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搜商
目錄
No. 1
  “搜商”,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與智商、情商相並列的人類智力因素。這一概念的提出者陳沛本人一直致力於顛覆互聯網,改變互聯網搜索規則的商界精英。2003年他推出新一代個人搜索門戶,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內搜索引擎市場的格局。正是在這樣一個處於搜索時代的核心人物,對於“搜商”的洞悉更為深刻。
  面對海量信息的重重包圍,面對信息爆炸時代的降臨,人類通過工具獲取知識的能力快速升級。搜商理論的誕生,是對現有人類情商和智商的完美補充。而搜商公式,更是頗有新意。陳沛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搜商公式:
  sq=k/t(c)(sq=搜商,其中k=knowledge知識,t=time時間,c=搜商指數(社會平均知識獲取能力))。
  可見,搜商理論更加註重時間和知識的比值,也就是說,搜商關心和解决的問題是智商和情商不能度量的問題———效率。
  該概念的另一提出者黃泰山(中國著名出口營銷專傢), 則認為搜商更多的是通過搜索技能解决問題的能力, 有區別於陳沛提出的獲取知識的能力。黃泰山認為搜商不同於情商和智商的地方在於,搜商馬上讓人得到結果,有時是問題的解决方法,有時是解决問題的綫索而且是基於龐大的網民和專傢的智慧的結果,因此搜商讓人類第一次可以最大程度的站在整個人類智慧的基礎上去解决問題。
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21世紀,除了智商、情商,面對海量信息包圍的睏境,决定人生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是什麽?是“搜商”,即一種通過工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搜索能力。提起現代工具,最著名的顯然是搜索引擎,它是人類獲取信息的偉大發明。其實,搜商早已存在,衹是未被人認識,未被人重視而已。從問路、查地圖、翻閱圖書資料,到使用搜索引擎,都是人類搜商的體現。搜商強調的是你所獲得的知識與所花費時間的比值,是智商和情商懸而未决的遺留問題——效率問題。陳沛所撰寫的《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清華大學出版社)一書,深入淺出地闡析了作為人類第三種能力:搜商的概念、功能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說明了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的觀點。
  隨着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人類擁有再高的智商,再多的大腦容量,再充足的生命時間,也不能滿足理解和儲存全部人類知識的要求,更何況人類的知識正以幾何級數量迅速增長。因此,我們必須在海量知識中快速地搜索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幸運的是,搜索引擎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疑給人們在海量信息中快速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善用搜索技術可能會演變成網絡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這時候提出“搜商”概念,並把它與智商,情商比照研究,頗有新意和啓發。
  百度、中搜都是國內很好的中文搜索引擎。在一般情況下,搜索英文google會更全面,搜索中文不妨百度一下,而搜索新聞、音樂,中搜可能更出色。恰當地使用關鍵詞,會使得搜索結果更符合你的需要。對於特殊類型的信息,你可以考慮使用特殊的搜索工具。比如你要找招聘信息,可以登錄專業招聘網站,如www.5ljob.com,www.zhaopin.com,www.chinahr.com等進行站內搜索。此外,使用搜索引擎也有很多的技巧。例如,你要搜索一本餘華的書《兄弟》,此時你在搜索框裏輸入“兄弟”,效果就不是很好,而帶上書名號結果就準確多了。又如,想搜索一篇關於最新加密技術的Word論文,在搜索引擎裏輸入“filetype:doc加密技術”,即可得到大量相關信息。使用搜索引擎的時候,我們習慣輸入關鍵詞,不過,也許你還不知道,用簡單的運算符號或者標點去連接關鍵詞,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就是大學裏《信息檢索》課程所要介紹的內容。譬如:
  1.+:用加號把兩個關鍵詞連成一對時,衹有同時滿足這兩個關鍵詞的匹配纔有效,而衹滿足其中一項的將被排除。比如我們鍵入“電腦+計算”,則在查詢“電腦”的結果中將不包含“計算”的結果排除。
  2.-:如果兩個關鍵詞之間用減號連接,那麽其含意為包含第一個關鍵詞,但結果中不含有第二個關鍵詞。例如,我們鍵入“電腦-計算”,則在查詢“電腦”的結果中將包含“計算”的結果排除。
  3.():當兩個關鍵詞用另外一種操作符號連在一起,而又想把它們列為一組,就可以對這兩個詞加上圓括號。我們可以鍵入“(電腦-計算)+(程序設計)”來搜索包含“電腦”、不包含“計算”但同時包含“程序設計”的網站。
  4.*:可代替所有的數字及字母,用來檢索那些變形的拼寫詞或不能確定的一個關鍵字。比如鍵入“電*”後查詢結果可以包含電腦、電影、電視等內容。
  5.“”:用雙引號括起來的詞表示要精確匹配,不包括演變形式。比如我們鍵入帶引號的“電腦報”,則“電腦商情報”等信息就不會在結果中出現。
  相關鏈接:《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推薦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