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抱雞竹
  種中文名:抱雞竹
  種拉丁名:yushania punctulata yi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玉山竹屬
  屬拉丁名:yushania
  海拔:1220-1500
  命名來源:[journ. bamb. res. 5(1): 59.f.22. 1986]
  中國植物志:9(1):549
  組中文名:玉山竹組
  組拉丁名:sect.yushania
  亞族中文名:筱竹亞族
  亞族拉丁名:thamnocalaminae keng f.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竿柄長達46釐米,直徑2.5—4.5毫米,實心。竿散生,高1一1.8米,粗3—5毫米;節間長18—20(25)釐米,竿基部節間長約3釐米,圓筒形,無毛,光滑,幼時有紫色小斑點,在節下方有一圈白粉,空腔很小或近於實心;籜環隆起無毛;竿環平坦或在分枝節微隆起乃至隆起,較籜環為低或等高乃至稍高於籜環;節內長2-3(4)毫米。竿芽長卵形,邊緣生灰色至灰黃色纖毛。竿下部各節僅1分枝,直徑與主竿相近,上部的節則可為3枝,均較主竿為細,枝直立。筍紫紅色,被灰黃色稀疏貼生刺毛;籜鞘宿存,革質,三角狀長圓形,長約為節間的1/3,先端寬三角形,背面疏被灰白色至灰色貼伏刺毛或偶可脫落而變為無毛,縱肋明顯,小橫脈有時在上部及兩側均明顯,邊緣密生黃褐色小刺毛;籜耳無或有時微小,邊緣生有放射狀的縫毛;籜舌截形或微下凹,無毛,高約0.5毫米;籜片外翻,綫狀披針形,易自籜鞘.上脫落,無毛,常內捲。小枝具(2)4—9(12)葉;葉鞘氏5—8釐米,邊緣通常無纖毛,無葉耳,鞘口無繼毛或偶在每側具2(3)條黃褐色長1—4(6)毫米直立之縫毛;葉舌截形或圓拱形,無毛,高1—1.5毫,米;葉柄長4—6.5毫米;葉片披針形或綫狀長圓形,長(13)17—23釐米,寬1.5—2.2(2.7)釐米;無毛,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次脈5或6對,小橫脈清晰,葉緣具小鋸齒而粗糙。花枝未見。筍期5月。
  用途:
  竿可作毛筆竿、算盤橋桿和紮製掃帚等用。
  産地分佈:
  産四川南部。海拔1220-1500米,生於山脊黃壤土的常緑闊葉林下。模式標本采自沐川縣。
  參考文獻:
  yushania punctulata yi in journ.bamb.res.5(1):59.f.22.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