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品牌 > 斯巴魯
目錄
No. 1
  subaru
  スバル
公司介紹
  斯巴魯是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 fhi )旗下專業從事汽車製造的一傢分公司,是生産多種類型、多用途運輸設備的製造商。富士重工“斯巴魯”汽車的標志采用六連星的形式。
  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是世界上技術領先的汽車製造廠傢和有預見性的企業。成立於1953年,最初主要生産汽車,同時也製造飛機和各種發動機。
  富士重工一直開發具有獨特性的四輪驅動係統和高性能的水平對置式發動機。其四輪驅動係統,經過20多年的不斷完善以及通過世界各地嚴酷的路況行駛經驗,性能、質量不斷得以提高。
  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憑藉其各個分公司的可靠技術開發出大量創新的産品,如汽車分公司、航空航天分公司、大型客車製造與房屋預製分公司、工業産品分公司以及運輸與生態係統分公司等。富士重工有限公司志在樹立卓越品牌,並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舞臺上的主角。為了能支承起全人類和整個星球的未來世界,富士重工有限公司秉承繼往開來的創新精神,開發出充滿個性和希望的産品。富士重工有限公司的核心技術是獨立思考、靈活性和無限熱情完美結合的産物。斯巴魯汽車由於其出色的操縱,和發動機性能而聞名,尤其是其采用渦輪增壓的翼豹 wrx/sti係列,和力獅係列。目前fian組比賽仍是改裝後的民用翼豹sti的天下。
  富士重工業是日本骨幹汽車製造商,在解除了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資本、業務合作後,該公司接受了豐田汽車的出資。 "斯巴魯" 日本語意思是聯合, 其企業標志是昴宿星團的六連星,並且也是"斯巴魯"汽車的標志。昴宿星團有七顆肉眼可見的藍色的星星,"斯巴魯"的標志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五個獨立的公司一起組成了現今的"斯巴魯"。"斯巴魯"汽車擁有獨特的技術,尤其是要指出的是其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輪驅動係統。"斯巴魯"近年來業績顯著,2006年全球銷售創下其歷史記錄。
  目前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擁有其股份8.7%。豐田汽車公司從通用汽車公司在2005年買入,通用起初擁有"斯巴魯"20%的股份,通用 2005年的財政危機造成拋售其擁有的全部"斯巴魯"股份,"斯巴魯"購回11%,由於日本的反壟斷法,豐田汽車公司衹能購買最多8.7%的股份,還有1%被一不知名銀行購買。
品牌介紹
  富士重工有限公司(fhi)的首任總裁,kenji kita,對有關汽車的問題有其完全獨特的見解,“如果你打算造一部汽車,那就造一部成熟的汽車”;“日本的汽車就應該有日本名字。”當時,kita先生急切地希望生産客車,他對與1954年公司第一臺客車樣車(p-1)有關的所有事情都充滿熱情。kita先生對p-1的命名提議進行了民意調查,但是沒有一個提議能讓他感興趣。最終,kita先生給了這部汽車一個美麗的日本名字---subaru,這是他心中早已醖釀好的。 subaru是金牛星座中的一個星團,在它的群星之中,有六顆星星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但其它大約250個淺蘭色的的星星衹能用望遠鏡才能看得到。
  在西方,這個星團被稱為pleiades;在中國,它被稱為昴星團(mao);在日本,它叫subaru(“統治”或“薈萃”的意思)。在日本,它還有一個名字叫mutsuraboshi(“六顆星星”的意思),在某些場合,這個名字出現的頻率會更高,如在很久以前日本的一些公文中,比如kojiki,manyosyu以及諸如makura-no-soshi的文學作品中。顯而易見,這是日本人從遠古時代就十分鐘愛的星團之一。更有趣的是,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是由六個公司合併而組建的,所以您也能看出subaru是一個多麽富有召喚力的名字。
品牌歷史
  1917年,熱愛飛行的中島知久平先生在日本群馬縣太田市創立“飛行機研究所”,專門從事各類飛機的設計研發,同時製造當時非常流行的雙翼機;
   1931年,更名為“中島飛行機株式會社”;
   1945年,又更名為“富士産業株式會社”,以生産各種發動機與機械為主;
   1949年,開發了日本第一部單體結構的巴士;
   1953年,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fujiheavyindustriesltd.)正式成立,並投身汽車的研發行列;
   1958年,為響應日本政府關於“造最高時速100公裏、乘坐4人且能連續行駛30公裏以上的車”的號召,廣受歡迎的subaru360問世,奠定日後富士重工在汽車領域的獨特地位。
  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是nakajima飛機有限公司的後繼者。nakajima飛機有限公司源於航空器研究實驗室,它是1917年由chikuhei nakajima(1884-1949)在群馬縣(gunma prefecture)(在東京以北約70km處)創建的,也就是subaru現在的製造基地。nakajima是群馬縣一個農場主的長子。在他十九歲進入海軍軍官學校後,他聽說了萊特兄弟在美國獲得第一次成功飛行的消息。
  nakajima陷入了對藍天夢想和傳奇的癡迷中,他參加了日本海軍飛機的生産。但是他並沒有專註於飛機的開發與生産,而是離開海軍,建立了航空器研究實驗室。不久以後航空器研究實驗室改名為nakajima飛機有限公司。正是此舉造就了日本飛機製造商的先驅。1945年,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硝煙漸去,飛機生産也停滯了下來。公司以富士三洋有限公司作為它的一個嶄新的起點,並刻意尋求飛機製造技術在其它方面的應用。最初,公司致力於開發小型電動摩托車和大客車的車身,由此公司日益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汽車製造商。
  1946年6月,富士三洋停止了飛機製造,並完成了日本第一臺小型摩托車的樣車。這種小型電動摩托車於次年以rabbit的命令投放市場,它有一個135cc、2馬力的發動機,並采用了軍用運輸機的後輪。在當時,日本的交通狀況十分惡劣,人們已經失去了許多出行的便利工具。這種新型機動車的首次亮相便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rabbit之所以受到衆多人的青睞,是因為駕駛員坐着時能夠雙腳並攏,同時這種小型電動摩托車具有穩定的較低位置的重心以及合理的駕駛速度。
  1950年,根據公司信貸調整法的規定,富士三洋分立為十二個公司。後來,在1953年,由這些公司中的五傢公司投資組建了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成為一個從事飛機製造、銷售以及維修的公司。這五傢公司分別是:富士kogyo(小型摩托車類的製造商)、富士jidosha(主要從事大客車的車身製造,以及開發p-1款式的小汽車)、omiya fuji kogyo(發動機製造商)、utsunomiya sharyo(整車製造商,當時該公司正準備重新啓動飛機的生産)以及東京富士三洋(一個貿易公司,從事諸如大客車、有軌電車和加速器等的銷售)。兩年以後,這五個投資方與富士重工業有限公司合併,並由此開始了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整體規模的商業活動,正如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這樣。
  1954年2月,富士重工有限公司宣佈將其客車的樣車稱為p-1,並於次年將p-1命名為subaru1500, p1采用了第一個由日本人製造的單殼體車身。憑藉前輪叉形臂式的獨立懸架、蠃旋彈簧與雙作用式油液阻尼器的組合裝置,以及帶三頁彈簧和雙作用式油液阻尼器組合裝置的後輪剛性橋懸架,這款客車能夠提供極為舒適的乘座和平穩的行駛。但是,使人感到遺憾的是,由於在工廠設備和銷售網絡方面籌集資金的睏難,銷售被迫中止了。然而,事實證明,這款機動車對以後subaru 360和subaru 1000的開發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1958年3月3日,市場上推出了一款新型的令人喜愛的客車,它具有與衆不同的特性。這就是subaru 汽車的第一款車型subaru360。在當時,日本的汽車製造商正根據一項計劃致力於小型汽車的研發,這項計劃要求生産日本國際貿易與通産省所倡導的“大衆化汽車”。subaru360正是基於這一理念開發出來的。在那時,客車的價格非常昂貴,大多數人都買不起。事實證明:生産一種能讓人們買得起的、具有良好性能的小型汽車在技術上是非常艱巨的,而且許多製造商都不願意柒指這一難題。然而,紮根於飛機製造業的subaru公司憑籍其自豪感以及強大的技術實力接受了這個挑戰。它開發出四座、四輪的微型汽車subaru 360,從而擊敗了其它的製造商。subaru360也成為了日本汽車工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由於subaru360瓢蟲型的外觀,它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瓢蟲汽車。自subaru360問世之日起的11年間,它一直備受歡迎。該款車最終於1970年5月停産。
  1961年2月,subaru sambar首次亮相。在subaru 360的基礎上,sambar卡車有着超群的乘坐舒適性和駕駛的平穩性。與當時其它款式的四輪微型卡車相比,subarusambar的車廂地板最低,載貨區最寬敞。憑藉着靈巧的穿越狹窄街道拐角的能力,這款微型卡車給工業界帶來了一陳清新的空氣。次年九月,sambar輕型廂式貨車上市,它不僅可作為商用,而且可作為休閑娛樂使用。隨着sambar的上市,subaru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輕型客車製造商。
  1966年5月14日,subaru1000首次亮相,它是第一款采用基本驅動係統的機動車,這也是如今subaru機動車帶水平對置臥式發動機前輪驅動(fwd)係統的顯著特點。在當時,由於fwd具備優秀的操縱性和穩定性,它是一項備受衆多工程師矚目的技術。然而,那時fwd還存在一些問題:會使轉嚮係統變得比較沉重,極易傳送扭轉振動;而且由於直列式發動機是橫嚮放置的,左右平衡很差,容易使車輛側翻。這些技術問題不易得到解决,而且在日本沒有其他的生産商能夠取得必要的突破。 其他的生産廠傢選用了後輪驅動係統,但是subaru卻决定采用fwd係統。公司開發了一係列的技術來剋服fwd係統的障礙,並采用了在飛機製造工業中公認的水平對置臥式發動機。通過將發動機改為縱嚮擺置,subaru成功地製造了自己理想的左右對稱的fwd係統。
  subaru r-2於1969年8月面市,取代了subaru 360。r-2是一款為新時代而設計的微型轎車,因其在拓展微型車概念中所發揮的作用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r-2性能優越,完全適合了日本正在步入的“高速公路時代”。同時,這款車卓越的平衡性能意味着r-2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也能駕駛自如。r-2有優雅的設計風格以及可供四人舒適乘坐的寬敞內部空間,這一切均應歸功於subaru的工程師們,他們運用自己在subaru 360時代所積纍起來的專業技能拓展了微型車的領域
  subaru leone於1971年6月進入市場,subaru leone四輪驅動客貨兩用車緊隨其後於1972年9月進入市場。在當時,四輪驅動(4wd)衹限於越野車。subaru率先將大量生産的四輪驅動轉嚮器引入普通客車係列,從而打破了這一局限。當這款車首次投放市場時,它的需求主要源於它可以被應用於特殊領域內,如在多雪地區以及山區的商業用途。然而,因為它的創新,這款車在國內以及海外市場都受到了高度的贊譽。由於當時諸如滑雪和釣魚等的戶外運動極度盛行,這款車從而得以不斷地拓展它的客戶群。該款車的普極程度急速增長,直到它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四輪驅動客車,同時也成為subaru 四輪驅動的源頭。
  subaru rex於1972年7月作為r-2的後續車型投放市場。rex之所以能博得好評,應歸功於它富有朝氣和動感的風格以及subaru微型汽車的一貫特性,如卓越的操縱性、駕駛的平衡性、乘坐的舒適性以及燃油的經濟性。
  subaru leone於1971年6月進入市場,subaru leone四輪驅動客貨兩用車緊隨其後於1972年9月進入市場。在當時,四輪驅動(4wd)衹限於越野車。subaru率先將大量生産的四輪驅動轉嚮器引入普通客車係列,從而打破了這一局限。當這款車首次投放市場時,它的需求主要源於它可以被應用於特殊領域內,如在多雪地區以及山區的商業用途。然而,因為它的創新,這款車在國內以及海外市場都受到了高度的贊譽。由於當時諸如滑雪和釣魚等的戶外運動極度盛行,這款車從而得以不斷地拓展它的客戶群。該款車的普及程度急速增長,直到它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四輪驅動客車,同時也成為subaru 四輪驅動的源頭。
  subaru brat於1977年8月投入市場,這是為北美市場所設計的一款出口型的休閑旅行車(rv)。在leone四輪驅動車的基礎上,這款車有兩座的乘座室以及在車尾有載貨區。事實證明subaru brat在許多國傢都很受歡迎。特別是在北美洲,強大的四輪驅動性為休閑旅遊車提供了較高的經濟性,並使它“哪裏都能去”,而這恰好滿足了在那裏的年輕人戶外休閑活動的需要。
  1983年10月,一款單廂旅行車,subaru domingo首次亮相。該係列車不僅能在緊湊的車體內容納七位乘客,而且因為采用日本的第一個旋轉座椅和摺叠座椅,它還能提供各種不同的坐位排放。
  1984年宣佈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無級變速器(ecvt)
  電子無級變速器(ecvt)采用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機構,利用荷蘭van doorne's transmissie b. v.生産的一種特種鋼帶和一對滑輪。電子無級變速器(ecvt)使駕駛員能夠不用全套齒輪就可控製汽車的速度。這種裝置使機動車可以自動改變車速,以達到最適當的齒輪傳動比。由電子無級變速器(ecvt)發展而成的智能無級變速器(i-cvt)現在已應用於國內微型汽車pleo。
  subarujusty於1984年2月投放市場。至1987年,在justy與上安裝一種先進的自動變速係統——世界上首臺電子無級變速器,稱subaru ecvt。
  subaru alcyone的命名是源於昴星團(一個在日語中被稱為subaru的星團)中的一顆特別明亮的星星。這種款式的汽車於1985年2月以subaru xt的命名在美國市場上推出,於1985年6月以alcyone的命名在日本市場上推出。這個係列的特點在於它的外形設計,它的外形設計意在喚起人們對隼或鷹的流綫性體形的想像。alcyone彎麯“v”字的外形和渾圓的麯綫使該款車達到了世界最低的空氣阻力水平,即0.29cd(阻力係數)。
  自1989年2月,subaru以subaru legacy開始涉足兩升小汽車的市場。肩負開發出一種新型轎車並使其能在新時代的國際舞臺擔綱主角的重任,設計小組一切從頭開始,但最終决定“采用水平對置臥式發動機和四輪驅動係統,這樣既沿續了subaru的傳統技術,同時又將其作為一個奉獻給新時代的成熟組合”。通過這種方法,legacy既融入subaru的傳統技術,而且還是一種體現高質量駕駛性能的全新的設計。這個陳容由四開門轎車和客貨兩用車組成,而後者就在日本掀起了客貨兩用車的熱潮。1998年,第三代legacy上市。
  subaru svx於1991年7月投放美國市場,於同年9月投放日本市場,並取代了xt。這款車是豪華型高效能的單排座雙門箱式轎車,可以在任何路面上行駛。它有動感的設計和表面平齊的由玻璃相接的圓頂篷。
  1992年subaru vivio上市,取代了 rex。
  subaru impreza翼豹也於1992年11月投放市場。由於有比legacy力獅更緊湊的車體,該係列最顯著的特色就是時尚的麯綫。該款車有兩個版本,一種是四開門的轎車,另一種是運動車。impreza的發動機、懸架、四輪驅動係統和裝潢與legacy大致相同,但是高性能的駕駛和高品質感則進一步加強了。特別是,由渦輪發動機提供的非凡的駕駛性能以及運動車為客貨兩用轎車類型所帶來的新鮮空氣都意味着市場歡迎充滿個性的impreza。
  1995 subaru榮獲wrc製造廠商組與車手組雙項世界冠軍。
  subaru斯巴魯 forester森林人於1997年2月首次面世。forester匯集了多用運動車和客車的顯著特色,成為一款基於“兩者兼備”的概念而開發出來的新型汽車。它的底盤實質上與1993 legacy力獅是相同的,是已經完全改變的型號。但是,forester的軸距減小了,離地間隙衹有200毫米,總高度為1,580毫米。因此,forester不但擁有在惡劣路況條件下的卓越性能以及對多用運動車(suv)所要求的較高的駕駛位置的同時,它還為車手提供令人愉悅的舒適駕駛。
  2002年subaru baja 上市。
  富士重工在第73屆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了4門轎跑車的概念車——“b11s”。在“b11s”裝有兩個渦輪增壓器(turbo charger)的排量3.0l水平對嚮6缸引擎上采用了5檔自動變速器。引擎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94kw,最大扭矩為550nm。
  通過采用無b柱的對開式側門不僅確保了後座上下車的便利,還可擴大車內空間。車體尺寸長4785×寬1935×高1370mm,軸距為2800mm。車體重量為1580kg。另外,該概念車由與該公司合作的設計顧問公司--西班牙fuore design international負責設計。
品牌特色
  斯巴魯的兩大著名技術
  1、awd(全時四輪驅動)
  世界上第一組全時四輪驅動係統是富士重工裝置在市售轎車上,這套係統與該廠水平對置發動機對車身可達到近乎完美的重量平衡效果。再加上lsd中央防側滑差速器,當四輪轉速發生差異而打滑時,能自動調整並防止打滑現象,以保持完整的輪胎抓地力。在低重心的發動機與四輪驅動的配合下,動態表現較一般轎車來得沉穩,在高速過彎、雨天、沙地時,可稱得上隨心所欲。
  2、boxter(水平對置發動機)
  世界上除了富士重工,衹有保時捷纔有的發動機技術。它的特點之一是其産生的橫嚮震動容易為支架吸收,能有效地將全車較重的發動機重心降低,使得在設計全車配重時更容易達到整體平衡。之所以這麽好的技術並沒有多少人敢采用,是因為它對發動機各部分的設計和生産工藝均要求相當苛刻。subaru的力獅、翼豹、森林人都采用這種發動機,這足以證明富士重工在科技及産品成熟度上已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準。
品牌理念
  這個品牌意念代表了subaru對於汽車智能和敏感的理念。它意味着subaru對於卓越駕駛的目標,這就是一種由駕駛、環境以及安全三者高度融匯而成的汽車。而正是如此才能給世界各地的客戶,尤其是那些真正喜歡駕車體驗的人留下永不不磨滅的記憶。除此之外,subaru還承諾提供在新産品和服務兩方面的始終如一的價值。
主要車型
  tribeca 馳鵬
  legacy 力獅
  outback 傲虎
  impreza 翼豹
  forester 森林人
品牌特色
  斯巴魯的兩大著名技術
  1、awd(全時四輪驅動)
  世界上第一組全時四輪驅動係統是富士重工裝置在市售轎車上,這套係統與該廠水平對置發動機對車身可達到近乎完美的重量平衡效果。再加上lsd中央防側滑差速器,當四輪轉速發生差異而打滑時,能自動調整並防止打滑現象,以保持完整的輪胎抓地力。在低重心的發動機與四輪驅動的配合下,動態表現較一般轎車來得沉穩,在高速過彎、雨天、沙地時,可稱得上隨心所欲。
  2、boxter(水平對置發動機)
  世界上除了富士重工,衹有保時捷纔有的發動機技術。它的特點之一是其産生的橫嚮震動容易為支架吸收,能有效地將全車較重的發動機重心降低,使得在設計全車配重時更容易達到整體平衡。之所以這麽好的技術並沒有多少人敢采用,是因為它對發動機各部分的設計和生産工藝均要求相當苛刻。subaru的力獅、翼豹、森林人都采用這種發動機,這足以證明富士重工在科技及産品成熟度上已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準。
  SUBARU動力分配方式匯總
  1. Subaru主動控製的係統構成
  a. Symmetrical All-Whell Drive (AWD)
  b. 扭力分配控製係統 : ATS-搭配自排 / VTD-搭配自排 / DCCD-搭配手排, 主要在分配縱嚮(前後輪)扭力
  c. 限滑差速器(LSD), LSD非標準配備, 主要在分配橫嚮(左右輪)扭力
  d. 循跡控製係統(TCS), 能仿真LSD的功能
  e. 車身動態控製係統(VDC), 統合主動安全
  2.Subaru各類型扭力分配控製係統
  a. ATS (Active Torque Split) 動態扭力分配係統會自動根據原廠設定的特定模式來選擇分配扭力比例模式, 如一般狀態 90:10..., 以省油取嚮, 製造成本低 <--- 搭配Sportshift E-4AT / 4AT變速器
  b. VTD (Variable Torque Distribution) 可變扭力分配係統可以依據行車動態狀況自動調整(無段式連續調整)扭力比例, 標準狀態下扭力分配比例 45:55, 一般運動取嚮, 製造成本高<--- 搭配Sportshift E-5AT / Sportshift E-4AT 變速器(選配)
  c. DCCD ( Driver's Control Centre Differential ) 搭配前/中/LSD, 可手動選擇分配扭力比例模式, 標準狀態下扭力分配比例 35:65, 激烈運動取嚮, 製造成本最高 <--- 搭配5MT / 6MT變速器
  以上各係統會依路況自動做前後分配
  d. Viscous LSD 黏性限滑差速器, 這是一種透過差速器中的黏性藕合金屬片及一種遇熱很容易膨漲且穩定的油品,當驅動輪打滑且左右輪的轉速差大時, 將部份原本傳到打滑輪的驅 動力轉移到另一輪, 製造成本最低 <--- 搭配5MT / 4AT變速器
  3.Subaru車身動態控製係統(VDC)
  現在Subaru全係列車型都導入VDC (Vehicle Dynamic Control)整合各類型扭力分配控製係統, 以強化主動安全, VDC = ATS or VTD or DCCD +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在這套係統中,自排變速相是以電子式液壓離合器和行星齒輪式中央差速機構合作控製動力在前後車軸間的分配,在標準狀態下扭力是以各扭力係統原設定比例分配, VTD/DCCD偏嚮後軸的分佈方式是為了達到一個比較運動取嚮的操控感, ATS偏嚮前軸的分佈方式是為了達到省油. 扭力係統會根據行車的狀況自動調整前後軸的扭力配比, 以便讓各車輪達到最佳的驅動狀態.
  另一方面, VDC則是和扭力控製係統和四輪循跡控製係統(Traction Control System)整合, 透過對方向盤轉嚮角/車身的偏量/側嚮加速度及個別輪速的監控, 判斷車輛的實際動態與駕駛人的操控是否符合, 當車輛陷於轉嚮不足(前輪偏滑)的狀態下時, VDC會主動對內側後輪施以煞車以便幫助車輛導回正確路綫, 反之, 當車輛處於轉嚮過度(後輪偏滑)狀態時, VDC則會在外側前輪上施加煞車而將車頭導回正綫, 但如果轉嚮過度的情況嚴重, 則VDC會透過VTD將更多的扭力傳往前車軸, 或甚至直接通知引擎監理係統, 切斷一或多個汽缸的供油降低馬力輸出.
  VDC與引擎ECU控製單元的聯機讓VDC也兼具了全速域(All Speed Range)皆能作用的循跡控製係統(TCS),無論在任何狀態下, 當係統監測到某個驅動輪因為地面的濕滑而空轉時, 會立刻對其施加煞車力道助其迅速恢復抓力, 或甚至在狀況嚴重時切斷引擎部分汽缸的供油.
  在這些機製的輔助下, 雖然New-Forester並沒有配置限滑差速器(LSD), 但縱使已經有三個車輪處於打滑的狀態, 最後一個車輪仍能維持相當程度的驅動力, 給予這輛車不錯的越野能力.
  4.AWD & LSD 與主動安全控製
  SUBARU是以四輪驅動係統作為車輛動態控製的主軸, 衹有在四輪驅動乃至LSD介入仍無法速地恢復車輪的抓力時, TCS纔會適時地介入輔助, 其它車廠多是先以TCS來控製車輛動態(通常是先對打滑的車輪施加煞車力), 再開使將多餘的扭力傳輸到還有抓力的車輪, 但是後者的作法將會浪費較多的動力,並且在錯誤的時機轉變車輛的動態而造成不穩定. 在Subaru VDC上, 大量復查的信息交換由獨立控製器局域網絡(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一種能雙嚮傳輸訊號的高速溝通接口來負責.
  TCS
  VTD
  VDC
  註: 1.輪速傳感器 2.VDC控製單元 3.手自排變速器控製單元 4.ECU控製單元 5.中央差速器 6.方向盤操控角度傳感器/橫嚮G力傳感器/偏航速率傳感器
主要車型
  Tribeca 馳鵬
  Legacy 力獅
  Outback 傲虎
  Impreza 翼豹
  Forester 森林人
Subaru望遠鏡
  Subaru Telescope(亦稱昴星望遠鏡)是日本國傢天文臺在美國夏威夷建造的8.2米口徑光學望遠鏡,以著名的疏散星團——昴星團命名。
  左面即為Subaru望遠鏡SUBARU望遠鏡的主鏡直徑為8.2米,焦距15米,建成時是世界最大的單鏡面望遠鏡。由於采用了薄鏡面技術,厚度衹有20釐米。采用零膨脹玻璃ULE製作,重約22.8噸,鏡面誤差不超過14納米,並且安裝了主動光學和自適應光學係統。
  Subaru是最新的光學望遠鏡,它的主鏡是一個直徑超過8米的超薄鏡片(厚度僅為20cm)。 Subaru的 8.3米主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鏡片光學望遠鏡,,由於鏡片的厚度非常薄,所以它的形狀可以做修正及調整。 Subaru望遠鏡為日本所擁有,但它卻在夏威夷的 Mauna Kea火山頂上,這個火山頂上因為有著世界一流的望遠鏡而聞名於世。
  SUBARU望遠鏡有四個觀測自適應光學,主焦點焦比為F2.0,卡塞格林焦點焦比為F12.2,兩個折軸焦點焦比為F12.6。整個望遠鏡裝置采用地平式支架,高約22.2米,重約555噸。和以往的望遠鏡不同,SUBARU望遠鏡的圓頂采用了圓柱形,高約43米,直徑40米,並在頂部安裝有風扇,以改善空氣流動情況。
  SUBARU望遠鏡位於夏威夷毛納基山的山頂上,緊鄰凱剋望遠鏡,海拔高度為4139米。SUBARU望遠鏡於1991年4月開始建造,1999年1月正式開始進行科學觀測,總耗資達到3.7億美元
  不過SUBARU望遠鏡與SUBARU汽車完全沒有關係
  日文SUBARU是指天上的昂宿星團,日文SUBARU有聚集在一起的意思,這也是日本經過多多次討論後,認為應該把這珍貴的望遠鏡命名為昂,代表日本天交界能力合作的結果.
公司介紹
  富士重工一直開發具有獨特性的四輪驅動係統和高性能的水平對置式發動機。其四輪驅動係統,經過20多年的不斷完善以及通過世界各地嚴酷的路況行駛經驗,性能、質量不斷得以提高。
  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憑藉其各個分公司的可靠技術開發出大量創新的産品,如汽車分公司、航空航天分公司、大型客車製造與房屋預製分公司、工業産品分公司以及運輸與生態係統分公司等。富士重工有限公司志在樹立卓越品牌,並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舞臺上的主角。為了能支承起全人類和整個星球的未來世界,富士重工有限公司秉承繼往開來的創新精神,開發出充滿個性和希望的産品。富士重工有限公司的核心技術是獨立思考、靈活性和無限熱情完美結合的産物。斯巴魯汽車由於其出色的操縱,和發動機性能而聞名,尤其是其采用渦輪增壓的翼豹 wrx/sti係列,和力獅係列。目前FIAN組比賽仍是改裝後的民用翼豹STI的天下。
  富士重工業是日本骨幹汽車製造商,在解除了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資本、業務合作後,該公司接受了豐田汽車的出資。 "斯巴魯" 日本語意思是聯合, 其企業標志是昴宿星團的六連星,並且也是"斯巴魯"汽車的標志。昴宿星團有七顆肉眼可見的藍色的星星,"斯巴魯"的標志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五個獨立的公司一起組成了現今的"斯巴魯"。"斯巴魯"汽車擁有獨特的技術,尤其是要指出的是其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全時四輪驅動係統。"斯巴魯"近年來業績顯著,2006年全球銷售創下其歷史記錄。
  目前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擁有其股份8.7%。豐田汽車公司從通用汽車公司在2005年買入,通用起初擁有"斯巴魯"20%的股份,通用 2005年的財政危機造成拋售其擁有的全部"斯巴魯"股份,"斯巴魯"購回11%,由於日本的反壟斷法,豐田汽車公司衹能購買最多8.7%的股份,還有1%被一不知名銀行購買。
相關詞
汽車拉力翼豹性能車術語技術奧迪
歷史斯巴魯傲虎2進口suv
包含詞
斯巴魯車隊斯巴魯翼豹
斯巴魯傲虎斯巴魯力獅
阿斯巴魯赫斯巴魯傲虎2
斯巴魯汽車斯巴魯森林人
斯巴魯不變的追求斯巴魯力獅wagon
北京中冀斯巴魯賓館斯巴魯傲虎2.5I
斯巴魯b9斯巴魯馳鵬3.0
斯巴魯款森林人自動擋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斯巴魯07款森林人2.0x自動擋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玉溪市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新疆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上海安吉斯巴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廈門遠翔斯巴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佛山市中運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酒泉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大同市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瀋陽中冀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中冀斯巴魯天津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四十一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授權品牌汽車銷售企業名單經營範圍核定為進口斯巴魯品牌汽車銷售
中冀斯巴魯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唐山市冀東斯巴魯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四川港宏斯巴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