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美容 : 流行歌麯 : 歌麯音樂 > 承認
目錄
No. 1
  ①對事實行為表示確認;同意他承認這是他幹的。②即國際承認”。一國認可另一國為主權國傢和新的國傢機構為合法政府,並願意與其交往、發展正常關係的外交行為。一般采用相互緻函、發照會、發表聯合公報、互派外交代表、簽訂條約等形式來表示。相互承認是建立外交關係的前提。
chéng rèn chéng rèn
  對既成的事實表示認可
No. 3
  承認錯誤
No. 4
  當局承認他的重要貢獻
No. 5
  承認新國傢
No. 6
  表示肯定、同意、認可。 柳青 《銅墻鐵壁》第二章:“﹝ 曹區長 ﹞承認他在上次區委會上說的話過火了一點。” 唐弢 《瑣憶》:“我笑了笑,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馮驥纔 《雕花煙斗》:“然而,藝術傢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認,而是社會承認。”
No. 7
  指一國肯定另一新國傢為主權國傢或肯定另一國新政府為該國合法政府的表示。
No. 8
  chéng rèn
  動詞
  ①表示肯定,同意,認可:他承認這是他幹的。
  ②國際上指肯定新國傢、新政權的法律地位。
  關於條目②的詳細資料補充
  釋義
  A 即“國際承認”。一國認可另一國為主權國傢和新的國傢機構為合法政府,並願意與其交往、發展正常關係的外交行為。一般采用相互緻函、發照會、發表聯合公報、互派外交代表、簽訂條約等形式來表示。相互承認是建立外交關係的前提。
  B承認(recognition),國際法上確認某事物在國際上的存在,從而肯定這一存在所産生的政治和法律後果。
  承認的對象承認包括對國傢的承認、對政府的承認、對民族的承認、對交戰團體的承認、對叛亂團體的承認,以及對條約、領土地位和國際局勢的承認,等等。
  對國傢的承認是確認某一地區的居民已組成一個國傢並具有國際法上的人格,同時表示願意視其為一個國傢而與其交往。對政府的承認是確認一個集團的人在一個國傢內已組成了一個能夠在國內實行有效統治,在國際關係中代表該國傢的政府,同時表示願意視其為該國傢的唯一合法政府而與其交往。國傢的一部分領土的分立以及殖民地、附屬國的獨立,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傢的合併,就會産生新國傢;國傢內部發生革命或政變,就會産生新政府。在這種場合,第三國都有必要决定對這種新國傢或新政府是否給予承認
  當一個民族起來反抗外族統治,形成自己的政權組織,對本地區許多地方進行有效統治,儘管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尚未完全結束,也可取得作為民族的承認
  按照傳統國際法,在一國發生內戰的場合,當內戰雙方各占據一定地區以公開、有組織的武裝力量進行鬥爭,勝負一時難分時,第三國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可以宣佈承認交戰中非政府一方為交戰團體。交戰團體有權利和義務按照戰爭法進行戰爭,承認國對雙方負有中立義務,也有權利要求雙方尊重其中立地位。交戰團體在其控製區內行使事實政府的權力,其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國際上的法律效力。在一國內部發生武裝叛亂,而叛亂者尚未能占據較大地區以公開有組織的武裝力量進行鬥爭的場合,第三國為保護自身利益,可以宣佈承認叛亂者為叛亂團體,即不把它看作普通盜匪,並可在其控製區內就具體事務與其交往。
  對條約、領土地位和國際局勢的承認,是確認其合法性。
  在國際法上最重要的是對國傢和對政府的承認
  承認的時機 一個新國傢或新政府如果已經具備國際法上的國傢或政府的要件,第三國就可以給以承認。過早承認會冒犯原來國傢或原來政府,會被指責為干涉他國內政。反之,遲遲不給以承認,該第三國可能會被指責為對該新國傢或新政府不友好和干涉它們的內政。第三國無論如何不可以因不承認新國傢或新政府而損害該新國傢或該新政府所代表的國傢在國際法上應享有的權利。
  1903年11月6日美國在巴拿馬爆發革命後三天就承認新的巴拿馬國傢。這是過早承認的典型例子,是對巴拿馬原來所屬國傢哥倫比亞內政的干涉。過遲承認的例子是美國直到1979年纔承認於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干涉了中國的內政。
  承認的效果承認構成承認國與被承認國之間關係的法律基礎。被承認國不僅有客觀的法律存在,而且通過被承認而和承認國建立了主觀的法律關係,特別是承認國必須根據國傢主權平等原則承認承認國的立法和司法决定的效力,以及其外交代表和國傢財産的司法豁免權等。此外,承認還有某些政治效果,即導致雙方的外交或其他官方關係的建立。承認的法律效果具有溯及性,即不是從承認之日開始,而是從被承認的國傢或政府開始存在之日開始。承認實際上都是相互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第一個明確確認這種相互性的國傢。承認是相互的,因此新國傢或新政府也可以拒絶給予不承認它的外國以合法地位。中國強調承認的相互性,是對帝國主義國傢利用不承認的手段,對新國傢或新政府進行要挾和訛詐的做法的有力打擊。
  承認的方式分明示和默示承認。明示承認是用明白的語言文字表達的承認,如以宣言、聲明宣佈承認;默示承認是用實際行動表示的承認,如派任外交代表、締結雙邊條約或作願意建交的表示等。
  在國際實踐中還有法律的承認和事實的承認之分。前者是完全的、無保留的承認;後者是對於被承認的國傢或政府是否鞏固不很肯定,但由於願意和它建立關係以處理實際問題而給予的承認。往往在事實的承認之後繼之以法律的承認
  不承認主義一個由外國武力建立起來或在外國武力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傀儡政權,無論是以一個國傢或是以一個政府的形式出現,不可能具備國傢或政府的要件,因而沒有“獨立存在”的事實,不可能成為承認的對象。一國的內部變化,無論是國傢的分合或政府的更嬗,都是該國的內政,不管是否違反國內法,都不違反國際法,外國無權究問其合法性,更無權進行干涉。至於傀儡政權,其誕生是外國侵略或干涉的結果,本身就是違反國際法的,第三國為了維護國際法的尊嚴、維護國際法律秩序,有權利也有義務對這種非法行為及其産物表示拒絶和譴責,並采取有效措施來恢復原來事態。不承認這種傀儡政權,是第三國作為國際社會成員所能盡的最起碼的國際義務。歷史上發生過的對侵略結果不承認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對日本傀儡“滿洲國”的不承認。除日本、德國、意大利和薩爾瓦多四國外,所有國傢都不承認“滿洲國”。1976年南非宣佈所謂特蘭斯凱“獨立”以反對南非人民的民族自决。聯合國大會同日通過决議,宣佈特蘭斯凱的“獨立”為非法。
英文解釋
  1. :  *acknowledge,  concede
  2. n.:  concession,  confess to,  act of acknowledging,  confession,  acknowlege,  say yes,  in recognition of,  own to,  hand it to sb.,  be convinced that,  ratification,  reception,  recognition,  recognizance,  be convinced of,  sanction,  shrift,  avowal,  acceptance,  acceptation,  acknowledgement,  acknowledgment,  admission,  when due,  [U] conceding,  allowance,  approval,  statement acknowledging the truth of sth,  cognizance
  3. v.:  confess sth
法文解釋
  1. v.  admettre, reconnaître, accepter; entrer en rapport diplomatique avec, reconnaître
近義詞
接受, 接收, 驗收, 容納, 進入, 准許, 通過, 采用, 給予, 提供, 允許, 采取, 采納, 批準, 公開宣稱, 讓出, 同意, 展現, 製定, 規定, 演出, 進去, 進來, 創作, 擬定, 用文字, 許可, 引見, 提出, 出席, 顯示, 舉槍致敬, 贈送, 作為條件提出, 認出, 認識, 強製性地
證實, 感謝, 證明, 致谢, 感激, 受感動
招認, 供認, 坦白, 招供, 交代, 提供情況
坦白某事物
承兌
遵守, 依從, 堅持, 履行, 答應, 堅定而有信心地使別人認識到, 有力的聲言或陳詞, 尊重, 忠於, 斷言, 維持, 贍養, 保養, 維修, 保持, 聲稱, 毅力, 堅忍, 維護, 保存, 保留, 保護, 使, 加緊, 堅决地繼續, 偽稱, 意思似乎是, 具有或保持, 攔阻, 擋住, 自製, 斯多葛哲學, 養護, 維護費, 維修方法
相關詞
墨西哥主義艾斯特拉達
包含詞
不承認承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