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斯必澤”空間望遠鏡
  斯必澤空間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縮寫為sst)是美國宇航局2003年發射的一顆紅外天文衛星,是大型軌道天文臺計劃的最後一臺空間望遠鏡。
  斯必澤空間望遠鏡耗資8億美元,原名為空間紅外望遠鏡設備(sirtf),2003年12月,經過公衆評選,該衛星以空間望遠鏡概念的提出者、美國天文學家萊曼·斯必澤的名字命名。望遠鏡工作在波長為3-180微米的紅外波段,以取代先前的紅外綫天文衛星(iras)。
  斯必澤空間望遠鏡雖然不比它口徑大很多,但得益於紅外探測設備的快速發展,性能上有了顯著的提高。2003年8月25日,斯必澤空間望遠鏡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由德爾塔Ⅱ型火箭發射升空,運行在一條位於地球公轉軌道後方、環繞太陽的軌道上,並以每年0.1天文單位的速度逐漸遠離地球,這使得一旦出現故障,將無法使用航天飛機對其進行維修。
  斯必澤空間望遠鏡總長約4米,重量為950千克,主鏡口徑為85釐米,用鈹製作。除此之外還有3臺觀測儀器,分別為:
  紅外陣列相機(irac),大小為256×256像素,工作在3.6、4.5、5.8和8微米4個波段。
  紅外攝譜儀(irs),由4個模塊組成,分別工作在5.3-14微米(低分辨率)、10-19.5微米((高分辨率)、14-40微米(低分辨率)和19-37微米(高分辨率)。
  多波段成像光度計(mips),工作在遠紅外波段,由3個探測器陣列組成,大小分別為128×128像素(24微米)、32×32像素(70微米)和2×20像素(160微米)。
  為避免望遠鏡本身發出的紅外綫幹擾,主鏡溫度冷卻到了5.5k。望遠鏡本身還裝有一個保護罩,為的是避免太陽和地球發出的紅外綫幹擾。
  銀盤上充滿了大量的塵埃和氣體,阻擋了可見光,因此在地球上無法直接用光學望遠鏡觀測到銀河係中心附近的區域。紅外綫的波長比可見光長,能夠穿透密集的塵埃,因此紅外觀測能夠幫助人們瞭解銀河係的核心、恆星形成,以及太陽係外行星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