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植物 : 農藥 > 斜紋夜蛾
目錄
No. 1
  斜紋夜娥在國內各地都有發生,是一種暴食性害蟲,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的江西、江蘇、湖南、湖北、浙江、安徽;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它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在蔬菜中對白菜、甘藍、芥菜、馬鈴薯、茄子、番茄、辣椒、南瓜、絲瓜、鼕瓜以及藜科、百合科等多種作物都能進行為害。在分類中屬於鱗翅日夜藜科。它主要以幼蟲為害全株、小齡時群集葉背啃食。3齡後分散為害葉片、嫩莖、老齡幼蟲可蛀食果實。其食性既雜又危害各器官,老齡時形成暴食,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害蟲。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4-20毫米左右,翅展35-46毫米,體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叢毛,前翅灰褐色,花紋多,內橫綫和外橫綫白色、呈波浪狀、中間有明顯的白色斜闊帶紋,所以稱斜紋夜蛾
  卵 扁平的半球狀,初産黃白色,後變為暗灰色,塊狀粘合在一起,上覆黃褐色絨毛。
  幼蟲 體長33-50毫米,頭部黑褐色,胸部多變,從土黃色到黑緑色都有,體表散生小白點,鼕節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一對。
  蛹 長15-20毫米,圓筒形,紅褐色,尾部有一對短刺。
  發生規律
  1.年發生代數 一年4-5代,在山東和浙江經調查都是如此。以蛹在土下3-5釐米處越鼕。
  2.活動習性 成蟲白天潛伏在葉背或土縫等陰暗處,夜間出來活動。每衹雌蛾能産卵3-5塊,每塊約有卵位100-200個,卵多産在葉背的葉脈分叉處,經5-6天就能孵出幼蟲,初孵時聚集葉背,4齡以後和成蟲一樣,白天躲在葉下土表處或土縫裏,傍晚後爬到植株上取食葉片。
  3.趨性 成蟲有強烈的趨光性和趨化性,黑光燈的效果比普通燈的誘蛾效果明顯,另外對糖、醋、酒味很敏感。
  4.生育與環境 卵的孵化適溫是24℃左右,幼蟲在氣溫25℃時,歷經14-20天,化蛹的適合土壤濕度是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蛹期為11-18天。
百科大全
  xiewen ye□e
  斜紋夜蛾
  Prodenia litura
  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又名蓮紋夜蛾,俗稱夜盜蟲、烏頭蟲等。作物害蟲。世界性分佈。中國除青海、新疆未明外,各省(自治區)都有發生。幼蟲取食甘薯、棉花、芋、蓮、田菁、大豆、煙草、甜菜和十字花科和茄科蔬菜等近 300種植物的葉片,間歇性猖獗為害。成蟲體長14~21毫米;翅展37~42毫米,褐色,前翅具許多斑紋,中有一條灰白色寬闊的斜紋,故名。後翅白色,外緣暗褐色。卵半球形,直徑約0.5毫米;初産時黃白色,□化前呈紫黑色,表面有縱橫脊紋,數十至上百粒集成卵塊,外覆黃白色鱗毛。老熟幼蟲體長38~51毫米,夏秋蟲口密度大時體瘦,黑褐或暗褐色;鼕春數量少時體肥,淡黃緑或淡灰緑色。蛹長18~20毫米,長卵形,紅褐至黑褐色。腹末具發達的臀棘一對。中國從北至南一年發生4~9代。以蛹在土中蛹室內越鼕,少數以老熟幼蟲在土縫、枯葉、雜草中越鼕。南方鼕季無休眠現象。發育最適溫度為28~30℃,不耐低溫,長江以北地區大都不能越鼕。各地發生期的跡象表明此蟲有長距離遷飛的可能。成蟲具趨光和趨化性。卵多産於葉片背面。幼蟲共6齡,有假死性。4齡後進入暴食期,猖獗時可吃盡大面積寄主植物葉片,並遷徙他處為害。天敵有小繭蜂、廣大腿蜂、寄生蠅、步行蟲,以及多角體病毒、鳥類等。
  防治措施主要有用糖醋或發酵物加毒藥誘殺成蟲;在幼蟲進入暴食期前的點片發生階段噴施敵百蟲、馬拉硫磷、殺螟鬆、辛硫磷、乙酰甲胺磷等農藥;保護和利用天敵,應用多角體病毒消滅幼蟲等。
  (林伯欣)
英文解釋
  1. n.:  prodenia litura
包含詞
荷花斜紋夜蛾斜紋夜蛾盾臉姬蜂斜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
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斜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gz株斜紋夜蛾核多角體病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