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斑黿
  斑黿
  拉丁文學名:pelochelys maculatus
  科屬分類:爬行綱、鱉科、黿屬,
  斑黿是龜類的一種,屬國傢級“無價之寶”,中國國內僅存3衹,其中兩衹在蘇州西園寺的放生池內,名為“圓圓”、“方方”。其中,圓圓是明末清初放入放生池的,是明代徐氏為園時就投放於中,距今已在池內400餘年,實際龜齡已不可考,據傳已有千年壽齡。
  此黿屬龜類,其明顯特徵是頭部有黃色斑點分佈,故名“斑黿”,是瀕臨滅絶的物種。據知,目前全世界衹有三衹斑黿,而兩衹就在西園寺的放生池內,真算得上是珍寶了。
  
  天氣晴朗,大黿有時會浮出水面。據目測,兩衹大黿,一橢圓、一長圓,身長達一米五左右。國傢把斑黿列為珍稀動物,在三年自然災害的睏難時期,每月給斑黿的糧食有定量:麩皮一百斤,下腳粉一百斤。
  在西園中,占地面積最大的要算放生池了。池水繞園一周,九麯三彎,時在明處,時潛暗中,構建之巧妙,水面之寬闊,在國內寺廟中實屬罕見。放生池既是大自然湖泊的縮影,供遊人觀光欣賞;又是佛教寺院的放生場所,供善男信女行善積德之用。五色繽紛的魚兒悠遊自在,穿梭往來,或聚或散,怡然自得,在這個祥和而美麗的放生池中,最有名的要數兩衹大黿.這兩衹斑鱉已經在池中四百多年了.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動物。而且,像這種背上有斑點的斑黿全世界僅存三衹,而西園寺小小的一個放生池裏就有兩衹,足見這兩衹國傢級保護動物的珍貴了。在這佛傢清淨之地,這一對黿道友靜靜的伴隨一代代的高僧們清修,難得出水一露真容便被幸運睹見之人傳為巷間的佳話.江南一帶,香客遊人均視能見此物為吉祥幸事。
  斑黿喜登岸承沐陽光,為改善二位元老及放生池內數百小龜的居住環境,同時避免遊客驚擾,西園寺特別在池西建一登陸小島。自初秋建成以來,每天都聚集着數十衹小龜,嬉戲玩耍,沐浴日光。斑黿亦常於周圍逡巡視察,若隱若現。斑黿之一的圓圓(略小的那衹)首次登陸島上。香客遊人爭相觀看,歡喜異常。圓圓的每一次招手及昂頭,都引來岸邊群衆的熱烈掌聲和歡呼。
  大斑黿龜蓋大如桌面,平時潛伏於池內,很少浮出水面,是西園寺的鎮寺之寶。
  另一隻斑黿在上海市,1972年上海動物園用一隻華南虎與雲南紅河州個舊動物園交換而來,個舊動物園早些時候捕自於本地水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