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新疆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市區 > 新疆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中國的多民族的綜合性大學
  中國的多民族的綜合性大學。校址在烏魯木齊。前身是省立俄文法政專門學校,創建於1924年。校名幾經變更,1960年改現名。設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管理、法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係。
No. 2
  新疆大學投訴電話烏魯木齊市旅遊投訴電話:0991-4666931
  新疆旅遊投訴電話:0991—883190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新疆大學位於巍峨的天山腳下,座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是目前新疆辦學規模最大、辦學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科研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大學,是新疆唯一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傢面嚮21世紀重點建設的“211工程”百所大學之一,是教育部與自治區“區部共建”高校。校園樓宇林立、樹木蔥蘢,緑草如茵,碧水輕幽,環境優美清新,文化底藴深厚,是讀書治學的勝境。
  新疆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1928年8月,改稱為新疆省立俄文法政學校,1930年9月改為新疆俄文法政學院,1935年1月改建為新疆學院,1941年省建設廳農業學校並入新疆學院。1938年-1941年間,林基路、杜重遠、茅盾、祁天民、張仲實、薩空了、史枚、高滔、江豪、塗冶、趙丹、郭春則等一批教育傢、藝術傢和進步人士,先後來學校擔任領導、任教和講學,學校名副其實地成為新疆傳播革命真理的陣地和培養各族進步青年的搖籃。
  解放後,1950年新疆語文學校和伊犁阿合買提江專科學校並入新疆學院,1950年10月1日更名為新疆民族學院,1951年6月新疆第二師範並入新疆民族學院,1953年11月西北民族學院畜牧係獸醫班並入新疆民族學院,1954年復名為新疆學院,196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新疆大學,1962年新疆大學與新疆師範學院合併,1962年7月新疆大學機械、電機、工電等3個工科專業劃入新疆礦冶學院。
  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新疆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4月新疆大學由教師培訓部、三平分校劃出成立新疆師範大學,1997年列入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被確定為國傢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大學。
  新疆工學院前身是1953年1月成立的中蘇有色金屬公司礦山技術學校,1955年1月更名為重工業部烏魯木齊礦業學校,1956年9月易名為冶金工業部烏魯木齊礦業學校,1958年7月改名為新疆礦冶學院,1962年7月新疆大學機械、電機、工電等3個工科專業並入新疆礦冶學院,1966年5月更名為新疆工學院。
  2000年12月30日,新疆大學與新疆工學院合併組建新的新疆大學。2004年,被國傢教育部正式納入與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
  黨和國傢領導人十分關心新疆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周恩來總理對辦好新疆學院曾作過重要指示,朱德、董必武等領導曾親臨學校視察工作,王震同志在任新疆分局書記期間曾多次率領駐疆人民解放軍為學校修建校捨,中央教育部楊秀峰部長親自來疆為學校選定校址並撥巨款建校,新疆和自治區的主要領導包爾汗、賽福鼎同志曾先後任新疆學院院長和新疆大學校長。
  1995年,江澤民、李鵬、李嵐清等領導分別為新疆大學親筆題詞。1994年和2000年,李嵐清同志先後兩次視察學校,強調新疆要集中力量辦好新疆大學。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同志曾擔任新疆大學名譽校長,現任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同志親自擔任新疆大學名譽校長。
  新疆大學現有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經、管、史、哲、藝術等學科門類。現有18個學院、2個直屬係、8個研究所、3個教學研究部、3個教學實踐中心。學校現有64個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博士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傢重點學科、7個自治區重點學科,6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個國傢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傢級人文社會科學基地,現有藏書175萬册。學校已形成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層次較為完整的高等教育體係。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43000多人,其中普通本專科學生23000多人,研究生1100多人,其它學生19000多人。
  新疆大學屬自治區高水平科研基地,“十五”以來,學校獲準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和經費數,分別占全自治區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獲準項目數的40%、經費數的50%;學校獲得的縱橫嚮科研項目和經費數均占自治區的50%。
  新疆大學分校本部、北校區、南校區三個校區,共占地2464畝,建築面積近80萬平方米。擁有在新疆第一流的數字化圖書館、第一流的教學科研設施、第一流的學習和學術環境。
  《新疆大學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確定了學校“三步走”的發展目標:①到2010年前後,把新疆大學建成整體辦學實力居於全國同類高校先進水平,在中亞地區有重要影響的綜合性大學;②到2024年,建成全國同類高校一流大學,若幹學科處於國內先進水平;③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國內先進、國際知名、開放式教學研究型大學,若幹學科在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爭取躋身中國名校行列。
新疆大學總體概況
  新疆大學是新疆辦學規模最大、辦學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科研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大學,是新疆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傢面嚮21世紀重點建設的“211工程”百所大學之一,是教育部與自治區“區部共建”高校。
  【歷史沿革】
  新疆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1935年1月改建為新疆學院,196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新疆大學,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新疆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被列入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被確定為國傢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12月30日,原新疆大學與原新疆工學院合併組建新的新疆大學。2004年,新疆大學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 “區部共建”高校。
  【機構設置】
  新疆大學現有23個學院,1個研究生院(籌),1個獨立學院(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1個教學研究部,4個教學實踐中心,8個研究所,1個幹旱半幹旱可持續發展國際研究中心。
  【學科、專業設置】
  現有74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法、經、管、史、哲八大學科門類;12個博士點,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4個碩士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法律碩士、高校教師);國傢特色專業5個,自治區重點産業緊缺人才專業8個,現有2個國傢重點學科,1個國傢重點(培育)學科,7個自治區重點學科,21個校級重點學科。
  【教學團隊、精品課程、實驗室、基地建設】
  新疆大學現有國傢級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3個,自治區級教學名師8人;學校現有國傢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精品課程20門;3個國傢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6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傢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傢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在校生人數】
  現有各類在校生30000餘人,其中全日製普通本專科生190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4100人,留學生350餘人。
  【師資隊伍結構】
  外聘院士4人,天山學者4人,現有專任教師1659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91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96人,碩士學位人員798人,博士學位人員226人。博士生導師67人,碩士生導師44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39人,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5人,自治區優秀專傢13人,入選國傢“百千萬人才計劃”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7人。
  【科學研究】
  “十五”期間,新疆大學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793項,批準科研經費7941萬元。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6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奬143項,出版學術專著134部,發表學術論文6000餘篇(其中,國際三大檢索係統收錄學術論文365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300餘篇),通過成果鑒定24項,授權專利14項。承辦國內外各種學術會議64次,邀請專傢407人,與美國、日本等21個國傢和地區的109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科研合作交流關係。
  “十一五”以來,新疆大學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1118項,批準科研經費10391萬元。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59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奬104項,出版學術專著24部,發表學術論文4379篇(其中,國際三大檢索係統收錄學術論文284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776篇),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奬7項,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奬1項。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一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奬13項。通過成果鑒定4項,授權專利7項。
  【公共服務體係】
  固定資産總值達到1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到2.47億元,生均教學科研設備值達到近7000萬元,圖書文獻總量358.9萬册(含電子文獻)。建成了校園網和CERNET新疆地區主節點和新疆教育區域網控製中心、烏魯木齊教育城域網。擁有現代化的數字化圖書館和多功能體育館。
  【校區功能定位】
  新疆大學分校本部、北校區、南校區三個校區,共占地4422畝,建築面積105萬平方米。校本部占地72.38萬平方米(約1085畝)。北校區占地23.74萬平方米(約356畝)。南校區占地198.65萬平方米(約2979.82畝)。
  校本部發展定位:屬文、理、工相互交叉的綜合性校區,是本科生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留學生教育中心;是大學行政管理中心;也是信息網絡管理、圖書管理、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和理科實驗的中心。
  北校區發展定位:新疆大學獨立學院教育、預科教育、示範型軟件工程人才教育和繼續教育的中心。
  南校區發展定位:逐步建成工科教學、實驗與實訓中心,使其成為以工科為中心、並與人文社科相互交叉的綜合性校區,是工科、人文社科專業的大學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工科實驗與實訓及部分理工科實習基地的中心。
  『總體發展目標』
  到2010年,力爭把新疆大學建成特色鮮明,整體辦學實力居於全國地方綜合性大學較高水平、在中亞地區有重要影響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到2024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力爭把新疆大學基本建設成為國內先進、中亞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
歷史變遷
  新疆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1928年8月,改稱為新疆省立俄文法政學校,1930年9月改為新疆俄文法政學院,1935年1月改建為新疆學院,1941年省建設廳農業學校並入新疆學院。1938年-1941年間,林基路、杜重遠、茅盾、祁天民、張仲實、薩空了、史枚、高滔、江豪、塗冶、趙丹、郭春則等一批教育傢、藝術傢和進步人士,先後來學校擔任領導、任教和講學,學校名副其實地成為新疆傳播革命真理的陣地和培養各族進步青年的搖籃。
  1950年10月1日,新疆學院更名為新疆民族學院。1953年11月,西北民族學院畜牧係獸醫班並入新疆民族學院。1954年復名為新疆學院。1960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新疆大學。1962年新疆大學與新疆師範學院合併,1962年7月新疆大學機械、電機、工電等3個工科專業劃入新疆礦冶學院。
  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新疆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4月新疆大學由教師培訓部、三平分校劃出成立新疆師範大學,1997年列入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被確定為國傢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大學。
  新疆工學院前身是1953年1月成立的中蘇有色金屬公司礦山技術學校,1955年1月更名為重工業部烏魯木齊礦業學校,1956年9月易名為冶金工業部烏魯木齊礦業學校,1958年7月改名為新疆礦冶學院,1962年7月新疆大學機械、電機、工電等3個工科專業並入新疆礦冶學院,1966年5月更名為新疆工學院。
  2000年10月20日,教育部批準了新疆大學和新疆工學院合併組建新的新疆大學。2000年12月30日,新疆大學與新疆工學院合併組建新的新疆大學。2004年,新疆大學被國傢教育部正式納入與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
領導關懷
  黨和國傢領導人十分關心新疆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周恩來總理對辦好新疆學院曾作過重要指示,朱德、董必武等領導曾親臨學校視察工作,王震同志在任新疆分局書記期間曾多次率領駐疆人民解放軍為學校修建校捨,中央教育部楊秀峰部長親自來疆為學校選定校址並撥巨款建校,新疆和自治區的主要領導包爾汗、賽福鼎同志曾先後任新疆學院院長和新疆大學校長。
  1995年,江澤民、李鵬、李嵐清等領導分別為新疆大學親筆題詞。1994年和2000年,李嵐清同志先後兩次視察學校,強調新疆要集中力量辦好新疆大學。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同志曾擔任新疆大學名譽校長,原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現任全國人大會常委會副委員長)同志曾親自擔任新疆大學名譽校長。
機構設置
  黨群機構: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室)、黨委辦公室、組織部 (統戰部)、宣傳部 、團委 、工會。
  行政部門:校長辦公室、審計處、人事處、教務處 、發展規劃處(“211”辦)、研究生院(籌)、學生處、科研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計財處 、保衛處(綜治辦、武裝部)、國有資産與後勤管理處、科技開發處、老幹部管理處、成人教育學院 、北校區管委會辦公室、南校區管委會辦公室。
  學院設置: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電氣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旅遊學院、語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地質與勘查工程學院(08年3月挂牌成立)等。
  科研及附屬機構: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圖書館、學報編輯部、高等教育研究所、計算中心、理化測試中心、 數學物理研究所、中亞文化研究所、 阿爾泰學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幹旱生態環境研究所、建築工程設計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經濟研究所、 附屬中學、後勤服務中心、出版社。
辦學思想
  辦學指導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要求,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綫,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體製創新為保證,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拔尖人才,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新疆大學圖書館
  新疆大學的前身——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創建於 1924年,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校圖書室,也就是新疆大學圖書館的前身,當初藏書衹有千餘册,地址在迪化北梁書院巷,與省一中毗鄰。1935年,新疆學院成立,圖書室規模稍有擴大。1939年,著名文學家瀋雁冰來新疆學院任教,在當時的院長杜重遠的陪同下,參觀了新疆學院圖書室。1942—1944年,著名學者凃治擔任新疆學院教務主任兼圖書館主任。 1960年,新疆大學成立,新疆大學圖書館隨之正式挂牌。新疆大學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一直受到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重視,董必武、鬍耀邦、朱德、周培源、李嵐清、王恩茂、賽福鼎、包爾漢等中央領導曾先後來館視察並指導工作。
  新疆大學圖書館有工作人員 107人,分別由漢、維吾爾、哈薩剋、烏孜別剋、回、滿等民族組成,少數民族工作人員47人,占全館總人數43%;全館工作人員中,高級職稱17人,中級職稱49人。圖書館設館長一名,黨總支書記兼副館長一名,副館長3名,下設行政辦公室、流通部、期刊部、信息服務中心、Calis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辦公室、古籍與地方文獻部、采編部、技術部。
  截止 2006年7月,新疆大學圖書館的紙本文獻資源收藏總量達184萬餘册,其中圖書館約158萬餘册,各院係資料室25萬餘册。新疆少數民族文字(維吾爾、哈薩剋、柯爾剋孜、烏孜別剋、蒙古等)文獻和新疆地方文獻為特色藏書。其中,建國以前出版的漢文新疆歷史文獻近300種,現當代出版的新疆文獻近600種;察合臺文、回鶻文、波斯文等新疆古代少數民族語種手抄本近200種;現當代出版的新疆少數民族文字文獻15000餘種,16萬餘册。尤以《突厥語大詞典》、《福樂智慧》等新疆少數民族古代文獻為珍藏。還收藏古籍圖書、報刊22萬餘册,其中有元刻明遞修本《文獻通考》,有存世不多的《清實錄》和清代內府抄本《四庫全書》殘本,有包爾漢同志購自海外的日文《新西域記》等善本圖書,還有清代新疆建省後首任巡撫劉錦棠的奏摺原件孤本——《劉錦棠疏稿》,以及部分碑刻、字畫、經捲等文物。
  目前,新疆大學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係統使用的是江蘇匯文軟件有限公司研發的“匯文文獻信息服務係統”,是一種基於大型圖書館管理模式,采用分館、總館二層網絡體係結構模式,采用大型Oracle關係數據庫管理係統。該係統包括采訪、編目、流通、期刊管理、公共查詢、係統管理、OPAC查詢和Z39.50共八個模塊,可以對圖書館日常業務工作進行全面細緻的管理。
  長期以來,新疆大學圖書館以全心全意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保障服務為工作核心和永恆宗旨,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倡導“首問負責”,落實“服務承諾”“挂牌上崗”。積極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為學校培養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隨着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不斷完善,圖書館的文獻保障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相關詞
新疆阿剋蘇烏魯木齊庫車科學家資環學院地理係高校二級學院
建築研究院經管學院物理學院校內機構作傢文學家教授維吾爾語
高校旅遊管理旅遊學院旅遊專業維吾爾族更多結果...
包含詞
新疆大學學報新疆大學社區新疆大學法學院
新疆大學圖書館新疆大學出版社新疆大學人文學院
新疆大學語言學院新疆大學旅遊學院新疆大學國傢大學科技園
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新疆大學外國語學院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新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新疆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新疆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新疆大學科技開發中心新疆大學和田師專函授點新疆大學數學與係統科學學院
新疆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新疆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新疆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