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薩爾
①拉薩爾(lassalle,ferdinand;1825~1864)
德國早期工人運動活動傢,機會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全德工人聯合會創始人。1825年4月11日生於布雷斯勞(現弗羅茨瓦夫),1864年8月31日卒於瑞士日內瓦。在柏林大學攻讀哲學、語言和歷史。接受g.w.f.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係。184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參加杜塞爾多夫民主派的革命活動,並與k.馬剋思、f.恩格斯結識。1859年出版的歷史劇《弗蘭茨·馮·濟金根》,反對通過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統一德國,反映了唯心主義的歷史觀。1863年3月,發表《給籌備萊比錫全德工人代表大會的中央委員會的公開答復》,提出一整套機會主義理論作為工人政綱的基礎。其要點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貧睏是由所謂“鐵的工資規律”造成的。這個規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資始終停留在一國人民為維持生存和繁殖後代、按照習慣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解放工人階級的唯一道路,即廢除鐵的工資規律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國傢幫助發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獲得全部勞動所得,而這衹有通過普遍的直接的選舉才能實現。1863年5月23日全德工人聯合會成立,拉薩爾當選為聯合會主席。為了求得普魯士國傢的幫助和實現普選,拉薩爾從1860年5月起多次與o.von俾斯麥密談和通信,表示工人階級“本能地感到自己傾嚮於獨裁”。其威望逐漸下降。
②拉薩爾
加拿大魁北剋省的城市。位於聖勞倫斯河中的蒙特利爾島南岸,蒙特利爾市西南11公裏。人口7.6萬(1981)。十七世紀法國探險傢和皮毛商在此建碉堡,1912年建市,是蒙特利爾的工業和住宅衛星城市。 |
|
拉薩爾
①拉薩爾(Ferdinand Lassalle;1825~1864)
德國早期工人運動活動傢,機會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全德工人聯合會創始人。1825年4月11日生於布雷斯勞(現弗羅茨瓦夫),1864年8月31日卒於瑞士日內瓦。在柏林大學攻讀哲學、語言和歷史。接受G.W.F.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體係。184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參加杜塞爾多夫民主派的革命活動,並與K.馬剋思、F.恩格斯結識。1859年出版的歷史劇《弗蘭茨·馮·濟金根》,反對通過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統一德國,反映了唯心主義的歷史觀。1863年3月,發表《給籌備萊比錫全德工人代表大會的中央委員會的公開答復》,提出一整套機會主義理論作為工人政綱的基礎。其要點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階級的貧睏是由所謂“鐵的工資規律”造成的。這個規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資始終停留在一國人民為維持生存和繁殖後代、按照習慣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解放工人階級的唯一道路,即廢除鐵的工資規律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國傢幫助發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獲得全部勞動所得,而這衹有通過普遍的直接的選舉才能實現。為了求得普魯士國傢的幫助和實現普選,拉薩爾從1860年5月起多次與O.von俾斯麥密談和通信,表示工人階級“本能地感到自己傾嚮於獨裁”。1863年5月23日全德工人聯合會成立,拉薩爾當選為聯合會主席。
拉薩爾出身於德國猶太富商家庭,少年時代曾被稱為神童,青年時代在柏林大學學習過黑格爾哲學,後來成了律師。他在歐洲1848年革命期間,投身於革命運動,為馬剋思所領導的《新萊茵報》工作過,並曾被捕入獄。在1849年2月至5月期間,馬剋思和恩格斯曾四次以《拉薩爾》為標題,在《萊茵報》上公開發表文章聲援過拉薩爾的鬥爭。革命失敗後,他繼續從事律師工作,完成了為哈茨費爾特伯爵夫人辦理離婚案的工作,伸張了正義,獲取了良好的名聲。當沉寂了一個時期的國際工人運動在六十代年初開始復蘇的時候,拉薩爾積極參加了德國工人運動,於1862年和1863年先後發表了《工人綱領》、《公開答復》等小册子。1863年5月擔任了當時最大的、最重要的德國工人組織――全德工人聯合會的主席。而此時的馬剋思和恩格斯正在遠離德國的英國,主要從事理論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拉薩爾在德國工人中的名聲和影響,自然要超過馬剋思和恩格斯,成了當時德國工人運動的領袖人物。
同馬剋思相比,這個小七歲的理論傢和革命傢,有着嚴重的不足和弱點。他對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的理解是膚淺的,他所寫的《愛菲斯的晦澀哲人赫拉剋利特的哲學》,沒有擺脫黑格爾唯心主義的藩蘺,衹是重複黑格爾關於赫拉剋利特所說的那些話,並按黑格爾的樣子來修改赫拉剋利特,沒有自己的創見。馬剋思把這本書叫作小學生的作文。
拉薩爾對於政治經濟學也缺乏深入研究,儘管馬剋思多次嚮他解釋過自己的理論,並請他幫助出版了馬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但他始終不能理解馬剋思在五十年代末所完成的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不懂剩餘價值規律和工資規律,衹是談論貨幣是價值的符號,這類流行過多年的一些簡單常識。拉薩爾的社會主義,沒有達到科學社會主義的水準,顯得簡單、粗俗。他的鬥爭策略雖然強調了現實主義,但又常常是同機會主義聯繫在一起的,以致迷戀於“合法手段”,過分相信當時的“鐵血宰相”俾斯麥,險些將工人運動引嚮歧途。他本人在個性上又顯得輕浮、誇張,喜歡別人奉承自己,企圖成為工人運動中的獨裁者。這樣,馬剋思從一開始,對拉薩爾的活動就持有批評態度。如果說在1859年對農民戰爭的評價,對意大利戰爭的評價和在1860年對拿破侖第三的間諜福格特的評價,對攻擊當時沙皇俄國對外擴張政策並揭露帕麥斯頓政府對俄妥協政策的英國保守派政論傢烏爾卡爾特活動的評價等問題上,馬剋思還主要是批評拉薩爾的淺薄、虛榮心和“猶太人的庸俗”的話,那麽,在1862年馬剋思當面批評拉薩爾提出的“依靠國傢幫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策略之後,二人之間的矛盾便極其尖銳起來,其間又交織着馬剋思嚮拉薩爾“藉債” 和馬剋思要求拉薩爾幫助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引起的個人糾紛,馬剋思認為拉薩爾已“無可救藥”,以致斷絶了來往。
1864年拉薩爾在一次决鬥中去世之後,馬剋思和恩格斯對德國工人運動中的拉薩爾主義采取了更加嚴厲的批判態度,矛頭集中在其策略上,而這種策略又被當時德國最大的工人階級組織所接受。拉薩爾在《工人綱領》和《公開答復》中,在批判普魯士政府的反動政策,闡明建立獨立的工人階級政黨開展政治鬥爭的必要性的同時,宣揚所謂“鐵的工資規律”的老生常談,聲稱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工資衹是圍繞平均工資上下波動,無法擺脫貧睏。
怎樣才能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實現工人的解放呢?拉薩爾開出了兩個藥方,一是“國傢幫助建立合作社”,一是“普遍的、直接的選舉權”。拉薩爾的信條在他去世後的十幾年間,一直被“全德工人聯合會”即拉薩爾派信奉着。當馬剋思和恩格斯在1875年得知他們的老朋友李卜剋內西所領導的德國工人組織――愛森納赫派要與拉薩爾派合併,並在綱領草案中采用了許多拉薩爾派的提法時,便壓抑不住內心的憤怒。馬剋思寫了有名的《哥達綱領批判》,恩格斯也寫了一封措詞尖銳的批判信。馬剋思的學生和追隨者李卜剋內西等人在接到“批判”後,認為從當時德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合併時做出一些妥協,保留拉薩爾派的某些對整個工人運動無害的提法還是必要的,便沒有采納馬剋思、恩格斯的意見,德國兩大工人派別終於實現了統一。
②拉薩爾
加拿大魁北剋省的城市。位於聖勞倫斯河中的蒙特利爾島南岸,蒙特利爾市西南11公裏。人口7.6萬(1981)。十七世紀法國探險傢和皮毛商在此建碉堡,1912年建市,是蒙特利爾的工業和住宅衛星城市。 |
|
薩拉薩爾 | 拉薩爾縣 | 拉薩爾學院 | 拉薩爾主義 | 喀拉薩爾生 | 那波帕拉薩爾 | 迭戈·薩拉薩爾 | 喀拉薩爾剋村 | 拉薩爾鋼公司 | 費迪南德·拉薩爾 | 緻費迪南拉薩爾 | 撒拉薩爾鋁合金 | 拉薩爾萘酚糊劑 | 埃姆魯拉薩爾剋 | 拉薩爾國際設計學院 | 廣州拉薩爾設計學院 | 東華大學拉薩爾國際設計學院 | 勒內·羅伯特·卡維利耶·德·拉薩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