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藥 > 扶桑花
目錄
No. 1
  別名朱槿、大紅花、朱槿牡丹。為錦葵科常緑大灌木。莖直立而多分枝,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至狹卵形,長7~10釐米,具3主脈,先端突尖或漸尖,葉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基部近全緣,禿淨或背脈有少許疏毛,形似桑葉。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單生於上部葉腋間,有單瓣、重瓣之分;單瓣者漏鬥形,通常玫瑰紅色,重瓣者非漏鬥形,呈紅、黃、粉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為馬來西亞國花。
  扶桑花、葉、莖、根均可入藥,主用根部。花含棉花素、槲皮苷、矢車菊葡萄糖苷、山奈醇、醋類、稭液質、維生素。葉及莖含薩殼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類及酶等。根含支鞣質。扶桑花性味甘寒,有清肺、化痰、涼血、解毒、利尿、消腫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腮腺炎、乳腺炎、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鼻血、經不調等病癥。扶桑葉,主要用於皮膚生瘡。扶桑根的功效與扶桑花相同。
  栽培法
  殖使用環結切枝和頂芽切枝一樣好,但一般來說都使用10~12cm 長之頂芽。
  切芽可直接植入將銷售的盆中,一般為每一盆2枝切芽將若是當作小品盆栽銷
  售,則切芽插入繁殖用的盆中(連接端盤)。繁殖於密閉空間(如塑膠篷布內。
  扦插後35~40天開始生根,但取决於一年內的何段時間扦插,溫度為22度~23
  度。切枝的來源可從母株或待銷售的植物中取得,假如從這些植物中取得,則
  栽培時間一般須再延長2~3周。
  盆栽放置空間 : 切芽應該種植於11cm盆並使用黏土與石灰的肥料介質。空間
  為每平方公尺放置25~30盆。
  氣候夏季溫度:18度+2度(當日出時)
  鼕季溫度:16度+2度(當日出時)。
  戶外溫度:26度。
  加溫工作臺溫度可高於氣溫2~3度。 最低溫度係指在夜間使用幕簾而言,否則
  應將提高其溫度。
  濕度:相對溼度不要太高。
  遮蔭:不需要。
  花語 : 新鮮的戀情,微妙的美。
  扶桑花是夏威夷的州花,看到扶桑花就會令人 想起碧海藍天的沙灘和腰挂草
  裙的南國美女。據說土著女郎把扶桑花插在左耳上方表示「我希望有愛人」,
  在右耳上方表示「我已經有愛人了」,至於兩邊都插呢?大概是「我已經有愛
  人了,但是希望再多一個」。扶桑花的外表熱情豪放,卻有一個獨特的花
  心,這是由多數小蕊連結起來,包在大蕊外面所形成的,結構相當細緻,就如
  同熱情外表下的纖細之心。
  採集及加工:葉、莖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采後去泥土雜質,曬幹備用(莖及根切片),或用鮮品。用於調經、腮腺炎或關節炎則酒炒應用。
  用法:通常作湯劑或燉劑。外用則以鮮花或葉搗爛敷患部。
  方法:
  1. 腮腺炎:鮮扶桑花30剋,水煎服。同時將扶桑葉搗爛敷患處。
  2. 乳腺炎、痛沛腫毒:鮮扶桑花適量,搗爛,加蜂蜜少許混勻,敷患處。
  3. 尿路感染:扶桑花、根各20剋,水煎服。
  4. 月經不調:鮮扶桑花30剋,當歸10剋,水煎服。http://www.zhongcaoyao.org/zcydq/29/i4s29527668y120k.shtmlhttp://www.zhongcaoyao.org/zcydq/29/i4s29527668y120k.shtml
No. 2
  扶桑花
  (《綱目》)
  【異名】花上花(《南越筆記》),大紅花(《漢英韻府》),土紅花(《陸川本草》),大紅牡丹花、吊鐘花(《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植物形態】朱槿(《南方草木狀》),又名:赤槿、日及(《南方草木狀》),桑槿(《酉陽雜俎》),佛桑(《嶺表錄異》),扶桑(《綱目》),福桑(《廣東新語》),舜英、小牡丹(《兩粵瑣語》),紅木槿。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或狹卵形,長7~10釐米,寬2.5~5釐米,先端突尖或漸尖,邊緣有粗齒或缺刻,或除近先端外幾乎全緣,禿淨,或於背脈有少許疏毛。花單生於上部葉腋;有一短或長、有節、廣展或傾斜的柄;小苞片6~7枚,綫形,分離,比萼短;萼緑色,長約2釐米,5裂,裂片卵形或披針形,尖銳;花冠直徑約10釐米,花瓣5,倒卵形,圓端,通常玫瑰紅,但亦有淡紅、淡黃或其它顔色的,有時重瓣;雄蕊多數,花絲結合成圓筒;子房5室,花柱5裂,柱頭頭狀,雄蕊筒及柱頭甚長,超出花冠外。蒴果卵形,有喙,光滑。花期全年。
  常栽植於庭院,亦有野生者。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本植物的根(扶桑根)、葉(扶桑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花含矢車菊素-二葡萄糖甙、矢車菊素槐糖葡萄糖甙和槲皮素二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朱槿中含甙類物質,對麻醉犬有降低血壓作用,40~80毫剋,公斤靜脈註射此甙(非純品),可急劇降壓,稍回升後又復降低,持續1~2小時。此降壓作用不受阿托品影響,脊髓犬身上同樣降壓。對平滑肌(大鼠、兔、豚鼠小腸,大鼠、犬及兔支氣管,兔子宮等)有緻痙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斷。能收縮蛙腹直肌(0.2~1毫剋/毫升),並能被筒箭毒所部分拮抗,在小腸平滑肌標本上,0.1~0.3毫剋;毫升的甙類物質在引起收縮以後,可轉嚮鬆弛,並拮抗5-羥色胺、乙酰膽鹼、組織眩、氯化鋇引起的痙攣。後者乃對平滑肌的直接抑製作用,與興奮膽鹼能受體的緻痙作用,似乎並非同一物質。
  【性味】甘,寒。
  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③《陸川本草》:"性涼,味淡。"
  ④《廣西中藥志》:"味澀,性平。"
  【功用主治】清肺,化痰,涼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濁,癰腫,毒瘡。
  ①《廣東新語》:"潤容補血。"
  ②《本草求原》:"有紅白二種,白者治白痢白濁,紅者治紅痢赤濁,飯上多蒸多曬,浸酒。"
  ③《嶺南採藥錄》:"清肺熱,去痰火,理咳嗽。"
  ④《陸川本草》:"涼血解毒。治血熱、衄血、血瘙、毒瘡。"
  ⑤《南寧市藥物志》:"煲豬肺治咳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治癰疽,腮腫:扶桑葉或花,同白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綱目》)
基本概述
  別名朱槿、大紅花、朱槿牡丹。為錦葵科常緑大灌木。莖直立而多分枝,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至狹卵形,長7~10釐米,具3主脈,先端突尖或漸尖,葉緣有粗鋸齒或缺刻,基部近全緣,禿淨或背脈有少許疏毛,形似桑葉。花大,有下垂或直上之柄,單生於上部葉腋間,有單瓣、重瓣之分;單瓣者漏鬥形,通常玫瑰紅色,重瓣者非漏鬥形,呈紅、黃、粉、白等色,花期全年,夏秋最盛。
生長習性
  原産我國,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諸省區。生在山地疏林中,生長容易,抗逆性強,病蟲害很少,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冷,要求日照充分。在平均氣溫10℃以上地區生長良好。喜光,不耐蔭,適生於有機物質豐富、pH值6.5--7的微酸性土壤,在南方地栽作花籬,長江流域以北地區均溫室盆栽。
常見品種
  常見品種有美麗的阿美利堅(AmericanBeauty),花深玫瑰紅色。橙黃扶桑(Aurantiacus),單瓣,花橙紅色,具紫色花心。黃油球(Butterball),重瓣,花黃色。蝴蝶(Butterfly),單瓣,花小,黃色。金色加州(CaliforniaGold),單瓣,花金黃色,具深紅色花心。快樂(Cheerful),單瓣,深玫瑰紅色,具白色花心。錦葉(Cooperi),葉狹長,披針形,緑色,具白、粉、紅色斑紋。花小,鮮紅色。波希米亞之冠(CrownofBohemia),重瓣,花黃色可變為橙色。金塵(GoldenDust),單瓣,橙色,具橙黃色中心。呼拉圈少女(HulaGirl),單瓣,花大,花徑15釐米,黃色變為橙紅色,具深紅花心。磚紅(Lateritia),花橙黃色,具黑紅色花心。純黃扶桑(Lute),單瓣,花橙黃色。馬坦(Matensis),莖幹紅色,葉灰緑色,單瓣,花洋紅色,具深紅色脈紋及花心。霧(Mist),重瓣,花大,黃色。主席(President),單瓣,花紅色,具深粉花心。紅竜(RedDragon),重瓣,花小,深紅色。玫瑰(Rosea),重瓣,花玫瑰紅色。日落(Sundown),重瓣,花橙紅色。鬥牛士(Toreador),單瓣,花大,花徑12~15釐米,黃色具紅色花心。火神(Vulcan),單瓣,花大,紅色。白翼(WhiteWings),單瓣,花大,白色。
栽培方法
  殖使用環結切枝和頂芽切枝一樣好,但一般來說都使用10~12cm 長之頂芽。切芽可直接植入將銷售的盆中,一般為每一盆2枝切芽將若是當作小品盆栽銷售,則切芽插入繁殖用的盆中(連接端盤)。繁殖於密閉空間(如塑膠篷布內。扦插後35~40天開始生根,但取决於一年內的何段時間扦插,溫度為22度~23度。切枝的來源可從母株或待銷售的植物中取得,假如從這些植物中取得,則栽培時間一般須再延長2~3周。
  盆栽放置空間 : 切芽應該種植於11cm盆並使用黏土與石灰的肥料介質。空間為每平方公尺放置25~30盆。
  氣候夏季溫度:18度+2度(當日出時)
  鼕季溫度:16度+2度(當日出時)。
  戶外溫度:26度。
  加溫工作臺溫度可高於氣溫2~3度。 最低溫度係指在夜間使用幕簾而言,否則應將提高其溫度。
  濕 度:相對濕度不要太高。
  遮 蔭:不需要。
栽培技術
  扶桑又名朱槿,原産我國南部。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霜,有耐陰,宜有陽光充足、通風的場所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最好,鼕季溫度不低於5攝氏度。
  繁殖:常用扦插和嫁接繁殖。扦插,除鼕季以外均可進行,但以梅雨季節成活率高。插條以一年生半木質化的最好,長10釐米,留頂端葉片,切口要平,插開沙床,插後約3周生根。嫁接,多用於扦插睏難的重瓣花品種,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單瓣花扶桑。
  春插比秋插成活率高,地插比盆插成活率高,成活也快,一般當年即可開花。一般選二年生健壯枝條為宜,用當年生半木質化強壯枝條也可,最好用側枝中段截成15釐米左右長的插穗,有5--7節。插床土用排水好,通氣性強的粗沙或硅石,經過消毒,再置人插床,厚約15—20釐米。插穗下部葉片要用利刀削平,及時扦插,深1/2。插後立即澆1次透水,用塑料薄膜遮蓋,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做到潤而不濕,排水通氣良好,以後逐漸接受陽光,維持氣溫18—25℃,相對濕度70%一80%的條件下,20天後即可普遍生根,1個月左右可以上盆。
  栽培:盆栽扶桑,每年春季需換盆,並進行修剪整形。扶桑較耐肥,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2-3次磷鉀肥。光照不足,花蕾容易脫落,花朵變小,花色暗淡。鼕季南京地區必須搬入室內過鼕。
栽培要點
  1.選地整地選嚮陽的,溫暖濕潤的氣候,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
  2.繁殖方法生産上多采用扦插繁殖,室外栽培結合早春修剪於5-6月份扦插,插穗選一年生半木質粗壯的枝條,插穗長8-l0cm,除盡下端葉片,上部葉可剪除一半,插進粗沙中1/3後澆透水,株行距4cmx4cm。為了保持空氣溫度,上面覆蓋薄膜。20天後多數生根,生長一個多月即可上盆。室內扦插一般在早春1-2月結合修剪,進行扦插,沙作基質,效果更好。在寒冷的地方,采用取暖,溫度保持在20-25℃,盆裝好沙子,插入盆中,一天噴水1-3次,40多天即生根,60天上盆,成活率60%。
  3.移栽插苗生根後,上盆,盆土的準備為4份砂壤土,1份糞土,混拌均勻,盆底通水孔用瓦片蓋好,底層裝基肥,再裝混合土栽苗,澆透水,每天澆1次水,並要遮蔭緩好苗後,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經過2-3年培育後換盆,換盆時間為春末和夏初出房時進行。
  4.田間管理室外栽培和室內栽培,扦插後初期都要遮蔭,保持相對濕度85%-95%,溫度控製在18-25℃,保證有一定的光照,半月追一次肥,10月末進溫室,室溫控製在15-22℃,開始註意通風,肥少施或培施。扶桑管理過程中溫度很重要,它涉及到花期的長短和多少,夏季花繁多,開花時間長,氣溫低花開少,花期短。
扶桑養護
  扶桑原産中國,分佈於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省,喜溫暖濕潤、嚮陽的環境,不耐幹旱,不耐霜凍,長江以北必須盆栽,鼕季必須移入室內越鼕。
  扶桑花期甚長,在氣溫15℃一20℃條件下,全年開花不斷。
  扶桑抗性強,管理較粗放,不需要特殊管理,養護中衹要掌握以下原則就能生長健壯。
  1.換盆及修剪
  盆栽用土宜選用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應進行換盆。換盆時要做3件事:一是換上新的培養土;二是剪去部分過密的捲麯的須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為了保持樹型優美,着花量多,根據扶桑發枝萌蘖能力強的特性,可於早春出房前後進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發新枝,長勢將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觀。修剪後,因地上部分消耗減少,要適當節制水肥。
  2.出房後管理
  扶桑時陽性樹種,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陽光充足處,此時也是扶桑的生長季節,要加強肥水、鬆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澆水應視盆土幹濕情況,過幹或過濕都會影響開花。秋後管理要謹慎,要註意後期少施肥,以免抽發秋梢。秋梢組織幼嫩,抗寒力弱,冷天會遭凍害。
  及時進房扶桑不耐霜凍,在霜降後至立鼕前必須移入室內保暖。越鼕溫度要求不低於5℃,以免遭受凍害;不高於15℃,以免影響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長開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溫條件好的傢具屋都可以越鼕,天氣較冷時可蓋紙或蓋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內每天白天要開窗通風,留意盆土幹濕變化,適當澆水。最冷天,澆水有預防凍害的作用,但施肥應停止。
蟲害防治
  扶桑主要蟲害為蚜蟲、糠介、吹棉介和蟎(俗稱紅蜘蛛)。這幾種害蟲皆屬刺吸式害蟲。即用它們的口器刺入植物的葉面或表皮,吸取植物的汁液。被害的植株葉片失緑,長勢衰弱,降低了觀賞價值。對蚜蟲和蟎蟲害發生後,可用蚜蟎殺、蚜蟎淨、蟎蟲清等藥物稀釋一定的倍數後,進行葉面噴霧滅殺,每周一次,一般2-3次可基本滅絶。糠介和吹棉介可危害葉片和表皮,一般可用吡蟲啉類藥物或其改良劑,稀釋一定的倍數後,在其受危害部進行噴霧滅殺。危害嚴重的,可每10天一次,3次可基本滅絶。
  園藝應用
  扶桑鮮豔奪目的花朵,朝開暮萎,奼紫嫣紅,在南方多散植於池畔、亭前、道旁和墻邊,盆栽扶桑適用於客廳和入口處擺設。
扶桑花語
  花語 : 新鮮的戀情,微妙的美。
  扶桑花是夏威夷的州花,看到扶桑花就會令人 想起碧海藍天的沙灘和腰挂草裙的南國美女。據說土著女郎把扶桑花插在左耳上方表示“我希望有愛人”,在右耳上方表示“我已經有愛人了”,至於兩邊都插呢?大概是“我已經有愛人了,但是希望再多一個”。 
  扶桑花的外表熱情豪放,卻有一個獨特的花心,這是由多數小蕊連結起來,包在大蕊外面所形成的,結構相當細緻,就如同熱情外表下的纖細之心。
古籍記載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明·徐渭《聞裏中有買得扶桑花者》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吳震方《嶺南雜記》捲下:“扶桑花,粵中處處有之,葉似桑而畧小,有大紅、淺紅、黃三色,大者開泛如芍藥,朝開暮落,落已復開,自三月至十月不絶。”
醫學價值
  扶桑花、葉、莖、根均可入藥,主用根部。花含棉花素、槲皮苷、矢車菊葡萄糖苷、山奈醇、醋類、稭液質、維生素。葉及莖含薩殼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類及酶等。根含支鞣質。扶桑花性味甘寒,有清肺、化痰、涼血、解毒、利尿、消腫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腮腺炎、乳腺炎、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鼻血、經不調等病癥。扶桑葉,主要用於皮膚生瘡。扶桑根的功效與扶桑花相同。
醫學應用
  採集及加工:葉、莖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采後去泥土雜質,曬幹備用(莖及根切片),或用鮮品。用於調經、腮腺炎或關節炎則酒炒應用。
  用法:通常作湯劑或燉劑。外用則以鮮花或葉搗爛敷患部。
  方法:
  1. 腮腺炎:鮮扶桑花30剋,水煎服。同時將扶桑葉搗爛敷患處。
  2. 乳腺炎、痛沛腫毒:鮮扶桑花適量,搗爛,加蜂蜜少許混勻,敷患處。
  3. 尿路感染:扶桑花、根各20剋,水煎服。
  4. 月經不調:鮮扶桑花30剋,當歸10剋,水煎服。
中藥材內容
  【藥名】扶桑花
  【別名】花上花、大紅花、吊絲紅花、土紅花、大紅牡丹花、吊鐘花、木花、朋紅、公雞花、佛桑花、賊頭花、紫花蘭、狀元紅。
  【漢語拼音】fu sang hua
  【英文名】Chinese Hibisci Rosae- Sinensis Flower,Flowr of Chinese Hibiscu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
  【歸經】心;肺;肝;脾經
  【功效】清肺;涼血;化濕;解毒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扶桑,産高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緑,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色者尤貴,呼為朱槿。東海日出處有扶桑樹,此花光豔照日,其葉似桑,因以比之,後人訛為佛桑,乃木槿別種,故日及諸名,亦與之同。
  【科屬分類】錦葵科
  【主治】肺熱咳嗽;咯血;鼻衄;崩漏;白帶;痢疾;赤白濁;癰腫毒瘡
  【采收和儲藏】花半開時采摘,曬幹。
  【資源分佈】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動植物形態】朱槿 常緑灌木,高約1-3m。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0mm,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綫形,長5-12mm,被毛;葉片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都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cm,疏被星狀柔毛或近平滑無毛,近端有節;小苞片6-7,綫形,長8-15mm,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 萼鐘形,長約2cm,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鬥形,直徑6-10cm,玫瑰紅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cm,平滑無毛,有緣。花期全年。
  【功效分類】清熱藥;涼血藥;解毒藥
  【性味】甘;淡;平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出處】《中華本草》
英文解釋
  1. :  Chinese Hibisci Rosae-Sinensis Flower
相關詞
健康雪梨
包含詞
扶桑花女孩風鈴扶桑花扶桑花釀雪梨