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目前的統計顯示,美國人民已經達到世界很高的生活水準。美國經濟制度曾經多次受到責難,可是它的確刺激人們開發土地上的資源,並且鼓勵他們去尋找更新更好的途徑。
少數公司控製了殖民時代帝國的大多數企業。其中多半是家庭公司,由父子共同經營。直到今日,小型企業仍然在美國經濟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來,有些公司已經發展成大企業。
工業
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占了全國生産總額的四分之三,每年為國傢爭取了4,80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這個數目反映出美國製造業的價值,其中還不包括原料費、補給費、及燃料費等費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産國,其工廠每年所生産的貨品價值,比世界第二大生産國日本多出了將近500億美元。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産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汽車産量占世界四分之一,肉類産量也占世界五分之一,並且生産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鋁。在乳酪、衣服、化學品、紙張、紙板、紡織品及其他許多製造品上,美國都居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在印刷業與出版業上,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國傢。其最大的生産工業首推機械製造,其次是食品製造業。其他占領導地位的製造工業包括運輸裝備、化學品、電器與電子器材、基本金屬、印刷業、出版業、紙張製造業以及金屬産品製造業等。縱觀美國經濟史,是一個從成功的殖民地經濟於20世紀過渡到世界最大的工業國的歷程。
美國的經濟體係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係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决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占GDP的36%;在發達國傢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製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傢。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藥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産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産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産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産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産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産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傢的貨幣與美元挂鈎,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雖然美國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但財富相對集中,與西歐相比,40%的人口相對更為貧睏,而前20%的人則更富裕。自1975年以來,社會流動程度較低,勞動力市場兩極化,經濟增長的成果流嚮收入較高的20%的家庭,這種差距是因為相對而言更高的經濟自由所産生的。不過,如同基尼係數顯示的,美國的家庭平均收入仍遠高於絶大多數的工業化國傢。而且在聯合國發表的《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當中的美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美國最窮的20%的人的人類發展指數也與自稱“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共産主義國傢古巴的人類發展指數相同。
自從1980年代隆納·裏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幹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嚮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傢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美國工業品製造以加州為首。其次為紐約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賓州以及密執安等製造業中心。
美國第一個工業製造中心是沿着新英格蘭地區河流發展的。來自湍急的河流與瀑布的水力推動工廠的機器。自從煤變成動力的主要來源後,許多的工廠遷移到賓州或其他州的産煤地區。大的工業城市如伯明罕、剋利夫蘭與匹茲堡都是因産煤而興盛。等到石油和電力成為重要能源後,有些工業就不再設於産煤區了。衹要在人力或原料充足的地方,都可以設立工廠。
運輸功能同樣也能影響工業區設立的位置。芝加哥之所以能成為美國首要的工業中心,部分原因就在於它位於密執安湖的頂端,並且在美國大陸的交叉口。紐約市傑出的運輸功能,優良的港口,使它成為美國第一大城和製造中心。大湖區也使得水牛城、底特律、密爾瓦基成為重要的工業中心。
1800年兩個大發展引起工業上的革命。一是工作母機的發明,二是個別零件的使用。直到20世紀,美國工業一直沒有將這兩個發展與生産綫聯想在一塊兒。當想到時,低成本大量生産的新紀元便開始了。亨利·福特是首先從事大量生産的冒險者。大量生産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巨國,並且提高美國的生活水準。
自動化對美國工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地增加中。今日,許多工業都采用自動控製的機器。自動化生産可以減少勞動人手的需求量,卻使受過高級訓練的技工與工程師的地位更加重要。自動化生産增加産量,可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被機器取代的工人就必須再接受其他職業方面的訓練,否則便會有失業的威脅。
工業界對於發展新産品和發展更優良的技術總是充滿興趣,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於是美國公開設立1萬間以上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聘請將近38萬名科學家與工程師,每年花費在科學研究上的經費亦高達250億美元。工業研究是美國研究計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分別由政府、大學、學院,以及私人財團支持。
農業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國傢之一。美國的農場每年生産價值900億美元的農産品。美國的農夫生産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麥,以及15%的雞肉、豬肉、棉花、菸草和小麥。
1850年,美國差不多有五分之三的工作人口是以農為生。今日,衹有5%(約425萬)的人仍務農。國內絶大多數的傢畜及糧食作物與工業作物都靠他們生産,同時也供應出口。
機器與科學耕種方法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力的需要更加節省。1820年,一個美國農民耕種出來的糧食衹能供給4個人;今天,一個農民所耕種出來的糧食可以養活56個人。美國的農民利用牽引機、播種機、耕耘機、收割機以及其他的機器從事農作,這些設備衹需很少的人便能經營一個很大的農場。現代耕種法包括改良肥料、有抗病力植物、作物輪耕與傢畜的科學飼養喂食法等。作物生産過剩,尋找市場成為重要的課題。
美國約有90%的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其他的人則租用別人的土地耕種。美國農場規模相當大,在七十年代中期每個農場的平均面積440畝。而當農場變得愈來愈機械化時,農場土地的面積也就不斷地增加。
三十年代經濟大恐慌期間,美國聯邦政府頒布一連串的法令以保護農民、防止低價、管製過剩𠔌物以及鼓勵水土保持。這些目標直到今日還是聯邦農業計劃中的重要部分。
美國土地上𠔌物的耕種面積約達33,600萬畝。𠔌物種類與耕種方式,則依各地不同的氣候與土壤而有所改變。在落磯山以及新英格蘭,農民們首先栽種𠔌物以便養傢活口。然後,小型的農場也生産一些日常用品與傢禽供應鄰近的城市。但是在加州南部,農民們發現那兒的土壤、氣候、平坦的陸地與沿海平原都適宜栽培菸草及棉花,這些作物的栽培形成一片片有係統的耕地與農場。在中西部,拓荒者們發現寬廣、肥沃的土地適合多種𠔌物與牧草,今日,這塊僅占美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上,卻包括美國60%𠔌物耕地。
無論就種植面積或經濟利益來說,玉米都是美國最重要的作物。其他的重要作物,依次分別是小麥、大豆、菸草、棉花、甜菜、花生、甘蔗、橘子、大麥、蘋果、葡萄以及許多其他的作物。
美國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積都是牧場及草原。西部11州的面積約達10,600萬畝的公有土地分成許多牧草區,私人的牧場主人經內政部許可,可以使用這些牧草區。
乳牛與肉牛是美國農場裏最重要的傢畜。中西部的農場及西部大丘陵區是飼養肉牛最多的地方;美國的乳牛帶則由美國南部,從新英格蘭嚮明尼蘇達州伸展。大部分的豬飼養於中西部的玉米帶。在美國,幾乎每一個農夫都養有雞群,以補充傢中的肉類與蛋。不過也有一些農夫特別飼養大群的肉用雞或蛋用雞。
礦業
美國每年的礦産總值約可達到600億美元,其中石油産量的價值幾乎占全部礦産價值的40%。煤是價值僅次於石油的礦産,天然氣則居第3位。美國年産占世界18%的天然煤與石油,還有占世界45%的天然氣。
美國工業界對礦産的需要量日漸迫切,對采礦業來說是一連串的挑戰——他們必須去發掘新的礦藏。探勘者一度曾以十字鎬與鏟子找出礦脈。然而今日,采礦公司與鑽探公司聘請受過高級訓練的工程師與地質學家,尋找新的礦脈。這些專傢們也嘗試,以新的辦法由那些一度被認為無用的低含量礦石中,提煉出礦物。
石油工業是以科學方法從事探勘最好的例證。從1900年開始,專傢們就不斷預言,美國將會很快地在幾年中消耗完國內石油的存量。然而直到今日,新油田還是不斷地被發掘出來。工程師們也發明了一種抽取石油的新方法,因此許多已經被棄置的油田又再度運作。無論如何,今日美國的石油用量使她必須由國外進口大量石油。專傢們認為,研究更好的技術與作更多的勘察,是減少石油進口所必須做的。
美國的采礦業對改善礦坑內工作環培所作的貢獻相當大。同時,它也增加礦石的産量。
衹有蘇聯與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産量超過美國。德剋薩斯州是美國主要的石油生産地,占國內石油産量的40%與世界産量的6%。路易斯安那與加利福尼亞是僅次於德剋薩斯州的石油生産地。美國同時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産量最大的國傢。德剋薩斯州所生産的天然氣約占國內總産量的40%,儲量則占全國的30%。
衹有蘇聯的煤産量大於美國。美國境內最大的煤礦脈分佈在伊利諾州、蒙大拿州、西佛吉尼亞州及懷俄明州。密西西比河東部8省的煤礦産量約占全國産量的78%。賓州是美國境內唯一藴藏有無煙煤的地方。
美國境內五分之四以上的鐵礦均産自大湖區的密執安湖、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這些軟礦石經船運和鐵路送到芝加哥、匹茲堡這些鋼鐵中心。美國所使用的鐵砂有三分之一是進口的。
美國的産銅量居世界第一。主産於亞利桑那州,産量幾乎占美國總産量的一半。猶他州是美國第二大銅産地,産量約占美國總産量的七分之一。
鋁是由一種叫做鐵礬土産量的90%。此外,亞拉巴馬州與喬治亞州也有鐵礬土礦。
鋅與鉛常常在同一礦區中。美國是世界上首要的産鋅國。紐約州是美國最大的産鋅州。密蘇裏州是最主要的産鉛州。
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內華達州、南達科他州與猶他州藴藏美國絶大部分的金礦。而美國主要的産銀州是亞利桑那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與猶他州。
貿易
美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量,而國內貿易量又比國際貿易量高出許多。將近1,800萬的美國人是以批發業或零售業營生,操縱這些貿易的商人上自批發商、百貨公司,下至地方雜貨店。美國每一個地區都生産該地最需要的産品,銷售剩餘的物資纔再運到其他需要的地區去銷售。美國每年的國內貿易額,批發上約達5,800億美元。而零售方面則達6,450億美元之多。
七十年代中期,美國每年由國外輸入價值1,200億美元的貨品,輸出價值1,150億美元的貨品。美國最重要的貿易對象毫無疑問是加拿大。美國將五分之一的輸出品運到加拿大,而加拿大也以五分之一的輸出品回報美國。美國其他的貿易對象依次為日本、西德和英國。美國也與中國、巴西、法國、印度、意大利、墨西哥、委內瑞拉及其他諸國有貿易關係。
美國首要的輸出品包括機械、通訊器材、食品、野生動物、加工品及原料(如棉花、大豆、礦石等)。主要輸入品則為燃料、機械、通訊設備以及加工品。縱觀美國經濟史,是一個從成功的殖民地經濟於20世紀過渡到世界最大的工業國的歷程。
美國的經濟體係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係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决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占GDP的36%;在發達國傢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製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傢。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藥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産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産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産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産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産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産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傢的貨幣與美元挂鈎,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雖然美國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茅,但財富相對集中,與西歐相比,40%的人口相對更為貧睏,而前20%的人則更富裕。自1975年以來,社會流動程度較低,勞動力市場兩極化,經濟增長的成果流嚮收入較高的20%的家庭,這種差距是因為相對而言更高的經濟自由所産生的。不過,如同基尼係數顯示的,美國的家庭平均收入仍遠高於絶大多數的工業化國傢。而且在聯合國發表的《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當中的美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美國最窮的20%的人的人類發展指數也與自稱“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共産主義國傢古巴的人類發展指數相同。
自從1980年代隆納·裏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幹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嚮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傢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
|
根據目前的統計顯示,美國人民已經達到世界很高的生活水準。美國經濟制度曾經多次受到責難,可是它的確刺激人們開發土地上的資源,並且鼓勵他們去尋找更新更好的途徑。
少數公司控製了殖民時代帝國的大多數企業。其中多半是家庭公司,由父子共同經營。直到今日,小型企業仍然在美國經濟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來,有些公司已經發展成大企業。
工業
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占了全國生産總額的四分之三,每年為國傢爭取了4,50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這個數目反映出美國製造業的價值,其中還不包括原料費、補給費、及燃料費等費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産國,其工廠每年所生産的貨品價值,比世界第二大生産國蘇聯多出了將近500億美元。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産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汽車産量占世界四分之一,肉類産量也占世界五分之一,並且生産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鋁。在乳酪、衣服、化學品、紙張、紙板、紡織品及其他許多製造品上,美國都居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在印刷業與出版業上,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國傢。其最大的生産工業首推機械製造,其次是食品製造業。其他占領導地位的製造工業包括運輸裝備、化學品、電器與電子器材、基本金屬、印刷業、出版業、紙張製造業以及金屬産品製造業等。
美國工業品製造以加州為首。其次為紐約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賓州以及密執安等製造業中心。
美國第一個工業製造中心是沿着新英格蘭地區河流發展的。來自湍急的河流與瀑布的水力推動工廠的機器。自從煤變成動力的主要來源後,許多的工廠遷移到賓州或其他州的産煤地區。大的工業城市如伯明罕、剋利夫蘭與匹茲堡都是因産煤而興盛。等到石油和電力成為重要能源後,有些工業就不再設於産煤區了。衹要在人力或原料充足的地方,都可以設立工廠。
運輸功能同樣也能影響工業區設立的位置。芝加哥之所以能成為美國首要的工業中心,部分原因就在於它位於密執安湖的頂端,並且在美國大陸的交叉口。紐約市傑出的運輸功能,優良的港口,使它成為美國第一大城和製造中心。大湖區也使得水牛城、底特律、密爾瓦基成為重要的工業中心。
1800年兩個大發展引起工業上的革命。一是工作母機的發明,二是個別零件的使用。直到20世紀,美國工業一直沒有將這兩個發展與生産綫聯想在一塊兒。當想到時,低成本大量生産的新紀元便開始了。亨利·福特是首先從事大量生産的冒險者。大量生産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巨國,並且提高美國的生活水準。
自動化對美國工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地增加中。今日,許多工業都采用自動控製的機器。自動化生産可以減少勞動人手的需求量,卻使受過高級訓練的技工與工程師的地位更加重要。自動化生産增加産量,可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被機器取代的工人就必須再接受其他職業方面的訓練,否則便會有失業的威脅。
工業界對於發展新産品和發展更優良的技術總是充滿興趣,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於是美國公開設立1萬間以上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聘請將近38萬名科學家與工程師,每年花費在科學研究上的經費亦高達250億美元。工業研究是美國研究計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分別由政府、大學、學院,以及私人財團支持。
農業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國傢之一。美國的農場每年生産價值900億美元的農産品。美國的農夫生産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麥,以及15的雞肉、豬肉、棉花、菸草和小麥。
1850年,美國差不多有五分之三的工作人口是以農為生。今日,衹有5(約425萬)的人仍務農。國內絶大多數的傢畜及糧食作物與工業作物都靠他們生産,同時也供應出口。
機器與科學耕種方法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力的需要更加節省。1820年,一個美國農民耕種出來的糧食衹能供給4個人;今天,一個農民所耕種出來的糧食可以養活56個人。美國的農民利用牽引機、播種機、耕耘機、收 |
|
根據目前的統計顯示,美國人民已經達到世界很高的生活水準。美國經濟制度曾經多次受到責難,可是它的確刺激人們開發土地上的資源,並且鼓勵他們去尋找更新更好的途徑。少數公司控製了殖民時代帝國的大多數企業。其中多半是家庭公司,由父子共同經營。直到今日,小型企業仍然在美國經濟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來,有些公司已經發展成大企業。
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占了全國生産總額的四分之三,每年為國傢爭取了4,500億美元左右的收入。這個數目反映出美國製造業的價值,其中還不包括原料費、補給費、及燃料費等費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産國,其工廠每年所生産的貨品價值,比世界第二大生産國蘇聯多出了將近500億美元。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産量占世界五分之一;汽車産量占世界四分之一,肉類産量也占世界五分之一,並且生産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鋁。在乳酪、衣服、化學品、紙張、紙板、紡織品及其他許多製造品上,美國都居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在印刷業與出版業上,美國也是首屈一指的國傢。其最大的生産工業首推機械製造,其次是食品製造業。其他占領導地位的製造工業包括運輸裝備、化學品、電器與電子器材、基本金屬、印刷業、出版業、紙張製造業以及金屬産品製造業等。
美國工業品製造以加州為首。其次為紐約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賓州以及密執安等製造業中心。
美國第一個工業製造中心是沿着新英格蘭地區河流發展的。來自湍急的河流與瀑布的水力推動工廠的機器。自從煤變成動力的主要來源後,許多的工廠遷移到賓州或其他州的産煤地區。大的工業城市如伯明罕、剋利夫蘭與匹茲堡都是因産煤而興盛。等到石油和電力成為重要能源後,有些工業就不再設於産煤區了。衹要在人力或原料充足的地方,都可以設立工廠。
運輸功能同樣也能影響工業區設立的位置。芝加哥之所以能成為美國首要的工業中心,部分原因就在於它位於密執安湖的頂端,並且在美國大陸的交叉口。紐約市傑出的運輸功能,優良的港口,使它成為美國第一大城和製造中心。大湖區也使得水牛城、底特律、密爾瓦基成為重要的工業中心。
1800年兩個大發展引起工業上的革命。一是工作母機的發明,二是個別零件的使用。直到20世紀,美國工業一直沒有將這兩個發展與生産綫聯想在一塊兒。當想到時,低成本大量生産的新紀元便開始了。亨利·福特是首先從事大量生産的冒險者。大量生産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工業巨國,並且提高美國的生活水準。
自動化對美國工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地增加中。今日,許多工業都采用自動控製的機器。自動化生産可以減少勞動人手的需求量,卻使受過高級訓練的技工與工程師的地位更加重要。自動化生産增加産量,可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被機器取代的工人就必須再接受其他職業方面的訓練,否則便會有失業的威脅。
工業界對於發展新産品和發展更優良的技術總是充滿興趣,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於是美國公開設立1萬間以上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聘請將近38萬名科學家與工程師,每年花費在科學研究上的經費亦高達250億美元。工業研究是美國研究計劃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分別由政府、大學、學院,以及私人財團支持。
農業
美國是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國傢之一。美國的農場每年生産價值900億美元的農産品。美國的農夫生産了占世界50%的玉米,20%的燕麥,以及15%的雞肉、豬肉、棉花、煙草和小麥。
1850年,美國差不多有五分之三的工作人口是以農為生。今日,衹有5%(約425萬)的人仍務農。國內絶大多數的傢畜及糧食作物與工業作物都靠他們生産,同時也供應出口。
機器與科學耕種方法的大量使用,使得人力的需要更加節省。1820年,一個美國農民耕種出來的糧食衹能供給4個人;今天,一個農民所耕種出來的糧食可以養活56個人。美國的農民利用牽引機、播種機、耕耘機、收割機以及其他的機器從事農作,這些設備衹需很少的人便能經營一個很大的農場。現代耕種法包括改良肥料、有抗病力植物、作物輪耕與傢畜的科學飼養喂食法等。作物生産過剩,尋找市場成為重要的課題。
美國約有90%的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其他的人則租用別人的土地耕種。美國農場規模相當大,在七十年代中期每個農場的平均面積440畝。而當農場變得愈來愈機械化時,農場土地的面積也就不斷地增加。
三十年代經濟大恐慌期間,美國聯邦政府頒布一連串的法令以保護農民、防止低價、管製過剩𠔌物以及鼓勵水土保持。這些目標直到今日還是聯邦農業計劃中的重要部分。
美國土地上𠔌物的耕種面積約達33,600萬畝。𠔌物種類與耕種方式,則依各地不同的氣候與土壤而有所改變。在落磯山以及新英格蘭,農民們首先栽種𠔌物以便養傢活口。然後,小型的農場也生産一些日常用品與傢禽供應鄰近的城市。但是在加州南部,農民們發現那兒的土壤、氣候、平坦的陸地與沿海平原都適宜栽培煙草及棉花,這些作物的栽培形成一片片有係統的耕地與農場。在中西部,拓荒者們發現寬廣、肥沃的土地適合多種𠔌物與牧草,今日,這塊僅占美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上,卻包括美國60%𠔌物耕地。
無論就種植面積或經濟利益來說,玉米都是美國最重要的作物。其他的重要作物,依次分別是小麥、大豆、煙草、棉花、甜菜、花生、甘蔗、橘子、大麥、蘋果、葡萄以及許多其他的作物。
美國四分之一以上的面積都是牧場及草原。西部11州的面積約達10,600萬畝的公有土地分成許多牧草區,私人的牧場主人經內政部許可,可以使用這些牧草區。
乳牛與肉牛是美國農場裏最重要的傢畜。中西部的農場及西部大丘陵區是飼養肉牛最多的地方;美國的乳牛帶則由美國南部,從新英格蘭嚮明尼蘇達州伸展。大部分的豬飼養於中西部的玉米帶。在美國,幾乎每一個農夫都養有雞群,以補充傢中的肉類與蛋。不過也有一些農夫特別飼養大群的肉用雞或蛋用雞。
礦業
美國每年的礦産總值約可達到600億美元,其中石油産量的價值幾乎占全部礦産價值的40%。煤是價值僅次於石油的礦産,天然氣則居第3位。美國年産占世界18%的天然煤與石油,還有占世界45%的天然氣。
美國工業界對礦産的需要量日漸迫切,對采礦業來說是一連串的挑戰——他們必須去發掘新的礦藏。探勘者一度曾以十字鎬與鏟子找出礦脈。然而今日,采礦公司與鑽探公司聘請受過高級訓練的工程師與地質學家,尋找新的礦脈。這些專傢們也嘗試,以新的辦法由那些一度被認為無用的低含量礦石中,提煉出礦物。
石油工業是以科學方法從事探勘最好的例證。從1900年開始,專傢們就不斷預言,美國將會很快地在幾年中消耗完國內石油的存量。然而直到今日,新油田還是不斷地被發掘出來。工程師們也發明了一種抽取石油的新方法,因此許多已經被棄置的油田又再度運作。無論如何,今日美國的石油用量使她必須由國外進口大量石油。專傢們認為,研究更好的技術與作更多的勘察,是減少石油進口所必須做的。
美國的采礦業對改善礦坑內工作環培所作的貢獻相當大。同時,它也增加礦石的産量。
衹有蘇聯與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産量超過美國。德剋薩斯州是美國主要的石油生産地,占國內石油産量的40%與世界産量的6%。路易斯安那與加利福尼亞是僅次於德剋薩斯州的石油生産地。美國同時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産量最大的國傢。德剋薩斯州所生産的天然氣約占國內總産量的40%,儲量則占全國的30%。
衹有蘇聯的煤産量大於美國。美國境內最大的煤礦脈分佈在伊利諾州、蒙大拿州、西佛吉尼亞州及懷俄明州。密西西比河東部8省的煤礦産量約占全國産量的78%。賓州是美國境內唯一藴藏有無煙煤的地方。
美國境內五分之四以上的鐵礦均産自大湖區的密執安湖、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這些軟礦石經船運和鐵路送到芝加哥、匹茲堡這些鋼鐵中心。美國所使用的鐵砂有三分之一是進口的。
美國的産銅量居世界第一。主産於亞利桑那州,産量幾乎占美國總産量的一半。猶他州是美國第二大銅産地,産量約占美國總産量的七分之一。鋁是由一種叫做鐵礬土産量的90%。此外,阿拉巴馬州與喬治亞州也有鐵礬土礦。鋅與鉛常常在同一礦區中。美國是世界上首要的産鋅國。紐約州是美國最大的産鋅州。密蘇裏州是最主要的産鉛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蒙大拿州、內華達州、南達科他州與猶他州藴藏美國絶大部分的金礦。而美國主要的産銀州是亞利桑那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與猶他州。
貿易
美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量,而國內貿易量又比國際貿易量高出許多。將近1,800萬的美國人是以批發業或零售業營生,操縱這些貿易的商人上自批發商、百貨公司,下至地方雜貨店。美國每一個地區都生産該地最需要的産品,銷售剩餘的物資纔再運到其他需要的地區去銷售。美國每年的國內貿易額,批發上約達5,800億美元。而零售方面則達6,450億美元之多。七十年代中期,美國每年由國外輸入價值1,200億美元的貨品,輸出價值1,150億美元的貨品。美國最重要的貿易對象毫無疑問是加拿大。美國將五分之一的輸出品運到加拿大,而加拿大也以五分之一的輸出品回報美國。美國其他的貿易對象依次為日本、西德和英國。美國也與中國、巴西、法國、印度、意大利、墨西哥、委內瑞拉及其他諸國有貿易關係。美國首要的輸出品包括機械、通訊器材、食品、野生動物、加工品及原料(如棉花、大豆、礦石等)。主要輸入品則為燃料、機械、通訊設備以及加工品。 |
|
金融 | 黑色星期五 | 美國歷史 | 美國 | 國傢 | 國際貿易 | 世界經濟 | 經濟 | 圖書 | 美國房地産 | 大蕭條時代1929 | 巴拉剋·奧巴馬 | 美國總統 | 更多結果... |
|
|
美國經濟史 | 美國經濟評論 | 追問美國經濟 | 美國經濟治理 | 美國經濟指標 | 美國經濟危機 | 美國經濟學家 | 美國經濟學會 | 美國經濟面臨 | 美國經濟衰退 | 美國經濟大蕭條 | 淪陷的美國經濟 | 美國經濟金融化 | 美國經濟周期研究 | 美國經濟刺激計劃 | 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 1929美國經濟危機 | 影響美國經濟政策的思考 | 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政策 | 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 | 劍橋美國經濟史(第三捲) | 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政策 | 美國經濟迷失的背後 | 政府幹預與1865-1935年間的美國經濟轉型 | 美國經濟增長與貿易競爭力的源泉 | 經濟全球化與美國經濟的重新崛起 | 政府幹預與1865年間的美國經濟轉型 | 剋魯格曼的預言:美國經濟迷失的背後 | 淪陷的美國經濟:大國衰落 | 剋魯格曼的預言美國經濟迷失的背後 | 淪陷的美國經濟大國衰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