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口類型是指顯卡與主板連接所采用的接口種類。顯卡的接口决定着顯卡與係統之間數據傳輸的最大帶寬,也就是瞬間所能傳輸的最大數據量。不同的接口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夠使用此顯卡,衹有在主板上有相應接口的情況下,顯卡才能使用,並且不同的接口能為顯卡帶來不同的性能。
目前各種3d遊戲和軟件對顯卡的要求越來越高,主板和顯卡之間需要交換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過去的顯卡接口早已不能滿足這樣大量的數據交換,因此通常主板上都帶有專門插顯卡的插槽。假如顯卡接口的傳輸速度不能滿足顯卡的需求,顯卡的性能就會受到巨大的限製,再好的顯卡也無法發揮。顯卡發展至今主要出現過isa、pci、agp、pci express等幾種接口,所能提供的數據帶寬依次增加。其中2004年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經成為主流,以解决顯卡與係統數據傳輸的瓶頸問題,而isa、pci接口的顯卡已經基本被淘汰。目前市場上顯卡一般是agp和pci-e這兩種顯卡接口。
agp是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圖形加速端口)的縮寫,是顯示卡的專用擴展插槽,它是在pci圖形接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agp規範是英特爾公司解决電腦處理(主要是顯示)3d圖形能力差的問題而出臺的。agp並不是一種總綫,而是一種接口方式。隨着3d遊戲做得越來越復雜,使用了大量的3d特效和紋理,使原來傳輸速率為133mb/sec的pci總綫越來越不堪重負,籍此原因intel纔推出了擁有高帶寬的agp接口。這是一種與pci總綫迥然不同的圖形接口,它完全獨立於pci總綫之外,直接把顯卡與主板控製芯片聯在一起,使得3d圖形數據省略了越過pci總綫的過程,從而很好地解决了低帶寬pci接口造成的係統瓶頸問題。可以說,agp代替pci成為新的圖形端口是技術發展的必然.
pci express(以下簡稱pci-e)采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總綫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嚮整個總綫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於傳統pci總綫在單一時間周期內衹能實現單嚮傳輸,pci-e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e的接口根據總綫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將用於內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e規格從1條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係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此外,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接口還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e x1的250mb/秒傳輸速度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芯片、網卡芯片和存儲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芯片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 因此,用於取代agp接口的pci-e接口位寬為x16,能夠提供5gb/s的帶寬,即便有編碼上的損耗但仍能夠提供約為4gb/s左右的實際帶寬,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儘管pci-e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為pci-e主流規格,同時很多芯片組廠商在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的支持,在北橋芯片當中添加對pci-e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e因為采用串行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e接口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標準更多的帶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e設備生産成本和體積。另外,pci-e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為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在兼容性方面,pci-e在軟件層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術和設備,支持pci設備和內存模組的初始化,也就是說過去的驅動程序、操作係統無需推倒重來,就可以支持pci-e設備。目前pci-e已經成為顯卡的接口的主流,不過早期有些芯片組雖然提供了pci-e作為顯卡接口,但是其速度是4x的,而不是16x的,例如via pt880 pro和via pt880 ultra,當然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
|
我們知道,CPU需要通過某個接口與主板連接的才能進行工作。CPU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腳式、卡式、觸點式、針腳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都是針腳式接口,對應到主板上就有相應的插槽類型。CPU接口類型不同,在插孔數、體積、形狀都有變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
Socket AM2
Socket AM2是2006年5月底發佈的支持DDR2內存的AMD64位桌面CPU的接口標準,具有940根CPU針腳,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雖然同樣都具有940根CPU針腳,但Socket AM2與原有的Socket 940在針腳定義以及針腳排列方面都不相同,並不能互相兼容。目前采用Socket AM2接口的有低端的Sempron、中端的Athlon 64、高端的Athlon 64 X2以及頂級的Athlon 64 FX等全係列AMD桌面CPU,支持200MHz外頻和1000MHz的HyperTransport總綫頻率,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其中Athlon 64 X2以及Athlon 64 FX最高支持DDR2 800,Sempron和Athlon 64最高支持DDR2 667。。按照AMD的規劃,Socket AM2接口將逐漸取代原有的Socket 754接口和Socket 939接口,從而實現桌面平臺CPU接口的統一。
Socket S1
Socket S1是2006年5月底發佈的支持DDR2內存的AMD64位移動CPU的接口標準,具有638根CPU針腳,支持雙通道DDR2內存,這是與衹支持單通道DDR內存的移動平臺原有的Socket 754接口的最大區別。目前采用Socket S1接口的有低端的Mobile Sempron和高端的Turion 64 X2。按照AMD的規劃,Socket S1接口將逐漸取代原有的Socket 754接口從而成為AMD移動平臺的標準CPU接口。
Socket F
Socket F是AMD於2006年第三季度發佈的支持DDR2內存的AMD服務器/工作站CPU的接口標準,首先采用此接口的是Santa Rosa核心的LGA封裝的Opteron。與以前的Socket 940接口CPU明顯不同,Socket F與Intel的Socket 775和Socket 771倒是基本類似。Socket F接口CPU的底部沒有傳統的針腳,而代之以1207個觸點,即並非針腳式而是觸點式,通過與對應的Socket F插槽內的1207根觸針接觸來傳輸信號。Socket F接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處理器的信號強度、提升處理器頻率,同時也可以提高處理器生産的良品率、降低生産成本。Socket F接口的Opteron也是AMD首次采用LGA封裝,支持ECC DDR2內存。按照AMD的規劃,Socket F接口將逐漸取代Socket 940接口。
Socket 771
Socket 771是Intel2005年底發佈的雙路服務器/工作站CPU的接口標準,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采用LGA封裝的Dempsey核心的Xeon 5000係列和Woodcrest核心的Xeon 5100係列。與以前的Socket 603和Socket 604明顯不同,Socket 771與桌面平臺的Socket 775倒還基本類似,Socket 771接口CPU的底部沒有傳統的針腳,而代之以771個觸點,即並非針腳式而是觸點式,通過與對應的Socket 771插槽內的771根觸針接觸來傳輸信號。Socket 771接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處理器的信號強度、提升處理器頻率,同時也可以提高處理器生産的良品率、降低生産成本。Socket 771接口的CPU全部都采用LGA封裝。按照Intel的規劃,除了Xeon MP仍然采用Socket 604接口之外,Socket 771接口將取代雙路Xeon(即Xeon DP)目前所采用的Socket 603接口和Socket 604接口。
Socket 479
Socket 479的用途比較專業,是2003年3月發佈的Intel移動平臺處理器的專用接口,具有479根CPU針腳,采用此接口的有Celeron M係列(不包括Yonah核心)和Pentium M係列,而此兩大係列CPU已經面臨被淘汰的命運。Yonah核心的Core Duo、Core Solo和Celeron M已經改用了不兼容於舊版Socket 478的新版Socket 478接口。
Socket 939
Socket 939是AMD公司2004年6月纔推出的64位桌面平臺接口標準,具有939根CPU針腳,支持雙通道DDR內存。目前采用此接口的有面嚮入門級服務器/工作站市場的Opteron 1XX係列以及面嚮桌面市場的Athlon 64以及Athlon 64 FX和Athlon 64 X2 |
|
接口指MP3播放器與電腦的連接方式。接口技術是MP3播放器的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接口的速度、方便程度自然也會影響到MP3的實用性和上傳或下載歌麯的速率。
MP3播放器常見接口包括並口(EPP)、USB接口和IEEE 1394接口,早期的一般是並口,由於傳輸速度的限製,並口的MP3已被淘汰。如今市面上的MP3接口基本是USB接口了,優點在於傳輸速率快和支持熱插拔。還有一類特殊的硬盤式MP3使用1394接口,隨着MP3容量的增大,相信在這方面會有更多人關註,因為速度越快,在容量大的機器上就體現出它的好處了。三種接口方式的對比:
相關術語:
1、EPP增強型並行接口
2、USB接口
3、IEEE 1394接口 |
|
在數碼攝像機上常用的接口有兩種,一種是IEEE1394接口,這是把DV帶上的內容下載到PC或者非編工具上的必要接口,而另一種是USB接口,這主要是為了方便把存儲卡上的內容下載到電腦上去。
對於這兩種接口,以下是簡單的介紹:IEEE 1394接口 USB接口
兩種接口的比較: |
|
接口類型指的是指打印機與計算機之間采用的接口類型,通過這項指標也可以間接反映出打印機輸出速度的快慢。目前市場上打印機産品的主要接口類型包括常見的並行接口和USB接口。USB接口依靠其支持熱插拔和輸出速度快的特性,在打印機接口類型中迅速崛起。熱升華打印機的接口除常見接口外,有些還支持與數碼相機直接連接打印。如支持PictBridge等直接打印標準的機型,以及柯達的熱升華照片打印機,都可以與相機直接連接進行打印,省去了必須連接PC安裝驅動等步驟,使得打印輕鬆便捷。 |
|
|
|
接口類型圖 | 鍵盤接口類型 | 硬盤接口類型 | 數據接口類型 | 交換機接口類型 | PC接口類型 | dvd-rom接口類型 | 液晶顯示器接口類型 | PC接口類型 | CPU接口類型 | 接口類型(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