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 : 工業設計 > 抽象藝術
目錄
抽象藝術-概述
  抽象藝術(abstractart)是藝術形象較大程度偏離或完全拋棄自然對象外觀的藝術。抽象一詞原義指人類對事物非本質因素的捨棄與對本質因素的抽取。一部分原始藝術品和大部分工藝美術作品以及書法、建築等藝術樣式,就其形象與自然對象的偏離特徵來說應屬抽象藝術。但作為自覺的藝術思潮的抽象藝術則在20世紀興起於歐美。諸多現代主義藝術流派如抽象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塔希主義等均受此影響。現代抽象藝術大致可分兩種:①對自然對象外觀加以減約、提煉或重組;②完全捨棄自然對象,以純粹形式構成出現,稱純抽象。前者有兩種類型:一種以自己對事物的概念為創作依據,減去被認為是次要、偶發的因素,追求一種本質;另一種則從個別特殊的自然對象中抽取藝術形象的模式。後者則分情感型和理智型兩類。情感型被稱為熱抽象,如W.康定斯基、J.米羅等;理智型被稱為冷抽象,以K.C.馬列維奇和P.蒙德裏安為代表。抽象主義思潮盛行於20世紀50年代。現代抽象藝術運動整體上是對模擬自然的傳統的反叛,它對現當代藝術産生了深遠影響。
抽象藝術-由來
  抽象藝術是與具象藝術相對的名稱,也可稱為非具象藝術。它的特徵是缺乏描繪,用情緒的方法去表現概念和作畫,而這種方法基本上就是屬於表現主義的,最早見於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種反傳統的藝術影響融合而來,特別是由野獸派、立體派演變而來。
  “抽象”藝術在畢加索看來並不存在,他認為衹不過有人強調風格,有人強調生活罷了。在米歇爾·塞弗爾看來,抽象藝術是:“我把一切不帶任何提醒,不帶任何對於現實的回憶——不管這一現實是否是畫傢的出發點——的藝術都叫作抽象藝術
  實際上野獸派和立體派促進了形與色的獨立發展。是康定斯基進一步發現了它的奧妙,他在1910年畫了第一幅斷然抽象的水彩畫,是一幅無具象願望的、充滿活力的重疊色點。康定斯基的創造性發明是從音樂中獲得美學啓迪,爾後捷剋人庫普卡直接從音樂中獲取靈感進行抽象藝術創作。人稱他是音樂主義畫傢鼻祖,後來他們共同組成抽象派。
抽象藝術-兩大分支
  Johnnyhan
  自1910年第一件抽象作品産生後,在西方迅速發展,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形式,成為抽象藝術的主體。屬立體主義分支的有:
  1.用光綫粉碎物體實質,表現現代感覺和速度的未來主義(1909-1915)
  2.用鐵絲、玻璃及金屬片等材料,以長、方、圓及直綫組成非形象的形象的構成主義(1913-1917)
  3.不去觀察對象,憑感覺和尋找所謂新的象徵符號,去描繪直接感受的絶對主義(1915)
  4.完全以三原色或黑白灰的直角形色塊與直綫構成畫面的新造型主義(1917)
  5.反對再現自然,又要從自然出發而進展到抽象的具體藝術(20世紀20年代)
  6.以平塗的色帶或色面構成愈發簡單的、純粹圖形的抽象形式主義(20世紀50-70年代),如硬邊藝術、色面藝術、最低限藝術等
  7.用幾何圖形,通過人為的光色處理,造成視覺上差錯的光效應藝術(20世紀60年代)等
  從野獸主義和表現主義派生出:
  1.以綫條、痕跡和斑點為符號,反映作者潛意識中的自我感覺的抽象表現主義(20世紀40年代)
  2.在大畫布上,作傢不自覺行動中,靠顔色無意識的潑灑滴流進行自我表白的行動畫派(1945-1955)等
  抽象主義在不算長的發展過程中,作品已顯現出足夠的內在美和表現力,並涉及到繪畫、雕塑和工藝美術等領域,但在審美標準上帶來了混亂或分歧。
抽象藝術-歷史
  抽象主義的美學觀念最早見於德國哲學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離與情移》。他認為,在藝術創造中,除了情移的衝動以外,還有一種與之相反的衝動支配着,這便是“抽離的趨勢”。産生抽離的原因是因為人與環境之間存在着衝突,人們感受到空間Johnnyhan的廣大與現象的紊亂,在心理上對空間懷有恐懼,並感到難以安身立命。人們的心靈既然不能在變化無常的外界現象中求得寧靜,祗有到藝術的形式裏尋找慰藉。人們既然不能從外界客觀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圖將客觀物象從其變化無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來,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價值。沃林格的理論,影響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內的表現主義畫傢。
  最早的抽象主義繪畫便是由康定斯基於1910年前後畫出來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積極支持表現主義運動,並為之擴大影響。
  抽象主義的産生除了有逃避現實的因素外,還有受到工業、科學技術推動的原因。現代化的建築和環境,要求更為概括、精練和簡化的藝術形式與之相適應;機器運轉的速度、力量、效率這些對視覺來說比較抽象的因素,刺激藝術傢去做抽象美創造的嘗試,抽象主義藝術的産生是對寫實藝術的補充。不以描繪具體物象為目標的抽象藝術,通過綫、色彩、塊面、形體、構圖來傳達各種情緒,激發人們的想象,啓迪人們的思維。
  抽象主義藝術從原始藝術、中世紀的宗教藝術、非洲和大洋洲藝術、東方的文字、書法中吸收了養料,也從中國的老莊哲學、佛教禪宗中擇取了適應20世紀西方哲學和人們心理狀態的觀念。不少抽象主義作品表現出逃避現實、社會虛無主義的傾嚮,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具有積極、進取和樂觀的思想感情。
  多數抽象主義作品的着眼點在於藝術形式的獨特創造。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抽象主義藝術傢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國人康定斯基和荷蘭人P.蒙德裏安以及由他創建的風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藝術傢,後者開拓了幾何抽象主義的道路。俄國以馬列維奇為代表的至上主義以及與之有聯繫的構成主義,也是幾何抽象主義的派係。法國繼立體主義之後産生的俄耳浦斯主義,實際上是註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義。
  歐洲在30~40年代出現的塔希主義,是註意偶然塗抹和斑污、痕跡所形成的紋樣和質地美的抽象流派。
  40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現的抽象表現主義,是糅合了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手法的抽象藝術,代表人物為J.波洛剋。抽象表現主義之後在美國和歐洲出現的後繪畫性抽象,實際上是幾何抽象在當代的發展。因為它是較為規則的、有明確造形和清晰邊綫的抽象畫,所以被美國評論傢稱為硬邊抽象。
  歸納20世紀歐美各種抽象主義藝術,凡是着重感情表現的,稱為抒情的抽象或熱抽象;凡是着重表現理念的,稱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抽象主義有獨特的價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祗能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存在,决不能取寫實主義而代之。西方一些抽象主義理論傢,宣傳寫實主義過時和抽象主義代表着藝術發展方向的論調,是不符合實際狀況的。
抽象藝術-理解
  所謂大象者,《辭源》解釋為一切事物的本源,後引為封建帝王的一統天下。因此,大象是一種權威,一種集權,或者說是一種對資源的有效控製。按照現代經濟學的說法,大象應該是能控製行業市場,在産品、資金渠道及生産資料方面有強大市場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心吾閣覺得,創意産業也是事實上的大象,以抽象藝術來點綴我以為的大象,實在是件很愜意之事,或許是夏蟲語冰,呵呵。但生活的樂趣於心吾閣來說,就是---創意!!!Johnnyhan
  一、抽象藝術特徵
  抽象藝術是無主題無邏輯無故事的藝術,是經驗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過抽象的色彩、綫條、色塊、構成來表達和敘述人性的藝術方式。
  抽象藝術追求獨創性,並把創新作為唯一的藝術。抽象藝術要挑戰經驗與世界,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圖畫。
  我們常常會覺得抽象藝術的不可接受與不可理喻,會感嘆抽象藝術作品驚人的陌生和晦澀。其實,這一切衹是經驗與想象的矛盾所致。要知道藝術並不是具體的物質展示,而是抽象的感覺過程,是主觀意識的活動。抽象藝術的獨創性,給我們主觀意識以最大的活動空間,感受藝術才能成為最美好的享受。
  抽象藝術註重形式更甚於註意內容。形式可以千變萬化,可以柳暗花明。抽象繪畫還特別強調繪畫語言的單純性,即繪畫形式的純粹性,不帶任何經驗的構想。不模仿任何已有的創造,刻意在視覺空間,創造出獨特的繪畫語言,以鮮明的個性及藝術符號來完成畫傢對藝術的生命體驗。
  欣賞抽象藝術,懂與不懂是相對的。而人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决定了人的審美能力,這是絶對的。
  二、抽象藝術是靈魂藝術
  抽象藝術的世界是縹緲的世界,是遊離的捉摸不定的世界,這個世界裏的語言和生命深處的靈魂裏的語言更為接近。因此當現實以精確的尺寸與標準讓心與視綫受禁錮,抽象藝術無邊無際的漫遊和沒有圍墻時空感應,給現代人的審美提供了新的平臺,激活着現代人的獵奇心和創新意識,人們願意在抽象藝術提供的平臺上,編織自己的美感網絡,構築獨屬於自己靈魂的色彩世界。
  三、抽象藝術是思維藝術
  具像藝術是經驗藝術,是理性和邏輯藝術,欣賞成為習慣,所以很少審美障礙。抽象藝術是非理性的,既無主題又無故事,完全要靠審美者自己的創造能力,思維想象能力,才能完成審美,因此抽象藝術對審美者要求特別高。在色彩綫條面前,每個人的答案是不同的,不同的答案即是不同的思維。一個沒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是很難體會抽象藝術的奧秘的。
  四、抽象藝術是高雅藝術
  普及藝術是大衆藝術,抽象藝術是高雅藝術。
  藝術的初衷也許衹是玩耍,是輕鬆的發泄,是一種調皮,更是一種形式發現。
  是社會更讓藝術成為生活備忘錄,承擔起本來應由政治來獨自承擔的責任。
  抽象藝術使藝術回歸人性。着力於開發人性尚未被開發的潛意識和想象空間。
  人的需求分低級需求(溫飽)、次低級需求(物質炫耀:如豪宅、汽車),高級需求:藝術享受:音樂、繪畫等。
  抽象藝術作為高級生命享受物,無疑是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和發現。
  五、抽象藝術將成為藝術熱點
  抽象藝術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和創造欲望,現代傢居裝潢空間、現代生活理念、服裝品位元素是抽象藝術得以發展的前提。越來越多具有獨立價值判斷的高智商人群,將是抽象藝術消費的主流人群,他們不滿足現實的空間,需要想象空間,來完成審美精神上的探尋。在某種意義上,心吾閣以為那些處於邊緣境地的抽象藝術卻承載着恢復前衛藝術革命性的使命。那這樣理解的話,抽象藝術並不為過的抽離編織着-------大象無形!!!
抽象藝術-中國的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與當代文化的關係一直是批評界關註的核心話題。在西方理論界,除了像羅傑?弗萊、格林柏格等批評傢直接從事抽象藝術的批評和實踐外,像邁耶?夏皮羅、梅洛?龐蒂、羅蘭?巴特等藝術史傢和哲學家也曾參與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抽象藝術如火如荼的運動中。正是在批評和理論的推動下,抽象藝術早年的前衛反叛性纔逐漸被主流藝術的“合法性”所代替,並最終以學院的方式成為了西方主流的藝術形態。相反,中國抽象藝術的發展卻沒有如此幸運,在多種製約的因素中,批評和理論研究的滯後仍是重要的一個原因。從2000年以來,隨着批評界的研究和有關抽象藝術展覽的增多,中國的抽象藝術纔重新活躍起來。像高名潞、易英、王林、殷雙喜、王南溟、黃專等批評傢都發表了專題性的批評文章,而高名潞、慄憲庭、李旭、劉驍純等都通過策劃一係列的展覽對抽象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批評傢高名潞,他在近三年內所做的大量學術活動和主持的研討會對中國抽象藝術的梳理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中國當代繪畫的多元格局中,抽象繪畫一直處於邊緣化的地位,長期扮演着“他者”的角色。文革時期如此,新潮時期如此,即使在今天多元化發展的當代藝術情景中也同樣如此。抽象繪畫所遭受的責難是多方面的:官方藝術不能接受它,是因為它與主題先行和歌頌主流意識形態的藝術是相對的;學院藝術不能完全地接納它,是因為抽象繪畫的存在實際上起到了質疑、反叛以從造型、結構、具像寫實、情節敘事為核心的整個學院繪畫模式的合法性;新潮時期的現代主義不能完全地接納它,是因為中國傳統繪畫一直就沒有産生抽象藝術的土壤,抽象繪畫衹是對西方抽象藝術的藉鑒,衹是步西方的後塵,並不具有語言和繪畫觀念的原創性;當代中國主流的“圖像式”繪畫排斥抽象,是藝術傢普遍認為抽象繪畫總是在抽象的圖式中耗掉了藝術傢的創作熱情,卻對當代文化的建設和中國的現實生活無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於是,抽象藝術一直是在邊緣的狀態中行進。
  實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抽象繪畫的發展一直都有着一個西方抽象藝術的參照係。內因在於,197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美術界開始從“文革美術”的窠臼中走出來,擺脫藝術服務於政治和主流意識形態的文化功能,逐漸恢復藝術傢的創作自由和重建藝術獨立的本體價值。外因在於,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了“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戰略,伴隨着“解放思想”而來的經濟改革,必然面臨在文化、藝術領域嚮西方學習。正是在這個語境下,抽象繪畫在中國的産生至少具有了雙重的意義:一是可以恢復藝術傢的創作自由,重塑藝術的本體價值。另一個是,由於西方抽象藝術自身所具有的精英主義、個人主義和文化反叛精神,因此,抽象繪畫在中國的出現從一開始也具有了反叛專製、渴望解放、呼喚自由的文化啓蒙色彩。
  儘管中國的抽象繪畫有着西方抽象藝術的參照係,但由於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語境的不同,中國的抽象繪畫從其産生之初就具有自身的藝術史價值和獨特的文化現實意義。
  80年代初的抽象繪畫很容易便具有了一種新的精神價值——前衛的反叛性。換言之,藝術傢選擇抽象繪畫,實際上也意味着選擇了“反叛”。因為,抽象藝術對傳統繪畫模式的背叛,對官方主流審美趣味的拒絶,使抽象藝術增添了一種精神的附加值——反主流的邊緣身份,也正是這種邊緣性的身份增加了抽象藝術的前衛特徵。對於這一時期的抽象繪畫,美術批評傢易英的觀點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抽象藝術都不是一個藝術問題,在80年代的中國抽象藝術首先是作為意識形態而産生的。抽象藝術本身是否純粹,抽象藝術的構成與表現,抽象藝術的教育與實踐等等都不重要。”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美術界進入尋求現代主義和文化現代性建設的高峰階段,史稱“新潮美術”。此時,架上繪畫的多個領域,油畫、水墨、綜合繪畫都出現了大量的抽象性繪畫,而且在語言上已進入了多元化的發展階段,除了有西方以蒙德裏安、馬列維奇等為代表的“結構抽象”,以康定斯基、波洛剋為代表的“表現性抽象”外,中國的抽象繪畫還廣泛地吸納了“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語言特徵,真正實現了抽象與表現的大融合。其中具有代表的藝術傢有丁乙、餘有涵、𠔌文達、李山、王川、孟祿丁、周春芽、任戩、舒群等。
  當然,抽象藝術所體現出來的對文化現代性的追求僅僅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整個文化啓蒙運動的一個分支。隨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國發生的一係列政治運動和經濟改革,最終,90年代以來的抽象繪畫因當時文化情景的轉變而呈現出新的面貌。
  大約在2000年前後,中國的抽象繪畫開始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2003年,美術批評傢高名潞策劃了“極多主義”展。80年代末年代中央美院四畫室走出了當代抽象油畫很有代表性的一代,他們以張方白、韓中人等為領軍人物的新一代抽象油畫傢為當代油畫藝術註入了新的元素,同時四畫室在開篇元老聞立鵬、葛鵬仁老師的努力下,不斷為中國油畫藝術領域裏創造出更多的富有創造力的抽象藝術傢。Johnnyhan
  在當代文化的情景中,抽象繪畫的存在意義已經發生了大的改變。它既不同與80年代初的形式反叛,也不同與“新潮美術”對文化現代性的追求,更與90年代全球化背景下尋求本土化的表達沒有直接聯繫,相反,在當代多元文化主義的追求中,抽象藝術的核心價值更多的在於一種個人化的表達,以及這種表達對藝術自主性、個體性、獨立性的捍衛。由此,抽象藝術以其多樣的發展形態,如表現性抽象、形式抽象、結構抽象等,以多元化的文化追求,如對個體自由的捍衛、對文化現代性的追求、對全球文化和本土意識的反思等,都共同與中國的當代文化發生了直接的互動,其形態價值和自身的文化意義都應得以澄明和肯定。
英文解釋
  1. n.:  abstract art
相關詞
互心
包含詞
抽象藝術的抽象藝術品抽象藝術傢
最簡式抽象藝術抽象藝術與具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