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觀念即推銷導嚮,是一種以推銷為中心的營銷觀念,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普遍流行的觀念。當時之所以此觀念較為流行,其社會經濟背景是生産力發展了,産品豐富了,其直接原因是這時的西方發達國傢大多處於嚴重的經濟危機時期,尤其是1929~1933年那場深刻的經濟危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危機的直接表現就是産品相對過剩,很多企業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倒閉,所以資本主義所面臨的直接問題已不再僅僅是擴大生産規模,産品銷售已顯得同樣重要。在這種形勢下,各企業開始重視推銷工作,紛紛成立推銷機構,組建推銷隊伍,培訓推銷人員。企業界已開始認識到:很多情況下,消費者不會自動來購買商品,須推銷員去說服、感化和刺激;企業衹註重生産還不行,應將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轉移一部分出來用於銷售。很多企業大勢進行廣告宣傳,形成一種“高壓推銷”或“強力推銷”的局面。他們的口號也由過去的“待客上門”變成“送貨上門”。為了滿足實踐的需要,一些理論工作者也加入到“推銷術”和“廣告術”的研究行列中來,一些研究成果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