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溪又名餘慶司,是現在餘慶的發源地,是一個歷史久遠的文明古鎮,有着豐富的文化資源。尤其是流傳於民間的花燈歌舞,更是體現了敖溪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河濱道旁,有兩棵千年銀杏古樹,這兩棵樹有着美麗的傳說,訴說着敖溪過去的輝煌。
敖溪鎮地處湄、鳳、餘三縣結合處,距遵義市110公裏、餘慶縣城70公裏、湄潭縣城37公裏、鳳岡縣城40公裏,近靠構皮灘電站壩址15公裏、省道S204綫貫穿全鎮,是餘慶縣江北五鎮的中心集鎮,全鎮轄6個村(勝利村、指揮村、什字村、官倉村、大坪村、柏林村)1個居委會147個村民組6822戶21642人,全鎮地域面積10859公頃,總耕園地1651.8公頃,人均耕園地2.5畝。
敖溪鎮土地肥沃,條件優越。近年來,鎮緊緊圍繞經濟增長,農民增收,大力調整産業結構,發展特色産業。年均種植優質水稻1萬畝,其中官倉貢米年産0.4萬噸,産值達168萬元;年均種植油菜1萬畝,産值達300萬元。畜牧産業生機勃勃,年均産量0.22萬噸,産值達2200萬元;果蔬2000餘畝,産值達50餘萬元;苦丁茶2000畝,中藥村300畝。
近年來,敖溪鎮黨委緊緊“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奔小康”,按照“均衡發展,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抓關鍵、突重點、攻難點、創特色的辦法,全鎮建成驗收合格轉灣塘、任傢灣、曬米場3個示範點,2003年新規劃建設青杠坳、月臺、大坪頂、洞坪、三合、苦竹園6個示範點。全鎮建成形態各異的産業支撐示範點,如城郊實力型示範點——月臺的豆腐加工——養殖業——沼氣——蔬菜模式,特色經濟型示範點——大坪頂,緑色庭院型——青杠坳,産業結構調整型示範點——洞坪等。其中緑色庭院經濟型示範點——青杠坳風景秀麗,環境幽美;人均住房超50平方米,年人均純收入超過3000餘元,高出全鎮平均水平950元。
敖溪鎮緊緊抓住小城鎮建設的歷史性機遇不放,以河濱大道、供銷農貿綜合市場,拆遷安置道、移民新村等為代表的一批標志性建築異軍突起,其速度之快,發展勢頭之猛,而喻為餘慶小城鎮建設的“敖溪速度”。目前,敖溪鎮城區面積已達2.1平方公裏,城鎮化率達37%,人均居民住房面積超40平方米,到2008年,敖溪城鎮人口將超過3萬人。全鎮個體工商戶超400餘戶,鄉鎮企業總産值突破6636萬元,城鎮經濟在財政中貢獻率達30%以上,實現稅收150餘萬元。
為對接大電站,把敖溪建成構皮灘電站的後期服務基地,並搞好移民安置工作,修建了三條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的移民安置通道,能安置移民上千人。供銷農貿綜合市場客商雲集,門庭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