帝王和貴族重臣墓塚前的石道常用的築建形式,其種類、數量多少則顯示了墓塚主人生前的地位和功績。北方發現較多,但在上海地區實為少見。我園此處的十四座石像生分別出土於鬆匯西路榮江小區、車墩鎮新餘村和葉榭鎮汽車城等地。經鬆江博物館鑒定,其中文臣、武將、一石馬、一虎為鬆江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徐階,其一品夫人墓前神道石像生。徐階(公元1503--1583年)明代鬆江華亭人,字子升,號少湖,嘉靖年間中進士。。後由編修纍官直至禮部尚書。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官職內閣大臣,與嚴嵩同閣共事十餘年。善以迎合帝意,故久安於位。嘉靖四十一年使御史皺應竜彈劾嚴世番,嚴嵩被革職,徐階替代嚴嵩坐上了首鋪大臣之位......
  剩餘的石像生則為鬆江明代禮部尚書張駿之墓和贈光祿寺卿楊允繩墓址遺物。張駿,字天駿,號南山,明鬆江府華亭縣人,傢住郡城東門外三裏橋,10歲已能賦詩。工、行、草、隸、篆書法都極神妙。景泰四年(1453年)中舉人。公元1465-1470年任中書捨人,直至文華殿任職。後至禮部尚書之位。其草書最負盛譽,與張弼齊名,時號“二張”。喜用長峰硬毫作字,瘦勁有力,於圓活妍潤中顯示挺拔瀟灑的風格。傳世墨寶有《草書杜甫貧交行》軸,《草書七絶》軸等(現藏故宮博物院)。著作有《北遊集》、《一蠖子集》、《南山集》行世。
  在600餘年的歲月滄桑中,這些鬆江名賢之墓塚均遭損毀,現已難尋蹤跡。為了記錄下鬆江明代的官宦名人的歷史文化和古上海墓塚文化,鬆江博物館近幾年來對鬆江散落各處的明代墓塚石像生進行了收集整理,於2005年2月集中牽建至方塔圓內加以保護,並根據《明史.禮志》的記載,修繕復原了石像生、神道的原有面貌。目前,此神道為上海最完整、最具歷史研究價值的明代石像生遺跡景觀。
No. 2
  方塔園
  位於鬆江鎮中山東路南側,是一座80年代初新建的卻又具有古典風格的園林。設計者為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馮紀忠教授。據考證,方塔園正好坐落在歷史悠久的唐宋時期的華亭縣城中心。建方塔園時,在地下約二公尺深處發現了分佈較廣的大量唐宋遺物和一條東西嚮的唐代市河部分駁岸等遺跡。從史籍中發現,唐興聖教寺、明府隍廟、關帝廟等大型廟宇都曾坐落在這裏。北宋熙寧年間,這裏建造了聞名江南的興聖教寺塔。明清時,緊靠方塔的北側東西橫嚮還有奉邑三位享有聲譽的鬆江名人的三公街,三公為明代著名的書畫傢董文敏公,明末著名的抗清將領李忠憨公,清代著名書法傢瀋文洛公。
  方塔園以北宋古文物、江南最秀麗的方塔為主體,利用了 附近一大片竹園,集中了一批古建築,於1978年籌建,1981年 初步建成,該園占地 172.73畝,園景以方塔為中心,四周設 置諸景:
  南有欣賞塔影波光的水榭,西有以楠木為主的園中園,東北是一座從上海河南路橋處遷來的天妃宮大殿;塔的四周還有宋代望仙橋、明代照壁、美女峰、五老峰和新建的仿古長廊、船舫、廳堂等。
  在方塔的北側,有別開生面的花崗石鋪成的廣場,遊客們可在廣場上盡情地欣賞遊玩。緊挨廣場的東側有一條用花崗石築成的塹道,這是由東大門進園的主要通道,其高3米,寬約5--6米,石砌兩壁,時高時低,時直時麯,富有變化,使步入其中的遊人産生進入了建築總體的感覺,由此積聚期待,以加重方塔突然呈現的驚喜。塹道石壁下側,每一轉彎處都置有貼 腳燈,園林晚上開放,貼腳燈閃耀五彩的光芒,使石壁生輝, 更增加了遊人的情趣。
  方塔園為顯示其自然、粗狂、多趣,1980年在園中還鑿池疊山。一條S形的湖泊環繞在塔的南面,由西嚮東伸展開去,湖水漣漣,呈映塔影,景緻十分優美。湖面上散植着一組組點叢式的荷花,有方形、圓形、棱形,夏秋之際荷花盛開,湖面顯得格外秀麗。湖南岸是開闊而平坦的草坪,緩坡入水,岸邊散植丹楓,由北南眺,烏桕襯托着背日丹楓,晶瑩剔透。
  在方塔的西側,建有別具風格的長廊,以仿古形式與方塔等古建築相協調,可見山木本色、鬥拱素欄、方磚石柱等一派古色古香。長廊隨土丘高低而自然起伏,遊客們在長廊中可一覽無遺地觀賞方塔全貌和水榭湖景。
  方塔園東部一大片竹林,占地25畝,是園中的一大特色。從東大門進園,首先看到竹林和竹林上露出的塔尖,頗引人入勝。這批竹園是在舊時私人住宅的小竹園基礎上擴建而成。林中有石板小道,麯徑通幽,還有靜中生趣的竹園小池,及古色古香的長方形石板凳和南方少見的茅草亭。竹園中的竹子品種多而形狀異,有鳳尾竹、燕筍竹、紫竹、圓竹、筐竹、淡竹等 幾十種。
  從古建築的神奇到自然風光的秀麗,從竹林幽雅到花卉奇采,整個方塔園顯得既嚴整和諧,又自然多趣。園中在方塔和照壁等主體景物之間不植樹木、花卉,不設娛樂點,“冗繁削盡留清瘦”,突出了文物古跡的地位,顯示了我國古代民族文化的典雅、樸實、寧靜和明潔。在園中的附屬設施,如茶室、賣品部、接待室、辦公室等建築,也都體現了文物園林所固有 的風格。
  寺而得名。它聳立在公園的中心,園湖的北岸,建於北宋熙寧元祐年間(1068~1094年),距今900多年。塔高42.65米,共9層,因襲唐代磚塔形製成四方形,故俗稱方塔。方塔為磚木結構,樓閣式,磚身底層外壁每面寬6米,四周築有圍廊,以上逐層收縮,磚身外壁由磚柱劃分為三間,正間設壺門,內為方室,設木梯連接各層。塔頂部是由覆盆、相輪、寶瓶組成的高達八米的塔剎,有4根鐵索,從尖頂拖嚮第九層的檐角,稱為風浪索。塔檐四角係有銅鈴,名曰“警鳥”,風吹鈴響,悅耳動聽,是防止鳥兒落塔做窩而置的。登上方塔俯覽四周,古城鬆江全貌盡收眼底。方塔能屹立千年而不倒,與其科學而巧妙的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在方塔塔體中,木材的料極多,除外部的樓梯、平座、塔檐、鬥拱外,塔體內每層還設有木箍三道。這種做法在建築中是被禁止的,因為建築結構中(磚、石等材料間)不準夾有木質,因為木質易腐會造成建築鬆垮。但方塔所有的留存木材(指宋代原物),都沒有蟲蛀、腐朽,連白蟻也沒有,這是一個奇跡。(在方塔修繕中,有一日本教授,看到木材的耐腐情況深為驚訝,說這是你們祖先留下來的無價之寶。)抗日戰爭時,日軍的炸彈在方塔旁爆炸,卻沒有把方塔炸毀,這又是一個奇跡。據同濟大學陳從周、魯賓傑兩位教授分析,木材肯定經過了防腐柔韌處理,千年不腐,炮轟不倒,肯定與之有關。
  其次,在1974年方塔修繕時發現方塔塔基是用木樁打成的,先人利用木材特性“幹千年,濕千年,幹幹濕濕兩三年“(木工諺語)的道理,成功地築就了方塔,使方塔千年不倒,而且傾斜也很小(嚮西北傾斜53公分)。
  再次,方塔的塔基與衆不同,他嚮東南傾斜,西北角地最高處為40公分,而東南角卻衹有20公分,人站在塔中,會明顯感到地面的傾斜。這難道是祖先們在建塔時地疏忽嗎?其實這體現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因為鬆江東臨大海,夏季東南風、臺風比較多,因此塔基有意識地往東南方向傾斜。北宋的瀋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一書中,寫過一個故事,說曾經有一個造塔老工匠,暮年時他造了這樣一座斜塔,大傢看不懂,問他為什麽要造這樣一座塔呢?他說:“我們這些人是看不到了,這座塔在兩百年以後就會變成一座直的塔,而且永遠不再傾斜了。”由此可見方塔與老木匠所建之塔如出一轍,是在研究了當地的氣象、地質,以及塔形、材料、製作等等一係列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因此可知這座塔的價值的重大。
  方塔以“秀美”譽冠東南,藝術性極強。方塔的特點是塔身瘦長,塔檐寬大,形體猶似一位身着長裙,婷婷玉立的少女。清代鬆江詩人黃霆的一首“竹枝詞”是這樣盛贊方塔的:“近海浮圖三十六,怎如方塔最玲瓏”。兩句話就把方塔的藝術特色形象而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方塔的建造還有着一個美麗地傳說。(參見傳說故事)
  方塔的藝術處理還不僅限於塔身、塔檐,它還有許多特殊的處理,譬如:為了塔體的修美,塔體外除去繁冗,把樓梯都設計在塔身中。塔檐的二層到九層每一個檐角的連綫都呈拋物綫的弧度,名叫“捲剎”。它的塔剎也與衆不同,和塔身一樣,比別的塔更顯修長。
  方塔的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同濟大學教授陳從周在他所寫的《江蘇之塔》一書中說:“鬆江方塔是自唐代到北宋,同類塔中嬗嫡的代表。”意思是說它沿用了唐代的形製於北宋時期建成的塔,而這座塔不管造形、用料、技術和施工,都是一個典型的唐代樓閣式磚木結構塔。鑒於這種主要的歷史價值,1996年興聖教寺塔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幾百年間,方塔進行過多次大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僧人行高募捐修葺。大德六年(1302年),颶風吹落塔剎相輪,毀欄桿,僧清裕募款修理。元末,寺遭兵燹,殿宇全毀,僅塔與鐘樓獨存。明洪武三年(1370年),寺僧在塔旁邊建懺堂,額曰“興聖塔院”。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巡撫周忱捐款重建。萬歷年間(1573~1619年)為募款修塔,僧大振斷臂以示虔誠。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和道光年間(1821~1850年)多次修葺。清鹹豐十年(1860年)鐘樓及塔院俱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城隍廟殿宇大部分遭日軍轟炸焚燒,僅塔與廟前照壁幸免於難。
  解放前,塔的磚身出現裂縫,塔內各層木結構全部損壞。1963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全面勘查方塔的結構和損壞情況,1973年,擬訂《鬆江興聖教寺塔修繕方案》,1975年開工修繕,1977年竣工。此次大修,換去了塔心木,卸裝塔剎,補換相輪,修復各層樓梯、樓板、平座、腰檐和北宋建築物常采用的“尋杖式”欄桿,重建了圍廊。期間,發現第三層西壁檐下兩組鬥拱之間,稱做拱眼的三角形壁面上,有2幅宋代彩色佛像壁畫。同時在對保留下來的177朵鬥拱整理鑒定中,發現其111朵為宋代原物。有關專傢坦言,江南磚木結構的寶塔衆多,但能保留這麽多宋代鬥拱是極為少見的。更可貴的是,在這次修復中,考古人員在塔底層地面正中部分揭開了1.5平方米的磚面,挖掘出一座磚砌地宮,出土了一隻刻着竜紋圖案,兩端鎸刻着雙虎的漢白玉石函,函蓋上放着一尊銅菩薩嚮北跏趺而坐,四周散置着42枚宋代錢幣。打開石函,裏面又出現一個漆匣,匣內用帛包裹銅佛像一尊,銀盒兩衹,內藏捨利一對。這些珍貴文物現由上海博物館收藏。
方塔園 Tayuan
  地址:塔弄2號
  電話:0512-52779669;0512-52700212
  城市:0512
  類型:風景名勝;風景名勝;國傢級景點
英文解釋
  1. :  Fang Ta
相關詞
上海鬆江旅遊福建泉州寺廟
包含詞
方塔園方塔上海鬆江方塔園方塔園·方塔
方塔園· 方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