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聯體 : 國傢 : 東歐 > 摩爾多瓦
顯示地圖
目錄
國度
  摩爾多瓦共和國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多瑙河下遊,東歐平原南部邊緣地區,絶大部分國土介於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東、北部與烏剋蘭接壤,西隔普魯特河與羅馬尼亞毗鄰,南部瀕臨黑海。
  摩爾多瓦曾是蘇聯最西部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全國面積為33800平方公裏,南北長350公裏,東西寬150公裏,形如倒挂的葡萄串,是歐洲小國。
  首都
  摩爾多瓦共和國的首都是基希訥烏。
  基希訥烏位於德涅斯特河支流貝剋河畔,面積為200多平方公裏,是全國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中心,現有城市人口75萬。從高空鳥瞰,基希訥烏市好似一朵盛開的石頭花,城市建築構成了石頭花的5個花瓣。基希訥烏市區內的大多數建築是用純白色的花岡岩石料建成。基希訥烏因此獲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譽。
  基希訥烏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其地名的含義是“起源地”,表示這裏是摩爾多瓦民族的發源地。
  【國名 國旗 國徽 國花 國鳥】
  國名 摩爾多瓦共和國在蘇聯時期曾先後稱為“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和“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1990年5月23日,摩爾達維亞最高蘇维埃决定把國名按照摩爾多瓦語的發音恢復為摩爾多瓦共和國。(俄語:Молдова/英語:Moldova)
  國旗 由三個垂直長方形組成,從左至右顔色排列為藍、黃、紅三色。中間繪有國徽。
  國徽 為一隻鷹。鷹嘴叼着金色十字架,兩爪握着橄欖枝和權杖。鷹胸前的盾面上紅、下藍,繪有一個黃色的公牛頭。國旗顔色由藍、黃、紅三色組成。公牛頭上端為一顆八角星,公牛頭左右側分別為一朵五瓣鮮花和一彎新月。
  摩爾多瓦的國徽國花 桃花——(薔薇科)
  國鳥 是嘴裏銜着一串葡萄的白顴。傳說,很久以前,摩爾多瓦的一個城堡被土耳其人包圍,守城的戰士英勇抗擊侵略者,直到彈盡糧絶,侵略者就要攻剋城堡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鋪天蓋地的白顴從天而降,颳起一股狂風,迫使敵人趴在地上,不敢擡頭。數以百計的白顴嚮城堡飛來,它們嘴裏銜着葡萄送給城堡的保衛者。戰士們吃到神鳥送來的葡萄以後,情緒高漲,士氣大增,擊退了來犯的敵人。從這以後,白顴就成為摩爾多瓦人心中的吉祥鳥,象徵着幸福和健康。
  行政區劃
  摩爾多瓦共和國獨立時,全國劃分為40個區,1個自治區(加告茲特別法律地位行政自治區),21個市,包括4個直轄市(基希訥烏、蒂拉斯波、伯利茲、蒂吉訥)和854個村。
  1995年1月18日,摩爾多瓦頒布《行政區劃法》。這項法律規定摩爾多瓦的行政區域單位是縣、市、村。一些市可以依法成為自治市。根據這項法律規定,摩爾多瓦全國進行了行政區劃改革。全國重組為9個縣:索羅基縣、季金縣、奧爾赫希縣、溫根縣、卡緬縣、勃裏昌縣、塔拉剋利縣、雷什坎縣、葉季涅茲縣;一個自治市:基希訥烏自治市和2個縣級自治區。每個縣的面積約為3100~4000平方公裏,居民人數在24-40萬之間。
  摩爾多瓦《行政區域法》中規定的組建行政區域單位的原則如下:
  村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由具有經濟和社會文化聯繫並以傳統風格為基礎形成的自然村落的居民組建。村設村委會。
  兩個以上的村落可以組建為公社。
  市一級單位是比村一級單位在經濟和文化方面更發達的行政區劃單位。市具有行使行政、工業、貿易、政治文化職能的基礎設施,而且大多數居民就業於工業、服務業、科技和文化行業。
  自治市是在國傢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城市。基希訥烏、伯利茲、賓傑裏、蒂拉斯波為自治市。
  在村和市的基礎上組成縣。原來的區議會所在城市為縣首府。
  摩爾多瓦議會將根據政府和地方管理機構的建議組建、取消和變更行政區域單位的地位。
  獨立的行政區域單位組建的條件是:居民不得少於1000人,而且社會管理機構和行政機關擁有一定的財政能力。
  地形
  摩爾多瓦共和國境內突出的地貌特點是丘陵和𠔌地縱橫交錯。境內有風景如畫的丘陵、多崗平原、廣柔草原和茂密森林。全國可以分為三個自然地理區域:森林區、森林草原區和草原區。高原、丘陵起伏的伯利茲平原、一望無際的摩爾多瓦南部草原和德涅斯特河下遊低地像階梯一樣由北嚮南朝多瑙河和黑海延伸。
  摩爾多瓦平均海拔高度為147米。境內中部的科德雷地區地勢最高,全國的最高點是位於科德雷尼斯波林的巴拉涅什特山,它的海拔高度是429米。從空中鳥瞰科德雷,有無數條狹長河流在高地上鬼斧神工地組成梳狀圖案。這裏,有4/5的地方是峭壁陡坡。在科德雷,高度落差明顯。流經此地的貝剋河上遊的𠔌地僅比海平面高出50-60米,而與之僅相隔5-8公裏處的河岸卻高出海平面近400米。這種狀況造就了科德雷的“山國”地貌,風景十分迷人。科德雷地區的中部是森林區,周邊是遼闊的草原。在高山脊上,成片翠緑欲滴的橡樹林和櫸樹林澎湃,如驚濤擊岸。自然林區衹占總面積的10-20%,主要是橡樹-櫸樹林和橡樹-榆樹林。高地上的天然梯地十分醒目。站在科德雷南坡,廣袤的草原盡收眼底。草原上的河階地覆蓋着濃緑如黛的林木,森林草原的景觀一覽無餘。該地區有“比薩拉比亞的瑞士”之稱,是摩爾多瓦民歌、詩詞、小說中廣泛贊譽的主題之一。科德雷地貌的另一特點是貝剋河和古纍河兩岸自然形成的衆多天然景觀,如半圓形露天劇場等,極具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
  摩爾多瓦有3個丘陵地區。一個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區,最高點海拔高度為335米,平均海拔高度為250-300米。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區從索羅基伸展至列烏特河口。丘陵西部地區是一溜漫坡,東部的盡頭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峭壁。精緻的季格丘陵,是摩爾多瓦的第二個丘陵地區。它的最高點為301米,從雅爾科雷村與普魯特河平行綿延至卡古爾市。摩爾多瓦的第3個丘陵區是波多爾丘陵區,它宛如一條緑環凸現在德涅斯特河左岸。
  摩爾多瓦北部是遼闊的伯利茲多崗平原,亦稱摩爾多瓦北部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不超過100-200米。平原四周是連續不絶的山岡,其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
  摩爾多瓦國土的35%是河流縱橫的平原及斜坡不超過2度的河邊階地。這些土地是肥沃的良田。坡地(坡度在2-6度之間)占國土面積的37%,20%的國土面積是陡坡和峭壁(坡度超過6度)。河灘地占國土面積的8%。
  地質結構
  摩爾多瓦共和國3/4的國土位於羅斯陸臺,並以此為基礎形成晶體岩層。在德涅斯特河沿岸,從索羅基嚮北地區都可以開採到許多古老的岩石:花崗岩、輝長岩、蘇長岩,也可以開採到含沙粘土。在西南地區,這些礦石深藏在海洋生物沉積層下面2000米處。在基希訥烏附近,這些礦藏的厚度達到1000-1500米。在南部城市科托夫斯剋,岩層厚達2000米。摩爾多瓦南方屬於另一類地質結構。它的主要物質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的褶皺岩層。岩層板塊的對接處是侏羅紀盆地。在這些岩層的上面覆蓋着新生的沉積岩-石灰岩、粘土、粘土質的頁岩、沙土、砂石、硅藻土。在摩爾多瓦最南部地區還存在着另一種地質結構──塊狀結晶藴藏帶。這裏厚層沉積岩的藴藏量不大。
  摩爾多瓦地質構造復雜,大面積的地質結構被分割成許多單元。一些區域的地形隆起,另一些區域的地形下陷。屢次發生的地震均是由位於羅馬尼亞境內的喀爾巴阡山南部發生強烈地殼運動所致。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和其它城市的建築均采用可抵禦震中心為6-7級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設。
  氣候
  摩爾多瓦共和國地處俄羅斯平原與喀爾巴阡山交接地帶,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大西洋氣旋嚮摩爾多瓦吹來大量濕潤、溫暖的空氣,但有時也會送來充滿水氣的地中海熱浪,以至生成摩爾多瓦的夏季暴雨。從東南方向吹來的大量乾燥氣流又常常會引起幹旱,而能夠造成早秋或晚秋寒流的北極冷空氣很少入侵摩爾多瓦。這種氣候給人的感覺是,嚴熱漫長的夏季、溫暖持久的秋季和不太冷的少雪鼕季。俄羅斯偉大的詩人普希金曾賦詩一首對摩爾多瓦的氣候做了如下描述: 大自然的草地、丘阜山岡 統統被慷慨的金光照亮 岩巍巍,拱頂兇險……
  摩爾多瓦日照充足,有“陽光之國”的美譽。持續日照時間北方為2060小時,南方為2330小時,植物生長期超過210天。
  摩爾多瓦鼕季少雪,常常出現陰雨天氣。衹是在1月份開始颳東北風時,天氣纔開始轉冷、降雪。雪天一般持續2-3天,最長為2-3個星期。2月份,氣候開始轉暖,有時甚至會像5月天一樣溫暖乾燥,有時又會寒流肆虐。摩爾多瓦的春天氣候變化無常,有時是驕陽似火,有時是冷雨櫪瀝。3月份,摩爾多瓦常常會降落鼕季少有的大雪。4月份,樹木挂緑;5月份,鮮花開放,空氣中彌漫着醉人的芳香。摩爾多瓦的夏季氣候乾燥,烈日當空,萬裏長空沒有一絲雲彩。這時也是摩爾多瓦的雨季。摩爾多瓦的秋季溫暖怡人。這種氣候可持續到11月初。
  摩爾多瓦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年平均氣溫明顯不同:北方年平均氣溫為8℃,南方為10℃。1月份平均氣溫北方為-5℃,南方為-3℃;7月份北方為20℃,南方為25℃。年平均最低氣溫通常是在12月至2月之間。
  摩爾多瓦大部分國土處於雨量不充沛地區,年均降水量為400-550毫米。丘陵地區年降水量500-560毫米,平原地區450-400毫米。雨量從西北嚮東南逐漸減少。摩爾多瓦的地形條件是造成這種雨量分佈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區比東部地區的年均降水量大約多50-100毫米。科德雷地區年均降水量是500-550毫米。在夏季,全國各地都有可能發生暴雨(一晝夜的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形成水災。水災在摩爾多瓦是常見的自然災害。暴雨又時常侵蝕土壤,衝刷出許多溝𠔌,造成水土流失。1948年6月10日和7月8日兩場暴雨降水量分別達到182毫米和219毫米。這兩場暴雨過後,在科德雷地區出現了7條小河,這些河流在幹旱年份也不會斷流。摩爾多瓦各個年份的降水量很不均勻,有的年份可以達到年平均降水量,有的年份降水量衹有平均年降水量的一半。近幾年,幹旱區從北部嚮南部和東南部擴展。據檔案材料記載,摩爾多瓦從1890年至1996年間,基本上是每6-7年發生一次幹旱。歷史上,1923年至1925年曾發生持續3年幹旱。摩爾多瓦北部地區的供水緊張。
  礦物資源
  從總體水平上講,摩爾多瓦共和國自然資源貧乏,缺少硬煤、鐵礦、石油和天然氣。但是,全國境內藴藏着豐富的非金屬富礦,並已探明330個非金屬富礦。它們是:2個石膏礦、3個製玻璃用的沙土礦、51個石灰岩礦、6個沙土礦、6個硅藻土礦、15個陶土礦、69個毛石采石場、84個沙和礫石混合礦、108個磚瓦原料礦、8個陶土礦等。現在,摩爾多瓦衹開採了94個礦區。
  摩爾多瓦的另一種寶貴礦物資源是硅藻土。摩爾多瓦還盛産高品質的粘土,有緑色、黃色和紅褐色。它是製磚、製陶、瓷器不可缺少的原料。
  傳統觀念一直認為摩爾多瓦境內沒有石油和天然氣,摩爾多瓦地質學家一直在尋找石油。1957年,在武勒卡涅什特開發出一座噴油油井,雖然開採量還不足以形成工業規模,但其品質極好,含有珍貴的輕油。
  同時,在武勒卡涅什特附近還找到了天然氣和褐煤礦,另外在法列什和溫格內也發現了天然氣。在溫格內區已多年開採天然氣用於工業和人民的生活。
  現已探明,摩爾多瓦境內有石油(約100萬噸儲量)和天然氣(約80億立方米)。
  摩爾多瓦的地下資源還沒有真正探明,地質學家已在北部發現了鐵礦、瑩石、晶石、石墨礦礦床的徵兆,尤其是在南方不同時期的地質構造層中發現了金礦、銀礦特徵,在500米深的地下則發現了銅礦、鋅礦、鋁礦和藴藏石油的特徵。摩爾多瓦的另一些地質構造完全符合生成鑽石的條件。
  摩爾多瓦是蘇聯時期進行地質研究最不充分的一個加盟共和國。
  水資源
  摩爾多瓦共和國有1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資源,60%已被開採用於日常用水消費。在獨聯體國傢中摩爾多瓦是貧水國傢。全國年需水量為250萬立方千米,而已探明的可利用水量每年衹有150萬立方千米。摩爾多瓦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為100升,而聯合國規定的標準為每人每天1000升。
  現在,摩爾多瓦已探明的地下水源有221處,另外還有26個礦泉水水源。
  就探明的水源水質來講,其中1/3可以直接飲用,1/5必須經過淨化處理後方可民用。
  在翁欽和卡鬍爾附近,水溫在30-46度的溫泉尚未開發利用。1998年,全國用水4.52億立方米,民用飲水為2.79億立方米,生産用水為4600萬立方米,但水庫補水量僅為9200萬立方米。
  植物資源
  摩爾多瓦共和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40%。森林中近2/3的樹種是橡樹,另外還有白蠟樹、櫪樹、櫸樹、椴樹等。境內有1700種花卉和蕨類植物組成野生植物群。摩爾多瓦所擁有的植物屬於古北區種類,絶大多數是喜溫暖的歐洲植物群。世界級珍稀植物占全國植物總數的17%,有絨毛橡樹、鵝耳櫪樹、黃櫨樹、鬍頽子類植物、矢車菊等,國傢級保護植物有26種。摩爾多瓦境內半數以上的野生植物有經濟利用價值,約130種可以藥用,另外還有許多蜜源植物,具有觀賞和裝飾價值的植物也為數不少。面積最大的森林區位於國傢中部,這裏有3個混合林帶:橡樹和榆樹林、椴樹和白蠟樹林、橡樹和櫸樹林。在北部丘陵的草原林區生長着遮天蔽日的闊葉橡樹林,在北部生長着榨葉橡樹林。在灰色森林土地帶保留着獨特的橡樹和橡樹-鵝耳櫪樹林的自然景觀,這些森林一般生長在較高的地勢上。它們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並起到保護水源、清潔空氣的作用。
  摩爾多瓦草原已被全部開發利用。森林草原面積不足全國草原總面積的1/10,其中的1/3為原始森林草原。其主要樹種有橡樹、鵝耳櫪樹,褐土地帶生長着山毛櫸樹,偶爾還見到銀椴樹、槭樹、榆樹、樹、野櫻桃樹和梨樹。森林裏,長青藤像地毯一樣鋪滿地表,野生葡萄藤密密地纏繞在橡樹和楊樹幹上。森林對保護摩爾多瓦的土壤和水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草原植物有針茅、遠東羊茅草,須芒草僅在少數地區生長。
  動物資源
  摩爾多瓦共和國的野生動物相對比較少,總計有400種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超過4500種。哺乳動物中的大型動物有野豬、狍(總計1萬頭)、鹿,主要分佈在科德雷、德涅斯特和普魯特河𠔌。另外還可以看到獾、鬆鼠、林貂、狼、狐狸、銀鼠等。
  摩爾多瓦的候鳥和定居鳥總計有260種。森林中生活着雲雀、烏鶇、鳴禽、貓頭鷹等嚙齒動物。草原地區生活着鵪鶉、灰山鶉、草原鷹、大鴇。在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地帶棲息着80多種候鳥:灰鵝、野鴨、骨頂雞、潛鴨等。摩爾多瓦的水中有80多種魚,允許漁獵的有20多種,它們是:鯿魚、梭魚、鯽魚等。另外,摩爾多瓦境內有3000多種昆蟲,其中500種是益蟲,200種有害於農作物。小蠢蛾、棕尾毒蛾等均對庭院作物構成極大的威脅。摩爾多瓦獨立以後,政府出臺了環境資源保護法。實際上,早在1971年,政府就建立了面積為0.27萬公頃的科德雷自然保護區。目前,被列入國傢級的珍稀動植物有29種,重點保護對象有500多個,其中包括6處自然風景區、17處地質構造化石、上百年的古樹、泉水、化石、具有科研意義的洞窟等。
  人口
  摩爾多瓦共和國在1940年以前的人口總數為240萬人。截止到1999年1月1日人口增長到430多萬。1913年至1939年間,全國人口數量增加了0.395萬人,而1950年至1979年間則增加了160萬人。這一時期的年均人口增長數為6.14萬人。1950-1960年間是摩爾多瓦人口增長高峰期。在這10年中,年平均人口增長率為23.2‰,這以後出生率逐年下降。雖然死亡人數在逐年減少,但仍大於出生人數,致使摩爾多瓦全國人口呈下降趨勢。
  同時,摩爾多瓦居民的年齡結構也在逐年發生變化。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在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居民的平均壽命在40-45歲之間,到20世紀70年代,摩爾多瓦居民的平均壽命已達到70歲。摩爾多瓦獨立以後,社會經濟動蕩不安,居民平均壽命降至60歲。
  語言文字
  歷史上摩爾多瓦共和國曾分屬於羅馬尼亞和蘇聯。蘇聯時期,社會和學校裏通用俄文,國內衹有少數使用羅文的學校。摩爾多瓦人使用的羅文在書寫時不用拉丁字母,而是用斯拉夫字母拼寫,稱為摩文。
  摩爾多瓦語屬印歐語係羅曼語族東部語支,文字采用斯拉夫字母。摩爾多瓦人的前輩瓦洛赫人在接受斯拉夫人的東正教的同時,學會了斯拉夫文字,斯拉夫文字是從保加利亞王朝統治下的多瑙河南部斯拉夫人聚居地傳入摩爾多瓦,後經加利奇-沃倫公國在邊區促進東正教統一的活動中使斯拉夫文字發揚光大。斯拉夫文字被摩爾多瓦人廣泛應用於文學創作、祈禱儀式和公文中。1989年5月,蘇聯摩爾達維亞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维埃通過語言法,認定摩文為國語,在官方場合限製使用俄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摩爾多瓦政府的决定引起了國內少數民族,尤其是俄語民族的不滿和抵製,並誘發流血事件。許多俄語居民因語言問題在求職、升學問題上受到歧視,而移居國外。
  在摩爾多瓦的實際生活中,俄文仍然是社會基層中廣泛使用的語言。全國幾乎沒有人不會俄語。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習慣說俄語,知識分子講起專業來,也衹會用俄文表達。全國有32%的人認為俄語是母語,全國各地的圖書館藏書以俄文書籍為主,國傢圖書館中摩文圖書衹占總藏書量的17%。俄語所具有的廣泛的社會基礎,使社會各階層紛紛要求使俄語成為與摩文平等的法定的“通用語”。
  現在,摩爾多瓦政府實行靈活的政策,使用雙語製,即摩爾多瓦人同時使用摩爾多瓦文和俄文。摩爾多瓦的官方文件、新聞媒體均以摩文為主,同時使用俄文。許多報紙是俄文和摩文兩個版本。街頭、許多商店招牌也是用摩文和俄文兩種文字書寫。電臺采訪領導人,也是先說一遍摩文,然後再說一遍俄文。學校分為摩文學校和俄文學校。兒童基本上是雙語混用。觀看文藝演出也是用雙語報幕。同時,政府也放寬了對衹會俄文的公職人員的要求,一再推遲公職人員必須通過羅文考試的期限。
  民族
  【人口】357.27萬(2008年1月1日,不含“德左”和本得爾市人口),城市人口147.61萬,農村人口290.66萬。其中摩爾多瓦族占75.8%,烏剋蘭族8.4%,俄羅斯族5.9%,加告茲族4.4%,羅馬尼亞族2.2%,保加利亞族1.9%,茨岡族0.4%,猶太族0.1%,其它民族0.5%。官方語言為摩爾多瓦語,俄語為通用語。多數人信奉東正教。
  宗教
  蘇聯時期,國傢不倡導居民信教,許多教堂被關閉。摩爾多瓦獨立以後,宗教活動再度活躍,許多村辦教堂重新啓用。但是,國傢長久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廣大群衆生活貧睏,許多教徒連進教堂買香火的錢都沒有,去做禮拜的人有所減少,從而製約了教會的發展。
  東正教 摩爾多瓦的絶大多數居民信奉東正教。早在摩爾多瓦公國時期,東正教的影響就已深入人心。當時,摩爾多瓦的東正教教會隸屬於康斯坦丁堡(拜占廷)大牧首管轄的教區。最初,摩爾多瓦東正教界的神職人員均由相鄰的斯拉夫國傢派出。後來,摩爾多瓦公國的統治階層為鞏固自己對宗教事務的統治權,不顧東正教大牧首的反對,1387年由彼得•穆沙特大公自立摩爾多瓦公國東正教主教,這導致了摩爾多瓦教會與拜占廷教會之間的尖銳衝突。
  現在,摩爾多瓦東正教的領袖是弗拉迪卡•弗拉吉米爾。
  東正教組織主要有:俄羅斯東正教教堂摩爾多瓦轄區、基希訥烏俄羅斯東正教教堂、莫羅勘教派、亞美尼亞-格裏商裏教堂。
  其它宗教組織有:猶太教協會、黑間(指印度教中的第8個守護神)意識國際協會等。
  節日
  新年是摩爾多瓦人民最隆重的盛大節日。過新年的民俗仍舊保留至今。新年前的夜晚,傢傢戶戶的房門都要留一條縫,人們企盼舊的歲月從門縫裏悄悄溜走,新的希望隨之而來。新年之夜,絶大部分人徹夜不眠,走上街頭舉行新年大聯歡。小夥子們則要扛着祖傳的犁挨門挨戶祝賀節日,祝願人人幸福如意,五穀豐登。這項活動一直要持續到第二天早上纔結束。新年期間的另一項重大活動是表演形式多樣的民間新年劇。年輕人頭戴面具,穿上劇裝扮演劇中的馬、熊、羊等動物。經常上演的傳統劇目有:《瑪朗卡》、《布諾拉》、《日亞那》、《阿爾納烏特人》和《老人們》。新年詩歌演唱會在40-50年代曾一度中斷,70年代這一文化傳統開始復興,保留至今。
  洗禮節是摩爾多瓦東正教的重要節日,在公歷1月19日。這一天往往舉行入教儀式和新生兒的命名日受洗。主持人口誦經文,給受洗人額上或頭上點水,有時也將受洗人全身浸入水中,然後給受洗人帶上十字架項鏈。新生兒接受洗禮時,父母不能在場,為受洗人選定的監護人稱“教父”、“教母”。在洗禮節那天,人們除去到教堂接受洗禮外,還要到江河裏取“聖水”。健康人要跳到冰窟窿裏洗一洗。
  洗禮節前一天(1月18日),人們習慣占卜。特別是女孩子往往在這一天晚上占卜自己的終身大事。
  另外,復活節和狂歡節也是摩爾多瓦民間十分重視的宗教節日。復活節每年從4月底至5月初的第一個星期日開始,歷時7天。復活節前的第8周是狂歡節,歷時7天。
  3月1日是摩爾多瓦人迎接春天來臨的節日,稱三一節。這一天,人人都在胸前戴上紅、白綢綫編織的小花。白色象徵心靈美好、純潔,能給人帶來愛與和平,紅色代表太陽和大自然的復活,帶給人類健康和力量。
  禁忌
  摩爾多瓦人非常好客,常用葡萄酒當飲料招待客人。在這種情況下,客人不應拒絶主人的盛情,而應與主人幹杯,一飲而盡,以示對主人的友好和尊重。同桌進餐時,主人忌諱別人玩弄刀叉或磕碰餐具,端起盤子吃菜喝湯也是很不雅觀的。在別人傢裏坐客,不經主人允許,不要擅自闖入主人的臥室或坐在床上,這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摩爾多瓦人忌諱13這個數字,認為這是兇險和死亡的象徵,相反卻喜歡7這個數字,認為7能帶來成功和幸福。
  農牧業
  摩爾多瓦國土面積的80%是黑土高産田,適宜農作物生長,盛産葡萄、食糖、食油和煙草等,曾是蘇聯水果和漿果、玉米、嚮日葵和蔬菜等農作物的生産基地之一。全國播種面積約185萬公頃,𠔌類占播種面積的50%,經濟作物占22%。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鼕小麥、大麥、裸麥;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草、甜菜、大豆、嚮日葵、亞麻和大麻。嚮日葵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全境均有種植,尤以東南部為多。種植業占農業總産值的70%。葡萄種植業和園藝業在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葡萄種植面積為25.3萬公頃,占蘇聯葡萄種植面積的30%以上,水果種植面積為17.2萬公頃。葡萄園主要分佈在南部和中部,果園主要在北部和東南部。葡萄和煙草産量在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居首位,水果和甜菜産量居第3位。另外,摩爾多瓦的草藥、香精、玫瑰油、母菊油、熏衣草油、鼠尾草油等享譽國際市場。農作物的産值在農業産值中占65.7%,畜牧業在農業産值中約占34.3%,為肉有兼用畜牧業。農業以及與農業相關的部門是摩爾多瓦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農業和農産品加工占國內生産總值的60%,全國有46%以上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産。農業生産直接關係到全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對國傢的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視。
  工業
  摩爾多瓦的工業基礎薄弱。蘇聯時期,摩爾多瓦工業的發展速度首次超過農業。到80年代,在國內生産總值中,工業産值已比農業産值高出1.3倍。在工業産值中,食品加工工業的産值居第一位,重工業居第二位,輕工業居第三位。各工業部門在工業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電力-23.5%、機器製造業和冶金加工工業-13.7%、木材和木材加工工業-3%、建材業-8.5%、輕工業-9.6%、食品工業-36.7%。
  摩爾多瓦工業的致命弱點是完全依賴於外部提供原料、能源和技術聯繫。
  摩爾多瓦的冶金工廠現在仍被認為是歐洲最好的企業。它生産的高質量産品被挑剔的顧客購買。但是本土原料衹能滿足該企業所需的15-20%。
  國傢政體的指導原則
  1994年7月29日,摩爾多瓦正式頒布獨立以後的第一部憲法。摩爾多瓦以建立法製國傢、公民社會、民主和以人為本為最高價值觀。憲法對新國傢政體的指導原則做出如下規定。
  (一)三權分立原則。即立法、司法和執法分立,三大機構之間責權劃分明確,同時相互製約,相互配合。根據2000年7月5日通過的國傢憲法修正案,議會和政府擁有立法動議權,總統不再享有這一權利。
  (二)民主製原則。摩爾多瓦實行民主和政治多元化原則,任何意識形態均不得被規定為國傢官方意識形態。議會民主是這一原則的具體體現,摩爾多瓦議會是全國人民的最高代表機構,是國傢唯一的立法權力機構。
  (三)憲法至上原則。摩爾多瓦憲法為本國最高法律,凡是與憲法條款相抵觸的任何一項法律或其它法規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中立原則。摩爾多瓦獨立以後,一方面不斷重申摩爾多瓦是享有主權的統一和不可分割的獨立國傢,其領土不可割讓,同時宣佈,摩爾多瓦共和國永久性中立,不允許其它國傢的武裝力量在本土駐紮。
  (五)公民至上原則。摩爾多瓦視公民和睦、民主、人的尊嚴、權利和自由、人的個性自由發展,公正的政治多元化是摩爾多瓦國傢的最高價值。國傢主權屬於摩爾多瓦公民,國傢的首要任務是尊重和保護人的個性。人民的意志是國傢權力的基礎,這種意志在自由選舉中得到體現,自由選舉定期舉行。摩爾多瓦公民在法律和權力面前人人平等,享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結社自由、遷移自由、創作自由、集會自由等。
  歷史大事年表
  公元6世紀以前為原始社會。
  9世紀以前,宗法制度開始解體,封建關係萌芽。
  12-14世紀 摩爾多瓦境內出現部落聯盟,顯現國傢雛形。
  1359年 摩爾多瓦公國成立,定都雅西。
  14世紀 奧斯曼帝國入侵摩爾多瓦
  1487年 摩爾多瓦淪為土耳其附庸。
  16-18世紀 摩爾多瓦爆發反對異族侵略的解放鬥爭。
  18世紀 資本主義開始萌芽。
  1918年1月 摩爾多瓦建立蘇维埃政權。
  1918-1920年 摩爾多瓦爆發國內戰爭。
  1924年10月12日 摩爾達維亞蘇维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成立。
  1940年8月2日 摩爾達維亞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
  1990年5月23日 摩爾達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
  1991年8月27日 摩爾多瓦共和國宣佈獨立。
  1991年12月21日 摩爾多瓦簽署了關於成立“獨立國傢聯合體”的《阿拉木圖宣言》。
  【外交】
  奉行東西方並重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獨聯體國傢的關係,特別是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發展同羅馬尼亞和烏剋蘭的睦鄰關係,同時將與歐洲一體化列為摩重要的遠景目標。堅持中立立場,但參加北約和平夥伴關係框架內的活動。
  與中國關係:1991年12月27日,中國正式宣佈承認摩爾多瓦共和國獨立。1992年1月30日,摩中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2000年6月,摩總統魯欽斯基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中摩關於在二十一世紀繼續加強全面合作的聯合聲明。2001年7月,中國國傢主席江澤民對摩爾多瓦進行國事訪問。2003年2月,摩爾多瓦總統沃羅寧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摩爾多瓦共和國聯合公報》。
  政治
  1994年7月通過的憲法規定,摩爾多瓦是一個主權、獨立、統一和不可分割的國傢,堅持政治多元化條件下的民主,實行總統製、三權分立,公有和私有製並存;摩永遠為中立國傢,不允許在其領土駐紮外國軍隊。議會實行一院製,共有議席101個。2000年7月通過的憲法修正案規定,摩爾多瓦由原來的半議會製共和國改為議會製共和國,將總統的産生方式由全民普選改為議會投票選舉,總統在國傢事務中的權力被削弱。摩議會實行一院製,任期四年。 2001年,摩爾多瓦共産黨人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成為當今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通過議會民主方式取得政權的共産黨之一。摩爾多瓦共産黨人黨主席弗拉迪米爾·沃羅寧當選為總統。2005年3月,摩共再次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沃羅寧再次當選為摩總統。


  Moldova /mɒlˈdoʊvə/, officially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Republica Moldova) is a landlocked country in Eastern Europe, located between Romania to the west and Ukraine to the north, east and south.
  
  In antiquity, the territory of the present day country was part of Dacia, then fel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Middle Ages, most of the present territory of Moldova was part of the Principality of Moldavia. In 1812, the eastern part of this principality was annexed by the Russian Empire and became known as Bessarabia. Between 1856 and 1878, two southern counties were returned to Moldavia, which in 1859 united with Wallachia to form modern Romania.
  
  Upon the dissolution of the Russian Empire in 1917, an autonomous, then independent Moldavian Democratic Republic was formed, which joined Greater Romania in 1918. In 1940, Bessarabia was occupi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was split between the Ukrainian SSR and the newly created Moldavian SSR. After changing hands in 1941 and 1944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territory of the modern country was subsumed by the Soviet Union until its independence on August 27, 1991. Moldova was admitted to the United Nations in March 1992.
  
  In September 1990, a breakaway government was formed in Transnistria, the strip of Moldova on the east bank of the river Dniester. After a brief war in 1992, it became de facto independent, although no UN member has recognized its independence.
  
  The country is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with a president as head of state and a prime minister as head of government. Moldova is a member state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uncil of Europe, WTO, OSCE, GUAM, CIS, BSEC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Moldova currently aspires to jo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has implemented the first three-year Action Pla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ENP). About a quarter of the population live off less than US$ 2 a day.
東歐內陸國
  東歐內陸國。面積337萬平方千米。人口4354萬(1993年)。首都基希訥烏。丘陵和河𠔌平原相間。溫帶大陸性氣候。經濟以葡萄等果樹種植和食品工業為主。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英文解釋
  1. n.:  md,  Moldova,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法文解釋
  1. n.  Moldavie
近義詞
摩爾多瓦共和國
相關詞
歐洲專輯舞麯城市首都簡介介紹人物
總統羅馬尼亞東歐經典戰爭地理國傢語言
百科大全金融錢幣貨幣股票證券俄羅斯民族民族學
更多結果...
包含詞
摩爾多瓦人摩爾多瓦葡萄
摩爾多瓦內戰摩爾多瓦航空
摩爾多瓦國徽摩爾多瓦列伊
摩爾多瓦國旗摩爾多瓦公國
摩爾多瓦丘陵摩爾多瓦共和國
摩爾多瓦足球聯賽摩爾多瓦國傢足球隊
摩爾多瓦共産黨人黨摩爾多瓦共和國總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摩爾多瓦共和國聯合公報中國與摩爾多瓦關於在21世紀繼續加強全面合作的聯合聲明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摩爾多瓦國傢館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摩爾多瓦國傢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摩爾多瓦共和國建交十五周年紀念紀念封
分類詳情
張開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區張開埃迪奈茨張開加告茲自治區張開溫蓋尼
張開泰萊奈什蒂張開塔拉剋裏亞張開什特凡大公張開紹爾德奈什蒂
張開斯特勒捨尼張開索洛卡張開森傑雷張開勒什坎尼
張開雷齊納張開奧爾海張開奧剋尼察張開尼斯波列尼
張開遼瓦張開亞洛維尼張開亨切什蒂張開格洛代尼
張開弗洛列什蒂張開弗列什蒂張開德羅恰張開敦杜捨尼
張開剋柳列尼張開奇米什利亞張開格烏捨尼張開格勒拉什
張開岡代米爾張開卡鬍爾張開布裏切尼張開巴薩拉比亞斯卡
張開新阿內尼基希訥烏伯爾齊市本德爾市
杜伯薩裏基希訥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