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 公路 : 公路工程施工 > 技術經濟
目錄
No. 1
  技術經濟學是研究技術和經濟矛盾關係的科學,具體說它是專門研究技術方案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問題的科學(註:技術方案是指以技術為基礎,由人力、物力、財力、運力、自然力和時力組成的,為達到某種目的和滿足某種需要的一種有機組合)。技術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是正確地認識和處理技術和經濟之間的關係,尋找技術經濟的客觀規律,尋找技術和經濟之間的合理關係,包括最佳關係和協調關係。具體研究任務有以下三個部分:(1)研究技術經濟評價和綜合評價理論和方法。一是研究共同的評價理論和方法;二是結合不同技術研究不同的評價理論和方法。這兩種研究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有了理論和方法,規劃設計、生産運行和經濟管理等部門就能夠根據各種具體情況 來解决各種具體的技術經濟問題。(2)從總的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出發,尋找國內外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和發展規律。(3)研究解决實際技術經濟問題,特別是因素復雜、綜合性很強的重大技術經濟問題,提出具體結論和建議,供實際應用。
  技術經濟問題,存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農業和工業、交通運輸和郵電、市政生活和建築業、商業和外貿、旅遊和服務業、環境保護和衛生、教育和文化、科學研究和國防、行政管理和金融等;存在於生産建設的各個階段:試驗研究、勘測考察、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和生産運行等;存在於全國和各地區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綜合領域。由此可見,技術經濟的研究內容相當應泛,除了研究理論方法和客觀規律以外,結合實際研究內容很多,大致有以下若幹方面的技術經濟問題:(1)地質資源的勘探開發。(2)各種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綜合開發利用。(3)農業優良品種的培養和選擇。(4)各種工業原料、材料的製造和利用。(5)能源的生産和供應。(6)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儀表的采用。(7)各種標準和係列的製定。(8)産品和設備的生産、造型和結構。(9)生産專業化、協作化和聯合化。(10)生産規模、結構、佈局和後備。(11)建設方式(新建、擴建和大修)和建設工期的確定。(12)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選擇和配合。(13)各種通訊方式的發展、選擇和配合。(14)各種國防軍事安全措施的選擇。(15)城市建設的規模和佈局。(16)科研、教育和衛生機構的規模、結構和佈局。(17)環境污染防治方式的選擇。(18)生産運行中工藝條件和技術參數的合理選擇。(19)物流的技術經濟問題。(20)外貿的技術經濟問題。(21)引進工程技術、合資經營和經濟技術協作的技術經濟問題。(22)技術進步的經濟評價問題。(23)規劃和設計(包括工程設計)的技術經濟問題。(24)各種管理的技術經濟問題。(25)各種人力、物力、財力、運力、自然力和時力的合理分配使用問題。以上列舉的僅僅是國民經濟建設中經常遇到的和比較重要的技術經濟問題。應該說,技術經濟總是無所不在。
  技術經濟這門科學,是在1963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二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全國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誕生的。當時,技術經濟與自然條件和資源調查研究、技術科學、基礎科學、工業科學技術、農業科學技術以及醫學科學技術六大科學技術並列一起,作為第七大科學技術被列入規劃綱要,這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這門科學在我國産生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客觀背景。60年代初是我國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當時有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比較註意技術和經濟相結合的正面經驗,也有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把生産技術和經濟規律完全分開的反面教訓,對比之下,深感生産技術和發展必須考慮經濟規律,技術和經濟必須結合。為此,有必要建立一門專門研究技術和經濟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這就是我國技術經濟學産生的歷史背景。從科學發展歷史看,現代科學技術和發展有着兩個明顯的趨嚮,這就是科學發展專業化和綜合化,兩方面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技術經濟學既是科學發展專業化的産物,也是科學發展綜合化的産物。因為經濟科學原來是一門科學,隨着專業化發展的結果,産生了許多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技術經濟學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技術經濟學不單純從經濟科學中産生出來的,而是從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互相交叉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科學發展綜合化的必然結果,這是技術經濟學産生的科學背景。也許有人認為,技術經濟學是從蘇聯和西方搬來的,其實,蘇聯衹有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論證等各種說法,並沒有技術經濟學這門科學,西方也沒有這門科學,瑞典學者埃裏剋·達剋在《中國的技術經濟學》一文中指出:"無論是技術經濟學這一名稱或是這一學科係統的方法,在今天蘇聯的經濟學中都不存在。""在蘇聯經濟學中,與技術經濟學最接近的學科實際上僅是一個部門經常學"。"技術經濟學和西方的成本效益分析有些相近。""詳盡地研究這一學科的各種概念是很有趣的。"(引自《美國亞洲概觀》,1981年9月號)由此可見,技術經濟學已早被國外承認。
  技術經濟學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開創發展、全面破壞和全面發展三個時期。從1962年正式定名"技術經濟"學,並製定了全國技術經濟研究規劃綱要開始,一直到十年內亂前,是第一個發展時期,也是這門新學科的創建時期,在這個時期裏,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經濟學理論方法體係開始形成,而且有着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是:以馬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經濟理論為指導;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規律和價值規律為依據;以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要求為目標;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為手段;以結合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具體實際為基礎;以認識和正確處理技術同經濟之間的實際矛盾關係為目的。十分遺憾的是,在十年內亂中,技術經濟研究機構被撤消,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全部停止,而且遭到徹底的批判,這個時期就是全面破壞時期。自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技術經濟學獲得了新生,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1978年11月成立了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現在許多省市和部門也都成立了技術經濟研究會;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技術經濟研究所,很多部門相繼成立了技術經濟研究機構;許多理工科大學開設了技術經濟課程,不少文科大學也開設了技術經濟課。一些大學和研究機構專門培養了技術經濟專業博士生、碩士生和大學生。這個時期,技術經濟學理論方法體係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經濟這門學問越來越重要,研究工作正嚮深度和廣度發展。技術經濟學在實際中應用愈來愈廣,技術經濟學分支學科越來越多。
經濟百科
    技術經濟學是研究技術和經濟矛盾關係的科學,具體說它是專門研究技術方案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問題的科學(註:技術方案是指以技術為基礎,由人力、物力、財力、運力、自然力和時力組成的,為達到某種目的和滿足某種需要的一種有機組合)。技術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是正確地認識和處理技術和經濟之間的關係,尋找技術經濟的客觀規律,尋找技術和經濟之間的合理關係,包括最佳關係和協調關係。具體研究任務有以下三個部分:(1)研究技術經濟評價和綜合評價理論和方法。一是研究共同的評價理論和方法;二是結合不同技術研究不同的評價理論和方法。這兩種研究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有了理論和方法,規劃設計、生産運行和經濟管理等部門就能夠根據各種具體情況來解决各種具體的技術經濟問題。(2)從總的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出發,尋找國內外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和發展規律。(3)研究解决實際技術經濟問題,特別是因素復雜、綜合性很強的重大技術經濟問題,提出具體結論和建議,供實際應用。
    技術經濟問題,存在於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農業和工業、交通運輸和郵電、市政生活和建築業、商業和外貿、旅遊和服務業、環境保護和衛生、教育和文化、科學研究和國防、行政管理和金融等;存在於生産建設的各個階段:試驗研究、勘測考察、規劃設計、建設施工和生産運行等;存在於全國和各地區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綜合領域。由此可見,技術經濟的研究內容相當應泛,除了研究理論方法和客觀規律以外,結合實際研究內容很多,大致有以下若幹方面的技術經濟問題:(1)地質資源的勘探開發。(2)各種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綜合開發利用。(3)農業優良品種的培養和選擇。(4)各種工業原料、材料的製造和利用。(5)能源的生産和供應。(6)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儀表的采用。(7)各種標準和係列的製定。(8)産品和設備的生産、造型和結構。(9)生産專業化、協作化和聯合化。(10)生産規模、結構、佈局和後備。(11)建設方式(新建、擴建和大修)和建設工期的確定。(12)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選擇和配合。(13)各種通訊方式的發展、選擇和配合。(14)各種國防軍事安全措施的選擇。(15)城市建設的規模和佈局。(16)科研、教育和衛生機構的規模、結構和佈局。(17)環境污染防治方式的選擇。(18)生産運行中工藝條件和技術參數的合理選擇。(19)物流的技術經濟問題。(20)外貿的技術經濟問題。(21)引進工程技術、合資經營和經濟技術協作的技術經濟問題。(22)技術進步的經濟評價問題。(23)規劃和設計(包括工程設計)的技術經濟問題。(24)各種管理的技術經濟問題。(25)各種人力、物力、財力、運力、自然力和時力的合理分配使用問題。以上列舉的僅僅是國民經濟建設中經常遇到的和比較重要的技術經濟問題。應該說,技術經濟總是無所不在。
    技術經濟這門科學,是在1963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二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全國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誕生的。當時,技術經濟與自然條件和資源調查研究、技術科學、基礎科學、工業科學技術、農業科學技術以及醫學科學技術六大科學技術並列一起,作為第七大科學技術被列入規劃綱要,這在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這門科學在我國産生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客觀背景。60年代初是我國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當時有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比較註意技術和經濟相結合的正面經驗,也有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把生産技術和經濟規律完全分開的反面教訓,對比之下,深感生産技術和發展必須考慮經濟規律,技術和經濟必須結合。為此,有必要建立一門專門研究技術和經濟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技術經
相關詞
經濟學經濟術語經濟百科百科大全流轉稅稅金計算科學名詞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數量經濟教師電子商務華北電力大學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
電力負荷預測人物個人簡歷高級工程師電力建設建築術語
包含詞
技術經濟學技術經濟分析
技術經濟政策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標準技術經濟論證
技術經濟評價技術經濟决策
技術經濟效果農業技術經濟
技術經濟預測技術經濟協作
技術經濟文件技術經濟專業
技術經濟比較新編技術經濟學
技術經濟評價法工程技術經濟學
技術經濟學教程技術經濟與管理
實用技術經濟學技術經濟學基礎
農業技術經濟學技術經濟及管理
林業技術經濟學四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研究所建築技術經濟學
技術經濟指標表技術經濟綜合指標
技術經濟比較原理公路工程技術經濟
船舶技術經濟論證維修技術經濟定額
林業技術經濟效果運行技術經濟指標
橋梁工程技術經濟泵站技術經濟指標
電力技術經濟原理許昌技術經濟學校
礦床技術經濟評價工業技術經濟指標
技術經濟與管理係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與項目經濟評價
技術經濟學原理與實務變電所技術經濟指標
生産力佈局的技術經濟論證農業機械化技術經濟
給水和排水工程技術經濟技術經濟評價專題研究
産品成本技術經濟分析技術經濟學習題及解答
高等工程技術經濟學直接還原技術經濟指標
輸電綫路技術經濟指標施工企業技術經濟指標
礦産資源的技術經濟特性汽車運用技術經濟定額
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學
生産佈局技術經濟論證公路運輸技術經濟指標
四、技術經濟指標棲霞區技術經濟開發區
河北技術經濟培訓學院蘭州蘭石技術經濟貿易公司
用途與技術經濟指標三用途與技術經濟指標
施工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礦井基本技術經濟指標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什麽是技術經濟决策
技術經濟决策的特點技術經濟决策的程序
技術經濟决策的類型常用房屋建築工程技術經濟指標
工業技術經濟學(普通高等經濟及管理學科規劃教材)模具技術經濟分析(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三、用途與技術經濟指標上海市工業産品技術經濟咨詢服務部
上海華益工程技術經濟咨詢公司廣東省建安工程技術經濟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湖北力信工程技術經濟咨詢有限公司重慶兆峰輕工技術經濟咨詢有限公司
華東地區常州紡織技術經濟信息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