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文殊寺投訴電話朔州旅遊投訴電話:0349-2022693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文殊寺。位於縣城東南15公裏小石村,是古時應州13大寺之一。相傳文殊菩薩說法於此,而故名。據縣明志載:“遼乾統六年(1106)初建,明洪武六年(1373)、成化二十年(1484)、正德元年(1506)重修”。寺廟信徒相奉,香火盛旺。寺中植有古鬆,枝冠如竜,長勢挺拔。迄今已有600多年。元代曾有人贊頌:“霜皮老幹勢如竜,傲盡叢林無盡風。本示渾然千古質,不原泰人大夫封”。現存正殿3間,東西配殿各3間。殿內石雕佛像仍為珍貴文物,壁畫是研究當地明清彩繪的少有實物資料。 |
|
| 在河北省南部肥鄉縣縣城內有一座寺廟,傳說是當年文殊菩薩的道場之一。據當地老人傳說始建於南宋高宗即位後第3年(公元1129年),“文革”期間遭破壞,80年代中期,當地文物部門和宗教界人士重新組織進行整修。 |
|
| 位於營前鎮東嶼村大象山,離市治15公裏。建於唐大中元年(847),僧洪集在此始創寺院。閩王審知立文殊寺匾額。宋皇祐間,雪庵禪師率其徒守英、慧光等到此,見群山環繞,地靈境幽,在雲林深處藏修,擴展僧衆。元朝因兵燹寺廢,僅存遺址。清福建布政司李學蘭重建。民國17年(1928)重修。寺周圍文物古跡頗多,山前有海會塔、伏虎禪師壇。明文學家謝肇淛有詩贊美文殊寺勝景。寺內有宋政和四年石槽及刻字;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鑄造太平鐘;大殿有清太子太傅陳寶琛書“大雄寶殿”匾額;寺後有康熙五十三年“文殊寺”碑;石埕中有一古井,清澈甘冽,久旱不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