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插茱萸
目錄
簡介
  舊時漢族民間節日風俗,流行於黃河中下遊、淮河、長江流域等地。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民間采茱萸插戴頭上,亦有用茱萸製成囊佩帶的,俗信能驅邪治病。相傳始於東漢,晉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裝飾美容、祝頌延年益壽。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望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歷史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秋高氣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時,茱萸被認為能祛病驅邪,所以古人或頭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遊興,並把重陽節稱為登高節、茱萸節、茱萸會。直至民國時期,一些文人秋季聚會請貼的常用款式為:“×月×日,登高萸觴,候光。”到民國以後,茱萸風俗逐漸衰退。
茱萸
  茱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種是茴香科植物吳茱萸,因為産於吳地(今江浙一帶)質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緑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緑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果實成小粒裂狀,味極辛香,可食用,莖、葉可入藥,功能暖胃燥濕,為“十全大補丸”、“六味地黃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闢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禦初寒。”
相關記載
  古人把茱萸作為祭祀、佩飾、藥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風俗。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記載,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於每年九月九日,頭插茱萸,飲菊花酒,食蓬餌,出遊歡宴。
  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記述了這一情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唐時重陽節登高茱萸插頭習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陽節特有的闢邪物品,佩茱萸成為重陽節俗的主要標志,因此登高會也稱“茱萸會”,重陽節被稱為“茱萸節”。庸人張說《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詩云:“西楚茱萸節,南淮戲馬臺。”從節俗的原始意義看,茱萸與登高的結合應該是最早的。但在宋元以後,插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隨着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註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酒)的地位最終蓋過廠“闢邪翁”(茱萸)。
相關記載
  古人把茱萸作為祭祀、佩飾、藥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風俗。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記載,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於每年九月九日,頭插茱萸,飲菊花酒,食蓬餌,出遊歡宴。
  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記述了這一情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唐時重陽節登高茱萸插頭習俗的流行。茱萸是重陽節特有的闢邪物品,佩茱萸成為重陽節俗的主要標志,因此登高會也稱“茱萸會”,重陽節被稱為“茱萸節”。庸人張說《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詩云:“西楚茱萸節,南淮戲馬臺。”從節俗的原始意義看,茱萸與登高的結合應該是最早的。但在宋元以後,插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隨着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人們不僅關註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酒)的地位最終蓋過廠“闢邪翁”(茱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包含詞
還對插茱萸學他年少插茱萸
遍插茱萸少一人發稀那更插茱萸
籃輿伊軋柴桑裏。問黃花、沒些消息,空籬而已。賴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懷裏。且覓個、欄幹同倚。檢點樽前誰見在,憶平生、共插茱萸底。歡末足,飲姑止。<|未章追懷無競、處和二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籃輿伊軋柴桑裏問黃花沒些消息空籬而已賴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懷裏且覓個欄幹同倚檢點樽前誰見在憶平生共插茱萸底歡末足飲姑止未章追懷無競處和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