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 : 財經 : 財會 : 工商行政管理 > 投資
目錄
tóu zī tóu zī
  投入資金
◎ 投資 tóuzī ◎ investment tóuzī
  投資於工業
No. 3
  如想在投資前瞭解更多情況請寫信給編輯
No. 4
  投入的資金
No. 5
  把資金投入企業或基本建設。 葉聖陶 《壩上一天》:“﹝群衆﹞提出修建 海流圖 水庫的要求,不用國傢投資,群衆願意集中人力物力來修建。”
No. 6
  投入企業或基本建設的資金。泛指為達一定目的而投入的錢財。 毛澤東 《論十大關係》二:“輕工業工廠的建設和積纍一般都很快,全部投産以後,四年之內,除了收回本廠的投資以外,還可以賺回三個廠,兩個廠,一個廠,至少半個廠。”如:智力投資
No. 7
  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有實物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産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名詞解釋
  拼音:touzi 英文:Investment
  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投資可分為實物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産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産的纍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字意味着“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嚮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纍積。
  企業的投資活動明顯地分為兩類:(1)為對內擴大再生産奠定基礎,即購建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和其他長期資産支付的現金;(2)對外擴張,即對外股權、債權支付的現金。
詞典解釋
  1、把資金投入企業或基本建設。 葉聖陶 《壩上一天》:“﹝群衆﹞提出修建海流圖水庫的要求,不用國傢投資,群衆願意集中人力物力來修建。”
  2、投入企業或基本建設的資金。泛指為達一定目的而投入的錢財。 毛澤東 《論十大關係》二:“輕工業工廠的建設和積纍一般都很快,全部投産以後,四年之內,除了收回本廠的投資以外,還可以賺回三個廠,兩個廠,一個廠,至少半個廠。”如:智力投資
投資類型
  在理論經濟學方面,投資是指購買(和因此生産) 資本貨物——不會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來生産的物品。實例包括了修造鐵路,或工廠,清潔土地,或讓自己讀大學。嚴格地講,在公式GDP = C + I + G + NX裏投資也是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一部分。在那方面來說投資的功能被劃分成非居住性投資(譬如工廠、機械等)和居住性投資(新房)。從I = (Y, i)的關聯中可得知投資是與收入和利率有密切關係的事。收入的增加將促進更高額的投資,但是更高的利率將阻礙投資因為借錢的費用變得更加昂貴。即使企業選擇使用它自己的資金來投資,利率代表著所投資那些資金的機會成本而不是將資金放貸出去的利息。
  在財務方面,投資意味著買證券或其它金融或紙上資産。估價是估計一項淺在地投資的價格值得與否的方法。投資的類型包括房地産、證券投資、黃金、外幣或債券或郵票。之後這些投資也許會提供未來的現金流,也許其價值會增加或減少。股市裏的投資是由證券投資者來執行。
  集體投資計劃經由推銷投資的價值來鼓勵投資者購買證券。
  投資俱樂部是以投資金錢為目的而經常聚會的團體,其投資標的通常是股票和其他公開交易的證券。近來出現了致力於這類型投資的各式網絡群組,其並且在美國促成了個人投資的景氣。
投資的特點
  1、投資是以讓渡其他資産而換取的另一項資産。
  2、投資是企業在生産經營過程之外持有的資産。
  3、投資是一種以權利為表現形式的資産。
  4、投資是一種具有財務風險的資産。
投資方面可能存在財務問題
  1、某些購買成本,列入當期費用
  有些企業在進行短期投資時,將應記入投資成本的部分支出如手續費、經紀人佣金等,列入當期費用,減少了利潤。企業購買股票、債券時,將發生的經紀人佣金、手續費等有關費用列入管理費用或財務費用,相對減少了投資額,減少了當期利潤。如一化工企業1997年購買某一食品公司的股票,不準備長期持有,股票金額100000元,另付手續費1000元。企業賬務處理為:
  藉:短期投資股票投資100000,
  藉:管理費用1000
  貸:銀行存款101000
  從而造成多列費用1000元。
  2、短期投資不入賬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購入的各種短期有價證券,包括各種股票和債券,應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記賬,並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入賬核算。但有些企業卻經常不將企業購入的短期有價證券入賬,從而形成企業的賬外資産,使企業的會計核算出現紕漏,弄虛作假。
  例如某企業負責人得到股市內幕消息,在大盤指數即將上漲時買入一製造業的股票,準備在一個月後賣出;該領導授意財務人員不作賬務處理,待一個月後,賣出該股票將原銀行存款補上,買賣差額存入“小金庫”,逃避稅務機關的檢查。
  3、將已宣告股利,列入股票成本
  根據財務制度的規定,企業購買股票或債券時,如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包括已宣告發放但未支付的股利和已到期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時,作為其他應收款處理。
  而有些企業違反上述原則,在購買股票時將已宣告發放但未支付的股利也作為短期投資入賬,按支付額藉記“短期投資——股票(債券)投資”,貸記“銀行存款”。
  如某企業1999年7月10日按20元/股購入股票10000股,計200000元,另付手續費20000元,該股份公司已於7月1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每股5元,7月20日起開始支付。企業作“藉:短期投資——股票投資220000,貸:銀行存款220000”的會計處理。7月20日收到分派的現金股利時,作了“藉:現金50000,貸:投資收益50000”的賬務處理,造成虛增利潤50000元。
  4、短期投資挂賬,截留投資收益
  企業在購買股票、債券等進行短期投資時,采用虛列債權的手段加以隱瞞,其目的通常是想截留投資收益。
  如某企業1999年6月1日以銀行存款15000元按面值購入某製藥企業的債券,債券年利率為8%,另付手續費150元。企業作“藉:應收賬款——製藥公司15150,貸:銀行存款15150”的賬務處理。
  5、短期投資挂賬,截留投資收益
  企業在購買股票、債券等進行短期投資時,采用虛列債權的手段加以隱瞞,其目的通常是想截留投資收益。
  如某企業1999年6月1日以銀行存款15000元按面值購入某製藥企業的債券,債券年利率為8%,另付手續費150元。企業作“藉:應收賬款——製藥公司15150,貸:銀行存款15150”的賬務處理。
  6、隱瞞收益、用於福利
  企業進行對外投資,分得的收益(或聯營利潤)應作為投資收益入賬。但企業為了搞職工福利,便將收得的投資收益作增加其他應付款的賬務處理,年終時全部用於職工福利開支。如果企業經營效益一直不錯,為了充分利用閑散資金,决定與一電子産品生産廠進行聯營,用貨幣資金對外投資投資核算采用成本法。按照聯營協議的規定,年終分得聯營投資利潤20萬元,企業為了將這筆投資利潤用於職工福利,便轉移該項收入。其將收到的聯營利潤記入"其他應付款"賬戶,然後再通過該賬戶核算職工福利支出。年終分得聯營利潤存入銀行,其會計分錄為:
  藉: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
  次年以慰問職工的名義,將聯營利潤全部私分,會計分錄為:
  藉:現金
  藉: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貸:現金
  7、投資計價不真實
  1.企業以現金、存款等貨幣資金方式嚮其他單位投資,在計價時,不遵守規定,不按照實際支付的金額計價。
  2.企業以實物、無形資産嚮其他單位投資時,不按投出雙方簽訂的合同、協議約定的價值,或評估機構確認的價值計價;有的不經過評估任意確定金額。對於資産評估機構確認的價值與賬面淨值的差額,也不按照規定計入資本公積金及遞延稅款。
  由於企業不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來實務操作,極易造成某些科目的核算出現錯誤,由此而人為地調節資産和利潤,逃避來自各方面的檢查。
  8、截留利息收入
  企業在以面值購入的債券,應按規定利率按期計算應計利息,並將應計利息收入作投資收益處理。具體會計分錄為:“藉: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貸:投資收益”,但有些企業為了截留利息收入和偷漏所得稅,而采取了計入“其他應付款”賬戶挂賬的舞弊手法。
  如某企業於1999年1月1日按面值購入某公司當年發行的5年期債券50萬元,利率為8%,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1999年上半年按會計制度規定,企業購入的有價證券1~6月份的利息收入應作賬務處理,即“藉: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貸:投資收益”,但該企業卻將投資收益計入“其他應付款”,致使企業當年少實現利潤4萬元(50×8%=4萬元),同時偷漏了應上交的所得稅。
投資的陷阱
  沒有投資就沒有發展,投資是尋找新的贏利機會的惟一途徑,也貫穿於企業經營的始終:新建項目的投資、擴建項目的投資、技術改造的投資、參股控股的投資。每一項投資都藴含着新的希望,每一次投資都面臨着無盡的風險——尤其對民營企業而言,一次投資失誤也許就意味着一生的一蹶不振。
  對投資者而言,一個未知的行業就像遙遠沙漠上空美麗的海市蜃樓,因為遙遠而顯得美麗。衹有穿越之後,纔知道美麗的遠景衹是各種光綫融匯而成的圖景而已。優惠政策、壟斷行業的高利潤高回報、高新技術等,對準備進入和新進入者而言,沒有實實在在的調查研究和充分的風險準備,都衹能是一道美麗的幻影。
  政策性陷阱
  政策機會是中國企業最青睞的投資方向之一,從世界範圍來看,政策方向的調整、新政策的出臺對相關産業也具有巨大的影響,甚至成就了很多知名跨國企業。中國沿海大量民營企業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國傢改革開放政策的機會,形成了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但對政策性機會的盲目追求卻常使投資者在毫無準備的時候,一步一步踏進政策性投資陷阱中。
  在我國進入WTO後,出於對知識産權保護的承諾和完善法製建設的考慮,將進入一個政策法規大調整的非常時期,企業遭遇類似的政策調整將會更多,一些對政策有極大依賴的投資項目,如果不能及時考慮好撤退、轉嚮或是減少對政策的依賴,一旦政策調整,都將面臨難堪的境地。除了政策的行業審批限製、政策的變化包括城市規劃調整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外,政策執行的時間差、空間差以及執行力度差別都會成為一個個投資陷阱。
  要避開政策性陷阱,重要的是不要過分依賴政策。在國內投資的外商投資企業中,新加坡、韓國投資商遭遇政策陷阱而失敗的多,而歐美企業相對較少,主要原因是歐美企業在投資過程中,較少受優惠政策吸引,而更多地看該地的市場環境及項目本身在該地的市場前景。
  針對政策性陷阱,國傢經貿委博士後研究員趙曉給投資者的建議是:
  1、加強與政府溝通,保證政策信息來得更快更準確,因為政策的確包含着巨大的商機;
  2、忌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能僅僅因為政策優厚而不顧投資的其它條件;
  3、提高對政策的應用水平,不要把寶全押在政策商機上,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投資
  4、政策應用適當,不要過頭,留心政策的變化。
  非市場競爭陷阱
  企業是市場中的動物,衹能在市場鏈條中生存。市場的生態環境一旦被破壞,企業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了。在企業的投資行為中,壟斷部門的市場壁壘是一個極大的投資陷阱。
  現在很多投資者仍然熱衷於與壟斷行業做生意甚至力圖進入壟斷行業,他們看到了壟斷行業豐厚的利潤、穩定的回報,卻忽視了即將遭遇的非市場競爭的堅冰。壟斷行業要保住自身利益,將會動用各種力量對新進入者進行全力阻擊,利用現存不公正制度是最常見的手段,如利用政府補貼進行降價、利用計劃經濟時製訂的標準進行經營方面的限製等。要破除這些堅冰,所需付出的額外成本非常之高,不具備一定實力的投資者不能承受,即使具備了這種實力,在以後的經營過程中能否消化這些成本也未可知。
  目前這類非市場競爭陷阱在市政環保、自來水、影視、教育、天然氣、電信、銀行等壟斷性行業及律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行業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最近券商為上市公司實行配股包銷使券商們“變成了股東”,紛紛陷入資金緊張或賠本甩賣的案例,與其說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使然,不如說是券商與上市公司之間不平等的地位造成。
  人文環境陷阱
  1999年,國傢經貿委發佈“禁白令”,明確未來將取締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大批企業敏銳地發現了其中藴含的巨大商機,一頭紮進了緑色環保餐具行業。
  兩年過去了,原本測算年需求總量達120億件,潛在銷售額不低於30億元的快餐具市場竟然成了緑色餐具的滑鐵盧。由於環保餐具價格較高,大量餐飲企業視國傢禁令於不顧,仍然違規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及後來上市的“環保”替代品——一次性PP餐具。目前全國170傢左右的緑色環保餐具生産企業,大約有2/3以上停(待)産,每天3班滿負荷生産的企業基本沒有,一些原來還能勉強開工的企業由於缺少流動資金或其它經營上的種種原因,紛紛停産關門,去年下半年能夠維持正常生産的企業不超過20傢。
  “白魔”屢禁不止,背後的原因其實是投資者掉進了新行業的人文環境陷阱中。大量小型飲食企業在薄利中生存,對成本的考慮遠遠大於環保意識,衹要國傢的禁令有口子——而這幾乎是肯定會有的——飲食企業就會捨緑就白。
  在投資前的市場分析中,人文環境的考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儘管這一點被很多企業所忽略。融資環境、人員的文化素質、市場消費習慣、政府開放程度等構成了企業投資運作的重要人文環境,企業一旦與之不融合,要調整則會花費巨額的成本,如近兩年的中外合資改獨資潮、多傢民營企業搬遷等。一些投資者面臨着投資中的“關門打狗”睏境、新奇項目不被消費者接受、並購中雙方企業文化不融合、遭遇地方保護主義等,都暴露出項目對人文環境的不適應。
  有的投資者自認為衹要適應一些特殊的人文環境,如地方保護,如融資的人情化,可能會獲得加倍的利益。但我們很難看到一個企業能長久用“高額的賬外成本”與特殊的人文環境保持融洽,而且我們的社會交易理念正在嚮着重契約、守規範的西方式圭臬轉化,從長遠來看,簡單地適應最終都會弦斷弓折。
  對人文環境的不適應,最好的辦法衹有一個:敬而遠之。
  技術及人才陷阱
  對高新技術的追求在今天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企業在投資行為中往往有追求高新技術的衝動,以保持自己的獨特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但是,一旦對高新技術的把握不當,反而會成為顛覆整個投資行為的主因。
  一般而言,擁有成熟的技術是所有投資投資的前提,問題是,技術能否保證成熟?一些投資者相信“衹要有錢,不怕買不來技術”,目前的市場情況也確實如此,但問題又來了,買來技術真能用嗎?
  與技術陷阱類似的是投資中的人才陷阱,都是新進入一個行業的投資者特別容易踏進的陷阱。這類陷阱有一個共同特徵:為企業經營所必備,容易從市場獲得所以投資者不重視,但評判是否合適卻非常睏難,往往成為新投資項目成敗的關鍵。
  在知本時代,企業對高新技術和高精尖人才的追求幾近瘋狂,魂牽夢縈的都是能擁有別人無法替代的技術,有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沒有留意到,技術和人才作為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的兩大法寶,在為投資者贏來豐厚利潤的同時,也常使大量優秀的項目消弭於無形。
  要避免技術和人才陷阱,投資者應努力做到:
  1、進入新領域優先考慮熟悉産業的相關行業,盡量不要進入自己不熟悉的行業;
  2、對還處於實驗階段的新技術,必須進行由小試到中試再到小規模的投産試驗;
  3、對專傢、顧問不能盲從,信任他們,但要驗證;
  4、技術和人才的投資以適應企業規模和投資能力、適應目標市場需求為主要標準,過高或過低的技術、人才要求並不適當;
  5、對進入新行業的投資者而言,判斷人才是否合適的標準是:一看其是否有相當的從業經驗,二看其在該企業及行業內的口碑,三看其歷史業績,最後,還要看其個人稟性是否與本企業文化相融合。對技術是否合適的判斷標準與此類似。
  求新求異陷阱
  傳統産業競爭的白熱化,市場發展的超速度,使人們不得不將眼光投嚮一個個未知的領域——未知意味着領先一步。但這樣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踏入求新求異的陷阱,如一度如火如荼的互聯網,以及生物製藥、環保産業等。投資中的求新求異成為企業面臨的二律悖反難題:不求新求異是等死,但求新求異也許是找死。
  新的經濟形式其實就像實驗室中的新産品,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利益,但與成熟産品相比,其風險程度太大。尤其是對實驗産品進行規模化生産,損失將難以估量。同時,求新求異的盲目投資常常使企業陷入一些新型管理理念的陷阱。因為求新求異往往容易使人産生對“新事物”的盲目崇拜。
  企業要避免求新求異的投資陷阱,要點在於:
  1、投資的目的在於贏利,確定投資項目首先得有詳細的贏利計劃,不要被各種時尚潮流所迷惑;
  2、任何一種新奇的項目,既要弄明白其中的法律禁區,還得考慮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2000年全國首傢發泄公司在江西南昌關門,2001年海南首傢“人體剋隆”店停業,高估了市場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重要原因;
  3、新的項目一般很難被消費者一下子接受,因此一方面有失敗的承受能力,還得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4、站在潮頭的背後,關註新奇項目的發展,發現贏利區後果斷進入。
  規模經濟陷阱
  恰當的規模纔是真正的規模經濟,而不是絶對地規模越大越好。但今天仍有衆多的企業盲目追求投資的規模,追求做大的樂趣。企業的擴張、連鎖經營以及多元化甚至並購大多是基於規模經濟的考慮,對投資者而言,以規模擴張為投資出發點或是過分追求投資規模,是一種十分有害的傾嚮。
  規模經濟的陷阱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市場經濟的顯著特徵之一是需求的不斷變化,對規模經濟的盲目追求導致的過度投資會使企業尾大不掉,在市場變化的時候,已經透支的企業資源無力迅速調整戰略重新面對新的市場;
  2、無法實現對成本和市場的有效控製。受企業資源限製,過分追求做大規模,相應的人、財、物和管理模式會産生脫節斷檔,造成企業運作流程的堵塞甚至停止運行,最終整個投資失控。
  短期利潤陷阱
  企業的目標是利潤,但短期利潤的誘惑卻常常使企業喪失了獲得長期利潤的源泉。對短期利潤的追逐會使企業的有限資源越攤越薄,在人、財、物和精力等方面稀釋主業的供給。在越來越專業化的市場競爭中,市場演化速度越來越快,每一個産業鏈上都彙聚了太多虎視眈眈的分食者,且不說短綫産品本身所具有的風險,企業即使獲得了可以對主業項目形成資金支持的短期利潤,其在主業市場的影響力、管理者精力以及綜合競爭力的衰減都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追求上市是追求短期利潤的陷阱之一,對投資者而言,上市最大的損失在於戰略方向的迷失。一方面,上市本身高額“利潤”的吸引力容易使企業對短期利潤“成癮”,另一方面,上市融來的巨額資金會“撐死”企業,找不到項目可投,病急亂投醫往往會形成大量呆壞死賬,直接影響企業長遠戰略目標的實現。此方面的分析在本刊特別策劃《批判上市》中已有詳述,在此不表。
  一些企業本末倒置,輕視主業經營,在證券市場中通過“委托理財”瘋狂追逐資本利得,也形成了巨大的短期利潤陷阱。
  有的投資者明白項目運作、並購以及品牌擴張中其實存在種種陷阱,衹是在高額的利潤驅使下,希望可以僥幸抓住那一條條滑溜溜的魚。但道亦有道,在超速競爭的市場,實力並不雄厚的投資者偶入魔道,或許得用一生的光陰來償還。
  “項目運作”陷阱
  項目運作給現代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和可能,而且往往是大塊分金銀,相對實業投資而言,其財富聚集的速度是幾十數百倍。在今天,說進行項目運作成為一種時尚似不為過,但項目運作是有錢人的遊戲,其中的陷阱埋葬了太多希望空手套白狼的追求者。
  資金鏈斷裂是項目運作最大的陷阱。利用超市的巨額現金流量進行項目運作即是一種主要操作方式,其中的典型案例是鬧得全國媒體沸沸揚揚的東北最大超市萬集源猝死案。
  品牌延伸陷阱
  企業培育一個成功的品牌不易,當它擁有一個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後,很自然地會想到充分發揮既有品牌的效用,用既有品牌投資發展關聯産品。事實上,品牌延伸是許多著名企業成功擴張的經驗,甚至成為不少西方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一項針對美國超級市場快速流通商品的研究顯示,過去10年來,成功品牌(年銷售額在1500萬美元以上)有2/3屬於延伸品牌。
  但品牌延伸把握不好,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一些企業過度拓展産品陣容,恨不得用自己的品牌投資所有産品,結果卻連最拿手的産品都受到拖纍,品牌資産損失慘重。這樣的品牌延伸犯了一個忌諱:原有品牌的個性被稀釋,從而使消費者感到疑慮,也就失去了與原有品牌的連接點。因此有專傢說,營銷的精髓就是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品牌形象,而破壞一個品牌形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打上這個名稱。
  “品牌延伸陷阱”主要表現在:損害原品牌形象;模糊、淡化原品牌定位;誘發消費者心理衝突以及蹺蹺板效應(即同一品牌不同産品的市場表現互相衝突無法平衡)。
  具體說,品牌延伸過程中應遵循以下準則:
  1、知名品牌與其延伸品牌的品牌定位要一致。定位是指使品牌在顧客的心理中占據一個有利的地位;
  2、知名品牌與其延伸品牌的目標市場、價格檔次應相近;
  3、知名品牌與其延伸品牌的服務係統相同;
  4、品牌延伸應根據企業和産品的現狀而定,不能盲目擴張。一些熱衷於品牌延伸的企業往往把註意力放在新消費群體上,由於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有限,在吸引新客戶的同時卻忽略了維係老主顧。企業保有一個消費者的費用僅僅是吸引一個新的消費者所需花費的1/4,所以,企業在考慮應用品牌延伸時,應考慮其自身的狀況和能力。
  並購陷阱
  七八年前,當“低成本擴張”的並購概念撞擊民營企業傢的腦海時,幾乎所有企業都為之振奮。對民營企業而言,轟轟烈烈的國有企業産權改革催生了太多的發財機會,並購無疑是巧妙而迅速進入“小康社會”的一大捷徑。
  喧囂之後是長久的沉寂,僅僅幾年的時間,在經歷了一係列並購帶來的震蕩之後,“低成本擴張”已被很多民營企業悄悄地擱置在一邊,市場又迎來外資為主導的新一輪並購熱。這裏面,固然有國傢産權改革政策完善使並購不再像從前那樣有利可圖的原因,但更多的卻是嘗盡了並購之痛的民營企業在默默地舔傷。
  對大量民營企業來說,真正的擴張成本其實不是兼併時付了多少錢,而是兼併以後未來能賺多少錢。很多形式上的零兼併也可能是成本非常高。企業依靠聲譽、品牌和實力進行並購擴張,資産得到了擴張,但這些擴張也可能是“陷阱”。
  一些企業進行並購的目的在於進行資本運作,即對被並購的企業進行重新包裝審計轉手或抵押貸款,隨着國傢相關政策的完善,此類運作越來越缺乏操作空間。而此類並購的陷阱在於容易發生現金流劇縮,一旦發生資金鏈斷裂,將會産生慘烈的連環效應,危及整個企業的生存。
  從歷史案例來看,並購中主要存在着三大陷阱:一是債務陷阱,即被並購企業中存在的隱形債務;二是主管部門出爾反爾的陷阱,尤其是在並購企業投入賺錢之後,由於原國企職工的不滿可能導致並購被撤銷。第三也是最大的陷阱在於文化衝突的陷阱。
  一般說來,並購企業處於強勢地位,有着自己獨立而強大的企業文化傳統,在並購活動中,被並購企業的文化一旦不能完全融入,就可能産生巨大的衝突。三株在並購過程中就屢次嘗到這方面的苦頭,其軍事化管理不斷遭受被並購方的責難和抵製,有的甚至直接導致並購活動失敗。
  要避免並購的陷阱,經濟學家盛洪的建議是:
  1、在産權受到嚴格保護的市場經濟中,並購最好的方式是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但在産權保護體係還不完善的制度環境,在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後,需要註意先接管後轉讓或先租賃經營後轉讓甚至合資經營等非常方式;
  2、聘請中立權威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同時在産權交易合約中明確規定收購方承擔的債務範圍;
  3、在並購企業中進行文化融合而不是企業文化的替代;
  4、藉助合適的中介機構幫助進行並購。合適的中介機構標準是:業績好,歷史長,專業化程度高,人員構成合理,規模大。
民間投資態勢
  近年來民間投資正在加速啓動,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已接近國有經濟投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逐步提高,國民經濟中投資的自主增長能力逐步增強。這是經濟改革、結構調整和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成果,也為經濟發展和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民間投資的成長仍然面臨不少製約因素,亟待加以解决。
  一、民間投資增速、比重和貢獻率變化態勢
  (一)國內民間投資增幅高於國有經濟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和全社會投資增幅,其中股份製經濟的投資增長最快
  1998年我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以來,在投資領域以連續發行國債拉動整個投資需求的增長,已經取得明顯成效。2001年全社會投資增長13%,高於前兩年的增幅。同時,由於國債投資集中體現了政府公共投資的意圖,主要受益者是國有經濟,人們一直擔心民間投資被擠出或增勢減弱。事實上,除1998年國有經濟的投資增幅顯著高於民間投資和全社會投資的增幅以外,1999~2001年,分別看,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和其他經濟的投資增幅基本上都快於國有經濟的投資增長速度,其中“其他經濟”的投資增幅連續兩年高達28%以上。在各類經濟成份中,股份製經濟的投資增長最快,1997~2001年,由1387.21億元增加到5663.49億元,5年平均增速高達32.5%;同期,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從2893.08億元增加到2998.69億元,平均增幅僅為0.7%。
  國內民間投資的平均增幅不僅高於國有經濟,也高於全社會投資的增幅。1998~2001年,國有經濟投資增幅已從17.4%逐年回落為3.8%、3.5%和6.7%,而全部國內民間投資的平均增幅逐年分別高達20.4%、11.8%、22.7%和20.3%,與國有投資增幅放緩的趨勢形成鮮明對照。
  (二)國內民間投資比重接近國有投資,股份製投資比重明顯上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逐年下降,全社會投資對政府直接投資的依賴程度正在降低
  近幾年,國內民間投資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呈現不斷上升趨勢,而國有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則逐年下降。1997~2001年,國有投資、國內民間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三者比重分別由52.5%、35.9%和11.6%變為47.3%、44.6%和8.1%,目前國內民間投資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已經接近國有經濟。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有經濟在全部投資中的比重以較大幅度持續下降,2001年與1994年相比,這一比重降低了9.1個百分點。同期,集體經濟投資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下降3.1個百分點;而個體經濟投資尤其是股份製經濟投資所占比重明顯上升,分別上升了3個和11.4個百分點。國傢註入大量國債投資以來,儘管國有經濟在全社會投資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總的看仍呈下降趨勢,1998~2001年,國有經濟投資比重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國內民間投資比重的變化中,集體經濟投資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個體經濟投資比重由13.2%上升到14.6%;其他經濟的比重由18%上升到23.9%,其中股份製經濟的投資比重由6.9%迅速上升到15.2%。這表明,在國債投資集中投嚮國有經濟領域的同時,國內民間投資也漸趨活躍,尤其是股份製經濟的投資活力最為強勁,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通過對比近幾年政府直接投資與全社會投資的態勢,也可以看出投資自主增長能力逐步增強的趨勢。1999~2001年,國債投資(包括國債資金和全部配套資金完成的投資額)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逐步下降,依次為8.1%、8.8%、6.5%;預算內投資資金增長率也逐步下降,依次為54.7%、13.9%、13.2%;而全社會投資增長率則逐步上升,依次為5.1%、10.3%、13%。這表明,由於國內民間投資成長勢頭逐步加強,全社會投資增長對政府直接投資的依賴程度正在降低。
  (三)國內民間投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有所提高,接近國有經濟投資的貢獻率
  由於近年來整個非國有經濟投資的增長速度逐步加快,在全社會投資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它們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也逐步提高。1998年全社會投資增長13.9%,其中國有經濟的貢獻率高達7.52個百分點,而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和其他經濟的貢獻率分別僅為2.05、1.83和2.49個百分點。2001年全社會投資增長13%,其中國有經濟的貢獻率下降為6.17個百分點,集體經濟的貢獻率下降為1.85個百分點,個體經濟和其他經濟的貢獻率分別上升為1.9和3.12個百分點。在其他經濟中,股份製經濟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得最為明顯,由1998年的0.96個百分點上升到2001年的1.98個百分點;同期,外商及港澳臺投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則由1.46個百分點下降為1.05個百分點;而聯營經濟等投資的貢獻率基本保持在0.08個百分點。個體經濟投資的貢獻率已經略大於集體經濟。按照2001年各種經濟類型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國有經濟、股份製經濟、個體經濟、集體經濟、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和聯營經濟等。國內民間投資對全社會投資增長的合計貢獻率,由1998年的4.92個百分點上升到2001年的5.81個百分點,正在接近2001年國有經濟投資6.17個百分點的貢獻率。這與國有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的貢獻率分別下降的趨勢也形成鮮明對照。
  (四)東部民間投資已經成為本地區全社會投資的主力軍,中西部民間投資增長快於東部分地區看,民間投資在東中西三大地區都有很大增長,在本地區全部投資中的比重不斷上升。
  1993~1997年,東部民間投資年均增長23%,民間投資占本地區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由46%增加到53.6%,上升了7.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民間投資年均增長32%,所占比重則由31.7%上升到44.6%,上升12.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民間投資年均增長27%,比重由23.5%上升到32.4%,上升8.9個百分點。這一時期整個國民經濟和全社會投資的增長速度相當高,因此東、中、西三大地區的民間投資增長勢頭也很猛,中、西部民間投資的增幅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勢頭都明顯高於東部地區。
  1997~2000年,東部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0%,在本地區全部投資中的比重由53.6%增加到56%,上升了2.4個百分點;2000年東部地區有5個省的這一比重超過本省56%的平均水平,分別是福建(63.4%)、浙江(62.7%)、廣東(59.9%)、海南(58.2%)、天津(58.2%)。中部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1%,所占比重由44.6%增加為45.9%,上升1.3個百分點。西部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9%,所占比重由32.4%增加到37.5%,上升5.1個百分點。這一時期由於亞洲金融危影響和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三大地區民間投資的增長和所占比重的上升幅度均有所放緩,但是在深化改革和擴大內需政策的刺激下,民間投資在不同地區仍然維持了較高的增長勢頭,尤其是西部民間投資的增幅明顯大於東部和中部。同時,在東部一些非國有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民間投資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發揮了對本地區全部投資的主要拉動作用。
  二、民間投資增長加快的主要促進因素
  (一)國有經濟改革和戰略性調整的推進,擴大了民間投資的成長空間
  1998~2001年,股份製經濟投資的增長速度分別高達40.4%、27.3%、63.9%和39.4%,在整個民間投資中的增長是最快的;股份製經濟投資在增勢迅猛的“其他經濟”投資中占有主要份額(由1997年的30.4%上升到2001年的63.6%),整個民間投資的加速成長實際上是股份製經濟投資拉動的。目前民間投資已經遍及國民經濟十六大行業,個體經濟投資主要分佈在農業和住宅方面;集體、私營、聯營、股份製經濟投資主要分佈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製造業和建築業。1993~1997年,民間投資在十六大行業中的投資額及占本行業全部投資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增長最快的行業是建築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和農林牧漁業,所占比重分別上升了15.69、12.55和11.71個百分點。在一般競爭性領域,民間投資主體特別是股份製經濟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競爭優勢。近幾年,一些國有經濟壟斷的基礎設施領域逐步嚮民間投資開放,對民間投資的産業進入限製有所放寬,民間投資主體在這些領域也日益顯示着增長潛力和競爭活力。
  (二)法律環境的改善激發了非公有經濟投資的積極性
  黨的十五大召開之後,憲法正式確定個體、私營等非公有製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衆多的假集體企業紛紛摘掉了“紅帽子”,恢復了其私營企業的本來面目。據有關部門對2000多傢民營企業進行的隨機調查,70%的民營企業準備與其他所有製企業進行聯營或股份製改造,願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革。1999年生效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和實施細則,不再對個人獨資企業的雇工人數、註册資金設置最低限製。關於非公有經濟的法規正在逐步製定,為此類投資主體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三)西部大開發對各地區民間投資的活躍産生催化作用
  西部地區的改革開放步伐正在加快,投資環境逐步改善,為本地各類企業包括民間投資主體的發展壯大創造了有利的體製條件。同時,也吸引更多的東、中部各類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到西部投資,促進了生産要素流動和區際貿易的擴大。據中國企業傢調查係統2000年11月的調查,東、中部地區有超過半數的企業已經參與或打算參與西部大開發,生産要素加快流入西部的途徑正在逐步拓寬。這不僅為西部民間投資主體帶來專門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和信息等本地稀缺的生産要素,還帶來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東、中部地區的各類企業也找到新的投資機會,擴大了配置資源的市場空間。
  (四)預算內資金包括國債投資為激活民間投資創造了條件
  一方面,近幾年的巨額國債投資正在改善不少地區的基礎設施,起到間接拉動民間投資的作用。另一方面,預算內資金對民間投資主體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1997~2000年,預算內資金在全社會投資總額中所占比重由2.8%上升到6.4%,用於民間投資的比重由12.1%上升到18.5%。當然,同期,在全社會投資的各項資金來源中,用於民間投資的主要是利用外資、自籌投資和其他投資,但是預算內資金對民間投資項目的直接支持也是不能忽視的。
  三、民間投資面臨的製約因素
  需要指出,從增長態勢看,儘管近兩年國內民間投資增幅已經明顯回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政府投資的拉動;從全社會投資構成看,國有投資比重仍然偏高。2001年,國內民間投資在全社會投資中的比重(44.6%)仍然低於國有經濟(47.3%),股份製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各自所占比重更是遠遠低於國有經濟。2000年,中部、西部民間投資總體比重分別僅為45.9%和37.5%,當地國有經濟投資比重仍然明顯偏高(分別為54.1%和62.5%)。
  無論是考慮擴張性財政政策“淡出”的趨勢,還是鑒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民間投資的發展仍然不足。民間投資主體面臨不少有形和無形的障礙。
  (一)市場準入門檻仍然過高,限製了民間資本的進入廣度和深度
  目前産業準入政策在不同經濟類型之間仍然存在很大差別,據調查,非公有投資在將近30個産業領域面臨着實際上的“限進”障礙。主要原因是:其一,原有的無形禁區並沒有從根本上衝破。儘管國傢計委2001年12月頒布了《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幹意見》,強調要逐步放寬投資領域,使民間投資與外商投資享有同等待遇;但是,部門、行業壟斷和歧視性的準入政策仍然存在,如銀行、保險、證券、通信、石化、電力、轎車等行業,民間資本一直難以進入。其二,有些領域雖然允許民間資本涉足,但體製性障礙導致明顯的不公平競爭。如基礎設施項目往往由特許公司發起,沒有實行招標制度,有資質的私企被排除在外。即使私營資本能夠參與項目,但其股份比例必須由特許公司决定,雙方地位不平等。其三,前置審批環節繁多,準入條件苛刻。與國有經濟和外資經濟相比,非公有經濟在投資、生産和經營諸方面,面臨更多的前置審批,手續雜、關卡多、效率低、費時長,在參與競爭的資格、條件和機會上往往處於不利地位。
  (二)稅負不公,抑製非公有企業的投資擴張
  一是雙重徵稅。非公有企業除了繳納稅率為33%的企業所得稅外,還要繳納稅率為20%的個人所得稅,投資收益大大削減。二是“低國民待遇”。外資企業利潤轉增資本金或另行投資,均可按投資額的40%得到所得稅返還;國有企業享受技術改造貼息;國有、集體和股份製企業技術開發費以及技術改造投資購買國産設備可以部分抵扣所得稅,等等,這些優惠政策都將私營企業排除在外。三是稅收優惠打折扣。如所得稅減免政策,對外資企業是從獲利年度起,對私營企業則從開辦期起,而企業在開辦初期往往沒有利潤或者獲利甚微。
  (三)融資渠道不暢,金融體製不適應民間投資發展需要
  無論是直接融資或是間接融資,對民間資本特別是非公有企業開放程度都很低。據國傢計委宏觀院的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已形成股票類、貸款類、債券類、基金類、項目融資類、財政支持類六大融資方式,國內外融資渠道多達數十條。但是,對非公有經濟僅僅開放了短期信貸和大企業股票融資的渠道,遠遠滿足不了各類非公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因而,它們不得不主要依靠自籌或其他投資來源。據筆者計算,從全社會投資的資金來源看,1997~2000年,整個民間投資占國內貸款的比重,僅從37.1%上升到38.2%;而占自籌投資的比重則從50.3%上升到56.7%,占其他投資來源的比重從42%上升到59%。絶大部分鄉鎮企業與私營企業的中長期投資,主要依靠非正規、小範圍的藉債集資或股權融資,此類融資規模小、成本高、風險大,使投資缺乏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四)民間投資的法律保障不力,服務體係很不健全
  目前,非公有企業在兼併國有企業、保護土地使用權和知識産權、明晰財産權等方面,合法權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非法剝奪、損害、侵占非公有企業資産的現象時有發生,吃拿卡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問題尤為嚴重(據財政部和國傢計委調查,截至2001年底,僅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的行政事業收費項目共計313項,其中涉及企業負擔的有242項。如果加上地方收費,企業負擔的各種名目收費高達數百項),投資者信心和積極性受到挫傷。對非公有企業的行政管理多達20多個部門和單位,但在項目投資方面卻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服務機構和管理辦法。投資者在履行程序、選擇投資方向、爭取技術支持等方面得不到有效服務,往往造成投資的盲目性和經濟損失。
  (五)自身素質較低,製約着民間資本的成長
  許多非公有企業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信息不靈、人才缺乏等突出弱點,導致投資决策失誤;不能適應國內外市場變化和擴大開放的形勢,即使一些産業準入限製已經放寬,也難以拓展其經營領域和規模;一些非公有企業存在“小富即安”、甚至揮霍性消費、缺乏投資衝動的傾嚮,從而限製了擴大投資。中小非公有企業資信等級較低,普遍存在財會制度不規範、信用觀念淡薄、藉改製之名逃廢銀行債務、企業之間欺詐頻出等問題;大部分中小非公有企業尚未建立起銀行信用檔案,再加上缺乏可變現抵押資産,致使其難以運用銀行貸款擴大投資
  五、幾點建議
  第一,進一步放寬對非國有經濟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的投資限製,降低準入門檻。根據“十五”計劃和國傢計委《關於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的若幹意見》,切實清理現行投資準入政策,在明確劃分鼓勵、允許、限製和禁止類政策時,應當體現國民待遇和公平競爭原則,打破所有製界限、部門壟斷和地區封鎖。凡允許外商投資和國有經濟進入的領域,都應當允許其他任何經濟類型的企業進入(國傢有特殊規定的除外),在持股比例上也不應人為設限。國傢應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通過收購、兼併、控股參股、轉讓經營權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經濟改革和戰略性調整,國有資本在改製企業一般不要控股。
  第二,加快改革投資體製,拓寬民間投資進入渠道。改革前置審批辦法,簡化審批程序和手續,加強對民間投資的産業引導。根據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傳統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以及現代服務産業的不同行業特點,采取符合市場經濟慣例的多樣化的項目組織形式和投融資形式,例如公開招標、特許經營、知識産權入股和産業投資基金等等,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這些領域。無論采取何種進入方式,都要確保各類投資主體之間的契約自由和公開、平等競爭,並且形成利益和風險相對應的投資風險責任機製。
  第三,加大財稅政策對民間投資的引導和支持力度。預算內資金(包括必要的國債發行)應當繼續支持民間投資,以參股或補償形式投入以民間資本為主的項目;對基礎設施、基礎産業和公益性事業,要通過收費補償機製或財政補貼,吸引民間投資進入;技改貼息應當對非國有企業一視同仁。清理不公平稅負,實行結構性的減稅政策。對國傢鼓勵類産業的民間投資項目,在投資的稅收抵扣和減免、成本攤提等方面應實行與國有投資和外商投資相同的優惠。對個體和私營企業要避免重複徵收所得稅。對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應當給予必要的減免稅支持。同時,嚴格治理“三亂”,解除民營企業的不合理負擔。
  第四,大力發展適應民間投資需要的多層次金融體係。加快金融業對內開放步伐,積極發展非國有的地方銀行和中小金融機構。完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係,普遍設立專門的貸款擔保基金。可考慮建立面嚮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為其提供政府優惠貸款和貼息貸款。國有商業銀行要切實發揮好其內部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職能,建立相應的風險防範制度;通過適當下放貸款權限,增加資金支持,擴大利率浮動範圍等,鼓勵中小金融機構擴大融資活動。在直接融資方面,應當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發行債券、股票並上市流通,適時建立二板股票市場,疏通民間資本的進入和退出通道。
  第五,建立投資服務體係,幫助民間投資者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各地政府應當把促進和引導民間投資納入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製定落實措施,提高辦事效率。可考慮成立相應的投資服務機構(尤其應當鼓勵自律性行業組織發揮投資服務職能),嚮民間投資者發佈行業投資信息、提供政策法規咨詢和技術服務等等。同時,在規範和整頓經濟鑒證類中介機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介服務機構的職能,為民間投資者提供法律、財會、市場信息、企業診斷和投資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投資渠道特點比較
  投資渠道 期貨投資 股票投資 房地産投資 儲蓄存款 國債投資 外匯投資 黃金投資
  投資對象 商品 股票 房産 存款 國債 外匯 貴金屬
  投入資金 成交額的10% 成交額的100% 龐大 100% 成交額的100% 高杠桿比 100%
  投資周期 反復進出T+0 當天不能平倉, T+1 長期 一至八年 國債期限 反復進出 中長期
  費用 最少d0.5% 較少, 5% 較高 較少 一般 一般 一般
  套現能力 及時套現 隔天套現 不易 期滿後 須貼現 隨時套現 較好
  獲利機會 漲跌都可獲利 上漲纔可獲利 上漲纔可獲利 固定 穩定收益有限 風險較高 上漲獲利
  收益 最高 較高 不定 最低 一般較低 較高 一般
  風險 較大 較大 期限長風險大 最小 較小 較大 一般
  風險控製 靈活可控 難控製 難控製 無 無 靈活可控 難控製
  投資機會 最多 較多 最少 固定 固定 較多 一般
什麽是創業投資
  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是以權益資本(equity capital)的方式存在的一種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形式,其投資運作方式是投資公司(investor)投資於創業企業(venture companies)或高成長型企業(growth orientated enterprises),占有被投資公司(investee)的股份,並在恰當的時候增值套現(cash out)。
  創業投資公司衹投資於還沒有公開上市的企業,他們的興趣不在於擁有和經營創業企業,其興趣在於最後退出並實現投資收益。由於創業投資的資本叫公共股票市場投資資本流通性要低很多,所以其追求的回報率也相對高一些。大部分創業投資公司為了減少風險,不謀求在企業的控股地位,衹有在投資公司謀求控製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方向時纔會刻意追求成為最大股東;投資公司管理人員一般也不參與被投資企業的日常管理,主要依賴於在投資前用一套詳細的項目可行性審查程序,評估投資的成功的可能性。分紅不是創業投資傢經營運作追求的目標,創業投資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通過被投資企業的快速發展,來帶動它的投資增值,並在恰當的時候套現退出。退出的方式可以是公開上市(IPO)、出售股權給第三方(trade sale)、創業企業傢回購(buy back)、或清盤結算(liquidation)。
十大投資金律
  1、 不要低估對財富的需求
   人生需要3套房
  大部分人都低估了自己對財富的需求,其實人的一生至少需要準備3套房子的財富,才能分別滿足自己的居住、孩子的教育以及退休生活的需要,你是否已經有充足的準備了呢?
  2、衹有投資才能抵禦通貨膨脹對財富的侵蝕
  誰偷走了我的錢?
  乘一部下行的自動扶梯,衹有以高於扶梯下行的速度嚮上走,才能走得上去;考慮到通賬,財富其實也在乘一部下行的自動扶梯,衹有財富的增值速度超越通脹,財富才能得到保障
  3、投資要有計劃,需要聽取專傢的建議
  每年15元(1.5%),坐享2000小時的專傢服務
  你是否會為裝修房子而辭去工作、特地去學建築設計然後親自動手?不會,大部分人會找一個值得信賴的設計師,讓他幫助製定出最好最適合自己的裝修計劃。投資也是一樣,專業人士的建議會讓你坐享其成。
  4、投資越早,時間越長,回報越多
  晚7年出發,要追一輩子?
  1626年,印地安人24美圓就賣了曼哈頓島,如果當時他們把這筆錢用於投資,以每年7.2%的收益率成長,到2005年這筆錢將變成6.67萬億美圓,買回曼哈頓島綽綽有餘,時間對投資結果的改變是驚人的。
  5、養成定期投資的習慣
  100元能做什麽?
  每天練習500次三分投籃,曾經讓一名天賦並不十分出色的小夥子成為美國籃球史上最出色的三分球投手。一個好的習慣,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養成定期投資的好習慣,小錢也能變成大錢,
  6、敢於承擔適度的風險,纔可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3個點的差異,100萬的差距
  在高速公路上也衹敢開到30KM時速的車手,一定會比同時出發的人落後一大截,投資也是一樣,避開了風險就等於避開了可能的高回報,更何況收益率的毫釐之差最終會讓財富差之千裏。
  7、不同的人生階段,應有不同的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跟着年齡走
  隨着年齡的增長,曾經的足球健將也不得不轉嚮高爾夫等對體能要求不高的運動,投資也是一樣,由於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應有不同的投資組合
  8、適度分散是對投資最好的保護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
  釣魚時將魚餌放在幾根釣竿上,這樣即便一處魚餌沒被咬鈎,還有另外幾處可讓你有所收穫,投資也是一樣,適度的分散可以有效降低投資的風險。
  9、不要選時,也不要追逐熱點
  10年造就不一樣的未來
  開長途車時遇到了交通堵塞,這時看到騎自行車的人從旁邊呼嘯而過,會因為羨慕騎自行車的靈便而當場把轎車買掉(而且價格低得可笑)然後買一輛自行車,繼續你的旅程嗎?相信你不會這麽瘋狂,長期投資計劃也要從長計議,選時、追新等投資操作衹會弄巧成拙,讓你付出更大代價
  10、註投資品種的內在價值
  新比舊好?(或曰:淨值低的(便宜?)基金比淨值高的(貴的?好?)
  在冰淇淋銷售試驗中,大部分人選了一杯看似量多而實際量少的冰淇淋,在我們的日常投資中,投資人也常被表象迷惑,忽略了我們真正應當關註的是投資品種的內在價值
  投資者2009年該怎麽投資?
  投資股市首先要把握好幾個要素:第一是資金量,第二是風險控製,第三是資金是中長期還是短期的。在綜合對比了自己的財政狀況之後,我决定用七成資金投資股市,保留三成的現金流以進行靈活的投資
  年近30,無車無房,我屬於激進型投資者。
  所以,2009年投資的主要方向是股市和現金,七成股票三成錢。
  老子《道德經》中有“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一句。意思是,萬物總是嚮着自己的對立面發展,“守弱”是“道”的運用或功用。經歷了A股市場從最高點超過了70%的最大跌幅後,現在股市具備了長期走勢的巨大的“回歸”壓力,正是“守弱”的部分。從這個角度看,2009年股市重新具備了戰略性的投資機會,而年初如此強勢的走勢正是這一趨勢的顯現。
  不過,投資股市首先要把握好幾個要素:第一是資金量,第二是風險控製,第三是資金是中長期還是短期的。在綜合對比了自己的財政狀況之後,我决定用七成資金投資股市,保留三成的現金流以進行靈活的投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進行適度的比例調整來控製風險。
  七成投資於股市的錢,也將一部分投資於ETF基金。作為被動型投資基金,ETF最能反映市場的漲跌。身為記者,一直站在最靠近股市的地方,所以最適合投資波動性比較強的投資標的。除了適當進行波段操作外,我還打算選擇具有成長性的優質股票或者ETF基金進行“定投”式投資,把自己每個月的工資的一部分選擇部分股票或者ETF基金進行長期投資,以平滑成本。一般在股市在大漲之後會有回調,在回調時投資個股,收益會更好。
  投資的本質就是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賭博。在2007年,可能最樂觀的分析師也沒有預測到市場能走牛到這種程度,在2008年,可能最悲觀的分析師也無法預計如此“斷崖式”慘烈局面。市場的魅力就在於它出其不意,雖然目前市場是在嚮上,但是何時掉頭嚮下誰也無法預測,客觀而言,在目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的股指要特別紅火也許衹是一廂情願的夢想。
  投資不能光抱着發財為最終目的,這是人生一個經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都是一種財富。所以,在其他方面投資,我並不打算選擇目前比較熱門的黃金理財産品、信托貸款類理財産品。不過,在條件成熟時可能會進行房産投資
投資報告
  北京智道顧問有限責任公司為您提供熱點行業風險投資報告
百科辭典
  投資
    投資
  為獲取預期收益而投入資金或資源的經濟活動預
  期收益主要指經濟收益,也包括社會效益。投入的資金(資本)可
  以是貨幣資金,也可以是實物資金,或其他資源。由於各種資源都
  可以折算成一定的貨幣價值量,所以,投資最一般的表現形式,就
  是投入貨幣資金。
  投資作為一個客觀經濟範疇,具有數量上的集合性、機遇上的
  選擇性、空間上的流動性、産業上的轉移性、收益上的風險性和周
  期上的長期性等特點。根據不同的要求和劃分標準,投資可以有多
  種分類方法:①按投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
  直接投資又稱為實物投資,是指將資金或資源投入到生産經營領
  域的投資活動。投資者擁有所有權和經營權。其形式有投資者直接
  開廠設店的獨資經營,以及與其他投資者聯合投資、合作經營等。
  間接投資,通常又稱證券投資,是指投資主體將資金通過嚮直接投
  資者或金融中介讓渡的方式而間接地投入到生産經營領域的投資
  活動,間接投資者對投資最終形成的資産不具有直接的所有權和
  經營權,僅憑持有的證券獲取一定的利息或股息。其主要形式是購
  買公債、公司債或公司股票等。②按投資領域的不同,可分為生産
  性投資和非生産性投資。生産性投資是指投入到生産建設等物質
  生産領域中的投資,所形成的是各種類型的生産經營性資産。生産
  性投資又可分為固定資産投資和流動資産投資。非生産性投資
  指投入到非物質生産領域中的投資,所形成的是各種類型的非生
  産性資産。③按投資在社會再生産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為擴大
  再生産投資和簡單再生産投資。前者指增加資産數量,提高資産質
  量的投資,按其投資方式通常稱為外延擴大再生産投資或內涵擴
  大再生産投資。後者指更新補償現有資産、維持原來生産規模的投
  資。
  西方國傢通常把包含了折舊費的投資稱為總投資,扣除了折
  舊費的投資稱為淨投資投資總是大於零,它與國民生産總值
  (GNP)關係密切.總投資加上消費品總和等於國民生産總值。淨
  投資與國民生産淨值(NNP)關係密切,淨投資加上消費品總和
  等於國民生産淨值。除以上三種分類方法外,還可按經營目標的不
  同分為經濟性投資(或盈利性投資)與政策性投資(或非盈利性投
  資);按投資所有形成的資産在使用中所發揮作用的不同,可分為
  積極投資和消極投資;按投資主體的不同,可分為政府投資、公司
  企業投資和私人投資;按投資來源的國別不同,可分為國內投資
  國外投資等。
  投資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宏觀上它通過
  乘數效應和加速效應直接影響國民經濟增長的速度、效益和穩定:
  在微觀上它貫穿企業發展的全過程,是企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二
    
英文解釋
  1. :  invest
  2. n.:  capitalisation,  capitalization,  Investment,  sinking,  stake,  buy chips,  capital investment,  money invested,  investing of money,  money, etc invested by sb in an enterprise so that he has an interest or share in it
  3. v.:  fund,   buy shares, property, etc, in order to earn interest or bring profit,   invest
  4. vi.:  embark
法文解釋
  1. v.  investir
近義詞
投資
投放的本錢
相關詞
股票交易股票證券金融理財定投河南商丘
睢縣經濟會計百科證券股市指數企業更多結果...
包含詞
投資)投資者投資人
分類詳情
張開國際投資海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