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北 >保定 >滿城縣 > 抱陽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抱陽山投訴電話保定市旅遊投訴電話:0312-50816105081941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抱陽山上名勝古跡繁多,寺院遺跡遍布景區,形成了以佛教為主的抱陽山文化此山亦名花陽山,為“滿城第一名勝”。主要有八大景:“一畝石”,名為一畝,實有數十畝之多;“百步廊”,有天然石廊百餘丈;“上天梯”,有天然石磴數十級,直通蒼穹;“托天樹”,為山崖突兀嚮前,如奮力托天;“滴水堂”,是坐北朝南的一溶洞,面闊和進深兩丈多;“乾坤柏”,是兩株並生的古柏;“牛角洞”,為一彎似牛角形的溶洞,深數十米,洞內有泉,終年積水;“明珠窩”,為百步廊上一半圓形凹坑,傳說是一個蜘蛛千年修煉的地方,因拯救當地百姓而違背天意,遭雷轟電擊,留下了一個光滑而又窪陷的窩窩。為了雅氣,後人把“蟲”旁“蛛”改為“王”旁“珠”。
  滿城縣城西5公裏,有山峰十餘座,拔地而起,直插蒼穹,北峰挺立於群峰之間,其餘由北峰兩翼嚮西南和東南伸展,象巨人攤開雙臂,擁乾坤,抱日月,呈環山抱陽之勢,故名“抱陽山”。
  賞景覽勝之餘,登臨抱陽山絶頂,駐足懸崖,頭頂青天,舉目四望,心曠神怡,美不勝收。晨風習習,俯首東瞰,平原沃野,天地相接,無邊無垠,氣象萬千;暮色蒼茫,仰首西眺,太行群山,巍峨秀麗,聳立雲天。山腳下柿樹如海,桃李吐豔。青山、緑水、碧樹、幽村、交相掩映,勾畫出山水田園詩般的境界。
No. 2
  抱陽山景區位於滿城縣城西3公裏處,屬太行山東麓的餘脈,抱陽山北峰為主峰,海拔316米,占地約8平方公裏,自主峰兩翼嚮西南和東南延伸,呈環山抱陽之勢,故名抱陽山。因南山𠔌內“氣暖山無雪,天寒樹未秋”,草木蔥鬱,花香四溢,故又名“花陽山”。抱陽山,山勢雄偉,景色綺麗,為一方靈秀,於1998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抱陽山名勝古跡繁多,寺院蹤跡遍布,形成了以佛教為主的抱陽山文化。山腰有隋代寶教院,唐代重修並改名為聖教寺,唐開元年間建定惠寺,宋代建繼志庵、抱陽山南軒,元代建萬壽寺,明代建華嚴庵、朝陽庵,清代建娘娘宮、竜王殿。唐燕國公張說修建的石堰、石床、石窟和盤山古道至今保存完好。
  抱陽山又因山勢奇偉,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和官紳顯貴登臨遊覽,留下了大量的詩詞題詠。元代學士劉因曾題詩曰:“下瞰懸崖老木稠,輕風毛發散涼秋,蒼苔白石夢初覺,霽月疏雲山欲流。”元代學士郝經曾題詩曰:“孱顔蒼玉抱幽村,突兀雙竜窟宅尊,回首萬山東盡處,冷煙平遠半乾坤。”
  抱陽山有八景,逢景有典:
  一畝石:名為一畝,實有數十畝之多,古人有詩贊曰:“論石不喜平,此獨平可喜。夜半月明來,一片似秋水。”
  百步廊:壁如刀削,頂如華蓋,天然石廊百餘丈。古人詩贊曰:“山骨何年壁作廊,鬼工直欲逼阿房,白雲歸壑秋含雨,明月窺岩晚帶霜。”
  托山樹:一古檀生於懸崖之上,頂端突出一巨石,似一樹托撐欲墜之山。
  滴水塘:又稱乳泉塘,是坐北朝南的一溶洞,面闊和進深兩丈多,似兩乳溢奶,滴水成塘,久旱不枯。
  出雲洞:又稱牛角洞,為一彎似牛角形的溶洞,深數十米,洞內有泉,常年滴水,時有雲霧涌出。
  讀書堂:為天然石洞,堂前荊盤藤繞,嵐氣升騰,壁間刻有“大唐張燕公讀書處”8個篆書大字。
  上天梯:為數十級天然石階,順山勢攀緣而上,極為陡峭。古人有詩題詠:“獨上上天梯,一級窮一勝。卻笑終南山,別有梯榮徑。”
  明珠窩:鑲嵌於峭壁之上,為百步廊上一半圓形凹坑,凹滑潤澤,晶瑩剔透。傳說是一個蜘蛛千年修煉的地方,因拯救當地百姓而違背天意,遭雷轟電擊,留下了一個光滑而又窪陷的窩窩。為了雅氣,後人把“蟲”旁“蛛”改為“王”旁“珠”。
  抱陽山上一步一景,山下柿林如海,桃李繽紛。青山、緑水、碧樹、幽林渾然一體,融為一幅美麗畫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