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田為 Tian Wei
小雨分山,斷雲鏤日,丹青歡狀清曉。 柳眼窺晴,梅妝迎暖,林外幽禽啼早。 煙徑潤如酥,正濃淡遙看堤草。 望中新景無窮,最是一年春好。 驕馬黃金絡腦。 爭探得東君,何處先到。 萬盞飛觴,千金倚玉,不肯輕辜年少。 桃李怯殘寒,半吐芳心猶小。 謾教蜂蝶多情,未應知道。 |
|
詩人: 陳宓 Chen Mi
桃李無言自曉妝,青春幾日最韶光。 遊人不用頻來看,趁取初開未減香。 |
|
詩人: 黃庶 Huang Shu
春色若有價,黃金量山丘。 幾擬把酒吟,浪欲開口酬。 今朝庭柳枝,拗折絲已柔。 東風弄五色,漸落草木稠。 我營賞春資,甕盎蟻已浮。 山川天開畫,衹擬酩酊遊。 |
|
詩人: 黃庶 Huang Shu
雪裏猶能醉落梅,好營不具待春來。 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 |
|
請鑒賞:
|
|
早春郊遊。 唐 宋 風俗,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燈後爭先至郊外宴遊,叫探春。 唐 孟郊 《長安早春》詩:“公子醉未起,美人爭探春。”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探春》:“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後,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宋 周密 《武林舊事·西湖遊幸》:“都城自過收燈,貴遊巨室,皆爭先出郊,謂之‘探春’。” 明 俞弁 《逸老堂詩話》捲下:“ 徐天全 《雪湖賞梅》雲:‘梅開催雪雪催梅,梅雪催人舉酒杯。折取瓊枝插船上,滿城知是探春回。’” 清 錢謙益 《迎春日偕河東君泛舟東郊作》詩:“ 罨畫 山城畫舫開,春人春日探春來。” |
|
明 代貢茶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列朝·供禦茶》:“上以重勞民力,罷造竜團,惟採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 |
|
花名。屬木犀科,半常緑灌木,初夏開花,黃色。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唐花》:“謹按《日下舊聞考》,京師臘月即賣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諸花。” |
|
詞牌名。《詞譜》捲三二:“《探春慢》,或作《探春》,無‘慢’字。” |
|
- v.: spring-outing, an excursion to the countryside in early sp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