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 : 歷史人物 : 名人 : 詞語 : 槍支 : 白蘭地 : 影視歌麯 : 西歐 >法國 > 拿破侖
顯示地圖
目錄
拿破侖 簡介
  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 -1814,1815)、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傢、政治傢,曾經占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産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阔的傳播,在位前期是法國人民的驕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國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出生: 科西嘉島
  身高: 5 ft 7 = 170 cm
  國籍: 法蘭西
初露崢嶸
  Napoleon at St.Bernard Pass
  拿破侖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剋肖城,父親給他取名“拿破侖”,意大利語的意思是“荒野雄獅”。其名字在意大利的科西嘉語時為發音“拿布略尼・博歐拿派”(Nabulione Buonaparte),後來纔轉變為法語發音的“拿破侖・博拿派”〔Napoleon Bonaparte〕,在科西嘉島被賣給法國後,法王便承認拿破侖的父親為法國貴族。在父親的安排下,拿破侖10歲時就到法國布裏埃納軍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送到巴黎軍官學校,專攻炮兵學,衹用一年的時間就考取了別人用三年才能取得的軍官資格,被任命為皇傢炮兵少尉。16歲時父親因胃癌去世。在隨部隊駐防各地期間,他閱讀了許多啓蒙思想傢的著作,其中讓·雅各·盧梭的思想對他的影響非常大。拿破侖一開始自認是一個外國人,他是保利的崇拜者,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夠讓科西嘉從法蘭西共和國獨立出去。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拿破侖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動科西嘉獨立,但遭到親英反法的保利集團排擠,最後全家逃往法國。在1793年7月,拿破侖帶兵攻下了保王黨的堡壘土倫,因此受到雅各賓派的賞識 ,被破格提拔為准將。1794年熱月政變中拿破侖由於和羅伯斯庇爾兄弟關係緊密而受到調查,後因拒絶到意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而被免去准將軍銜。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黨武裝叛亂(史稱葡月風雲),一夜之間榮升為陸軍中將兼巴黎衛戍司令,在軍界和政界中嶄露頭角。拿破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傢,對當時的軍事知識深有研究,善於將各種軍事策略運用於實戰之中,當過炮兵的他很重視炮兵的戰術應用,他曾說過“火炮是戰爭之神”,尤其是主張將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作用。1796年3月2日,27歲的拿破侖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方面軍總司令,3月6日與情人約瑟芬·博阿爾內 (約瑟芬.德塔謝爾) 結婚,之後便匆匆奔赴前綫。在意大利,拿破侖統帥的軍隊多次擊退了奧地利帝國與撒丁王國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聯軍,最後迫使對方簽署了有利於法蘭西共和國的停戰條約。
創造歷史
  Napoleon I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勝利後,拿破侖的威信越來越高,他成為法蘭西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受到威脅,因此任命他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共和國軍司令,派往東方以抑製英國在該地區勢力的擴張。在拿破侖的遠征軍中,除了2000門大炮外,還帶了175名各行業的學者以及成百箱的書籍和研究設備。在遠征中拿破侖曾下達過一條著名的指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拿破侖本人精通數學,同時還十分喜愛文學和宗教,受啓蒙運動的影響十分大。
  然而1798年遠征埃及本身是一個大失敗。拿破侖的艦隊在尼羅河之戰中被英國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完全摧毀,海軍主帥布呂埃斯戰死,陸軍部隊被睏在埃及,拿破侖打掉斯芬剋斯鼻子的事情也是在這裏發生的。(註:斯芬剋斯是獅身人面像的名字)1799年回國時,400艘的軍艦衹剩下2衹小艦,原本侵略印度的計劃受阻,人員損失慘重,面對這樣的情形,幸運之神把頭轉嚮了拿破侖,他從一張法國過期的報紙上得知了法國國內緊張的形勢和嚴峻的外部壓力,感到時機成熟的拿破侖丟下了自己的軍隊,秘密回國,作為一名軍事統帥,這是很難讓人理解的,但作為一名有着敏銳洞察力的政治傢,拿破侖做出了一個最為正確的抉擇。
  此時歐洲反法聯盟逐漸形成,而法蘭西共和國國內保皇派勢力則漸漸上升。1799年8月,拿破侖趕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蘭西共和國的拿破侖被當作“英雄”來歡迎。11月9日,拿破侖發動了霧月政變並獲得成功,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實際為獨裁者。
  面對緊張的國內形勢和嚴峻的外部壓力,拿破侖進行了多項涉及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並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響的《拿破侖法典》。其中很多條款拿破侖本人親自參加討論並最終製定,法典基本上采納了法蘭西共和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較理性的原則。法典在1804年正式實施,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從法律上得以穩固,即使是在一個多世紀後依然是法蘭西共和國的現行法律,拿破侖在編寫回憶錄時曾說過:“我的偉大不在於我曾經的勝利,滑鐵盧一戰已使它隨風而去,我的偉大在於我的法典,它將永遠庇護法蘭西的人民享受自由”。法典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起到重要影響。在政變結束後三周拿破侖嚮人民發佈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稱:“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它當初籍以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封王稱帝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佈法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侖為帝國皇帝,稱拿破侖一世。這就是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12月2日,他並不是由教皇庇護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將皇冠戴到了頭上,然後還把妻子約瑟芬·博阿爾內加冕為皇后。1805年5月26日,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為意大利國王Consecration of the Emperor Napoleon I
  1805年8月,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侖於是在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軍東進,到10月12日法軍已經占領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蘭西共和國和奧地利帝國在烏爾姆激戰後,反法同盟投降。12月2日法蘭西帝國又取得了奧斯特裏茨戰役的勝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並且迫使神聖羅馬帝國解散。拿破侖隨後聯合了德國境內各諸侯國組成“萊茵邦聯”,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次年秋天,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俄國、普魯士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拿破侖和法國元帥達武分別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擊潰敵軍,普魯士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拿破侖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1807年6月法軍又在波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侖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拿破侖頒布了《柏林赦令》,宣佈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自此,法蘭西帝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確立。拿破侖一世兼任意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
徵西伐東
  入侵西班牙、奧地利帝國與俄羅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遭到人民的唾棄。拿破侖於是乘機入侵了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侖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8日登陸蒙得戈灣,8月30日占領了整個葡萄牙。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法國入侵西班牙對拿破侖的政治生涯産生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在這次戰爭中法國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好處,相反卻大量的損兵折將。
  正當拿破侖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帝國在背後偷襲法在德國的領土,拿破侖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徵。奧地利帝國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是拿破侖很快就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帝國簽訂維也納和約,再次割讓土地。次年,拿破侖娶奧地利帝國公主瑪麗·路易莎為妻,法奧結成同盟。
  到了1811年末,法俄關係已經開始惡化,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拒絶繼續與法蘭西共和國合作抗英,最後戰爭爆發。拿破侖率領操12種語言的50萬大軍進入俄羅斯。俄軍采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戰術,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軍歷經博羅金諾戰役(法軍有7萬人陣亡和重傷)後,進入莫斯科。拿破侖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時在國內又有人策劃了一次失敗的政變,令他不得不趕回法蘭西帝國,最後回到法蘭西帝國的衹有1萬人。
曇花一現
  戰敗、流放、百日政權與滑鐵盧
   1813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德國境內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了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侖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10月的萊比錫戰役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蘭西共和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嚮巴黎挺進。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領,同盟軍要求法蘭西共和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侖必須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侖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此前兩天拿破侖宣佈無條件投降。拿破侖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拿破侖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衹局限在那個小島上。Delaroche, Napoleon at Fontainebleau
  拿破侖在往厄爾巴島的路上幾乎被暗殺,自己也嘗試自殺未遂。而路易十八回到巴黎,重新成為法蘭西王國國王,波旁王朝復闢。拿破侖的妻子和兒子生活在奧地利帝國皇室,還有傳聞說拿破侖將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這一切令拿破侖別無選擇,最後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島,率領1000人於3月1日回到法國。本來被派來阻止他的法蘭西王國軍隊轉而繼續支持拿破侖。3月20日拿破侖回到巴黎,此時他已經擁有一個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開始。
  但是好景不長,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役中全軍崩潰,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路易十八再度復闢。拿破侖被流放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在島上去世,在禮炮聲中這位徵服者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侖的死因還是衆說紛紜,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於嚴重胃潰爛,但新的研究認為拿破侖死於砷中毒,而且從當年貴族愛用的墻紙上,歷史學家亦發現含有砷的礦物,估計是因為環境潮濕而讓砷在環境中滲透出來。
  他去世後九年,新的奧爾良王朝在人民的壓力之下將拿破侖的塑像重新竪立在旺多姆圓柱上。1840年,法蘭西王國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兒子將拿破侖的遺體接回。該年12月15日,拿破侖的靈柩被運回巴黎,在經過凱旋門後安葬到塞納河畔的老殘軍人退休院(即榮譽軍人院)。
另一版本
  著名的法蘭西共和國將軍和皇帝拿破侖一世於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的阿雅剋修,他的原名叫拿破侖.比歐拿巴特。法國衹是在他出生前15個月左右纔獲取科西嘉。年青時拿破侖是一位民族主義者,認為法國人是壓迫者。但是拿破侖卻被父親送到法國軍事院校學習。1785年畢業時,他年僅十六歲,就開始在軍隊當少尉。Napoleon I
  四年後,法國革命爆發了,剛成立不久的法蘭西共和國政府幾年之內就捲入了同幾個外國列強戰爭的急流之中。老天頭一回賜給了拿破侖出人頭地的機會,他指揮炮隊在1793年土倫包圍戰中,從法軍和英軍手中收復了土倫。此時他已經放棄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義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蘭西共和國人。他在土倫包圍戰中立下了戰功;被提升為旅長,1796年又被提升為駐意大利法軍司令。從1796年到1797年,拿破侖在意大利贏得了一係列輝煌的勝利,隨後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侖率領法軍入侵埃及,這次出徵慘遭失敗。雖然拿破侖的軍隊在陸地上取得了全盤勝利,但是納爾遜統率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海軍摧毀了法蘭西共和國艦隊。1799年拿破侖放棄了他在阿拉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共和國的軍隊,返回法蘭西共和國。
  拿破侖回到法蘭西共和國發現人們記憶猶新的是他指揮意大利之戰的成功而不是出徵的潰敗。拿破侖利用這一優勢,一個月後就與阿貝?西葉雨及其他人一起發動了一次政變,宣告成立一個新政府──執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執政。雖然拿破侖主持製定出一部完備的憲法,並為民衆投票通過,但那衹不過是他實行軍事獨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戰勝了政變中的其他同謀者。
  因此拿破侖飛黃騰達的速度令人吃驚。1793年8月在土倫包圍戰之前他衹不過是個無名鼠輩,一個24歲的非完全法蘭西共和國血統的小軍官;不到六年以後,年僅30歲的他就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無庸爭辯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寶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侖在執政期間,對法蘭西共和國的行政和法律體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蘭西共和國的金融結構和司法制度;創辦了法蘭西銀行和法蘭西大學;實行了法蘭西共和國行政的中央集權製。雖然其中的每項改革對法蘭西共和國本身産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響,但是對世界上的其他國傢沒有什麽影響。
  但是拿破侖所進行的改革中有一項肯定遠遠地超過了法蘭西共和國國界,這就是創編了法蘭西共和國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侖法典》。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體現了法蘭西共和國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無血統特權,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與此同時法典還與過去的法蘭西共和國法律和風俗相近到足以使法蘭西共和國大衆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總之,法典穩健適度,條理清晰,簡潔明了,令人誇口稱頌。因而法典不僅在法蘭西共和國一直得到實施(今日法蘭西共和國的民法與原版的《拿破侖法典》明顯相似),而且經過局部的修正也為許多其他國傢所采用。拿破侖一貫主張的方針就是做革命的保衛者。但是1804年拿破侖卻正式宣佈自己為法蘭西帝國皇帝,而且還讓他的三個兄弟在歐洲的其他國傢登極。他的這些行為無疑引起了一些法蘭西共和國共和黨人的忿恨──他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對法蘭西共和國革命理想的徹底背叛──但是拿破侖所面臨的唯一嚴重的睏難卻是來自對外戰爭。
  1802年拿破侖在亞眠與英國簽訂了一項和平條約,目的是使法國在歷經十多年連綿的戰爭後有個喘息之機。但是翌年和平條約就被撕毀,法蘭西帝國與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及其同盟國之間發生了一係列長期的戰爭。雖然拿破侖的軍隊在陸地上不斷地贏得勝利,但是不打敗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海軍就無法徵服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5年拿破侖時運不濟,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場决定性的戰役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海軍勢如破竹,取得了徹底勝利,此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製。雖然拿破侖僅在特拉法加海角戰六周後大破奧俄聯軍,取得了極其輝煌的勝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補償他那海軍的重大慘敗。
  1808年拿破侖使法蘭西帝國捲入了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一場長期而無目的的戰爭,使法軍多年陷入睏境。但是拿破侖鑄成的致命大錯是他的徵俄之戰。1807年拿破侖會見俄國沙皇,簽訂了提爾西特協議,發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誼。但是亞歷山大一世拒絶接受大陸政策使這種聯盟卻逐漸出現了惡性分裂,1812年拿破侖率大軍入侵俄國。
  戰爭的結局為人所共知。俄國部隊在一般情況下避免與拿破侖進行對陣戰。於是他得以迅速出擊,到九月份就已經占領了莫斯科。但是俄國人點然起漫天大火,幾乎使全城化為灰燼。拿破侖在莫斯科等待五個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為泡影,於是終於决定撤軍,然而為時已晚。俄國的軍隊以逸待勞,俄國的鼕天殘酷無情,法軍供給短缺,這一切立刻使法蘭西帝國士兵心驚膽顫,亂作一團,相互踐踏,結果能活着逃命者還不足百分之十,面對如此情況,拿破侖又一次離開了自己的軍隊,衹身返回法國本土,即刻組建軍隊準備迎擊那些隨時有可能背叛法國的人。
  不出所料,奧地利和普魯士都認識到現在是他們擺脫法蘭西帝國的妙時良機。他們共同會師攻打拿破侖。1813年拿破侖在萊比錫戰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毀滅性的失敗。翌年他宣告辭職,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上,這裏不應該是他人生的終點,作為一個影響了整個歐洲半個世紀的領袖,這樣的離開自己的舞臺並不光彩。他要與命運抗爭,要與他的人民在一起。
  1815年他從厄爾巴島奇跡般的逃回法國,在法國他不費一槍一彈奪回了帝位,歐洲的列強們驚奇了,恐慌了,害怕了。面對這樣的威脅,歐洲列強再次對他宣戰。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成了拿破侖最終謝幕的舞臺。滑鐵盧之戰後拿破侖被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人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個小島──聖赫勒拿島上,於1821年因患癌癥在那裏死去。
  拿破侖的戎馬生涯矛盾重重,變化莫測。他在戰術上的指揮天才令人拍手叫絶,如果僅從這方面來判斷,也許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時空的最偉大的將軍。但是從重大的戰略上來看,他卻犯下令人瞠目的錯誤,如對阿拉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和俄國的入侵。拿破侖的戰略錯誤非常嚴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將軍。這一評價有失公允嗎?我認為不是的。毫無疑問,評價一位將軍是否偉大的一個標準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傷亡。因此評價像亞歷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兒這樣最偉大的將軍就不會引起爭論,因為他們的軍隊從未打過敗仗。拿破侖最終被打敗了,因而他在國外徵服的領土也如漫天浮雲,隨風飄散。1815年他最終失敗後,法蘭西共和國占據的領土比1789年革命爆發時還要少些。
  毫無疑問,拿破侖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人們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並論,但是兩者之間有着極其重要的區別。希特勒是用幻想構建社會並用最簡單的方法將其實現,而拿破侖則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機會主義者,他對聳人聽聞的大屠殺沒有特別的興趣,他寧願用時間看看地圖考慮下一個進攻目標,是自己戴上戰神的桂冠。拿破侖的統治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都不能和納粹集中營相比。
  而隨着軍事冒險的不斷成功,拿破侖對權利與勝利的崇拜已到了玩世不恭的程度,他說:“要主宰世界衹有一個訣竅,那就是要強大,因為力量強大就無所謂錯誤,也沒有幻想可言;這是赤裸裸的真理。”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拿破侖對自己的駐俄大使、力勸他不去徵討俄國的科古蘭不屑一顧的說:“一場漂亮仗會使亞歷山大(俄皇)清醒過來。”即使是在他從俄羅斯鎩羽而歸之時,還是拒絶了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調停建議。我們回顧拿破侖帝國的歷史,不難發現,在1812年以前,法國與歐洲國傢簽定的《亞眠和約》與《提爾西特和約》,都承認了法國在歐陸的特權和優勢,如果他在那時收手,作一個“仁慈的霸主”,就有可能保持住這種地位。但他欲壑難填,要做與中世紀查理曼大帝相當的皇帝,最終把幾乎歐洲所有的國傢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
  拿破侖名聲顯赫,人們容易過高地估計他的影響。他在短期內的影響確實很大,比亞歷山大大帝也許還要大,雖然遠不如希特勒(據估計在拿破侖戰爭中死亡的法國士兵將近50萬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德國人有800萬名)。無論如何,拿破侖的活動在數目上和對其同代人生活的影響都遠不如希特勒。
  從長期影響來看,拿破侖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亞歷山大。拿破侖在法蘭西帝國進行了廣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蘭西帝國人口還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實地看待這樣的政治改革。從對法蘭西帝國個人生活的影響來看,他的改革遠遠不如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發生的規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據說拿破侖時代為鞏固法國革命時期的成果和確保法國資産階級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時機。因此在1815年法國君主制度最終復闢時,這些變化已經如此深入人心,恢復舊制度的社會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變化是發生在拿破侖之前,1799年拿破侖開始執政時要回到原來狀態看來就已經為時過晚了。儘管拿破侖自己有建立君主製的野心,他還是為在全歐洲傳播法國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侖對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有巨大的間接影響。他對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實力,使它在幾年的時間裏不能控製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這個實際上的自治時期,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開始了。
  拿破侖做了一筆交易,這件事看來和他的主要意圖無關,然而卻成為他一生中産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響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侖嚮美國出售了一片遼闊的土地。他認識到要保衛法蘭西共和國在北美占據的土地不受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掠奪,想必是非常睏難,此外他資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約也許是整個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土地轉讓,使美國成為一個接近占有一個洲的面積的國傢。如果沒有路易斯安那契約,就很難預料美國將會是個什麽樣子,肯定會與今日的美國迥然不同。的確沒有路易斯安那契約美國能否成為一個大列強國都很難說。
  當然拿破侖並不是促成簽訂路易斯安那契約的唯一因素,美國政府顯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蘭西共和國要價非常低廉,似乎無論哪屆美國政府都有可能願意做這筆生意,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出售路易斯安那領土的决定卻衹是通過拿破侖一個人做出的。
大事年表
  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科西嘉島阿雅剋修城的一個破落貴族家庭。
  1779年4月25日,在法國布裏埃納軍校學習軍事。
  1784年10月,奉命轉入巴黎王傢軍校。
  1785年9月,拿破侖以少尉銜畢業。
  1785年11月,開始在瓦朗斯“拉費爾炮兵團”服役。
  1789年,法國爆發了資産階級革命,拿破侖同情革命,一時成為雅各賓派的擁護者。他三次回到故鄉科西嘉島,積極開展爭取科西嘉島自治和自由的活動。由於受到當地親英反法的保利集團的排擠,被迫舉傢遷至法蘭西共和國本土。
  1793年7月,拿破侖帶兵一舉攻下了保王黨的堡壘土倫,深受雅各賓派奧古斯都.羅伯斯庇爾的賞識。 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為少將、炮兵旅長。熱月政變發生後,雅各賓派共有103人遇害,拿破侖亦受牽連,於8月5日被捕。後經審訊,無罪釋放,但被免去少將、炮兵旅長職銜。拿破侖一時睏居巴黎。
  1795年10月4日,巴黎發生保王黨人的武裝叛亂。督政官巴拉斯請來拿破侖幫助平息叛亂。拿破侖用大炮一舉擊垮了叛亂者,輓救了危局,是為“熱月革命”。督政府晉升拿破侖為陸軍中將、巴黎衛戍司令。一夜之間,窮睏潦倒的拿破侖成為軍界和政界無人不曉的大人物。
  1796年3月2日,年僅26歲的拿破侖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軍司令官,從此開始了獨立作戰的生涯。3月6日,拿破侖與巴黎著名的交際花約瑟芬.博阿爾內匆匆舉行了婚禮。兩天後,他告別新婚妻子,趕赴意大利軍團上任。他統率數萬大軍直驅意大利,與處於優勢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軍奧軍和撒丁軍連續作戰,取得了一係列的輝煌勝利。從意大利凱旋巴黎時,他暗下决心,要做一統天下的社稷首領。崛起的拿破侖使督政府感到了威脅,督政官員們决定把他調到遠離巴黎的地方去。
  1796年~1797年,米萊西莫、卡斯蒂廖內、阿科拉、利沃裏、曼圖亞戰役。
  1798年4月12日,拿破侖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阿拉伯埃及共和國軍(東方軍)司令官。5月19日,拿破侖揮師東下,遠征埃及。他希望藉助新的勝利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1799年8月22日,拿破侖秘密離開埃及,返回巴黎。
  1799年11月9日,(霧月十八日)拿破侖發動政變,推翻督政府,建立三人執政。
  1800年6月14日,拿破侖在馬倫哥大敗奧地利軍,迫使第二次反法同盟解體。拿破侖利用歐洲大陸短暫的和平,勵精圖治,發展國力,一時間法蘭西共和國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
  1802年8月4日,法蘭西共和國頒布《共和十年憲法》,拿破侖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政。
  1804年3月21日,拿破侖正式頒布《法蘭西共和國民法典》。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憲法》頒布,宣佈法蘭西共和國為法蘭西帝國,拿破侖為帝國皇帝。
  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在巴黎聖母院舉行加冕典禮,稱拿破侖一世。
  1805年8月9日,奧、英、俄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侖率軍東進應戰,取得了烏爾姆、奧斯特裏茨等大戰的勝利,俄皇、奧帝狼狽而逃。拿破侖乘勝在南德、中德、西德各諸侯國組成“萊茵同盟”,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1806年秋,英、俄、普等國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魯士率先對法宣戰。14日一天當中,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打了兩個漂亮仗,普軍幾乎全軍覆沒。10月27日,法軍進占柏林,海涅曾誇張的說:“拿破侖一口氣,吹去了普魯士。”接着,法國東擊俄軍。
  1807年6月14日,拿破侖在弗裏德蘭大敗俄軍,俄皇被迫求和。為了窒息英倫三島,嚴格實行“大陸封鎖”政策,1807年10月,拿破侖發動了徵服伊比利亞半島戰爭。法軍入侵激起島上人民的強烈反抗,法軍很快陷進了民衆戰爭的泥潭難以自拔。拿破侖不得不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1809年初,因對付普、奧等國的第五次反法同盟,拿破侖不等西班牙戰事結束,就匆匆率兵一部回國,東徵奧地利。拿破侖憑着他那鋼鐵般的意志,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再一次割地求和。
  1810年4月,拿破侖與奧地利長公主瑪麗·路易絲結婚,拿破侖是第一個在任內有結婚事件的法國總統。拿破侖帝國達到極盛時期。
  1812年6月21日,50萬法軍兵分三路進入俄羅斯。軍事準備的欠缺、俄國寒冷的天氣和俄軍堅壁清野的戰術使得法軍幾乎全軍覆沒。
  1812年12月18日,拿破侖返回巴黎。對俄戰爭以失敗告終。
  1813年,歐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侖率軍與聯軍作戰並取得了一係列的勝利,但經歷連年戰爭的法蘭西帝國終於抵不上整個武裝起來的歐洲,最終在萊比錫戰役中戰敗。
  1814年,聯軍嚮法蘭西帝國本土進軍。3月31日,法蘭西帝國元帥馬爾蒙拱手將巴黎讓給聯軍。
  1814年4月6日,拿破侖被迫簽署退位書。
  1814年5月4日,拿破侖被放逐到意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闢。
  1815年2月16日,拿破侖離開厄爾巴島,避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即英國)艦隊的監視,乘船嚮法國本土進發。
  1815年3月20日,拿破侖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
  1815年3月25日,英、俄、普、奧等國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1815年6月,法軍在滑鐵盧戰役中覆沒,拿破侖第二次退位。10月,被流放至聖赫勒拿島。
  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在聖赫勒拿島上病逝,終年52歲。四天以後,島上的人為這位徵服者舉行了葬禮。在禮炮的轟鳴中,棺木徐徐下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在這幽靜的峽𠔌深處,幾棵垂柳掩映着一條流水,秋海棠、海芋和美人蕉競相開放。拿破侖,這位一度叱咤風雲、有功也有過的蓋世英雄,便長眠在這些緑葉鮮花之下。
  1840年12月15日,法國七月王朝儒安維爾親王率軍艦前去聖赫勒拿島,將拿破侖的遺體接回祖國。90萬巴黎市民冒着嚴寒,滿懷深情地參加了隆重的葬禮。拿破侖的遺體由儀仗隊護送,經過凱旋門,安葬在巴黎老殘軍人退休院(即榮譽軍人院)的園頂大堂。15年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維多利亞女王攜王子,即後來的愛德華七世,親自來到這裏,女王讓王子在“偉大的拿破侖墓前跪下。”
參考年表
  1769年8月15日生於科西嘉阿雅剋修。
  1778年12月15日離開故鄉前往法國。
  1779年1月1日進奧頓中學。5月13日進布裏埃納軍事學校。
  1784年10月19日進巴黎軍官學校。
  1785年2月24日喪父。9月1日被任命為瓦朗斯拉費爾炮兵團炮兵少尉。10月30日離開巴黎前往瓦朗斯。
  1786年9月15日返回科西嘉。
  1787年9月12日由科西嘉回到巴黎。
  1788年1月—5月返回科西嘉。6月到奧鬆服役。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剋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9月返回科西嘉。
  1791年1月底從科西嘉前往法國。4月1日升任中尉。7月16日任瓦朗斯炮兵四團軍官。9月1日返回科西嘉。
  1792年4月1日被選為阿雅剋修國民自衛軍中校。5月28日前往巴黎。10月15日返回科西嘉。
  1793年2月參加馬達萊納島遠征。3月3日與保利决裂。6月1日全家從科西嘉前往土倫。9月16日接任圍攻土倫的炮兵指揮。10月18日升任少校。12月19日攻剋土倫。12月22日升任准將。
  1794年2月6日接任意大利軍團炮兵指揮。8月9日以叛國罪嫌被捕。8月20日無罪釋放。
  1795年5月—8月因拒絶接受步兵職務而退職,閑居巴黎。8月20日在救國委員會地形測繪局任職。10月5日受命**迫月13日叛亂。10月26日升任少將,擔任法國內防軍司令。
  1796年3月2日任意大利軍團總司令。3月9日與約瑟芬·德·博阿爾內結婚。3月26日正式接管意大利軍團。4月12日在蒙特諾特擊敗奧軍。4月13日在米萊齊莫擊敗撒軍。4月15日在代戈擊敗奧軍。4月21日在芒**擊敗撒軍。4月28日在凱拉斯科同撒丁王國簽訂停戰協定。5月10日在洛迪擊潰奧軍。5月14日進入米蘭。8月3日在洛納托擊敗奧軍。8月5日在斯蒂維耶雷擊敗奧軍。9月4日在羅韋雷多擊敗奧軍。11月15—17日在阿爾科拉擊敗奧軍。
  1797年1月14日在利沃裏擊敗奧軍。4月18日在纍歐本同奧地利簽訂和約初步條款。10月17日簽訂坎波福米奧和約。12月6日返回巴黎。
  1798年3月5日被任命為東方遠征軍總司令。5月19日離開土倫,遠征埃及。6月10日占領馬耳他。7月1日在亞歷山大港登陸。7月21日金字塔之戰。7月24日占領開羅。8月1日法國艦隊在阿布基爾灣被殲。
  1799年2月10日開始遠征敘利亞。3月7日攻剋雅法。3月28日—4月1日圍攻阿剋爾城失敗。5月17日退回開羅。7月25日在阿布基爾殲滅土耳其軍隊。8月22日把軍隊交給剋萊貝爾,率親信冒險回法國。10月9日在弗雷居斯登陸。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建立執政府。12月12日被選為第一執政。
  1800年5月6日離開巴黎,往前綫指揮第二次意大利戰役。5月20日率預備軍團越過阿爾卑斯大聖伯納德山口。
  6月9日 芒提貝洛之戰。
  6月14日 馬倫哥會戰。
  7月28日 法奧兩國簽訂和平草約。
  11月 5日 法奧之間戰爭再起。
  12月 3日 莫羅在霍恩林登擊敗奧軍。
  12月24日 聖尼凱斯街謀殺拿破侖事件。
  1801年 2月 9日同奧地利簽訂呂內維耳和約。
  3月29日 同那不勒斯締結佛羅倫薩和約。
  4月 在布倫建立侵英基地。
  7月15日 同羅馬教皇簽訂政教協議。
  10月1日 同英國簽訂倫敦和約初步條款。
  10月8日 同俄國簽訂協議。
  1802年 3月25日 英法簽訂亞眠和約。
  8月 2日 被任命為終身執政。
  1803年 3月11日 命令成立兩衹侵英艦隊。
  5月16日 廢除亞眠和約。
  5月18日 英國嚮法宣戰。
  1804年 2月13日 王黨分子暗殺拿破侖陰謀失敗。
  3月20日 槍殺當甘公爵。
  3月24日 頒布拿破侖法典。
  5月18日 元老院宣佈拿破侖為皇帝。
  5月19日 晉封18位將軍為帝國元帥。
  12月 2日 在巴黎聖母院加冕。
  1805年 4月11日 英俄締結同盟。
  5月26日 加冕為意大利國王。
  6月 4日兼併熱那亞。
  6月 7日 任命歐仁·博阿爾內為意大利副王。
  8月 3日 在布倫軍營準備橫渡英吉利海峽。
  8月 9日奧、英、俄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8月24日 布倫軍營解散,帝國大軍開往中歐。
  9月25日 帝國大軍越過萊茵河。
  10月20日 烏爾姆大捷。
  10月21日 英艦隊在特拉法加海角殲滅法艦隊。
  11月14日 進入維也納。
  12月 2日 奧斯特裏茨大會戰。
  12月26日 簽訂普萊斯堡和約。
  1806年 3月30日 封約瑟夫·波拿巴為那不勒斯國王。
  6月 5日 封路易·波拿巴為荷蘭國王。
  7月12日 任萊茵同盟保護人。
  8月 6日 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解散。
  10月 1日 普魯士嚮拿破侖發出最後通牒。
  10月 7日 法軍侵入普魯士和薩剋森。
  10月14日 耶拿及奧爾斯塔特會戰。
  10月27日 進入柏林。
  11月21日 頒布柏林敕令,宣佈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
  12月19日 進入華沙。
  1807年 2月 8日 艾勞會戰。
  6月14日 在弗裏德蘭擊敗俄軍。
  6月25日—7月9日 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提爾西特會晤。
  7月9日 法、俄、普三國簽訂和約。
  8月18日 封熱羅姆·波拿巴為威斯特法利亞國王。
  10月27日 與西班牙國王簽訂密約。
  11月30日 朱諾率軍占領裏斯本。
  1808年3月24日 繆拉進入馬德裏。
  6月6日立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繆拉為那不勒斯國王。
  7月22日 杜邦在拜蘭嚮西班牙遊擊隊投降。
  8月1日惠靈頓率英軍在葡萄牙登陸。
  9月27日—10月14日 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愛爾福特會晤。
  11月5日 去西班牙督戰。
  12月4日 進入馬德裏。
  1809年1月24日 離開西班牙回巴黎。
  4月9日 奧軍進入巴伐利亞。
  5月13日 進入維也納。
  5月22日 埃斯林會戰。
  7月5日—6日 瓦格拉姆會戰。
  7月7日 軟禁羅馬教皇。
  10月14日 法奧兩國簽訂肖恩布魯恩和約。
  12月14日 宣佈與約瑟芬離婚。
  1810年4月2日 同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莎結婚。
  7月9日 宣佈荷蘭並入法國。
  8月21日 貝爾納多特元帥被立為瑞典王儲。
  1811年3月20日 其子羅馬王誕生。
  12月4日 開始準備徵俄戰爭。
  1812年2月24日 法普兩國締結同盟。
  3月14日 法奧兩國締結同盟。
  4月27日 沙皇以最後通牒要求法軍退出普魯士。
  6月22日 嚮俄國宣戰。
  6月24日 法軍越過涅曼河。
  6月28日 進入維爾納。
  7月22日 惠靈頓在西班牙擊敗馬爾蒙。
  8月18日 進入斯摩棱斯剋。
  9月5日—7日博羅迪諾會戰。
  9月14日 進入莫斯科。
  10月19日 撤出莫斯科。
  10月23日 巴黎發生馬萊政變。
  11月28日 法軍渡過別列津納河。
  12月5日 離開大軍回國。
  12月13日 法軍渡過涅曼河。
  12月18日 抵達巴黎。
  1813年3月16日 普魯士對法國宣戰。
  5月2日 盧岑之戰。
  5月20日 包岑之戰。
  6月4日 與聯軍簽訂停戰協定。
  6月21日 惠靈頓在西班牙維多利亞擊敗法軍。
  7月4日—8月10日 布拉格會議。
  8月12日 奧地利嚮法國宣戰。
  8月17日 戰端再起。
  8月26日 德纍斯頓之戰。
  10月16日—19日 萊比錫大會戰。
  11月2日 從萊比錫退到梅因茲。
  1814年1月11日 那不勒斯國王繆拉與奧國單獨媾和。
  1月25日 離開巴黎前往夏竜指揮軍隊。
  1月27日 在聖迪埃擊敗普將約剋。
  1月29日 在布裏埃納打敗布呂歇爾。
  2月10日 在尚波貝爾全殲奧爾蘇費耶夫的俄國師。
  2月12日 在蒙米賴擊敗薩肯軍。
  2月14日 在沃尚擊敗布呂歇爾軍。
  2月18日 在蒙特羅擊敗施瓦岑貝格軍。
  3月31日 反法聯軍進入巴黎。
  4月2日 元老院宣佈拿破侖退位。
  4月6日拿破侖宣佈退位。
  4月11日 簽訂楓丹白露條約。
  4月20日 在楓丹白露告別近衛軍。
  4月26日 路易十八宣佈即位。
  5月3日 路易十八進入巴黎。
  5月4日 拿破侖抵達厄爾巴島。
  5月29日 前妻約瑟芬去世。
  5月30日 第一次巴黎和約。
  11月1日 維也納會議召開。
  1815年2月26日 逃離厄爾巴島。
  3月1日 在儒昂港登陸。
  3月20日 進入巴黎,開始百日統治。
  4月4日 惠靈頓從維也納到布魯塞爾。
  4月23日 頒布帝國憲法補充條款。
  6月12日 離開巴黎前往比利時前綫。
  6月16日 林尼之戰。
  6月18日 滑鐵盧會戰。
  6月21日 返回巴黎。
  6月22日 第二次退位。
  7月7日 反法聯軍進入巴黎。
  7月8日 路易十八第二次即位。
  10月16日 拿破侖到達聖赫勒拿島。
  11月20日 第二次巴黎和約,成立四國同盟。
  1821年5月5日 在聖赫勒拿島逝世。
  1840年12月15日 遺體運回巴黎安葬。
後世評價
  一個世界性的重要歷史人物——拿破侖,從1784年15歲入軍校到1799年發動政變,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再到他1815年退位,被放逐到聖赫勒拿島,其整個一生幾乎都是戰爭中度過的。
  雨果在評論拿破侖時說:“人類命運中這個人物的重量過分,攪亂了平衡。他個人計算着他比整個宇宙都要重要。人類的過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大腦中,一個人的頭腦要决定全世界命運,人類文明要延續的話,這將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黑格爾稱贊他是騎在馬背上的“世界靈魂”。
  拿破侖·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地中海科西嘉島阿雅剋修城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對於這樣一個歷史人物,如何來評價他的功過是非呢?正如法國著名史學家索布爾說的那樣:“拿破侖的歷史,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一樣,將是永遠不能完成,也是永遠不能全部寫成的。一代又一代,它將無間斷地引起人們的思考,激發人們的熱情。
  然而,我在評價拿破侖時有以下幾點見解:
  第一、他是一個人,而不是神仙。歷史,是人民群衆的歷史。每個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不管怎樣高明,他卻不是懸念之中,而是生活在社會之中;他之所以比一般人偉大,除了他具有某方面的出衆才華外,更因為他有比一般人更高的經驗和權勢,但不管怎樣,他的立腳點和同時代的人必然是一致的,是同在一個水準上的。每個時代的歷史都不可能是某個英雄的歷史。拿破侖時代的歷史也不是拿破侖個人的英雄史,不能把他神化。可是,百年來,世界各國的史學家對他的評價,卻有不少神化之處,如:說他是“世紀的巨人”、“西方之皇”、“戰爭之神”、“命運的支配者”等等。在吹捧的反面,卻又是一片憤怒、厭惡和詬駡,如說他是“科西嘉島的怪物”、“摧殘自由的暴君”、“無恥小人”、“匪徒”等等。
  第二、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歷史的規律表明,每當社會的大變革時期,都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它必然成就偉大的歷史人物。拿破侖之所以偉大,是由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這一件大事所造就的。時事給了他機會,同時他又真真切切的把握住了機會。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恰巧拿破侖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侖這個人,那麽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因此,必須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才能更好地去認識他。
  第三、要看主流,看主導方面,不能以某一片面代替整體。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其一生的經歷是錯綜復雜的。因此,要看他在這個大的歷史潮流中,是阻礙歷史的潮流而動,還是順應時代的潮流而動。從對社會和時代所造成的影響來評價,不能依照個人的主觀來看待問題。
  第四、拿破侖戎馬一生,親身指揮過的戰役約計60次,比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役總和還要多。約20年的拿破侖戰爭,前期主要是為了抵禦外來侵略,後期也有反抗民族壓迫的因素,但戰爭已具有明顯的侵略性和掠奪別的民族及兼併別國領土的性質,給歐洲和法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總之,評價拿破侖應當把他放在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中,綜合地考察他的全部活動。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拿破侖作為新興資産階級的軍事傢、政治傢,他鎮壓了叛亂,粉碎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多次武裝干涉,打亂了歐洲的封建秩序,促進了歐洲各國人民的覺醒,穩定了法國大革命的社會成果,這是他活動的主要方面,是他的主要功績。當然,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不可能是完人,都有他的缺點,錯誤或罪行。作為資産階級的軍事傢、政治傢的拿破侖更是如此。恩格斯曾經指出過:“拿破侖最大的錯誤在於:他娶奧國皇帝的女兒為妻,和舊的反革命王朝結成同盟”。同時指出拿破侖的主要錯誤在於“拜倒在正統主義原則之前”。
  綜觀拿破侖一生的全部活動,其主導方面的活動,對當時社會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起過作用的,他功大於過,是個應當肯定的歷史人物。
影響
  拿破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傢,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役達到60多個,而其指揮的多個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徵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7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侖。在拿破侖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很快重新建立起來。
  雖然拿破侖曾經叱咤風雲數十載,但是他的功績是短暫的,在他退位後,法蘭西共和國的疆域很快又恢復到他執政前的樣子,拿破侖的戎馬生涯對之後的歐洲歷史並沒有重大影響。唯一能讓他載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編撰的《拿破侖法典》,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傢法律體係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侖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衆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並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今天的歐洲正在朝嚮一體化的目標邁進。
  拿破侖出生地科西嘉島阿雅剋修的拿破侖
  拿破侖為法蘭西共和國帶來了榮耀,法蘭西共和國人民始終愛戴這位法蘭西戰士(有趣的是,他在18歲以前始終認為法蘭西共和國不是他的祖國),1840年12月他的遺體運抵巴黎後,90萬巴黎市民冒着嚴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後,拿破侖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1855年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維多利亞女王攜王儲(即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到老殘軍人院,女王讓王子“在偉大的拿破侖墓前下跪”。
  法國大革命的戰爭起初是民族戰爭,而且又確實是這樣的戰爭。這些戰爭都是革命、保衛偉大的革命,反對反革命君主國的聯盟。但是,當拿破侖建立了法蘭西帝國,奴役歐洲許多年早已形成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國的時候,法蘭西的民族戰爭便成了帝國主義戰爭,而這種帝國主義戰爭又反過來引起了反對拿破侖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列寧《論尤尼烏斯的小册子》
  拿破侖在其所有徵服地區貫徹法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則。他廢除封建制度和農奴制度,承認所有公民的平等,實施其著名的法典。……雖然各地極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團反對這些變革,但變革在許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法國的統治是進步的,但事實仍然是一種外來的統治,在必要的地方,是憑武力強加的。……拿破侖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而覺醒並充滿熱情,然後又在其導師背叛自己的原則時轉而反對其導師。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全球通史》
拿破侖 死因之謎
  拿破侖墓 1821年5月5日17時49分,被流放到南大西洋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侖與世長辭,法國當局隨後宣稱這位皇帝死於“心血管疾病”。不過,很多人相信,這位曾叱吒歐洲大陸的風雲人物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最近又有專傢指出,拿破侖最後因胃癌去世。一些專傢指出,弄清拿破侖死因的最好方法就是能 “開棺驗屍” ,並對其遺體進行“DNA測試” ,但這對許多法國人來說,是件“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一些拿破侖親屬則認為, “有關拿破侖的死因並不重要,因為他還有許多更重要的問題需要進行研究。”
  《華盛頓郵報》報道,曾隨拿破侖一起流放聖赫勒拿島的僕人馬爾尚在其日記中寫道,拿破侖去世前“經常失眠,腿部腫脹無力,掉頭髮,偶爾抽搐,總是覺得口渴”。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瑞典牙醫和毒藥專傢佛舒伍德在對日記進行仔細研究後認定,上述癥狀均與人服食砒霜後的情形類似。後來,美國聯邦調查局和法國巴斯德大學又對拿破侖一根頭髮進行了分析,並從中發現了相當數量的砒霜。這一結果證實了“中毒” 的說法。然而,一位名叫科斯坦的專傢日前在研究了拿破侖生前最後一位醫生安托馬奇書寫的病歷後,提出了新觀點:拿破侖死於胃癌。
  安托馬奇在病歷中記載說,拿破侖死前上腹部劇痛難忍,打嗝呼出的氣味非常難聞。他還有慢性神經衰弱和厭食跡象。此外,拿破侖患有慢性泌尿係統疾病,夜裏常咳嗽,並出冷汗。科斯坦說,這些癥狀很象胃癌病人。這位專傢還表示,他是第一個詳細分析驗屍報告的人。據悉,報告中用醫療術語暗示,醫生在拿破侖體內發現了一個胃瘤,但當時負責解剖的人員卻不認為這是胃癌的反應。拿破侖國際研究協會主席也指出,拿破侖的死因是個敏感問題,對於法國專傢來說,他們實在不願接受一個瑞典人對法國偉大領袖死因作出的“中毒”結論。
  圍繞着中毒和胃癌兩種說法,一場廣泛的爭論在學術界拉開了帷幕。在中毒一說中,下毒謀害拿破侖的主要嫌疑犯名叫查爾斯·蒙托隆。人們從蒙托隆第五代子女傢中發現的書信為“下毒”的說法提供了“確鑿證據”。據說,蒙托隆當年利用自己是拿破侖好友的身份,秘密在其飲用的酒中放入了砒霜。根據當時的文件記載,拿破侖在其遺囑中為蒙托隆留下了價值200萬法郎的金幣。英國歷史學家錢德勒認為“中毒說” 非常可信。他表示,蒙托隆後代傢中發現的文件表示,身為律師的蒙托隆當時陷入嚴重的財務睏境,因此纔産生了“提前獲得拿破侖遺産”的想法。
  還有一些歷史學家則宣稱,蒙托隆是法國保皇黨和英國的“走狗”,而這兩派力量均希望能“盡早除掉拿破侖”,以防他再次回到法國“鬧革命”。當年為了防止拿破侖從南大西洋逃跑,英國派遣了一支艦隊和5000名士兵來監視聖赫勒拿島,每年軍費開支高達800萬英鎊。有人稱,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八的兄弟阿圖瓦公爵指使下,蒙托隆多次陰謀殺害拿破侖。這位公爵作為王室繼承人,擔心拿破侖復出推翻君主政體,因此非常熱衷組織和資助暗殺拿破侖的行動。不過,也有歷史學家表示,蒙托隆參與暗殺拿破侖的說法是沒有確切證據的猜測,因為“他根本沒機會接近拿破侖的酒杯”。
  支持胃癌一說的專傢並不否認在拿破侖頭髮中發現了砒霜,但由此引發的問題是,這些砒霜到底哪來的?有人指出,砒霜可能是拿破侖從環境中“慢慢吸收”的結果,而且這讓他對這種東西産生了免疫力。當時的墻紙、彈藥、老鼠藥、火柴和海産品中都含有砒霜成分。還有一種解釋就是,拿破侖為防有人毒害自己,故意服食砒霜增加抵抗力。由於那根證明“中毒說” 的頭髮是在拿破侖被流放前提取的,且裏面已含有許多砒霜,巴黎警察局毒藥實驗室主管因此指出,如果砒霜是拿破侖死因的話,這位領袖在流放前就“至少死了3次” 。雖然人們對拿破侖182年前的死因爭論不休,但法國人提起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皇帝,仍感到十分自豪,因此他的墓碑前每天都圍滿了參觀者。(高軼軍)
  如果拿破侖真是死於中毒,他又真是如歷史學家德·孔戴—蒙托隆所說的那樣,是因“愛”而被毒死的嗎?關於拿破侖的死因,人們還會繼續爭論下去。
  1961年,瑞典的科學家對真正的拿破侖遺發進行舉世矚目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們嚴格地采用了日本著名科學家江上秋彥首創的實驗方法。他們測出了遺發中砒霜的含量,肯定了拿破侖死於砒霜慢性中毒的說法。
名言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成功,因為志在要成功,未嘗躊躇。
  沒有機會!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詞。
  不以小事為輕,而後可以成大事。
  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敗屢起。
  達到重要目標有兩個途徑——勢力與毅力,勢力衹是少數人所有,但堅韌不拔的毅力則多數人均可擁有。它沉默的力量隨着時間發展而至無可抵抗。
  不會從失敗中尋求教訓的人通嚮成功的道路是遙遠的。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一切不道德事情中最不道德的,就是去做不能胜任的事情。
  行軍就是戰爭。
  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這樣的字眼。
  我愛力量。但我之所以愛力量,猶如想藉魔術奏出美妙音樂的小提琴傢愛他的小提琴一樣。 換句話說,我是以藝術傢的方式愛着的。
  從偉大崇高到荒謬可笑,其間衹相差一步。
  所謂軍事指揮藝術,就是當自己的兵力數量實際上居於劣勢時,反而能在戰場上化劣勢為優勢。
  統治者最糟糕的,莫過於不道德。上梁不正下梁歪。統治者要是不道德,就會影響風尚,毒化社會。
  我以為負恩是人類最大的缺點。
  我留給兒子的衹有我的名字。
  其實,人傢批評與否跟我有什麽關係?
  我發誓,我所做的一切都衹為了法國!如果我沒有給它更多的自由,那衹是它並不需要自由。
  人一生一世,不給人間留點痕跡,不如不出生。
  在思考一次戰役時,我在內心與自己辯論,力求駁倒自己;在製訂戰役方案時,我是最謹小慎微的人。我總是擴大危險和意外,即使我看來高興,其實我始終極度緊張和激動。
  我永遠在工作着,我思考得很多。要說我對某事已準備就緒,足堪胜任,那衹是因為在此以前,我已反復考慮過;即使是細枝末節,我也要千思萬想。
  勤奮是構成天才的要素之一。
  即使我身後什麽也沒留下,即使我所有的業績全部毀滅,我的勤奮與榮譽, 在我死後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
  當一個政府依賴銀行傢的金錢時,既然拿人傢的手短,就是由後者而不是政府領導人來控製局勢了...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傢不知何為愛國和高尚,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
  衹有夢想能夠徵服世界。
  幸福是個人價值的最大發揮。
  成功的秘訣是,時而膽大果敢,時而小心謹慎。
  一個人應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機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
  總司令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冷靜的頭腦。
  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進無退。
  我雙腳所行之處有限,我雙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從不知道我的工作有何界限。
  偉大的統帥應該每日自問數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現敵人該怎麽辦?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稱職的。
  拿破侖還說過有關中國的一句名言:中國是一隻睡獅,一旦它醒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然後又說了句:它在沉睡着,謝謝上帝,讓它睡下去吧。
  逆境出天才。
英文解釋
  1. n.:  VSOPCourvoisier VSOP, France,  XOCourvoisier XO, France
相關詞
歷史戰爭世界歷史法國歷史法國帝國政體百科辭典
國際關係史國傢皇后皇室奧地利軍事傢元帥哈布斯堡王朝
法律書籍光輝體係世界政治百科大全海戰軍事
拿破侖戰爭歷史人物更多結果...
包含詞
拿破侖酥拿破侖傳
拿破侖派拿破侖裙
拿破侖1769拿破侖金
拿破侖法拿破侖二世
拿破侖三世拿破侖皇帝
拿破侖日記拿破侖寶座
我和拿破侖拿破侖傳記
拿破侖一世拿破侖主義
拿破侖法典拿破侖格斯
拿破侖戰爭拿破侖帝國
拿破侖分圓拿破侖·希爾
拿破侖三角我與拿破侖
拿破侖大傳拿破侖遺囑
拿破侖定理拿破侖之母
拿破侖憲法拿破侖先生
拿破侖蛋糕拿破侖四世
拿破侖墓穴拿破侖戰役
拿破侖時期拿破侖希爾
拿破侖入侵拿破侖文選
拿破侖全傳拿破侖時代
拿破侖情史拿破侖·波拿巴
拿破侖與歐洲拿破侖1813戰史
拿破侖進行麯隱藏的拿破侖
拿破侖三角形拿破侖光榮史
大人物拿破侖永生的拿破侖
拿破侖波拿巴拿破侖民法典
拿破侖的雄心拿破侖與薩曼莎
拿破侖全面戰爭拿破侖:全面戰爭
拿破侖號戰列艦法式拿破侖蝸牛
解讀拿破侖·希爾拿破侖一世彩蛋
拿破侖法國酒莊拿破侖一世的綽號
乾隆遺子與拿破侖拿破侖的煽動口才
拿破侖·希爾成功學拿破侖的東方元帥
拿破侖士兵俱樂部拿破侖一世熱水壺
拿破侖-獅子的時代哥薩剋2:拿破侖戰爭
畫說拿破侖戰爭史拿破侖復活徵戰記
拿破侖從莫斯科撤退拿破侖•希爾
拿破侖1769-1821拿破侖·希爾成功學全書
拿破侖視察雅法鼠疫病院路易·拿破侖·波拿巴
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拿破侖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
着加冕禮服的拿破侖拿破侖時代法國人的生活
拿破侖在阿爾柯橋上歐陸風雲3:拿破侖的雄心
歐陸風雲3:拿破侖的雄心《拿破侖》
拿破侖:王者的榮耀《公貓拿破侖》
歐陸風雲3拿破侖的雄心榮譽王冠拿破侖時代的歐洲
摩納哥拿破侖紀念館拿破侖越過聖貝爾納山
羅格拿破侖穆諾斯佩納拿破侖·希爾成功致富之道全集
羅格·拿破侖·穆諾斯·佩納榮譽王冠:拿破侖時代的歐洲
拿破侖一世:傑出軍事統帥,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口的拿破侖
拿破侖: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偉大統帥的傳奇一生:拿破侖大傳
偉大統帥的傳奇一生拿破侖大傳拿破侖曹增美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