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nyīn wénzì
[alphabetic writing] 用符號(字母)來表示語音的文字。
現在世界各國所用的文字多數是拼音文字,我國的藏文、蒙文、維吾爾文等也都是拼音文字。
音位文字通過為音節制定符號來記錄語言,拼音文字、土耳其文、俄文就屬於這種文字。嚴格來說英文不屬於拼音文字,因為英文的拼寫和讀音嚴重脫節,英文還是全世界拼寫最不規則的語言。在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占優勢,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漢字記錄的是一個詞,也是一個語素。在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占優勢,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漢字記錄的是一個語素,不見得是一個詞。所以現代漢字可以稱為語素文字或語素——音節文字。
拼音文字為表音文字,它和以漢字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於為文字所製定的字符的性質不同。字符大體上可分為3類,即意符、音符、記號。與文字所代表的詞在意義上有聯繫的字符是意符,在語音上有聯繫的是音符,在意義上和語音上都沒有聯繫的是記號。音位符號或音節符號僅僅同語音相聯繫,做為字符來講,是音符,毫無意義可言,所以說是表音的。意符是構成漢字的最基本的符號,是獨體的表意字,與語音沒有聯繫。漢字的音符都是“藉音符”。漢字在隸變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構成,記號為數極少。隸變以後,字形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獨體表意字作為字符大都喪失了原來的表意作用,變成了記號。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變化,致使意符、音符喪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為記號。但這並不妨礙占漢字絶大多數的合體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構成的。把隸變前的古漢字稱為意符音符文字,隸變後的今文字稱為意符單符記號文字,或簡稱意符音符文字。
從記錄語言的方法看,文字體係中拼音文字屬於表音體係,是根據語音構形的文字體係。漢字是表意體係,指僅僅根據意義構形的文字體係,字形與聲音沒有直接的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