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階級鬥爭的産物,它是在階級社會中,一定的階級或階層的政治上最積極的代表,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別是為了取得政權和保持政權,而在階級鬥爭中形成的政治組織。(樊體寧:《西方國體與政體》,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馬剋思主義認為,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階級政治力量中的領導力量,是由各階級的政治中間分子為了奪取或鞏固國傢政治權力而組成的政治組織。(王浦句力:《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我們認為,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層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特定階層中以部分最積極的分子組成的,具有明確政治主張,為奪取、影響和鞏固政權而開展活動的政治組織。(李文良)
政黨是現代國傢中有着特定政治理念的社會團體。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針對國傢和社會問題有各自的主張。在競爭式民主國傢裏(即資産階級民主國傢),政黨透過在選舉中獲勝、並以執政為目標。
在沒有政黨競爭的國傢裏,通常是一黨專政。另外也存在著沒有政黨,一切政黨非法的國傢,如中東的傢族統治政權,包括沙特等國。
一個國傢存在的政黨數目,可根據政黨體係(party system)(亦稱政黨製)分成兩類,包括一黨專政(非競爭性政黨製)與競爭性政黨製。後者再細分為優勢一黨製,兩黨製,兩黨半製,與多黨製(可再分為溫和(moderate)多黨製與「粉碎(fragmented)多黨製」)。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傢實行競爭性政黨體製,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傢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幹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傢,如印度。美國的主要政黨有民主黨和共和黨,英國的主要政黨有工黨、保守黨和自由黨。法國主要政黨有共和聯盟,戴高樂聯盟,法國社會黨,法國共産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黨有中國共産黨和被統稱為民主黨派的八個參政黨派(它們分別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緻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一黨執政,多黨協商的體製。其民主黨派並非參與地方幹部與人大代表競選的政黨。
中華民國依據其1947年憲法實行五權憲法下的競爭性多黨製。由於國共內戰,蔣介石要求國民大會頒布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使其長期成為名義上的競爭性多黨製,而事實上近於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在國民黨之外存在著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但沒有競選席次的能力,國民政府此後也不批準任何新政黨成立。1986年蔣經國采取改革措施開放黨禁,中華民國逐漸發展出競爭性政黨體係下的兩黨製,具有贏得首長選舉和立法院議席實力的政黨長期不超過五個,其中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長期穩居最大的兩黨。
一黨製政府、兩黨製政府和多黨製政府
在一黨製國傢,衹有一個政黨允許獲得實權。雖然有時候有其他的少數黨派,但是他們衹能在法律上接受主要政黨的領導,例如中國。參見一黨執政
有些國傢受選舉制度影響,政治衹由少數政黨輪流壠斷,例如多數兩黨製國傢,包括美國,英國和印度等。這些國傢衹有兩個主要政黨能取得組成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改變制度的情況下,使其他小黨難以贏得選舉。
政黨及其取嚮
政黨通常被認為是處在一個政治光譜中。典型的類型包括處於激進位置的左翼政黨和處於保守的右翼政黨。其他的分劃尺度包括根據政黨對作為反對獨裁主義和集權主義的議會民主的接受程度、經濟政策等。左派通常傾嚮於社會民主、社會主義或共産主義,共同特徵是主張國傢管製市場實行某種計劃的必要。而右派政黨則傾嚮於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經濟,反對國傢幹預自由市場,強調市場機製的調控功能,並且重視宗教與家庭等傳統價值。
政黨分類
政黨分類除了可以依照政治意識型態區分,如左翼或右翼,自由或保守之外,另外也可以依照以下方法歸類:
第一,依照基層組織類型歸類。政黨的基層組織因為政黨所處的社會,或者政黨的目標而會有所不同。法國學者杜瓦傑將政黨基層組織分為三大類:細胞(cell)、俱樂部(cacus)、支黨部(branch)。
「細胞」以又稱小組、蘇维埃。以「細胞」為基層組織的政黨通常不以贏得議會選舉選舉為目的,而是志在推翻現狀政治秩序。執政後通常壠斷政權,組織深入整個市民社會的所有領域,貫徹政黨意志,對社會實行徹底統治。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製。例如蘇聯共産黨、中國共産黨、朝鮮勞動黨、阿爾巴尼亞工人黨、1990年代以前的中國國民黨等。
以「俱樂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以贏得各級議會、地方政府行政首腦職位之選舉為目的,組織最為鬆散,平常沒有規律的組織生活,幹部以志願工作者為主,從事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例如美國民主黨、共和黨。
以「支黨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其情況介於上面兩類之間。黨基層組織有較為規律與嚴謹的政治架構,幹部為常業專職人員,負責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但支黨部並不全面滲透到市民社會。例如日本自民黨,日本共産黨,歐洲各資産階級民主國傢政黨,1990年代以後的中華民國各政黨等。
第二,依照政黨紀律與政綱嚴謹程度歸類。政黨組織紀律因為政黨屬性與目標而有所不同。除了一黨專政國傢外,實行競爭性政黨體製的國傢,其政黨一般分為「剛性政黨」與「柔性政黨」。
剛性政黨政綱與黨章規定嚴謹,長期具有一貫性。黨紀較為嚴格,黨員實行登記制度,有時進行考察篩選,較難隨意參加。其中央與基層組織架構較為清晰,具有明確定義的日常業務,行政領導職權明確。歐洲資産階級民主國傢政黨,特別是傾嚮工人階級的政黨多屬於此類。
柔性政黨政綱與黨章內容較為模糊,隨著選舉情勢保持較大彈性,因選情與領導人政見而常有變異。黨紀鬆散,甚至沒有黨員登記制度,政黨機構不清楚其黨員人數與身份,出入自由不需考察。柔性政黨中央與基層組織具有很大隨意性,大多衹在選舉期間活動,平時僅是俱樂部與談話會性質,中央領導衹是候選人的競選總幹事,沒有實質的政黨領導權。美國民主黨、共和黨與加拿大、新西蘭等國政黨屬之。
政黨制度是一個國傢的政黨行使政權或幹預政治的方式。各國的政黨制度是由各自不同的歷史條件所决定的,是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一般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不過是政黨幹預政治的習慣形式的統稱。目前世界各國的政黨制度有兩大類型,一類是資本主義國傢的政黨制度,一類是社會主義國傢的政黨制度。
在當前各資本主義國傢中,比較流行的是兩黨製和多黨製。兩黨製是指一個資本主義國傢內,政治上存在着舉足輕重而又勢均力敵的兩個政黨,它們通過控製議會的多數席位或爭取總統選舉的勝利,用輪流上臺的方式交替組織政府。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和美國的兩黨製。英國是內閣製國傢,兩大黨靠競選爭奪下議院議員席位,獲多數席位的政黨為執政黨,其領袖擔任內閣首相,組織對議會負責的內閣,另一大黨作為法定的反對黨而存在。美國是總統製國傢,兩黨製主要表現在總統選舉上,競選獲勝的政黨為執政黨,失敗者為在野黨。多黨製是指一個資本主義國傢內,存在着三個以上的政黨,其中沒有一個政黨能長期保持絶對優勢,需要靠選舉時的偶然勝利或與其他政黨結成聯盟以組織政府。法國是典型的多黨製國傢之一。不少人認為,法國由於實行多黨製,在議會中不能形成一個占多數席位的政黨,內閣衹能聯合組成,政策很難統一,因而政局也不穩定。除兩黨製和多黨製外,還有一黨製,一度盛行於德國、意大利法西斯猖獗時期,現在主要為一部分新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傢所采用。社會主義國傢的政黨制度,不論其形式如何,都是與傳統政黨制度在本質上並不相同的新的政黨制度。一種是社會主義國傢的一黨製,如前蘇聯,衹有一個政黨即共産黨存在。另一種是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如中國目前所實行的政黨制度。形成不同政黨制度的原因,首先取决於一國內各階級各階層的力量對比,以及各種政治力量集結或分化組成政黨的狀況;其次,不同的選舉制度也對不同的政黨制度起了促成和鞏固的作用。
政黨功能:
1、凝聚階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識。
2、集合和發展階級政治力量。
3、影響和領導社會政治。
4、培養本階級的政治骨幹。
5、影響國際政治和國際事務。(王浦句力:《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
|
zhengdang
政黨
party
由某一階級或階層的積極成員組成,代表本階級、階層的利益並為之而鬥爭的政治組織。
政黨是社會經濟和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産物。它通常具有一定的政治綱領、組織機構和領導集團。近代的政黨出現在資産階級反封建鬥爭的時期。17世紀70年代英國的輝格黨和托利黨是最早的資産階級政黨;孫中山在1894年建立的興中會,是第一個中國資産階級政黨。1847年,在馬剋思、恩格斯指導下成立的共産主義者同盟是最早的無産階級政黨。1921年,中國成立了無産階級政黨中國共産黨。
資産階級思想傢把政黨說成是具有相同觀點的人們的聯合,否認政黨同階級的聯繫。馬剋思主義認為,黨是階級中最有自覺性的部分,在鬥爭中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黨通過領導本階級去實現自己的政治綱領,而使自己成為階級鬥爭的工具。政黨之間的鬥爭,本質上是階級鬥爭。列寧說:“在以階級劃分為基礎的社會中,敵對階級之間的鬥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勢必變成政治鬥爭。各階級政治鬥爭的最嚴整、最完全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各政黨的鬥爭”(《列寧全集》第10捲,第58頁)。一切資産階級政黨都是為資産階級的根本利益服務的。以馬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政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全體勞動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無産階級為爭取解放而建立的各種組織中的最高組織形式,是共産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作為階級鬥爭工具的政黨同國傢一樣,將隨着階級的消滅而喪失其作用,逐漸衰亡。
(李樹申)
|
|
- n.: party, position paper, a political party, in the wilderness, political party
- v.: purge, of people who are considered undesirable (
|
|
- n. parti politique
|
|
黨派, 整肅 |
|
中國 | 政治 | 黨派 | 民主黨派 | 社會 | 百科辭典 | 黨章 | 中國共産黨 | 百科大全 | 澳大利亞 | 共産主義 | 民主社會主義 | 歷史 | 解釋 | 世界歷史 | 蘇聯 | 美國 | 組織 | 更多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