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縣城北面37千米的縣境北部邊緣,為本縣最北端的鄉鎮。鎮西南與五通橋區金山鎮連界,北面與井研縣王村鄉毗鄰。據傳清代建場時,場上敖姓人口居多故名。民國時為敖家乡。解放後土改時分置為敖家乡(鄉政府駐敖傢場街上)、板門鄉、林泉鄉。1956年2月板門鄉、林泉鄉並入敖家乡。1958年9月並入羅城人民公社。1959年7月敖傢從羅城劃出恢復1958年9月前的行政區劃範圍。1992年9月撤銷敖家乡,建立敖傢鎮。全鎮總面積41平方千米,轄1街5組,14個村115個組。2000年末耕地24657畝,其中田17489畝、土7168畝;人口5756戶20288人,其中集鎮人口593人。工農業總産值12795萬元,財政收入2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6元。
本鎮地處丘陵,地勢起伏較小。較高的山峰有豆子山、石人山、青岡山、棉花山等均為鐵山山脈的延伸。溪河均為芒溪水係,主要有韓傢河(敖傢河),其上遊分兩支,一支源於羅城鎮沙地坳,另一支源於羅城大山村觀音溝,兩支合流後經本鎮健康、棉花等村繞鎮集市,經水井村出境,於五通橋區金山鎮匯入芒溪。申傢橋河源於本鎮光芒村,經竜風、先進等村後於水井村匯入韓傢河。
本鎮經濟以農業為主,自新店水庫建成後,本鎮屬保灌區,糧食連年增産,全鎮糧食總産由1985年的10360噸增長為2000年的12469噸,增長20.3%。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1995年全鎮産蠶繭13噸,為全縣之冠。森林恢復很快,全鎮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12%上升為17.6%。90年代以來發展優質水果布郎李、金花梨、五星枇杷等,同時退耕還林3500畝,栽雜交竹2000多籠。地下礦産資源有煤,儲量在1300萬噸以上,已列入縣新建煤礦之一;陶土、頁岩儲量豐富,1992年建成年産頁岩磚600萬塊的磚廠。此外,鎮內還有川港合資毛毯廠、漂白粉廠、建築工程隊等。
本鎮公路以金(山)羅公路為主幹,1961年建成通車後,逐步修了到各村的公路,到2000年底,全鎮有村道公路26千米,縣道公路(金羅路)13千米,機耕道35千米。縣道公路車輛流量大,每日通行量在500輛以上。
鎮內有初中1所、小學9所。2000年末有教職工143人(初中36人、小學107人);在校生2173人(初中730人、小學1443人)。1997年投資54萬元,完成電話光纜的架設安裝;投資40萬元,新建鎮衛生院門診綜合大樓。廣播電視光纜工程開始動工。
1992年撤鄉建鎮後,本鎮列入縣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1年新建農貿市場2000平方米,1992年底擴建綜合農貿市場1000多平方米,改變了過去以街代市、街道擁擠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